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幼儿园主题环境的创设

2014-04-15郑振鸿

甘肃教育 2014年6期
关键词:主题活动创设幼儿园

郑振鸿

〔关键词〕 幼儿园;主题环境;创设;主题活动;幼儿参

与;家长参与

〔中图分类号〕 G61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4)06—0051—01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明确提出:“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应该通过环境的创设和利用,有效地促进幼儿的发展。”许多研究也表明,创设良好的教育环境能激发幼儿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能让幼儿在积极参与中感受到学习的乐趣,体验到学习的快乐。所以,幼儿园教育应十分重视环境的创设和利用。那么,该如何创设班级环境?如何丰富和深化主题教育活动,促进幼儿健康全面发展呢?下面谈几点看法。

一、主题环境要体现主题活动

新教材《快乐与发展》中的活动内容都是以主题的形式呈现,主题活动和环境创设一直相依相随,环境为主题而创设,主题依靠环境更深入更具体的开展。因此,在创设班级环境前必须要确定主题。主题环境是班级环境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借助墙面及各个区域来展示主题活动的进程。将环境与主题课程有机地融合在一起,可以让幼儿在看一看、说一说、玩一玩的活动过程中获得知识与技能。因此,在主题活动的开展中,教师要根据主题的核心内容与要求,来确定主题展开的基本线索与内容;要变以往装饰性的环境为富有教育价值的环境;要将主题活动的内容融入到整个活动环境之中;还要根据各主题的要求创设与主题相关的各类环境,要让幼儿能在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中学习、生活、发展、提高,使环境的教育功能真正落到实处。如,在主题活动“变化的世界”开展前,教师就可开始搜集有关“变化”的资料,如幼儿成长过程的照片、小时候的衣服、青蛙生长图等,为主题活动的环境创设做好准备。教师还可根据主题活动不定期地更改环境墙饰,为幼儿创设与主题相关的环境氛围。

二、主题环境要体现幼儿的参与

主题墙是主题活动预设与生成的产物,墙面主要展示主题活动的内容。创设的主题墙应是动态的,应随幼儿的学习、活动需要而变化,应更好地为主题活动的开展和幼儿的主动发展服务。同时主题墙还应是互动的,是“生生互动”、“师生互动”、“家园互动”的有机结合和展现。因此,创设的主题墙要发挥启动主题、展示主题、总结主题的功能,引领主题、渲染主题氛围,深化主题、引导幼儿与主题互动,延展主题,展示幼儿作品。教师要让幼儿多参与环境的创设,在活动中要多关注幼儿,观察其兴趣点和需求,激发他们创设主题墙饰的积极性,这样才能满足幼儿的好奇心,才是对幼儿求知、探索欲望的支持与鼓励。在设计主题活动“古老的玩具”中,教师可一直注重环境对幼儿的影响,鼓励他们一起动手参与环境的布置。如,让幼儿和家长一起收集民间玩具,开办“老玩具展览会”;引导幼儿找这些玩具的特点,讨论制作方法,指导幼儿与家长共同完成老玩具的制作;在幼儿充分玩过自己做的玩具后,帮助他们把做好的风筝、风车等玩具做成吊饰挂在教室的横梁上等。随着活动的开展,墙饰的内容不断丰富,这既创设了环境,又体现了主题活动,更促进了环境与幼儿、幼儿与幼儿、教师与幼儿之间的互动。

三、主题环境要体现家长的参与

家长资源是幼儿园不能替代的,更是幼儿教育中不可缺少的。教师要尊重家长,切实转变教育观念,要让家长认识到创设幼儿环境的重要性,要激活家长参与环境创设的积极性,共同创设一个和主题教育目标相呼应的环境,支持、引导幼儿和环境之间互动,使主题教育课程的价值得以充分体现。

在活动中,材料的准备是相当重要的,直接关系着活动的开展。教师可根据不同的主题,指导幼儿和家长共同收集和主题相关的资料、制作活动所需要的材料。如,在开展“服装展销会”这个主题活动时,教师可结合服装设计的要求,让家长和幼儿一起收集相关的素材:各式塑料袋,五颜六色的贴纸,毛线,布等,让幼儿在家长的帮助下制作。又如,在“我要上小学了”的主题活动中,教师可在教室的墙上张贴幼儿熟悉的田字格,发动家长收集有关汉字的各种图书投放到图书角,供幼儿阅读;通知家长带孩子去即将要上的小学参观,并记录去小学的情况,将其粘贴在主题墙上等。让幼儿与家长共同参与,幼儿的积极性会很高,会更加踊跃。这样家长在参与中不仅可以进一步了解自己的孩子,同时还能感受到教师与孩子之间融洽的氛围,增强家园联系的密切性。

编辑:王金梅endprint

猜你喜欢

主题活动创设幼儿园
创设情境 以说促写
“教、学、评”一体化视域下问题串创设的实践
爱“上”幼儿园
创设可操作得区域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