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层医院56例早期胃癌胃镜下表现的分析

2014-04-15王伟强李晓红宋国平贾长龙鹿志军成伟丽解放军第281医院消化内科河北秦皇岛066100

局解手术学杂志 2014年4期
关键词:亚甲蓝浅表基层医院

王伟强,李晓红,宋国平,贾长龙,李 淼,鹿志军,成伟丽 (解放军第281医院消化内科,河北秦皇岛 066100)

胃癌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疾病,据全国第3次死因回顾抽样调查报道,我国胃癌死亡率高于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平均水平[1],这与胃癌的早期诊断率密切相关。早期胃癌(early gastric cancer,EGC)术后5年生存率高于90%[2-3],而进展期胃癌仅为15%左右。目前EGC在胃镜检查中仍存在大量漏诊,尤其是对于基层医院,缺乏超声胃镜、放大内镜及窄带成像技术等先进设备和技术,对EGC的检出率较低,更应重视胃癌的早期诊断[4]。对基层医院的内镜医师而言,充分认识EGC在胃镜下表现,对减少其漏诊率意义重大。我院自2005年3月至2013年6月诊断EGC患者56例,本文将其内镜下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现报告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收集我院2005年3月至2013年6月确诊的56例EGC患者的胃镜检查资料,其中男30例,女26例,年龄43~78岁,平均(63.4±13.6)岁。EGC的诊断根据胃镜下黏膜组织活检,然后由内镜下黏膜切除或手术切除标本病理学检查确诊。其中黏膜内癌32例,黏膜下层癌24例。临床表现主要为上腹疼痛不适22例,恶心纳差18例,嗳气反酸18例,呕血黑便9例,无症状6例。所有病例胃镜工作站中均保留病变区完整图像。

1.2 方法

行胃镜检查前均口服去泡剂和润滑剂。发现可疑病灶如胃黏膜浅表糜烂或溃疡、局部隆起、局部明显充血水肿、色泽改变、粗糙僵硬、血管纹理模糊等,然后对病变部位喷洒0.05%亚甲蓝3~5 mL染色。观察病灶的部位、大小、分型、黏膜着色特征等。对所有病例均行胃镜下多点取材活检,经10%福尔马林固定,送病理科检查,行HE染色,由经验丰富的病理医师阅片,判断EGC的病理表现及类型。

2 结果

2.1 胃镜下EGC部位及大小

病灶位于胃窦部22例(39.3%),胃体部18例(32.1%),胃角部10例(17.9%),贲门部6例(10.7%)。单个病灶直径为0.5~2.6 cm,平均(1.28 ±1.36)cm,其中病灶直径小于1 cm者 18 例(32.2%),1.0 ~2.0 cm 者 28 例(50.0%),大于 2 cm者10例(17.9%)。单一病灶38例,多发病灶18例。

2.2 内镜下EGC分型及表现

Ⅰ型(隆起型)12例(21.4%),内镜下特征性改变是病变呈结节样或颗粒样隆起,表面粗糙不平,高度往往超过0.5 cm。Ⅱ型(平坦型)36例(64.3%),其中Ⅱa型(浅表隆起型)10例(17.9%),表现为圆形、椭圆形、葫芦形、马蹄形等扁平隆起,高度不足0.5 cm,隆起黏膜色泽与周围黏膜相似或稍带苍白,可伴出血糜烂;Ⅱb型(浅表平坦型)2例(3.6%),此型最少见,内镜下表现为局部黏膜不明显的隆起或凹陷,色泽较正常胃黏膜显苍白,失去光泽,直径大多小于1 cm;Ⅱc型(浅表凹陷型)24例(42.9%),内镜下表现为黏膜不规则浅表型凹陷,表面凹凸不平,边界清楚,周围黏膜皱襞中断、僵硬等。Ⅱc、Ⅲ型8例(14.3%),Ⅲ型(溃疡型)2 例(3.6%),病变的凹陷较深,癌灶均在溃疡边缘较为平坦或凹陷部位。

2.3 EGC内镜下亚甲蓝染色情况

56例患者经亚甲蓝染色后,病变黏膜呈黑色或深蓝色48例(85.7%),浅蓝色 6 例(10.7%),不着色 2 例(3.6%)。

3 讨论

胃癌的病理分型、浸润情况、淋巴结转移程度直接关系着患者的预后[5-6]。胃癌的早期诊断对于提高患者的生存率至关重要。近年来超声内镜、荧光光谱内镜、放大内镜、窄带成像术等新的设备和技术的应用使早期胃癌及癌前病变的检出率有了明显提高[7-9],但以上设备价格昂贵,技术水平高,尚难以在我国大部分基层医院普及。而基层医院往往是大部分患者就诊的首选医院,容易导致EGC的漏诊。熟悉和掌握EGC普通胃镜下的表现和特征,对基层医院提高EGC的检出率意义重大。

