APP下载

高中语文写作教学之我见

2014-04-15宋海娟

甘肃教育 2014年6期
关键词:写作教学阅读高中语文

宋海娟

〔关键词〕 高中语文;写作教学;生活;阅读;勤写深思

〔中图分类号〕 G633.3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4)06—0066—01

一、用心感受生活,在生活中孕育情感

因为情感只能从生活中来,离开生活就无所谓情感,所以要获得真情实感,最根本的经验就是感受生活。2001年高考范文《给班主任的一封信》的作者,就是因为用心感受生活,做生活的有心人,所以她能在作文前,将临近的一件小事、一丝心绪顺手拈来,写入作文中,写出她内心细腻微妙的情绪和情感波澜,从而获得极大的成功。下面摘录文中的几句,以了解作者情感脉络的大概:

“高考在即,忧虑与紧张总陪伴在我的左右。”

“怀着紧张、激动的心情……坐在了电话机旁……”

“七点,七点半,八点半……老师怎么还不来电话。”

“一晚上始终无电话铃响。”

“老师,您说要来电话呀!为什么不来?您说过的话,难道不算数吗 ”

这里不是做着“为赋新词强说愁”,这里全然是作者情感的真诚表白,没有丝毫矫揉造作的痕迹。

高考前,这位考生很希望自己尊敬的老师给自己以鼓励与安慰,然而,由于老师的偏心和不守信用,使得她非常失望和伤心,于是借“这静谧的考场,在蝉鸣与风声的陪伴下”向自己的老师“吐一吐心中的话”。也就是这,深深地感染了阅卷老师,从而激起感情的共鸣。

我们要教育学生多面向社会,多关注生活,要以饱满的感情去观察和对待周围的客观事物,去建立感情,再将这种感情融进写作中,这样也就不愁文章没有情感没有感染然力了。要做到这些,我们就要教育学生走出封闭的课堂,走向学生真实的生活,走向创作的广阔天地,让学生用正确的眼光去审视生活,去体验生活的滋味,去抒发自己的感情。

二、开设情境作文课,在活动中激发情感

面对实情实景,师生共同在创设的特定范围内有组织有目的有对象地写作,容易酿造氛围,调动情绪,激发兴趣,触发灵感。如站在风中、雨中、雪中,月下、花间、霞光里,写一景致;如凭窗远眺,写远山、远水或是远天。那该是一种怎样的写作境界,何愁写不出触景生情、情景交融的佳作?如开展写作“活动”课,报告、讲座、演讲、交流、讨论、辩论、竞赛、实验、展览等,变“单一”为“多样”,变“静写”“实写”为“动写”“活写”。这样,何愁学生思维不活感情不丰文章不好呢?如果要寻求写作境界的话,那么让学生在情景中触发情绪,在活动中激发情感,在一种亢奋中抒情作文,才是写作的最佳境界。

三、重视阅读,在阅读中丰富情感

阅读是写作的活水,高质量的阅读不仅能拓展学生的视野,而且能有效地丰富学生的情感。客观地讲,目前中学生课外阅读的现状不容乐观。在应试教育压力下,面对繁重的学业,学生不堪其苦,无暇旁骛,根本不可能去读课外书。另外,现今格外活跃的图书市场难免鱼龙混杂,而中学生缺乏相应的鉴别能力,不少学生沉迷于某些格调不高的“言情”、“武打”小说或陶醉在一些品位低俗的“搞笑”书籍里。这些,都因缺乏选择与鉴别,导致盲目性,阅读质量低下,情感的单薄、肤浅。为提高阅读质量,丰富学生的情感,在平时教学中,我着重从两个方面培养学生的情感。一方面引导学生看“时文”。“时文”符合学生心理,贴近生活,学生易感兴趣,极受学生欢迎。另一方面实施“感情充电”。在晚自习的后20分钟,采用大文章教育的方式不间断进行,让学生在学习中认识生活,丰富感情。只要教师正确引导,严格把关,适当阅读一些内容健康、格调向上的“时文”,不仅无害,而且受益无穷。

四、勤写深思,在写作中升华情感

要知道,人的情感往往不是一次就能“传真”的,你千万别格外“叫真”。这事理用在作文活动中很有借鉴意义。若要作文,仅靠浅尝辄止得来的情感体验,不可能感动读者大家。反过来说,要深层地思考,要深刻地认识,要升华了的情感,写作是解决问题的最佳途径。通过写作,可以促使你深思再深思,认识再认识,体察再体察,感知再感知,将感性的认识上升为理性的认识,将浅层次的低层次的情绪上升为深层次高层次的情感。对高中生来说,有这样三种写作形式:日记、周记和大作文。针对高中学习的紧张性,教师应恰当处理三者之间的关系。在平时教学中,我贯彻了“强化周记、精练作文、灵活日记”的教学思想。“周记”的写作形式多样:摘抄式、命题式、话题式、选题式等。“作文”的写作要自成体系:由点到线,由线到面。编辑:刘於诚endprint

猜你喜欢

写作教学阅读高中语文
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五味俱全”的思考
民族预科生写作教学的对策探究
积累,为学生写作增光添彩
架设作文桥梁,探寻写作源泉
高中英语阅读与写作有效结合
浅论高中语文写作中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关于高中语文修辞教学的一些看法
对高中语文教学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