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1921年安徽省第三届省选弊案探析

2014-04-11孔利君

史志学刊 2014年5期
关键词:省长议员安徽省

孔利君

1921年安徽省第三届省选弊案探析

孔利君

1921年安徽省第三届省议会选举中,倪道烺一面组织公益维持会贿选出倪系一派之议员;一面联合马联甲、张文生等,积极运动谋取皖省省长之职。未果后,倪又力推亲己之人物李兆珍长皖,不料引发皖省各团体的强烈反抗,“罢课”“罢业”“罢工”等反抗活动此起彼伏。北洋政府最后撤换李兆珍并任命许世英为皖省省长,省选一事才告了结。

倪道烺 安徽省 贿选 民主与法治

1920年9月倪嗣冲因病辞去皖省督军一职,移到天津养病。倪嗣冲之侄倪道烺倚仗倪系一派在皖之势力,企图通过操控1921年安徽省第三届省议会选举,控制皖省。

一、1921年安徽省第三届省选弊案的缘起

1918年有相关报纸报出皖省督军倪嗣冲患病的消息。“倪嗣冲患病,各报口宣传已经数月…只得确实消息,倪氏之病实因色劳过度,脑海亏损,已成不治之症。近来精神丧失,几近疯癫。”[1]倪于1920年辞去所任皖省督军兼长江巡阅使一职。倪嗣冲虽已离职,他掌管安徽内外事务八年之久,势力非一日所积累,更非一日可消除。倪旧部马联甲掌领旧安武军,侄子倪道烺任凤阳关监督,倪系一派似仍掌控安徽。然北洋政府任命张文生为新安武军都督,打破了倪系一派垄断安徽省政权的局面;再则时任皖省省长聂宪藩由于倪嗣冲的离职,并非事事听从倪道烺与马联甲的指使,与倪系一派产生嫌隙。以倪道烺和马联甲为首的倪系一派遂积极活动图谋完全控制皖省政权。倪道烺之所以可以在皖操纵议会选举,图谋皖权,究其条件大致有二:

其一,倪系一派在皖势力仍不可小觑。“……倪嗣冲私党势力依然……可分六派:一倪氏私党;二倪氏幕僚;三倪系军官子弟;四倪氏议员之子弟;五陶镕之化身代办人……”[2]倪道烺因此依靠倪系一派的资本及人脉,凭借着倪嗣冲的威权在皖积极运动,图谋控制皖省似有可能。

其二,倪道烺本人亦善谋权术。倪嗣冲主皖时,他先后任命倪道烺担任芦盐运销总局督办、凤阳关监督、烈山煤矿总经理等要职。再则“道烺为人,狠鹜有谋。亚于嗣冲。倪氏盘踞皖省七八年,内部助桀为虐者,道烺之力为多。”[3]这些都是倪道烺积极运动长皖所必须的基础,长皖之事,亦即开始。

二、倪党耗费巨资最终失败的贿选闹剧

1.第一阶段。

从1920年10月份开始,倪道烺企图掌皖的目的已经日渐明朗:他一方面组织公益维持会作为控制议会选举的工具,拉拢新安武军为己所用;另一方面于1921年初即亲自撵金入都,积极运动长皖。

倪道烺先是建立了公益维持会,“倪嗣冲病重,他害怕大权旁落,就暗示儿子倪道杰配合倪道烺,组织‘安徽公益维持会’,由倪道烺出任会长,实际操纵安徽督军公署大权,成为皖系军阀反动营垒在安徽的一个实力人物”[4]。凡公益维持会分子均是倪党成员,公益维持会内大部分成员都是省议会的议员,没有严格的组织纪律,且完全靠金钱维系,成了倪系一派操纵选举的重要工具。倪道烺通过公益维持会贿选出108名省议员,“其收买之法,亦甚奇特,倪于事先,在上海开一收买机关,凡皖人欲为议员者,可经向该机关借款,订立合同,予以支票,被买者悉凭支票在倪之账房胡述之处取款,归去为运动获选之资。所予之款,亦分数等。自六千以致一万为止。其买卖双方,则有三条:一是议会成立后,举倪道烺为省长;二是拥护倪系;一二两项,全办成者,可以不还借款,仅办第二条,则还本十分之五,若一二两条等,尚当以加利息。闻当以加利息,闻倪系此届收买之资,已费去四十余万元等”[5]。可见倪道烺当时为当选省长不惜代价,用尽其法。“此次皖省议会选举,始则捏造选民,把持选票。继则强奸民意,重重黑幕垄断。铜臭熏天,人格扫地。”[6]

