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食补 药补补钙那些事

2014-04-10刘长伟

亲子 2014年1期
关键词:奶量佝偻病钙剂

刘长伟

宝宝是否缺钙?需要补钙吗?怎么补钙效果最好?这些补钙问题,绝对是当下爸爸妈妈们最关心的内容。本期特别策划就为您解析补钙那些事!

补钙判断题

那些让你信以为真的讹传

讹传1:骨头汤补钙

真相 骨头汤补钙的说法至今流传甚广。事实上,已经有多篇文献的实验数据表明,骨头汤并不补钙。骨头中的钙很难溶出,即使加入很多醋,长时间煮,溶出也有限,况且加过多的醋,汤也已经酸得不能喝了。所以,骨头汤补钙不靠谱。

讹传2:枕秃、出牙晚、囟门闭合晚、多汗、走路晚、睡不好等表明缺钙

真相 “缺钙”会导致枕秃、多汗、睡不好等佝偻病早期症状,主要是由于神经兴奋性增高引起的。但枕秃、出牙晚、囟门闭合晚、多汗、走路晚、睡不好等不能说就是缺钙,它们不是缺钙的特异性指标。正常情况下,宝宝躺着时头来回地动,在不“缺钙”时也会出现枕秃。而出牙早晚受到遗传因素等影响,不是所有宝宝都是在同一时间段内出相同多的牙齿才算正常,只要在正常时间出牙都是正常的。同样,出汗有生理性和病理性之分,走路有早有晚,睡眠也受多种因素影响。因此,凭借这些症状都不能判定宝宝“缺钙”了。

讹传3:钙锌同补效果好

真相 如果宝宝饮食摄入的钙不足,或者确实需要长时间额外补钙,则需要考虑同时补充锌、铁,因为钙会干扰锌、铁等二价金属离子的吸收。所以,如果不缺钙,不能随便补钙。一旦需要长期补钙,则要考虑同时补充锌、铁,否则,可能会引起其他矿物质的缺乏。

讹传4:妈妈补钙,宝宝可以通过乳汁补钙

真相 通常情况,母乳喂养的宝宝从充足的母乳中可以获取足够的钙,可是,母乳中钙含量不是很高(30mg/100ml),即使补充了维生素D,部分发育过快的宝宝可能无法从母乳中获得足够的钙。已经诊断为佝偻病的宝宝则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额外补充钙剂。

喂养叮咛

很多妈妈担心母乳喂养的宝宝“缺钙”,或者在别人的影响下,随意给宝宝扣上 “缺钙”的帽子,进而胡乱补钙。这些做法是不可取的!

补钙问答题

微量元素检测与缺钙判断

NO.1微量元素检测、骨密度检查结果靠谱吗?

血液中微量元素钙的含量不能反映宝宝是否缺钙,血液中的钙占体内钙含量很少一部分,当血液中钙减少时,机体会动用骨骼里的钙,释放到血液中来维持电解质的平衡,否则电解质紊乱,将直接威胁机体的健康。因此,微量元素检测钙含量不能反映宝宝是否缺钙。

骨密度全称是骨骼矿物质密度,是骨骼强度的一个重要指标,反映骨质矿化情况,可作为骨质疏松的参考。婴儿骨骼发育快,可出现骨密度降低,但这不能作为判定“缺钙”的唯一依据。骨密度检测是否有必要用于临床作为“缺钙”的依据,仍存在很大争议。

NO.2如何判断宝宝缺钙了?

宝宝“缺钙”,一般是缺乏维生素D,以钙磷代谢紊乱和骨样组织钙化不良为特征,会导致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这是婴幼儿时期常见的营养缺乏症。

佝偻病的临床表现

初期多见于6个月以内,尤其是3个月以内的小婴儿。主要表现为神经兴奋性增高,如激惹、烦恼、多汗刺激头皮致婴儿常摇头、擦枕,出现枕秃,但这些并非特异症状。常无骨骼病变,血清25-(OH)D3下降,血钙下降,血磷降低,碱性磷酸酶正常或稍高等。

早期维生素D缺乏的婴儿未经治疗,情况继续加重就会进入活动期,出现钙、磷代谢异常的典型骨骼改变。小于6个月的婴儿可见颅骨软化体征,大于6个月的婴儿可出现方颅、肋串珠、鸡胸、O型腿、X型腿等。

喂养叮咛

诊断宝宝是否患有佝偻病,需要儿科医生判定。婴幼儿患严重佝偻病可留下后遗症,导致骨骼畸形,严重时还可能需要外科手术进行矫正。

NO.3怎么做宝宝才不会缺钙?

