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衢州市古树名木资源保护现状与保护对策

2014-04-13

自然保护地 2014年4期
关键词:衢州市古树名古树

熊 胜

(浙江省衢州市森林资源保护中心 324002)

衢州市古树名木资源保护现状与保护对策

熊 胜

(浙江省衢州市森林资源保护中心 324002)

根据衢州市2013年在前期古树名木调查的基础上,对全市古树名木的种类、数量、树龄结构与分布等进行了系统全面调查的结果,分析了生长与保护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开展多种形式宣传、普及古树保护知识,开展古树评选活动、引导群众共同参与,实行动态监测、做到定期更新,实施古树名木抢救和复壮行动,建立自然保护小区,广开渠道、加大保护资金的投入等相应的保护措施与管理对策。

衢州市;古树名木;资源现状;保护措施

古树名木是指树龄100年(含100年)以上的稀有、珍贵树木,或者有重要纪念意义的林木。古树名木是自然界和前人遗赠的瑰宝,是中华民族悠久历史与文化的象征,是绿色文化、活的化石,在生态、科研、人文、地理、旅游诸方面具有特殊的价值与重要意义。

衢州市位于浙江省西部,钱塘江上游,金(华)衢(州)盆地西端,南接福建南平,西连江西上饶、景德镇,北邻安徽黄山,东与省内金华、丽水、杭州三市相交,素有“四省通衢、五路总头”之称。市域介于东经118°01′~119°20′,北纬28°14′~29°30′之间,东西宽约128公里,南北长约140公里,土地总面积8841平方公里。全市林地面积1004.4万亩,占土地总面积75.6%;森林面积949.4万亩,森林覆盖率71.5%。全市有木本植物1020余种,隶属95科326属。有国家级保护珍稀植物26种,其中有国家一级保护植物银杏、水杉、苏铁、南方红豆杉、柏乐树等,国家二级保护植物白豆杉、金钱松、鹅掌楸、连香树、杜仲、香果树等。

1 衢州市古树名木基本情况

2013年,在全市古树名木普查数据(2002年)的基础上,依照《全国古树名木普查建档技术规定》和《浙江省古树名木普查建档技术操作细则》要求,全市开展了古树名木补充调查,掌握了全市古树名木资源情况及保护现状。据调查,衢州市古树名木资源丰富,已鉴定古树名木有113种,隶属39科,共11678株,其中散生的有8435株,占总数的72.2%;群生的有104片3243株,占总数的27.8%。树龄为80—99年间古树名木后备资源577株。全市古树名木绝大多数为乡土树种,以樟科、壳斗科、榆科、豆科为主,分布数量最多、范围最广是樟树,达4870株;数量在100株以上的有苦槠1359株、枫香1150株、马尾松519株、南方红豆杉468株、柏木330株、青冈栎266株、甜槠262株、米槠185株、黄连木173株、榧树147株、银杏113株、榔榆108株。(见表1)

表1 衢州市古树名木数量组成统计表

1.1 古树名木的树龄结构。

衢州市现有的11678株古树名木中,属于国家一级古树(≥500年)668株,占5.7%,其中超过1000年的古树有33 株;二级古树(300-499年)1873株,占16.0%;三级古树(100-299年)9136株,占78.2%;名木1株,位于江山市保安乡戴笠公馆内,是曾任中美技术合作所长官梅尔斯中校从美国带来亲手所种。(见表2)

表2 衢州市古树名木树龄统计表

1.2 古树名木的位置分布

根据生长位置不同,衢州市古树名木分布在村旁最多,有4422株,占总数量的37.8%,其它分别是路旁2445株,占总数量的20.9%;山坡2166株,占总数量的18.5%;水旁1756株,占总数量的15.0%;庭院762株,占总数量的6.5%;田旁482株,占总数量的4.1%;寺院106株,占总数量的0.8%。(见表3)