倪道烺一方面积极运动贿选,另一方面积极拉拢新安武军都督张文生。倪道烺虽已联合旧安武军督办马联甲(后倪道烺与马联甲统称为“倪马”),但张文生统领着新安武军进驻安徽,势力仍不可小觑。倪道烺欲完成长皖之愿望,势必要拉拢张文生支持倪系一派,从而获得更大的保障。因此倪在各个方面积极运动筹措新安武军的军费,倪道烺联合马联甲企图在教育部、交通部转移资金,以筹为新安武军军费之资。皖省各界联合会开会记载“自今正负各界委托前往各处向诸同乡接洽,是为三个问题。(一)一五加征、(二)八分米釐、(三)教育经费,请求一致反对。”[7]然而皖省境内原就有旧安武军,军费已然十分沉重,“吾皖原有旧安武军五旅,军费已达全省收入三分之二,皖人正苦军多晌糜,无力担负”[8]。在这样的情况下,倪道烺希望通过恢复“八分米釐”“田赋一五加征”等案来弥补新安武军军饷,由此最终引发“六二惨案”“三罢事件”等群众反抗运动。

除了以上两方面的准备工作外,倪道烺亦在京积极运动长皖,似有将成之势。皖省各团体即纷纷通电控诉。“旅沪皖人公团上书北京,谓聂宪藩与倪道烺狼狈为奸,储款五十万,设立选举垄断机关,勒派各县及厘卡,索筹五十万元,预备收买议员,自为督军,倪为省长。”[9]皖人反对之声日起且渐趋加强,“项闻倪道烺,嗣冲余焰,多方贿赂,意欲再掌皖政,重苦吾民,噩耗传来,惊及鸡犬,市民失色,如遭大故,倘中央不察与情,冒然任命,则吾皖三千万人,唯有本自决自治之精神,毅然与中央断绝关系,以图自拔于水深火热之中。”[10]自治协会、学生同乡会、皖民公社、新新社、救国代表团等开联席会议,再接再厉共同拒倪。

迫于民众反抗的压力,北洋当局于2月19日发表声明,称并无以倪道烺为省长的打算。皖人反对之声才日渐平复。又有倪道烺打算运动扶植李维源(淮泗道尹)代为长皖,并出巨资收买在京官员。皖人闻讯,皆知倪道烺之不轨意图,反对之声有增无减。自倪道烺在京出资运动李维源长皖的消息传出后,1921年3月至4月《民国日报》不断刊载出皖人的抗议呼声:《皖人拒倪之再接再厉》《皖人拒倪之呼籲》《旅京皖人驱李诘张》等文章公开控诉对倪道烺行为的不满。皖民的激烈反对使得倪道烺运动李维源长皖一事最终也以失败告终。

2.第二阶段。

皖人原本对于倪道烺活动长皖便持着反对态度,倪道烺运动“一五加征”“八分米釐”挪用教育经费等事又大大地激化了皖民反倪的情感。一时皖人各界抗议四起,尤以学生请愿增费为甚。“六月二日下午,各校学生代表方乐周等人前去省议会请愿,双方发生冲突。省立一师、一中学生闻讯结队前往抗议,马联甲下令军警弹压,双方发生冲突。”[11]“学生手无寸铁,多被军士刺伤甚重,其中一人恐将性命不保,此人受内伤,胸膜已被刺穿。”[12]冲突激烈,其中一名学生姜高崎被刺七刀,最终抢救无效死亡。

