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冠心病不同护理中应用的体会

2014-04-15李丽红杨薛涛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14年4期
关键词:优质冠心病护理人员

李丽红 杨薛涛

(新疆喀什地区第一人民医院,新疆 喀什 844000)

✿论著/护理✿

冠心病不同护理中应用的体会

李丽红 杨薛涛

(新疆喀什地区第一人民医院,新疆 喀什 844000)

目的对不同护理在冠心病护理中的应用进行研究和分析。方法资料随机选取2012年7月~2013年7月我院收治的冠心病患者82例,将其平均分为两组,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研究组则采用优质护理服务,并对两组一般资料、护理方法以及护理效果等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两组患者经护理后,研究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且研究组护理满意度100%,明显高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80.49%,组间比较均有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冠心病患者优质护理服务,有利于改善患者生活的质量,提升患者治疗的信心,进而提升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和应用。

优质护理;冠心病;应用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逐渐提高,越来越多的患者对医护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优质护理服务是一种以人为为本的护理模式,其在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提升患者护理满意度方面具有重要作用[1]。本文主要就优质护理在冠心病护理中的应用进行研究和分析,并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资料随机选取2012年7月~2013年7月我院收治的冠心病患者82例,并将其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患者49例,女性患者33例;年龄在43~79岁之间,平均年龄为(54±4.64)岁;患者病程在1~13年之间,平均病程为(7±2.64)年。

将82例冠心病患者平均分为两组,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1例;对照组患者男女比例为25∶16,平均年龄为(53±3.23)岁,平均病程为(7±1.79)年,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的护理;研究组患者男女比例为24∶17,平均年龄为(53±2.19)岁,平均病程为(6±2.03)年,研究组患者则采用优质护理服务。两组患者年龄、性别以及病程等一般资料比较均无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及排除标准

本次所选患者均参照世界卫生组织(WHO)制定的相关冠心病诊断标准进行确诊[2]。均出现心悸、出汗、心律失常等临床症状;本次所选患者均签订知情同意书;均排除合并严重心、肝以及肾等重要器官功能不全的患者;排除晚期恶性肿瘤、脑出血、甲状腺及免疫性疾病患者;排除有精神病史患者。

1.3 护理方法

1.3.1 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如,(1)心理护理:对患者进行心理辅导,帮助患者缓解心理的压力,从而提升患者治疗的信心;(2)饮食护理:纠正患者不良饮食习惯,为其制定一份科学、合理的饮食方案;(3)用药指导:嘱咐患者遵医嘱用药,不得自主增减或停药;(4)运动指导:护理人员还应指导患者进行适当运动,如打太极、散步等。

1.3.2 研究组患者则在对照组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优质护理服务,具体护理方法如下:(1)加强冠心病患者的基础护理:患者入院后,给予患者舒适、安静的病房环境,安排固定的护理人员每天对患者的病床进行清扫;同时,还应做好患者早晚的护理,协助患者翻身和进食。(2)加大专科护理管理力度:冠心病患者入院后,护理人员应对患者的病情进行评估,并根据患者病情给予其相应的专科护理,进而减轻患者的疼痛,提升患者生活的质量;其次,还应严密观察和监测患者的病情变化,严格参照无菌操作要求对患者进行护理,在对患者进行护理的过程中,动作需轻柔、准确,对于特殊药物的使用需进行相应的过敏测试;最后,还应加大对护理人员专业素质的培训力度,做到以患者为中心的原则,减少医患纠纷,提升患者护理满意度。(3)加强对患者的健康宣教:护理人员还应加强与患者的沟通和交流,帮助患者树立起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增强患者战胜病魔的勇气和自信心;同时,还应指导患者进行康复训练,告知患者康复训练期间相关注意事项,避免暴饮暴食或训练过度[3]。

1.4 评定标准

采用生活质量量表(SF-36)对两组患者护理后的生活质量进行评定,其中,评定的内容主要包括:生理功能、社会功能、自我监测、规范用药以及饮食控制等方面,其中评分越高,则表示生活质量越好;同时,采用本院自制问卷调查表对护理满意度进行调查,实行打分制,非常满意>85分;比较满意在60~85分之间,不满意<60分。

1.5 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均用SPSS17.0软件进行处理和分析,生活质量评分采用标准差()表示,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且当P<0.05时,表示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护理后生活质量情况对照

两组患者经护理后,研究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比较有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情况对照

两组患者经护理后,研究组护理满意度为1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护理满意度80.49%,比较有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1 两组患者护理后生活质量情况对照[()分]

表1 两组患者护理后生活质量情况对照[()分]

注:*表示与对照组比较,P<0.05。

组别研究组对照组例数(n) 41 41生理功能84.69±7.24* 76.53±8.49社会功能78.64±8.21* 63.55±7.29自我监测67.84±4.68* 59.61±4.37规范用药73.56±7.24* 51.28±6.83饮食控制79.38±5.82* 67.43±6.52

表2 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比较[n(%)]

3 讨论

冠心病主要是由于患者机体脂质代谢失常,致使血液内的脂质在动脉内膜中沉着形成白色斑块,随着斑块数量的增多,使得动脉腔变得狭窄,血流受到阻碍,最终导致心脏缺血,出现心绞痛[4]。临床中,冠心病是导致器官病变最为常见的类型,给患者的身心健康及生命安全造成严重的威胁。

优质护理服务主要是以患者为中心,加强对患者的基础护理,建立健全护理责任制,科学、有效的指导患者进行康复训练的新兴护理模式[5]。在冠心病护理过程中结合医院及患者实际情况开展优质护理,给予患者个体化护理,明确护理人员的职责,完善服务内容,能够有效提升护理工作的质量,减少医疗纠纷,提升患者护理满意度。除此之外,给予冠心病患者优质护理,还能有效帮助患者减轻疼痛,促进病情的恢复。

本次研究表明,采用优质护理的研究组,其生活质量评分,明显优于常规护理的对照组;且研究组护理满意度100%,明显高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80.49%,组间比较均有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可见,给予冠心病患者优质护理,不仅能够提升患者生活的质量,而且还能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

综上所述,冠心病护理过程中实施优质护理服务模式,不仅有利于改善患者生活及生存的质量,提升患者自我防护和保健的意识;而且还能有效提高患者护理的满意度,确保护理事业健康、有序的发展,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1]陈蕾.优质护理在冠心病护理中的应用[J].中国医药指南,2013,11 (2):603-604.

[2]吕文芬,李琼仙,陈海燕,曹竹林,殷梅梅.优质护理在冠心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心血管病防治知识(下半月),2013,11(5): 62-64.

[3]徐成程.优质护理在冠心病患者中的应用研究[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3,32(9):1966-1967.

[4]刘瑞,马超慧.优质护理对冠心病患者满意率的影响[J].西部中医药,2013,26(9):116-117.

[5]高志平,傅华平.优质护理对于冠心病介入治疗后的效果评价[J].中国伤残医学,2012,20(8):105-106.

猜你喜欢

优质冠心病护理人员
果桑优质轻简高效栽培技术
夏季管得好 酥梨更优质
ADAMTs-1、 CF6、 CARP在冠心病合并慢性心力衰竭中的意义
蔬菜桑优质高效栽培技术
浅谈护理人员的压力来源及管理策略
茶、汁、饮治疗冠心病
警惕冠心病
浅谈如何优质开展“三会一课”
护理人员在静脉用药调配中心的作用观察
冠心病室性早搏的中医治疗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