表3 衢州市古树名木的位置分布

1.3 全市各地古树名木变化情况

2013年的补充调查共调查到2002年普查时漏查的和树龄进界树2270株,因工程建设、自然灾害、人为破坏等因素死亡的314株,实际共增加1956株。增加最多的是常山县和柯城区,分别增加了1128株和481株。两个县增加如此多的主要原因是古树群的新发现,常山县新发现9个古树群,共592株古树,占全县新增加古树的51%。(见表4)

表4 古树名木数量变化情况

1.4 古树名木的生长情况

全市11678株古树名木生长态势较好,生长旺盛的5412株,占总量的42.9%;生长一般的5014株,占总量的42.9%;生长势较差的1070株,占总量的9.2%;濒临死亡的182株,占总量的1.6%。古树名木生长势变差的主要原因是树木生长的自然衰弱、周边恶劣环境和人为破坏的影响,对于182株濒临死亡的古树急需组织抢救与复壮工作。(详见图1)

图1 衢州市古树名木生长势情况

(1)胸围特征

胸围200cm以下的2683株,占总量23%;200-299cm的4454株,占总量38.1%;300-399cm的2817株,占总量24.1%;400-499cm的1133株,占总量9.7%;500-599cm的348株,占总量3.0%;600-699cm的142株,占总量1.2%;700-799cm的66株,占总量0.6%;800cm以上的35株,占总量0.3%。全市古树最大一株是位于开化县苏庄镇富户村的吴越古樟,胸围达1162cm,冠幅4500cm*4200cm。相传该树为唐未吴越国时种植,距今有1100年。它立于苏庄溪与焦川溪相汇合处,每当梅雨季节,山洪爆发,俩溪水深浪急的洪水直扑樟树根旁的护堤。由于樟树盘根错节,须根密布,固住堤岸石坎,网住周围沙土,洪水年年冲刷也从未冲毁过堤坝和良田。村民安居乐业,人丁兴旺,此村也曾叫樟田村。(详见图2)

图2 衢州市古树名木胸围情况 (单位CM)

(2)树高特征

树高在10m以下的1118株,占总量9.6%;10-14m的2931株,占总量25.1%;15-19m的3874株,占总量33.2%;20-24m的2235株,占总量19.1%;25-29m的1044株,占总量8.9%;30-34m的366株,占总量3.1%;35m以上的110 株,占总量0.9%。(详见图3)

图3 衢州市古树名木树高情况 (单位M)

2 古树名木保护现状与存在问题

近些年来,衢州市各级政府以打造浙江生态屏障为已任,加强对古树名木的保护与管理,涌现一批保护古树名木典范。然而,衢州市古树木数量众多,保护资金有限,总体形势不容乐观,存在不少问题。

2.1 当前保护现状

为切实保护这些具有历史、文化、科研价值的古树名木,衢州市2002年古树名木普查对每一株调查的古树名木拍照建档,档案中详细记录古树名木的树围、冠幅、位置等因子。经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审核确认的古树名木全部实行挂牌保护,确定养护责任单位和责任人。2005年,衢州市人民政府出台了《衢州市古树名木保护管理办法》(衢州市人民政府令第31号)。近年来,衢州市各级政府以建设新农村为载体,积极投入资金,采取围栏保护、培土、施肥等措施对古树的生长环境进行修复。开化县积极投入国家东部公园建设,每年筹集资金300余万元用于古树名木的复壮管护。其他县也不泛好的保护典型:衢江区全旺镇官山底村有一株由樟树和黄连木合体而生的树,樟树包着黄连木,整个树体非常奇特,当地群众称之为“将保皇”。村集体出资在树根周围树起四根铁柱,铁柱之间用铁链条串联,防止好奇的人和耕牛等动物靠近对树体造成损害;常山县林业主管部门加大对古树群的保护力度,2012年投入了26.97万元建设资金,对球川镇棋盘山村、同弓乡同乡山村两大古树群实施重点保护,全面清理了林地内杂物,铺垫了黄土,扩建基础设施,改善古树的生存环境,提升了古树群的文化内涵。

