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浙江省工业企业安全生产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

2014-04-10浙江省安全工程与技术研究重点实验室浙江省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蒋诚航黄文宏

今日科技 2014年11期
关键词:隐患浙江省生产

浙江省安全工程与技术研究重点实验室 浙江省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 蒋诚航 黄文宏

安全生产事关改革发展大局,事关社会和谐稳定,事关人民群众福祉,必须警钟长鸣,常抓不懈。党的十八大提出要“强化公共安全体系和企业安全生产基础建设,遏制重特大安全事故”,习近平总书记、李克强总理等中央领导也多次对安全生产工作做出重要指示。这充分表明了党和政府切实维护人民生命安全,解决安全生产突出问题的决心。2014年3月,《中共浙江省委 浙江省人民政府 关于加强安全生产促进安全发展的意见》文件要求负有行业管理职责的部门要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切实加强对本行业领域及所属单位安全生产管理。为进一步理顺部门安全生产监管责任,明确行业管理范围内的企业安全生产基本状况,从今年4月份开始课题组开展了浙江省工业企业安全生产现状的相关调研工作。

一、安全生产现状

1.近年来工业企业安全生产工作回顾

“十一五”、“十二五”期间,全省各地、各部门按照国家和省委、省政府的统一部署,紧紧围绕省委“创业富民、创新强省”总战略和建设“平安浙江”的总体部署,牢固树立“以人为本、安全发展”的理念,以强化企业主体责任、巩固基层基础、深化隐患排查治理、提高安全保障能力、提升安全监管水平为重点,细化工作方案、创新监管手段,认真落实各项工作措施。总体来说,与“十一五”之前相比,安全生产责任体系进一步完善,安全生产法规体系进一步健全,安全生产监管手段进一步创新,企业主体责任进一步落实,安全生产长效机制进一步完善,安全生产保障能力进一步提高。

2.工业企业安全生产形势

全省工业企业安全生产状况总体稳定,趋于好转。

一是事故起数、死亡人数指标持续稳步下降。近3年工业企业安全生产事故数据见表1。

表1 近三年工业企业安全生产事故数据统计表

事故起数、死亡人数逐年下降,与2011年相比,2013年分别下降26%、24%。事故多发行业领域如机械、轻工、纺织等也基本处于下降趋势,其中机械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3年间更是分别下降40%、39%。

二是安全生产总体水平明显提高。与2011年相比,2013年亿元生产总值生产安全事故死亡率、工矿商贸就业人员十万人生产安全事故死亡率分别下降17%、12%,详见表2。

表2 安全生产事故相对指标统计表

二、存在的问题

1.全民安全意识亟待提高与安全文化建设重视不够的矛盾依然突出

浙江省是劳务输入大省,目前近2000万的外来务工人员大部分分布在脏苦累险的行业,人员流动性大,安全技能和安全意识缺乏,“三违”现象严重。在安全文化建设方面还存在以下三个不适应:一是对提高全民安全意识的认识与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不相适应;二是安全文化建设所发挥的作用与推进安全发展的要求不相适应;三是安全宣教工作手段和方式与安全宣教工作的目标要求不相适应。

2.安全生产基础薄弱与安全投入不足的矛盾依然突出

浙江省中小企业较多,安全生产基础薄弱、事故隐患多的状况还没有根本改变。特别是近几年来,随着农村城市化进程的进一步加快,危险化学品生产经营单位被居民区包围、城区加油站和地下管道设施安全等问题也日益突出,安全生产基础薄弱的问题在部分地区和行业领域甚至有所加剧。安全专项资金投入不足是安全生产基础薄弱现象难以彻底改变的根本原因。目前由于缺少刚性的安全投入预算和管理机制,正确的安全投资观念尚未形成,且由于缺少必要的市场引导机制,也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企业增加安全投入的积极性。

