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综合商务大厦智能信息网络系统设计

2014-04-15周宇宁

计算机与网络 2014年17期
关键词:大厦布线语音

周宇宁

(榆林市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陕西榆林 719000)

1 引言

一栋具有现代化的智能商务大厦不但要为客户提供吃、住和商务等方面的日常要求,更要提供诸如远程办公、视频会议和网络漫游等在内的现代信息服务。因此,利用综合布线方法,将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控制技术与建筑艺术有机结合,通过对设备的自动监控,对信息资源的管理和对使用者的信息服务及其与建筑的优化组合,所获得的投资合理和适合信息社会要求,并且具有安全、高效、舒适、便利和灵活特点的建筑物[1]就是智能建筑。智能网络系统和信息管理服务作为整个建筑的基础,必须满足长期的客户在任何时间及任何地方接入以太网的临时性的要求,以提高商业智能和建筑物的整体水平,所以开发超高速大容量的成熟的网络技术和无线技术的普及,为实现这一目标将提供重要的支持。

2 方案设计

2.1 环境需求

对于中小型网络,用户数在100 至254 之问,则在技术和设备上需要提升一个档次。至少要在核心层采用吉比特以太网技术,以确保网络总体性能[2]。大厦现拥有160 间商务办公室和80 套客房,以每个房间平均步3 个信息点算,整个大厦的信息点总数超过700 个,这样就可以让客户和商务用户在大厦的任何位置,都能够轻松上网。此外,考虑到大厦未来的发展,方案在设备自动化和通讯与网络配置等方面提出了三级设计标准,第一级为“理想目标”,第二级为“普及目标”,第三级为“最低目标”[3]。这也为大厦今后的网络新建及维护的成本提供了保证。

2.2 设备需求

大厦信息综合布线系统选用标准的星型结构,从具体房屋的信息模块到平楼层配线柜,最后通过次主干光缆统一连接至大厦六层的网络机房,实现集中管理。平层布线按照小于百米内的标准要求,使用标准的双绞线传输网络水平层这一部分,语音传输部分采用两芯电话线传输。网络线子系统采用多模光缆传输,语音线子系统采用标准大对数电缆传输。

2.3 信息功能

设计提出的综合布线方案实现了大厦设备在物理层上的互相联系,满足系统间信息共享的要求,为大厦与Internet的连接及集中管理奠定了基础设施。

2.4 建设目标

综合布线是一项系统工程,必须针对工程特点,制定规范的组织机构,保障施工顺利进行[4]。综合布线系统是网络信息传输的基础,是体现于网络物理层的信息传输系统,具有计算机网络系统的一些网络特点和结构特征[5]。根据设计方案,大厦综合布线系统的目标课定为:以标准为指导、以领先为技术、以自动化为支撑和以高集成为系统。把大楼信息网络系统建设成为一个高起点、高标准的和高设施的,并有一个平滑的升级和高开放的网络平台。

2.5 设计原则

设计原则有:①开放与先进原则:整个程序设计的目标决定了系统必须采用先进的技术和设备,以反映今天的水平,但也有发展潜力。另外,方案必须具有开放性。开放性的布线系统不但能适应不同功能的要求,而且又能支持不同厂家对应的设备;

②灵活与实用原则:程序需要考虑系统当前和未来的技术发展,不仅要实现通信的数据和语音,而且也满足灵活的升级的要求;

③扩充与模块原则:设计方案要求,除固定的传输线缆外,其他所有的插件均采用模块化的标准件,以适应将来需要扩展时,方便地将设备添加进去。

2.6 设计标准

设计标准是:①GB/T 7427-87 国家通信光缆的要求;②EIA/TIA-568、569、607 网络标准;③IEEE 局域网标准、TPDDI 铜线分布接口局域网标准等。

3 信息结构设计

在大厦的信息建设过程中,本着“服务与管理提供高技术的智能化手段,以期实现快捷高效的超值服务与管理,提供安全舒适的家居环境”的理念[6]。将实现无线与有线灵活匹配,从而将有线局域网和无线WIFI的优势充分发挥,使大厦的信息环境最大化的延伸。方案采用“万兆核心、千兆主干,百兆到房”智能化的布线系统。数据机房和大厦各楼层垂直部分采用多模光纤连接,水平系统采用超五类网络电缆。办公空间使用有线互联网接入,在公共场所使用标准的无线接入方式,以灵活的环境,满足客人的不同需求。

(1)核心机

作为网络核心的中心交换机采用的是专为企业网络核心设计的思科Cisco Catalyst 4500 企业万兆核心交换机,设在大厦6 层的信息机房内。采用了CenterFlex 技术的 Cisco Catalyst4500 系列交换机能够通过安全、灵活和不间断的通信,提供可以扩展的无阻碍L2-L4 层交换,从而帮助部署了关键业务应用的企业、中小企业(SMB)和局域以太网客户实现业务永续性。由于Cisco Catalyst 4500 能够为企业配线间和SMB接入/核心层提供先进的动态服务质量(QoS)功能和配置灵活性,因而能提供可以预测和扩展的高性能。硬件和软件中的集成式永续特性有助于提高网络可用性,以提高劳动力的生产率和企业的盈利能力,并保证客户成功。

