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心理护理干预围绝经期高血压合并焦虑患者的疗效评价

2014-04-14莫惠彬杨平陈林榕杨倩云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14年4期
关键词:绝经期我院护理人员

莫惠彬 杨平 陈林榕 杨倩云

(广东省中医院珠海医院,广东 珠海 519000)

✿论著/护理✿

心理护理干预围绝经期高血压合并焦虑患者的疗效评价

莫惠彬 杨平 陈林榕 杨倩云

(广东省中医院珠海医院,广东 珠海 519000)

目的本文就针对围绝经期高血压合并焦虑患者实施心理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进行了浅析的研究和探讨。方法选择我院自2012年1月至2014年1月期间治疗的围绝经期高血压合并焦虑患者68例,将其平均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接受基础护理,观察组接受心理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接受护理前后SAS(焦虑自评量表)评分的改善情况进行观察和统计。结果观察组患者接受治疗前后SAS评分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心理护理干预应用于围绝经期高血压合并焦虑患者临床治疗中的效果显著,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推广。

围绝经期高血压;焦虑;心理护理干预;临床效果

我院对2012年1月至2014年1月期间治疗的68例围绝经期高血压合并焦虑患者治疗期间分别予以基础护理和心理护理干预,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2年1月至2014年1月期间在我院接受围绝经期高血压合并焦虑治疗的68例患者作为本次研究课题的调查对象。患者在接受诊断期间,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月经紊乱、头晕、口干、烦躁、焦虑等症状,确诊所有病例均符合围绝经期综合征的诊断标准[1]。按照患者接受治疗的前后顺序,将其平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患者34例,年龄42-56岁,平均年龄为(48.5±5.6)岁;患者的病程在3个月至1年之间不等,平均病程为(6.4±2.5)个月。对照组患者34例,年龄41-58岁,平均年龄为(49.5±5.3)岁;患者的病程在3个月至36个月之间不等,平均病程为(16.4±2.5)个月。经统计学检验,两组患者的基本资料及病情程度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的34例患者,接受常规护理。护理人员需要根据医嘱为患者实施治疗性的护理,简单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口头讲解关于疾病的发生、发展等相关知识,口头进行简单的心理安抚[2]。

观察组的34例患者,接受心理护理干预。①心理护理:护理人员在针对围绝经期高血压合并焦虑患者进行护理期间,需要,加强与患者的交流和沟通力度,取得患者的信任,建立双方之间的信任关系,分析诱发患者焦虑、烦躁的具体原因,针对性的采取支持性的心理护理干预措施,为患者解答疑惑。②认识干预:护理人员需要对患者进行健康宣教,向患者解释围绝经期高血压的一般知识,深化患者对围绝经期各种症状和并发症的认识程度,让患者能够正确的认识和看待围绝经期高血压,使其认识到良好的、稳定的心理状况对改善围绝经期高血压症状的重要性。③放松疗法:护理人员在针对患者进行心理护理干预期间,可以结合患者的日常生活习惯,通过音乐、阅读或运动的方式,帮助患者从健康的途径和渠道发泄心理压力,从而确保患者能够时刻保持稳定、积极的心理状况。④行为干预:护理人员需要对患者日常生活中的不良的生活方式和不健康的饮食习惯予以干预,帮助患者树立正确的饮食习惯和生活方式。在饮食方面减少钠盐和脂肪的摄入量,并适量补充优质蛋白,补充钙和钾,增加新鲜果蔬的摄入量,戒烟戒酒、定量定时、少食多餐的饮食原则[3],从而控制体重的增加。

1.3 观察指标

在两组患者接受护理前后,对患者进行SAS评分调查,同时,对患者接受护理前后SAS评分的改善情况进行观察和统计。

1.4 统计学处理

以上两组患者实验研究过程中所得到的相关数据,均采用统计学软件包(SPSS21.0)进行分析研究P<0.05时,表示组间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据统计,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在接受治疗前后SAS评分的改善情况明显更为理想,组间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3 讨论

据相关的调查资料指出,女性患者进入围绝经期后,血压的波动性较大,容易受精神紧张、体力劳动的影响,通常以收缩压升高为主,而舒张压改变较少或无明显变化。高血压作为围绝经期综合征的症状之一,常伴发焦虑和烦躁等不良情绪,不仅对患者的身体健康造成了一定的损害,还降低了患者的生活质量。我院对2012年1月至2014年1月期间收治的68例围绝经期高血压合并焦虑患者分别予以常规护理和心理护理干预,结合本次研究实验所得结果:与对照组患者相比,观察组患者在接受后SAS评分改善情况明显更为理想,组间差异显著(P<0.05)。因此,笔者认为:针对围绝经期高血压合并焦虑患者进行临床治疗和护理期间,结合患者的实际心理状况,对患者采取更具个性化和针对性的心理护理干预所取得的临床效果十分显著,有效改善了围绝经期带来的临床症状,调整了患者的血压指标,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的推广和应用。

表1 患者接受护理前后SAS评分对比

[1]刘米良.西酞普兰联合心理护理干预治疗高血压伴抑郁焦虑患者的疗效[J].海峡药学,2012,14(24):246-247.

[2]刘志霞,龚旺梅,刘志宏.穴位埋线配合心理护理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64例疗效观察[J].新中医,2012,12(23):274-275.

[3]许芳玲.小剂量黛力新联合护理干预围绝经期综合征妇女32例[J].中国药业,2012,21(24):164-165.

猜你喜欢

绝经期我院护理人员
浅谈护理人员的压力来源及管理策略
运动改善围绝经期女性健康
我院隆重举行2020届毕业典礼
滋肾解郁宁心方加减治疗围绝经期失眠临床观察
护理人员在静脉用药调配中心的作用观察
我院跻身全国高校就业50强
平衡计分卡在手术室护理人员绩效考核中的应用价值
加强护理人员医德医风建设的途径与策略
绝经期与非绝经期女性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患者中医证型对比
延经丸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6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