3.基层监管力量不足与监管任务重的矛盾依然突出

浙江省企业的特点是规模小、数量多、条件差,随着人民群众对安全生产的期望和要求的提升,基层安全监管任务日趋繁重、责任日益重大,有限的基层监管力量与量大面广的监管任务之间,存在着较大的矛盾。

4.经济社会发展的不确定性与安全监管的适应和创新能力有待提高的矛盾依然突出

近年来,浙江省经济的快速发展主要还是依赖于要素数量的投入,为适应转型升级的需要,大部分地区目前都普遍感受到了对“转型期”不适应所产生的“阵痛”,如何保持经济发展质量与发展速度的均衡发展,也给安全监管提出了新的要求。近年以来,“人民币升值”、“招工难”、“用电荒”、“物价涨”、“资本外逃”等一系列情况的出现,严重制约了浙江省小微企业的发展。

三、对策与建议

工业企业是浙江省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用市场经济的新思维、新办法去解决在安全生产上存在的问题。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强化监管措施和手段,加快工作方式方法的转变,努力实现安全生产形势的持续稳定发展。

1.明确工业企业安全生产监管责任

负有工业企业管理职责的部门要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切实加强对本行业领域及所属单位安全生产的管理,做好安全责任落实、隐患排查治理、安全生产培训、先进适用安全技术推广、安全队伍建设等工作。负有行政许可、行政审批职能的部门,在许可和审批过程中要依法依规对涉及安全生产的事项进行严格审查审核。负有社会管理职能的部门,要依法依规履行本部门的安全管理职责,规范生产、经营、建设秩序。

2.严格企业安全生产条件准入

要强化源头管理,把好准入关,加快实现从事后查处向本质安全转变。一是严把高危行业市场准入关。严格实行高危行业安全生产行政许可制度,对不符合条件的,不得通过审查。同时,加强对已取得安全生产许可证企业的动态管理和跟踪监控。二是严格实行各类建设项目“三同时”。按国家法律、法规和行业标准有关要求,新建、改建、扩建项目必须严格履行两个“三同时”,达到相应的安全生产条件,并具备达到和满足安全生产条件所必须的资金投入能力,以及一定的风险承担能力。三是加大技术改造力度。积极落实“科技兴安”战略,监督生产经营单位注重安全技术改造,积极采用安全生产新技术、新设备、新工艺。

3.强化安全生产教育培训

从近年来全国几起重特大安全生产事故发生的原因分析,绝大部分事故是因为企业管理人员和各类从业人员安全意识不强、安全素质偏低、“三违”现象严重等造成的。为此,应重点抓好三项工作:一是加强安全生产宣传教育;二是加强对从业人员的安全培训;三是加强企业安全文化建设。

4.完善安全生产投入机制

各级政府要把安全生产作为民生工程,加大财政投入力度,逐年增加安全生产专项资金,并将其纳入年度财政预算,不断提高资金使用效益。督促企业依法加大安全投入,完善建设项目安全设施投资预算制度,严格实施高危行业企业安全生产费用提取制度,实行和完善安全生产责任保险、安全生产风险抵押金制度,保障企业安全经费投入到位。

5.加快人才队伍建设

完善政府、高校、科研院所、企业多方合作机制,整合浙江省安全生产人才资源,通过全日制和成人教育等途径,培养一批结构合理、懂安全、有技术、会管理的安全生产专业技术人才。

6.健全隐患排查治理体系

严格落实企业的隐患排查、整改、消除的主体责任,指导和督促企业建立隐患排查治理、重大隐患风险评估和监控、隐患整改资金使用和隐患报告等工作制度,定期开展隐患分析、排查和治理。建立规范、持续、有效的工作程序,推动企业由被动接受安全监管向主动开展安全管理转变,切实提升企业安全管理水平。

猜你喜欢

隐患浙江省生产
隐患随手拍
隐患随手拍
互联网安全隐患知多少?
《初心》
隐患随手拍
用旧的生产新的!
“三夏”生产 如火如荼
浙江省第一测绘院
2018年浙江省高中数学竞赛
2017年浙江省高中数学竞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