(2)汇聚层

进入21世纪,二语习得领域的负动机现象研究的重心转移 到 了 亚 洲 。 Ikeno(2002)、Kojima(2004)、Trang&Baldauf(2007)、Sakai&Kikuchi(2009)、Ghadizadeh(2012)等分别在日本、越南和伊朗开展了相关研究,发现各种外部因素,另外导致负动机现象产生的主要原因大多与教师相关,主要表现在教学模式、教师行为、教师教学能力和基本素质、教师人格等方面,与此同时,兴趣缺乏、对所学语言的态度和自信心不足等与学习者相关的内部因素也开始凸显。

汇聚层交换机选用思科SR2024 千兆以太网交换机,提供24 个10/100 Mbps 端口,背板带宽达到4.8 G,2 个SFP 插槽,完全具备服务器或光纤骨干连接可选的端口,将平层之间的每一行,通过光模连接到核心交换机。

(3)接入层

接入层选用思科SLM224G2 具备增强的网管、安全和服务质量(QoS)功能的百兆智能网管交换机,提供24 口10/100 Mbps 端,2 个扩展槽,可以选配GBIC 口用于服务器或光纤骨干连接,并且可以通过堆叠进行扩展。根据个人或建筑物和楼层接入信息点的需要,放置在单位堆叠开关组的相应数量之间的接线通过超五类网线上联到汇聚交换机。

(4)无线AP

大厦的公共区域采用腾达W301A 无线AP 提供接入服务。腾达无线AP 采用天花板安装,300 Mbps 无线上传和下载速率、提供千兆以太网LAN 接口、支持以太网供电(POE)或者外置电源适配器供电,具备无线中继器,点对点无线网桥,点对多点的无线桥接模式,内置高品质独立模块天线,无线信号有保障。根据大厦的实际情况进行AP的合理布点安排,在所有大厦要求的范围内为用户提供了无盲点和无缝漫游的无线宽带网络覆盖。

4 综合布线及验收

大厦信息布线采用综合布线方案,根据结构化标准,网络由设备间系统、干线系统、工作区系统、水平布线系统和汇聚系统组成。

设备间系统由主配线间和分配线间组成。语音主干采用单元接线板,使用数据骨干光纤终端盒安装架,所有设备均安装在19 inch 标准24U 机柜内并采用不同色标做好标记。

(2)干线系统

主干系统工作区系统之间的集成,水平布线系统、聚合系统、设备系统及5 个子系统的骨干系统一起,形成一个完整的结构化布线系统。其中语音主干采用三类大对数非屏蔽UTP双绞线铜缆,数据主干采用室内多模光纤。

(3)工作区系统

工作区布线系统主要由水平双绞线组成的系统,双绞线从配线架出发,通过立管从地面或金属托盘到指定位置上的出口连接到房间信息模块。方案中要求超五类线的最长距离不超过百米。具体终端网络采用超五类RJ45 模块、语音采用RJ11 模块。水平布线的语音部分采用两芯电缆。

(4)水平布线系统

楼层过道的顶上采用金属桥架和塑料阻燃防火波纹管相结合的设计方案。进入房间时,从桥架或波纹管引出以金属管暗装方式由墙壁而下到各个信息点。

(5)汇聚系统

由每层操作间的机柜上的配线架,通过跳线将信息线路定位到楼层的不同部位。其中水平层的数据和语音部分均采用24 口TCL 模块式配线架(根据需要配RJ45/RJ11 模块),保留10%的余量用于未来的扩展。垂直层网络连接数据主干采用光纤终端盒,语音垂直层使用鸭嘴跳线和电信电缆110 配线架连接。所有楼层操作间都配备了在线不间断电源插座。方案的验收参照《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312-200)及国家通信行业标准《综合布线系统电气特性通用测试方法》(YD/T1013-1999)实施[7]。

5 结束语

通过对这次综合布线系统方案设计的总结,可以看出要做好一个布线系统工程,必须掌握以下几点经验:①精通规范:一名具备较强的实操能力、良好的沟通能力和一定的组织协调能力的弱电工程师,必须精通综合布线系统方面的各种专业知识,掌握综合布线工程涉及到的各个系统规范,只有这样才可以顺利完成项目;②懂得总结:一名优秀的弱电工程师,只有理论知识而没有实践经验是远远不够的,综合布线系统本身就是一门工程性很强的学问,不实践就难以顺利完成工程实践中遇到的具体问题;③掌握网络:现代综合布线系统汇集了数据、语音、视频传输等物理基础,尤其是计算机网络技术越来越多的用于其中,所以必须牢固树立布线和网络之间的协同关系观念,才会在排除系统故障时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④熟悉线缆:综合布线系统的基础是连接构件和各种线缆,不同性质和质量的线缆、连接件将会直接影响到布线工程的正常使用和性能。

[1]刘化君.综合布线系统[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

[2]刘天华.网络系统集成与综合布线[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9

[3]及延辉.网络布线基础教程[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

[4]贺 平.网络综合布线技术[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10

[5]刘省贤.布线技术教程与实训[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6]周 洪,胡文山,张立明,等.智能家居控制系统[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6.?

[7]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智能建筑设计标准[M].北京: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2007.

猜你喜欢

大厦布线语音
影子大厦
摆脱繁琐布线,重定义家庭影院 Klipsch Reference Wireless 5.1
魔力语音
基于MATLAB的语音信号处理
基于MQ3与MP3的价廉物美的酒驾语音提醒器
对方正在输入……
电子布线系统在工程中的应用
卫星固定站集成布线方案的优化设计
电梯
冰淇淋大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