惨案发生后,一时群情激奋,引发了“六二学潮”,在安庆爆发了大规模的“罢工”“罢课”“罢业”等“三罢”运动。人们因姜高崎的死而悲伤,更气愤“倪马”的残忍专横。议会一时成为了众矢之的,而张文生督军此时则保持着隔岸观火的态势,并不帮助“倪马”二人。“倪马”二人知道已是四面楚歌,便即刻发表声明把惨案的全部罪责推卸到皖省省长聂宪藩身上,企图将罪名转移。聂宪藩本来是倪系一派,倪嗣冲在任时一切仰仗倪氏鼻息,倪嗣冲离职后做事有所自主,与倪马一派本已产生嫌隙,再则聂性情颇为懦弱无能,面对各方压力被迫只能提出辞职。聂宪藩于1921年7月初提交了一份辞呈给北洋政府当局,但是北洋政府并未允许,聂省长后又一再提出辞呈,政府见其去意已决便同意聂辞去省长一职。

皖人断不能容忍让杀人祸首掌管皖省,倪道烺只好退而求其次,欲让其“家臣”李兆珍长皖。李兆珍是倪道烺小时候的老师,1915年援引至皖,名为巡按,实际上就是当了一年的副官,李兆珍长皖与倪道烺长皖无异。倪道烺花费40万巨资贿赂靳云鹏扶植李兆珍长皖。1921年8月21日,徐世昌总统特任李兆珍为聂宪藩之后的继任省长。李未到任时,则由财政厅长陶镕代之为省长。然而,在当时的皖人眼中,“李陶”乃是倪道烺的家臣,任用此二人长皖则与倪道烺长皖无异。1921年9月10日,李兆珍即将抵皖上任,省各团体聚集江干,举着写有“老而不死”“倪氏家奴”“四十万金贿选之省长”的标语的旗子,打算在李兆珍抵达安庆时拒绝他上岸。李兆珍却从小路潜到了安庆,厚着脸皮走马上任。

旅沪旅京皖人纷纷议决认为北洋政府任命李兆珍长皖实则弃晥人于水火之中,“若政府不管皖人,皖人必图谋自救。”[13]“誓死否认李陶长皖。”[14]皖省各界同时组织了“驱李大运动”,安庆全体罢市,学生组织大规模的“罢课”运动抵制李兆珍。李兆珍到省署办公仅八天,便迫于各方压力匆匆离场。

3.第三阶段。

李兆珍被驱逐后,皖省省长一职再度空缺。倪系一派谋取长皖再次失败,李兆珍被驱逐也使得北洋政府清楚的认识到皖民反倪之决心。1921年9月李兆珍离皖后不久,北洋政府亦以逼走聂宪藩为由罢免了倪道烺凤阳关监督的职位。至此,以倪道烺和马联甲为首的倪系一派图谋长皖的运动可谓彻底失败。皖人又极力提倡晥人治皖的主张,并要求民选省长。

“京、津等地安徽同乡遂开具名单请政府任命,如江朝宗、李国筠、许世英、吕调元、龚心湛、王达等人均在列。”[15]皖省为彻底杜绝倪氏一派窃得皖省权力,对省长人选做出了一系列的要求,皖民纷纷要求民选省长,并一致申请裁撤第三届省议会。“应请迅饬撤销,依法重选。”[16]且此时皖北发生特大水灾,理应缓和各方矛盾,快速的选出一位皖民满意的省长重点组织力量救灾。此时推举许世英担任皖省省长一职的呼声最高。许世英是安徽东至县人,光绪年间考取拔贡,得了七品官,而后便一直在官场中沉浮。许世英主张将第三届省选议会问题暂且搁置,同时重点处理皖北水灾问题等亦获得了皖民的一致好感。1921年9月北京政府徐世昌任命许世英为皖省省长,皖省选举至此画上了一个句号。

