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改革初探

2014-04-15李小刚

甘肃教育 2014年6期
关键词:标准情境数学

李小刚

〔关键词〕 高中数学;教学改革;新

理念;新意识

〔中图分类号〕 G633.6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4)

06—0062—01

新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要强调学生在活动中学习,通过学生的主动参与,发展学生的符号感、空间观念、统计观念以及应用意识与推理能力。怎样有效地落实新课标的要求,改进课堂教学呢?我认为必须解决课堂教学的基本理念与基本意识问题,这是改进课堂教学的基础。

一、课堂教学应确立的新理念

新的数学课程标准废除了学科中心论,确立了数学教育应面向全体学生,体现数学教学的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重视数学与学生生活、自然和社会的联系;体现了数学学习活动的过程性特点;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倡导自主性学习和探究性学习。数学课堂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引导学生开展观察、操作、猜想、推理、交流等活动,使学生通过数学活动,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初步学会从数学的角度去观察事物、思考问题,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师要正确地认识学生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都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充分的发展;要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不仅要关注学生观察、分析、自学、表达、操作、与人合作等一般能力的发展,更要关注学生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和谐健康发展。数学课堂教学是教师依据数学课程标准的理念与基本要求,在全面驾驭教科书的知识体系、知识结构和编写意图的基础上,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对教学内容进行再创造的过程。

二、课堂教学应确立的新意识

1.教师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为了适应社会飞速发展的需要,新课程要求教师不能再做知识的传递者,照章行事的盲从者,而应当成为发掘资源的向导,寻求机会的组织者,思想和技术咨询的指导者。在课堂教学中,应该把以教师为中心转向以学生为中心,把学生自身的发展置于教育的中心位置,为学生创设宽容的课堂气氛,为学生提供各种便利条件,为学生服务;帮助学生确定适当的学习目标和达到目标的最佳途径;指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学习策略和发展原认知能力;创设丰富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培养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倡导学生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学习;教师作为学习的参与者,与学生一起体验探索的艰辛,分享成功的喜悦。

那么,促进者的角色如何扮演?一是积极地旁观。学生在自主观察、实验或讨论时,教师要积极地看,积极地听,设身处地地感受学生的所作所为,所思所想,随时掌握课堂中的各种情况,考虑下一步如何指导学生学习。二是给学生心理上的支持,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采用各种适当的方式,给学生以心理上的安全和精神上的鼓舞,使学生的思维更加活跃,探索热情更加高涨。三是注意培养学生的自律能力,注意教育学生遵守纪律,与他人友好相处,培养合作精神。

2.教师应成为实践的研究者。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如果你想让教师的劳动能够给教师带来乐趣,使天天上课不至于变成一种单调乏味的义务,那就应当引导每位教师走上从事研究的这条幸福道路上来。”新课程的出现,使教育情境中的问题增多并变得复杂,同时也增加了许多不确定因素。如,教学目标与结果的不确定性——由知识、能力、态度、情感、价值观等多元价值取向引起的;教学对象的不确定性——不用统一的规格和评价标准,进行个别教育;教学内容的不确定性——课程的综合性加大,教材、教参为教师留有极大的余地;教学方法与教学过程的不确定性——教师有较大的自主性,可灵活选择与使用教法。要做到这一点,教师必须成为研究者。首先,教师将不再是“一桶水”,他不仅是专业知识和技能的继承者和实践者,也是专业知识的发展者。从这个意义上讲,教师必须是一个自觉的终身学习者,才能将自己的生命体验融入创造性的教育教学过程之中。其次,教师有义务也有能力对自己的教学行为进行反思、研究与改进,提出最有效的改进意见,对具有挑战性的教学情境进行研究。

但是,在现实情况下总有部分学生达不到教材知识标准,于是,这些学生便沦为“差生”。教师苦苦思索的是“差生”的转化,最终,我们的教育成为“差生教育”。实行课程改革后以学生综合素质为评价目标,以学生个体发展为评价标准,知识目标只是衡量学生学习的标准之—。即使学生的知识不够全面,但只要知道了学习的基本方法,拥有了积极健康的心态,感受到学习的乐趣,那也是成功者。因此,人人都可能是成功者,我们的教育也就成为了“成功者的教育”。

编辑:张 昀endprint

猜你喜欢

标准情境数学
2022 年3 月实施的工程建设标准
创设情境 以说促写
忠诚的标准
美还是丑?
护患情境会话
特定情境,感人至深
一家之言:新标准将解决快递业“成长中的烦恼”
错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