宝宝每日所需钙量

2012年最新修订的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推荐摄入量

(月)年龄 适宜摄入量

0~6个月 200mg(以前为300mg)

7~12个月 250mg(以前为400mg)

1~3岁 600mg(没有变化)

最新修订的营养素推荐摄入量中,1岁以内婴儿钙的适宜摄入量较以往明显低了,这也提示您,婴儿并不是那么容易缺钙的。

钙与维生素D的关系

1.宝宝“缺钙”实际上是缺维生素D

在宝宝的饮食中(配方奶中含钙较高,大约为50mg/100ml;母乳较低,正常在30mg/100ml左右,但吸收更好),钙相对比较丰富,而维生素D容易缺乏。配方奶粉中往往强化了部分维生素D,但奶量摄入达不到一定的量,维生素D摄入还会相对不足,且不同品牌奶粉有较大差异,尤其是在宝宝户外活动少、晒太阳不足时(皮肤在阳光的紫外线作用下可以合成维生素D,然后在体内转化为具有活性的形式)容易缺乏维生素D。母乳中维生素D含量较低,单靠母乳中的维生素D不能满足宝宝的需要。

2.钙的吸收需要有维生素D

维生素D对维持体内正常的钙磷代谢起关键作用,缺少维生素D,不能促进钙在肠道的吸收,钙也不能沉积到骨骼上,在临床上就表现为“缺钙”症状。

因此,健康足月的宝宝出生两周后,需要补充预防剂量的鱼肝油或者单纯的维生素D400国际单位(IU)/天。

补钙选择题

食补VS药补

食补

根据卫生部关于婴儿喂养建议,对于婴儿来说,奶类是钙的良好来源,保证宝宝奶量充足就行。对于因过敏或其他疾病导致不能摄入足够的奶类时,需要补充一定剂量的钙剂。

每日建议奶量

0~6月龄 按需喂养

6月龄 母乳或配方奶800mlendprint

7~9月龄 母乳或配方奶800 ml

10~12月龄 母乳或配方奶600 ml~800 ml

1~2岁 母乳或配方奶400 ml~600 ml

2~3岁 配方奶600 ml

TIPS:母乳量的统计方法

喂奶前,妈妈抱着宝宝上秤,称出分量;吃完奶后,妈妈再抱着宝宝上秤。这之间的前后差异就是奶量了。

早产儿、生长速度过快宝宝的补钙法

对于早产儿、生长速度过快的宝宝,需要到指定医院或固定医院定期体检,医生会根据宝宝的发育情况来决定是否需要给宝宝额外补钙及需要补多少剂量。

母乳喂养儿的补钙法

一般情况下,母乳充足时,宝宝只需要补充维生素D即可,6个月前一般不用额外补钙。6个月以后,如果诊断为佝偻病,则在医生指导下考虑额外补钙。宝宝6个月以后,奶类仍然是钙的主要来源,可以从米粉、豆腐、蔬菜等食物中获取部分钙。因此,6个月~1岁的宝宝每天大约需要250mg的钙,最好能摄入800ml~1000ml的母乳,这样可以获得240mg~300mg的钙,加上其他食物中的钙,完全能满足宝宝生长发育对钙的需要。不过,母乳中维生素D含量极低,从母乳中几乎不能获得维生素D,仍需继续补充维生素D。

混合或人工喂养儿的补钙法

人工喂养的宝宝,能从100ml标准的液体配方奶中获得50mg的钙和40单位的维生素。如果宝宝的奶量达到1000ml/天,那么可以获得300mg的钙和400国际单位的维生素D,完全能满足6个月以内的宝宝对钙和维生素D的需要。

混合喂养的宝宝根据母乳喂养次数及时间可估计出母乳的量,加上配方奶的量,就可以算出宝宝是否获得足够的钙。考虑到宝宝不能获得足够的维生素D,因此最好补充预防剂量(400国际单位/天)的维生素D。

断奶后的补钙法

根据国内外的建议,宝宝最好在1岁以后断母乳。1岁以后宝宝的食谱就比较丰富了,能母乳喂养的仍然推荐母乳喂养。宝宝断奶后,通过继续摄入配方奶、纯奶、纯酸奶等奶类获得丰富的钙,但要保证奶量在400ml以上甚至更多。同时,进食绿叶虾类、蔬菜、豆腐等获得较多的钙。

如果宝宝进食的奶量低于350ml,则很难保证摄入足够的钙,长期下去,需要考虑额外补充钙剂。

富含钙的食物

【奶类】

食物中含钙丰富且容易吸收的,当属奶类,因此,应尽可能保证宝宝每天摄入足够的奶量来获得丰富的钙。1岁以后,宝宝可以摄入配方奶、纯牛奶、纯酸奶。对于无法保证宝宝饮食均衡的,最好优先选择配方奶,总奶量不少于400ml。

【豆制品】

可以给宝宝选择老豆腐(石膏点豆腐),这类豆腐的制作过程相当于强化了钙,含钙也很丰富,且容易消化吸收。建议宝宝平均每天进食30g~50g豆腐、少量虾仁、绿叶蔬菜等。