皖省境内虽许世英已被任命,倪系一派势力却仍盘根错节,不可小觑。许世英于1921年10月上任后即承诺“一例行民治;二政治公开;三财政公开;四维持教育经费”[17]。同时明确表示取消第三届省议员的资格。倪道烺煽动贿选议员齐聚安庆,并宣称将于1922年1月19日自行召开安徽省第三届议会,自行推选皖省省长。贿选议员联合皖省军阀势力一面贿赂许世英的左右僚属及亲戚故旧,对许威胁利诱;一面又通电内务部控告许世英违抗教令、破坏法律,自称自行集会是行使职权,符合国际议会惯例。许世英则沉稳应对继续推动反贿选运动,1922年8月致电内务部,再次提出皖第三届议会议员资格问题,内务部旋即正式回复宣布皖省议会议员资格无效。许世英于是在省署内重新成立选举事务所,10月下旬通令全省60县知事,宣布本年12月1日为60县的初选区调查开始日,翌年1月31日上报选举人名册。反对贿选的斗争终于取得胜利。

三、由贿选失败分析影响安徽省选政潮的因素

从创建以贿选为目的的安徽省公益维持会,到倪道烺在北京大肆运动掌皖,从“六二惨案”到1921年省选中受贿议员被取消资格,第三届安徽省省选的闹剧划上了完整的句号。但缘何会产生这样的结果?当时处于一个军阀混战的年代,按说军阀完全可以一手遮天,呼风唤雨,但是最终倪党倒台,许世英被任命为省长,这无疑和近代日益兴起的民主和法制有关。

1912年1月1日,中华民国正式成立,近代中国开始了一个崭新的时代。尽管各政府机构制度尚不完善,南北在对峙之中,大局未定,孙中山就任为中华民国临时总统之后立即开展了各方面的改革,在教育方面制定并实施壬癸学制,经济方面大力振兴实业,政治方面废除封建君主专制,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尤其是法律方面,《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颁布意义更加重大,它不仅是中国第一部资产阶级共和国性质的宪法有利于社会的进步,同时更可谓是中国近代宪政运动的开始。尽管袁世凯窃取了民国大总统之位,但是由辛亥革命带来的人民的心理上的以及社会制度上的改变却并没有减少。

1921年安徽第三届省选中贿选的失败即是中华民国建立后民主法治观念增强的一个反映。法律上的进步和人民追求民主寻求自治的思想表现得尤其突出和鲜明。

1.法制革新促民主。

法制方面的革新,民主选举法律方面有了具体的规定要求。

法制有体系,也分层次。安徽省省长虽已任命许世英,但是倪系所在的原省议会却仍然存在,“倪系之省长虽除,倪系之议员仍在。”[18]所以皖省就撤销由倪嗣冲贿选的省议会做出了一系列的努力。各公团纷纷函电表明对选举结果誓不承认。在准备重选的同时,皖省各界人士为防止再次出现贿选的状况,采取了各项措施,其中对法律方面的强调表现的尤其明显。

在准备推翻倪系议会之初,皖省各公团即组织建立了澄清选举会,用之监督上届议员,不得再次当选。旅沪安徽自治协会、芜湖安徽学生会及安徽各大公团组织亦开联席会议讨论撤销原议会。在选举之前,政府方面即对于选民资格方面做出了详细的规定:“甲、凡我国民年,满二十一岁,位居选举区内满两年以上者;乙、有值伍佰元以上不动产者;丙、在小学以上职业者;丁、有兴小学校以上职业相当之资格者。”[19]同时对于当选的选民也做了相应的要求。“凡是选民,皆有在场监视选举之权。”[20]“一、选举人确认办理选举人员有舞弊及其他违背法令行为者,自投票日起五月内向县公起诉;二、确认当选人资格不符或票数不实者,依前条之规定起诉;三、当选人确认后所得票数,应当选而未当选或候补当选人确认所得票数,应当选而未当选或候补当选人确认名次有错误者,亦得依前条之规定起诉;四、如恐诉讼逾期者,先行电成后捕县诉讼;五、关于选举犯罪概依刑事法律办理。”[21]这些实实在在的法律条例都为许世英当选省长后处理各县的诉讼案件做了恰当的规定,是其解散议会、否认第三届选举有效的合法依据。