2.2 保护过程中存在问题

(1)受自然条件对古树名木的生长影响,部分古树经历数百年沧桑,树体已部分中空,生长势衰败。衢江区全旺镇一株种于宋乾德五年、已有1047年树龄的罗汉松,树体半侧已全部中空,迫需抢救保护。

(2)衢州市绝大数的古树都生长在村口、路边、屋旁等人为活动频繁的地方,容易受到靠近古树的建筑物和周边群众生活的影响。此外,现在社会上片面扩大国家一级保护植物南方红豆杉的药用效果,采枝、采果、甚至剥皮挖根现象时有发生,严重危害古树的正常生长。

(3)管护资金严重不足。古树生物量大,占地面积大,修复保护工程量也大,一棵古树往往需要几万元甚至几十万元保护经费。每年若干专项保护资金可谓是杯水车薪。

3 古树名木保护对策

(1)开展多种形式宣传,普及古树保护知识。一是设立保护标志,在标牌上标明树名、保护等级、古树编号等内容,让群众可以一目了然知道那些是受保护的古树木。二是开展进社区入学校宣讲,重点对象是全市中小学生。通过以点带面形式,营造全民保护的氛围。

(2)开展古树评选活动,引导群众共同参与。如2013年衢州市林业局组织开展全市“十大树王”及“百佳古树名木”评选活动。评选期间通过电视、报纸和网络的宣传让更多的市民知道并参与到评选活动中。评选结束后为“十大树王”及“百佳古树名木”制作花岗岩石碑,邀请专业摄影师为古树拍照,出版图文并茂的精美画册。

(3)实行动态监测,做到定期更新。按照名木和一、二级保护的古树每年检查1次,三级保护古树和古树后备资源每2年检查一次的要求,及时更新古树名木数据库,实行动态监测管理。

(4)实施古树名木抢救和复壮行动。当前全市生长势弱的古树名木达1252 株,特别是一些濒临死亡的古树,急需挽救和复壮。在2014年市林业局多方筹集资金开展首期古树名木抢救和复壮专项工作的基础上,对实施抢救和复壮的单位采取以奖代补的方式给予资金扶持。争取通过若干年的努力,大力减少生长势差和濒临死亡古树的数量。

(5)建立自然保护小区。除当前常山县已建立塘岭南方红豆杉保护小区外,要对龙游县庙下乡、衢江区灰坪乡成片的古树群,下一步考虑规划建立自然保护小区,减少人为活动的影响。

(6)广开渠道,加大保护资金的投入。古树名木是受保护的公共资源,首先是各级政府应加大对古树名木保护资金的投入,其次要鼓励社会各界积极参与古树名木保护, 发动单位和个人以认养的方式筹集资金,设立古树名木保护基金。

[1] 朱卓俊.永康市古树名木资源现状及保护对策[J]福建林业科技,2011(3):143-146.

[2] 蒋建绒.慈溪市古树名木资源现状与保护对策[J]浙江林业科技,2012(3):58-61.

[3] 钟法高,蓝利萍,陈富新,等. 遂昌县古树名木资源现状及保护对策[J].现代农业科技,2010(7):241-248.

[4] 董务闯.苏州市吴中区古树名木资源调查与保护对策[J].林业调查规划,2013(3):108-111.

声 明

为了适应我国信息化建设的需要,扩大作者学术交流渠道,本刊已加入《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和《中国期刊网》全文数据库,其作者著作权使用费与本刊稿酬一次性给付。免费提供作者文章引用统计分析资料。如作者不同意将文章编入该数据库,请在来稿时声明,本刊将做适当处理。

《华东森林经理》编辑部

2014年11月

S76

B

1004-7743(2014)04-0027-04

2014-07-28

猜你喜欢

衢州市古树名古树
2022 年全国古树名木保护科普宣传周启动
“首届古树名木保护摄影大赛”征稿启事
“首届古树名木保护摄影大赛”征稿启事
家乡的古树
古树炼成记
衢州市常山县天马一小
永州GPS定位保护古树名木
古树绿荫
百年古树东岛逢春
衢州市衢江区第一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