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国外政府采购政策对我国高校政府采购的启示

2014-04-10璐,王杰,梁勇,张

实验技术与管理 2014年6期
关键词:公开招标政府设备

田 璐,王 杰,梁 勇,张 颖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实验室与资产管理处,北京 100083)

目前,我国高等教育事业蓬勃发展,办学规模和经费支持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高等学校的仪器设备采购工作如何根据自身特点,充分发挥政府采购工作优势,合理配置学校资源,减少浪费,保障学校政府采购质量[1],是高等学校发展需要考虑的重要问题。在这方面,国外的政府采购优秀案例值得研究和借鉴。

1 外国政府采购政策的特点

世界各国政府采购的政策特点各有不同。美国政府采购规模大、工作效率高、采购方式适当分散、监督机制完善;德国政府采购范围大、预算编制精准、采购人员专业水平高;韩国则主要体现在政府采购的电子化应用方面。借鉴国外好的政府采购政策,对提升我国高校政府采购水平具有重要作用。

1.1 美国政府采购政策的特点

美国的政府采购已有200余年的历史,逐步形成了竞争、高效和鼓励购买小企业产品的特点,现已成为世界上制度相对完善、执行较为科学的政府采购。近年来,美国政府采购占财政支出份额也常年保持在30%左右,亦即年度政府采购规模已近3万亿美元[2-3],总量十分惊人。与此同时,高效、快捷地执行则是美国能够有如此规模政府采购的重要保障。

政府采购中的高效,就是在保证采购公平、公正、透明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简化政府采购程序,提高政府采购工作效率。美国在政府采购模式方面采取适度集中、分散为主的采购形式[4],把采购的主动权最大限度地交给采购人,采购人在根据实际情况决定采购内容方面拥有较大的自由,尤其是对具有特殊采购需求的部门及特殊的商品更是如此,如交通部门、大学以及小机构全部执行分散采购政策。同时,美国政府采购公开招标的下限设置较高,《联邦政府采购法》明确规定金额在10万美元以上的集中采购必须进行公开招标;而分散采购的公开招标下限则高达35.5万美元[5]。

但值得关注的是,美国得以顺利施行适当分散、确保效率的政府采购政策,是因为其监管机制完善,信息透明公开,法律法规详实细致,政府采购管理流程科学及专业人才素质较高,并以此避免了“一管就死、一放就乱”的情况发生。

1.2 德国政府采购政策的特点

德国政府采购历史悠久,政府采购范围较其他国家范围宽广,除了使用财政资金的政府部门外,还包括供水、能源、交通运输和邮政服务等公用事业的国有或私人企业。德国政府采购的特点主要体现在严谨、科学的预算管理制度,专业化的采购人员队伍建设和鼓励小企业等方面,其中又以预算制度最具特点。

德国政府采购的预算管理制度最大的特点是为期3年的预算编制及执行周期,即:第一年明确预算编制范围、第二年严格审核预算内容、第三年按计划实施预算[6]。相对于第一年下半年启动编制、第二年执行预算管理制度,德国政府采购预算管理制度的科学、严谨程度显著高。由于预算编制、审核的工作量成倍增加,管理及操作难度也随之大幅提升。因此,拥有如此巨大工作量的预算编制、审核工作对采购从业人员提出了极高的能力要求。

德国政府采购人员由公务员和根据需要聘用的专业人员组成,负责决策的采购人员需具备较高的综合素质,需要熟悉相关法律法规,具有较强的逻辑分析能力和沟通能力,能担任市场调查分析员、项目管理员、招标文件制作人、开标会议主持人等多种角色,并需接受过专业培训后上岗。德国非常重视建立复合型的采购队伍,建立了系统的培训制度以及全国统一的专业考试,政府采购人员必须通过考试后方能上岗。

1.3 韩国政府采购政策的特点

韩国政府采购管理手段的先进性主要表现为电子招标,这是韩国政府采购的一大特色。2002年,韩国正式建立了韩国在线电子采购系统(KONEPS),成为获得联合国和世界银行好评的政府采购电子化系统模板[7]。韩国的政府采购业务都通过网上处理,所有信息都在互联网上公布,其物资采购均通过网上进行。从2000年11月起,韩国实行了电子投标制度,各供应商可根据网上公布的信息在网上投标。投标结果由系统自动排名,并向社会公告。韩国的信息化采购不但在提高公开透明程度、提高采购效率、降低采购成本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效果,还为政府采购的供需双方建立了一个包含需求信息、招标公告、中标厂商及产品详细信息的完整数据库。