法律的力量不容忽视,人民反抗的强烈呼声更不容轻视。倪系贿选议员,包办选举的消息一出,皖省各县即陆续有诉讼案件递交北洋政府。加之“驱李”运动的胜利,给皖省人民大大提升和鼓舞了士气。但是一时铲除倪系势力实为不易,皖省第三届议员选举最终无效,倪道烺图谋长皖的阴谋诡计最终也没有得逞,这些都是各方面积极努力的结果。同时对于被贿选的议员,安徽全省不同的县也纷纷提起上诉,对于受贿议员提出了抗议,最终贿选议员被撤销选举资格。

2.民主与自治齐聚民心。

在倪道烺运动长皖之初,即有声音要求皖省实行自治,选举公民大会,进行制宪运动。后北洋政府接受倪道烺之四十万贿金,决定任命李兆珍为安徽省省长,皖人提出“倘中央不察与情,冒然任命,则吾皖三千晥人,唯有本自决自治之精神,毅然与中央断绝关系”[22]“自治”二字在近代的中国被人们所熟知,所谓“自治”,即是自己管理自己。皖省谋取“自治”是皖省团体一致的呼声。这在皖人反抗李兆珍长皖时体现的尤为明显。为了抵挡倪系一派长皖,皖省各大公团召开联席会议抵制李兆珍到任。安庆商人罢商、学生罢课、工人罢工,“三罢”运动开展的轰轰烈烈,最终将李兆驱逐出皖境。要求自治与立宪的民众呼声和民国初年的宪政运动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袁世凯窃取大总统之位后,孙中山要求袁世凯遵循参议院所定立法,这为民间寻求立宪奠定了积极的基础。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民间寻求自治与立宪运动尤其突出。在倪道烺积极运动长皖的过程中,皖省人民的不断反抗是谋求自治的一种表现。在皖省人民和各大公团的积极努力下,许世英最终上任,倪党谋取省长的活动才告一段落。

四、结语

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民主和法制观念已然深入人心,人民已经不再是原来的只知道服从和认命的民众,人们开始运用法律和正当的途径维护自己的权益。面对倪道烺谋取长皖的运动,以及他一手组织的贿选议会,人民并没有选择沉默,而是积极的站了出来,这不可不说是时代的进步。

[1]皖省暗潮之酝酿 督军省长问题.民国日报,1920 -10-5.

[2]皖省厘金黑幕谈.民国日报,1921-2-17.

[3]倪嗣冲子侄阅墙记.申报,1920-4-8.

[4]夏侯叙五.从军阀余孽到安徽第一任汉奸省长——倪道烺的罪恶一生.江淮文史,1994,(6).

[5][18]倪道烺收买省议会.民国日报,1921-10-3.

[6][16]皖民根本推翻省选举.民国日报,1921-10-1.

[7]皖省各界联合会开会记.民国日报,1921-6-14.

[8]皖人力拒新安武军.民国日报,1921-3-31.

[9]皖省近事.申报,1920-12-31.

[10]皖人反对倪道烺通电.民国日报,1921-2-19.

[11]皖人清惩不法之倪马.民国日报,1921-6-9.

[12][14][15]郭从杰,李良玉.1921年安徽省长人选政潮探析.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6).

[13]安徽之血雨腥风.民国日报,1921-6-7.

[17]许世英长皖后之宣言.民国日报,1921-10-5.

[19][20][21][22]皖公团澄清选举办法.民国日报, 1921-7-14.

孔利君 阜阳师范学院社会发展学院

指导老师:李良玉 教授

阜阳师范学院历史文化与旅游管理学院 院长

(责编 高生记)

猜你喜欢

省长议员安徽省
成长相册
安徽省家庭教育促进条例
安徽省家庭教育促进条例
安徽省家庭教育促进条例
防疫关隘,我向省长汇报
普贝尔省长的发明
粮食安全省长责任制顺利“首考”
碰撞:议员提议案与国民大数据
省长骑单车的联想
韩国议员大打出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