本组资料显示EGC主要位于胃窦部,其次为胃体部及胃角。但在胃镜检查时其他部位仍不容忽视,要检查全面,不遗漏任何部位。我们体会,食管入口、贲门口、幽门口在胃镜检查时往往一带而过,不容易仔细观察。胃黏膜皱襞间、黏液湖下面、胃底部小弯侧、胃体与胃底交界处后壁等部位容易被遗漏。EGC往往好发于2种不同黏膜的交界部位[10]。另外,胃黏膜表面泡沫或分泌物过多直接影响视野,因此检查前有必要口服胃镜润滑剂和去泡剂,检查过程中吸取气泡和分泌物,适度注气,充分暴露视野,进行多角度仔细观察,保证胃镜检查的全面、到位。本组资料EGC以单发病灶居多,并且大小多在2 cm以内,最大直径在2 cm以上者占17.9%。有研究表明,EGC直径大于2 cm,淋巴结转移的危险性增加[11]。本组资料 EGC以Ⅱ型为主,其次为Ⅰ型。Ⅱ型中以Ⅱc型为主,Ⅱb型最为少见。内镜医师应熟知EGC的内镜下表现,以高度的责任心去面对每1例胃镜检查患者,绝不错过任何可疑病灶。一旦发现可疑病灶,应仔细观察和记录,给予内镜下染色,取活组织病理检查,同时应注意胃镜下活检应多点取材。

另外,本组资料还显示,EGC经亚甲蓝染色后大部分呈深蓝色,少数为浅蓝色或不着色。亚甲蓝在正常胃黏膜细胞不着色,但癌细胞、上皮内瘤变或肠化生细胞染色。研究发现癌细胞多染成深蓝色或黑色,上皮内瘤变或肠化生细胞呈浅蓝色[12]。

总之,基层医院也能诊断EGC,认识EGC在胃镜下的特征性表现,提高EGC的胃镜下识别能力,对基层医院提高其检出率意义重大但适合于基层医院胃癌早期诊断的新方法和技术仍需不断探索。

[1]邹小农,段纪俊,皇甫小梅,等.2004-2005年全国死因回顾抽样调查胃癌死亡率分析[J].中华预防医学杂志,2010,44(5):390-397.

[2]Tamura W,Fukami N.Early gastric cancer and dysplasia[J].Gastrointest Endosc Clin N Am,2013,23(1):77 -94.

[3]Onodera H,Tokunaga A,Yoshiyuki T,et al.Surgical outcome of 483 patients with early gastric cancer:prognosis,postoperative morbidity and mortality,and gastric remnant cancer[J].Hepatogastroenterology,2004,51(55):82-85.

[4]韩宽怀,凌光文,邱胜春,等.基层医院应进一步重视胃癌的早期诊断[J].人民军医,2011,54(10):887.

[5]庹俊忠.影响胃癌根治术后患者预后的多因素分析[J].局解手术学杂志,2013,22(3):254 -256.

[6]吴 晖,姚宝国,何裕隆,等.不同时期胃癌浸润邻近器官情况及其外科治疗与预后分析[J].中华消化外科杂志,2013,12(7):490-495.

[7]Deng K,Zhou LY,Lin SR,et al.A novel approach for the detection of early gastric cancer:fluorescence spectroscopy of gastric juice[J].J Dig Dis,2013,14(6):299 -304.

[8]Yao K,Matsui T,Iwashita A.Clinical application of magnification endoscopy with NBI for diagnosis of early gastric cancer[J].Nihon Shokakibyo Gakkai Zasshi,2007,104(6):782 - 789.

[9]孙克文,陈建平,陈炳芳,等.放大染色内镜联合微探头超声在内镜治疗早期胃癌及癌前病变术前诊断中的作用[J].中华消化内镜杂志,2011,28(12):697 -698.

[10]吴云林.有效提高胃镜下识别早期胃癌的能力[J].中华消化病与影像杂志(电子版),2012,2(2):1 -4.

[11]奚 豪,朱延波,蒋虹伟,等.早期胃癌淋巴结转移与病理特征相关性分析及手术方式选择[J].局解手术学杂志,2011,20(1):27-29.

[12]冯业全,陈 雪,陈万宁,等.亚甲蓝色素内镜对早期胃癌及癌前病变的诊断价值[J].重庆医学,2012,41(25):2626 -2627.

猜你喜欢

亚甲蓝浅表基层医院
微生物检验在基层医院感染控制中的应用
肛门疾病术后局部注射亚甲蓝对术后患者排便功能的影
三七总皂苷调节PDGF-BB/PDGFR-β的表达促进大鼠浅表Ⅱ°烧伤创面愈合
超高频超声在浅表器官疾病诊断中的应用
亚甲蓝对人工砂亚甲蓝MB值测定的影响
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良恶性浅表淋巴结肿大的临床价值
剖宫产术后浅表伤口愈合过程中使用白砂糖的效果观察
基层医院腹腔镜肝切除术后并发症的预防与治疗(附52例报告)
循序渐进式健康教育在基层医院卒中病患者中的应用
探索大医院帮扶基层医院新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