2 我国高等学校政府采购的现状及问题

政府采购对于规范高等学校采购行为、节约资金具有显著的作用。但高校的政府采购具有自己的特点,与政府部门的政府采购存在一定差异,分析高校政府采购现状及问题,对于做好高校政府采购工作十分必要。

2.1 政府采购总量大,工作流程严谨复杂

我国于1996年才开始进行政府采购试点工作[8],但十几年来发展迅速。我国政府采购金额由2002年的1 009亿元增长到2011年的11 332亿元[9],高等学校政府采购的规模和数量也发生了巨大变化。根据教育部统计,1995年至2009年,全国高校教学科研仪器总值从158亿元增长到1 360亿元,增长了8.6倍[10]。不断增长的经费使高等学校政府采购有了更多的需求。但随着高等学校政府采购规模和数量的增长,采购人员的工作任务也更为繁重。

由于当前政策法规及监督管理等方面还存在诸多不足,高校为执行政府采购制度,在执行政府采购中大多采取了较为保守的做法,设定的公开招标额度下限远低于国务院或地方的要求,并制定了较为完善的内部采购管理制度。依靠多部门把关、充分论证、公开招标、严格执行审批制度,以求政府采购工作开展得稳妥、顺利。

但在政府采购的实际执行中也难免遇到一些问题:(1)高校政府采购除通用物资外,科研技术物资的专业性非常强,很多科研设备的供应商数量有限且领军企业十分突出,导致科研人员自行采购意愿和公开招标硬性规定间的矛盾频繁发生;(2)在严格的内部管理制度下,高校的公开招标程序繁琐、耗时较长,完成一项公开招标项目最少需要1个月的时间;(3)高校政府采购中科研设备占比较大,需公开招标的设备较多,并且采购内容灵活、采购周期不固定,导致临时性的招标工作量大、周期长、效率低,一定程度上阻碍了科研项目的快速推进。

2.2 采购内容种类繁多,采购人员能力有待提高

除计算机、打印机等通用物资外,高校的政府采购主要是教学、科研设备的采购,占比最多的是专用技术物资,如分析仪器等实验设备[11],其具有以下特点:

第一,高校作为我国科研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科研水平较高,涉及到的仪器设备专业性非常强;

第二,我国高校的学科设置持续倾向于多样化,且随着科技水平的不断发展,大量交叉性学科不断出现,导致高校政府采购所涉及的专业跨度非常大;

第三,高校技术物资属科研用途,同一类设备需求量小,经常出现单件采购,同等金额的采购次数及工作量远高于其他政府采购。

因此,在“设备专业性强、涉及学科跨度大、采购工作强度高”的情况下,必然要求高校政府采购队伍具备较强的工作能力和优秀的个人素质。但是,当前高校政府采购队伍及从业人员工作能力与素质水平尚显不足,其主要原因为:第一,由于高校纳入政府采购主体时间短,政府采购工作经验不足,管理制度不够完善,人员培训及管理能力有限;第二,随着近年来经济的高速发展,各高校的财政拨付经费快速增长,采购项目明显增多[12],采购工作量大幅增加,政府采购程序日益复杂,导致高校政府采购队伍规模及能力相对滞后。

2.3 贵重设备采购困难,大型设备信息共享不足

近几年来,我国清华、北大、人大等675所高校价值40万元及以上的大型仪器设备的数量和总价值的增长都在10%以上,高等学校大型仪器的占比逐年增加[13]。但由于大型贵重仪器的特殊性及复杂性,在采购过程中难免出现一些难题。

首先,由于对大型贵重仪器技术指标要求极高,能够满足需求的供应商不多,不易在采购过程中形成竞争,难得出合理价格。

其次,参与大型仪器设备投标的一般都是代理销售商,为获取高额利润,多通过夸大、编造不实信息迷惑、蒙骗采购人。

第三,大型仪器设备比较复杂,技术指标并不能全面反映设备的综合性能,需要较长时间、连续性使用才能了解设备的技术水平,而该类设备市场存量少、采购规模小,很难合理判断其指标、价格的合理性。

虽然部分高校设有本校内部的大型仪器查询平台,不过信息仅针对本校共享。因此,建立高校大型仪器设备信息共享平台是非常必要的。

3 如何借鉴国外政府采购制度

相对于发达国家的高校而言,我国高校政府采购的经验还不足,学习借鉴国外优秀政府采购方法对于促进我国高等学校政府采购具有积极意义及启示作用。

3.1 灵活选取采购方式,提升政府采购效率

高校政府采购的重点是专业性非常强的技术物资,其特点是领域划分细致、技术规格繁杂,不同厂商间设备差异较大,对科研和教学水平有非常直接的影响。因此,可尝试将通用物资采购同专业科研设备采购区别对待。例如对科研设备的公开招标额度适当放宽,为科研人员提供更为灵活、合适的采购方式,提高科研人员对技术物资的掌控能力。可在不断提高监管水平的同时,适当简化采购流程,尽量缩短科研设备采购周期,有力推进高校的科研教学工作。