【鱼虾蟹类与海产品】

水产的含钙量很高,特别是鱼类、贝类、虾类,其钙质容易被人体吸收。要想更好更多地保存水产中的钙质,就要在处理和烹调中掌握一些技巧。例如,煲汤时,鱼鳞不必完全去除,鱼骨也可以收集起来用于煲汤或烤制;海米,可用作很多凉拌菜的配料,也可以在煮汤时加入少许。含钙较高的水产品有鲫鱼、鲤鱼、鲢鱼、虾、虾皮、海带、紫菜。

【补钙菜单】

纯酸奶、菠菜豆腐、虾仁粥、虾仁炒青菜、虾仁荠菜饺子。

药补 钙片、钙剂的选择

6个月以内的婴儿即使被诊断为佝偻病,只要宝宝奶量充足也可以不用补充钙剂,但需要补充一定剂量的维生素D或高剂量的维生素D,剂量要达到800 国际单位甚至更多。6个月以后的宝宝,如果被诊断为佝偻病,则在治疗剂量的维生素D的基础上,在医生指导下同时补充钙剂,这样治疗效果可能会更好。尤其是纯母乳喂养的宝宝,疗程一般至少1~2个月。之后,维生素D改为预防剂量400国际单位,3个月后再体检复查。维生素D充足情况下,才有利于钙剂的吸收。

·钙剂的选择

有营养学者指出,钙剂中真能补钙的一般是碳酸钙,而且便宜,但需要在胃酸帮助下消化,所以最好随餐服用(餐后马上吃);还有一种是柠檬酸钙,价格较贵,但吸收不受胃酸的影响,随时服用,吸收率不错。其他如葡萄糖酸钙等含钙并不高,并不是补钙的良好来源。

补钙Q&A

Q1补充维生素D好,还是鱼肝油好?

A最好选择纯的维生素D,而非鱼肝油。通常情况下,只要妈妈营养均衡,宝宝可以从母乳中获得足够的维生素A,或从奶粉中获得足够的维生素A。鱼肝油中同时含有维生素D和维生素A,而且400单位的鱼肝油中含维生素A往往在1000多个单位,可是宝宝从饮食中能获得足够的维生素A,如果每天摄入鱼肝油很可能会造成摄入维生素A过量或不必要的维生素A。因此,建议最好选择纯的维生素D。

Q2宝宝天天补钙为什么还是缺钙?

A其实,很多宝宝并非是缺钙。很多妈妈甚至儿科医生往往会将一些非特异性的表现如枕秃、出牙晚、囟门闭合晚、肋骨外翻均当做“缺钙”或佝偻病表现,不问饮食情况,没有明确诊断就判定宝宝“缺钙”。如果宝宝真“缺钙”,但饮食中钙的摄入达到了推荐摄入量以上,宝宝往往缺乏的是帮助钙吸收的维生素D,当务之急是补充治疗剂量的维生素D,而不是钙。如果饮食中钙不足,则需要同时补钙。因此,认识错误或方法不对,就算天天补钙,宝宝还是会缺钙。

Q3都说是药三分毒,可以只通过晒太阳来补充维生素D吗?

A通过晒太阳,人体皮肤确实能够合成维生素D,这也是绝大多数人获取安全免费的维生素D的主要途径。每天平均30分钟以上的适度强度的阳光照射,一般能够满足人体对维生素D的需要。但对于婴幼儿来说,晒太阳还是有很多的局限性。例如:晒太阳受到季节及天气的影响,还有暴露的皮肤面积等因素,导致体内合成维生素D很难保证满足宝宝的需要,尤其是冬季;宝宝的皮肤很嫩,容易晒伤,且大大增加宝宝患皮肤癌的风险。因此,不建议婴儿完全通过晒太阳来满足机体对维生素D的需要,最好是通过补充维生素D来预防缺乏。

Q4维生素D应该吃到几岁呢?

A维生素D最好补充到2周岁。美国则推荐补充到整个青春期以后,且剂量为800国际单位。很多人看了一些报道后,担心吃维生素D会中毒,不敢给宝宝吃,有些甚至已经诊断为佝偻病的宝宝,由于大人有误解没有听从医嘱而延误了治疗时机。其实,预防剂量的维生素D可以长期服用,不会引起中毒。预防剂量如同食物,而非毒物。endprint

猜你喜欢

奶量佝偻病钙剂
X连锁低磷性佝偻病一家系报告并文献复习
阿司匹林配合钙剂和叶酸预防子痫前期的效果观察
宝宝饱不饱,衡量有四招
抚触护理对新生儿排便、奶量及高胆红素血症的影响
Should a colonoscopy be offered routinely to patients with CT proven acute diverticulitis? A retrospective cohort study and metaanalysis of best available evidence
抗佝偻病的维生素D(下)
钙剂联合阿法骨化醇治疗绝经后妇女骨质疏松的临床分析
BALP活性测定对亚临床性佝偻病诊断意义
卡前列甲酯栓联合钙剂预防及治疗产后出血的效果观察
早期佝偻病的X线诊断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