3.2 加强采购人员培训,全面提高专业素质

国外政府采购能够高效完成,与其规范、严谨的采购人员培训制度密不可分。德国和美国等发达国家在政府采购人员队伍建设方面均制定有完善的培训制度,并且有明确的培训、考核指标。目前我国高等学校在采购人员队伍建设方面的投入和关注还不够。采购人员的培训形式主要有座谈、专题会议、展览会及自我学习等,其中自我学习成为了培训的主要形式,但缺少系统的培训计划。

随着高校政府采购的内容和方式的变化,完善采购人员培训体制就显得非常重要。特别是对于科技含量高的技术物资的采购,需要采购人员有采购政策、法律法规、合同管理、档案管理以及信息化等多方面的知识。但是,当前高校政府采购从业人员的资质由各学校自行审核,而培训、考核等项工作也缺少统一的规范和指导。如能在全国或各区域推行高校政府采购人员的统一培训和从业资质考核制度,或可有效提高采购队伍的整体能力和从业人员的素质水平。

3.3 重视采购软环境和信息化平台建设

我国高校在政府采购信息化建设方面仍处于起步阶段,整体信息化水平还不高,平台化数据库尚未建立,采购信息共享难度较大。而畅通的政府采购信息平台可以实现各高校间的信息共享和历史采购行为的纵向比较。通过查询相关历史信息,供需双方均可对相应商品及服务的供应商、采供量、供应价格、技术指标等方面进行全面了解,既为采购方选取适合的产品、规格提供了重要的参考意见,也为供应商确定产品价格、开发产品类别、总结需求趋势提供了宝贵的统计数据,对提高政府采购的综合效益具有积极的作用。

因此,如能在全国或者地方高校范围内对电子化大型仪器平台进行统一规划,建立一个官方的大型仪器设备政府采购信息管理平台,真正实现高等学校技术物资采购库、专家库、供应商库、售后服务及诚信记录等方面的信息共享,将有力提高我国高校技术物资采购水平和综合效益。

[1] 顾林喻,胡鹏,陈全伦,等.搞好技术物资供应管理工作[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2,21(8):123-125.

[2] 田旭.发达国家的政府采购规制及借鉴[J].经济纵横,2005(6):56-57.

[3] 李成钢.基于美国政府采购制度的比较与借鉴[J].中国发展观察,2010(9):50.

[4] 赵谦.美国政府采购制度的启示与思考[J].财政研究,2011(3):72-75.

[5] 赵书、胡江云.国外政府采购的特点与走势[J].经贸实务,2004(5):51-52.

[6] 政府采购信息网.德国政府采购制度[EB/OL].(2013-05-21)[2013-10-25].http://www.ccgp.gov.cn/wtogpa/zhidu/201305/t20130521_2758134.shtml.

[7] 艾冰.日韩政府采购促进自主创新特色研究[J].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5(1):94-98.

[8] 王斯彰,孙才华,宁纯.国外政府采购制度及其对我国的启示[J].法学论丛,2012(6):65-66.

[9] 朱中一.对政府采购社会代理机构监管的实践与发展[J].中国政府采购,2005(10):42.

[10] 高等院校仪器设备共建共享情况调查[EB/OL].(2012-09-06)[2013-10-25].http://www.caigou.com.cn/News/Detail/106328.shtml.

[11] 刘玉晗、高虹、陆萍.充分认识高校特点,完善政府采购工作[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09(2):7-8.

[12] 徐军,谢元,孙星.论高校物资供应与管理[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1999(1):141-142.

[13] 武晓峰,闻星火,管志远,等.在京部属高校实验室与资产管理工作调查研究[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2,29(8):196.

猜你喜欢

公开招标政府设备
谐响应分析在设备减振中的应用
广州旧改爆发! 5条村公开招标! 超180公顷!
知法犯法的政府副秘书长
基于MPU6050简单控制设备
编制地铁物资招标文件应注意的事项
500kV输变电设备运行维护探讨
依靠政府,我们才能有所作为
政府手里有三种工具
浅谈建设工程项目公开招标发包工作重点
完形填空三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