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文化上的深谋远虑
——浅析清初推行“剃发令”的原因

2014-04-10李俊颖

史志学刊 2014年3期
关键词:发式汉人统治者

李俊颖

文化上的深谋远虑
——浅析清初推行“剃发令”的原因

李俊颖

清朝初年,“剃发令”的推行在大江南北掀起了血腥的剃发浪潮,引起了民族文化深厚且极富自尊心的汉人的强烈反抗,使清军南下遭受到前所未有的阻力,大大延缓了其统一全国的步伐,“剃发令”也被后人视为清朝的一大弊政。但对当时的清朝统治者来讲,虽付出极大代价却仍旧推行“剃发令”,是出于维护本民族文化传统的深谋远虑。

清初 剃发令 原因 民族文化

清军从入关到进入北京才二十余日,从进入北京后西征到打败李自成转而攻下南京,前后历时也仅一年,但在下南京以后到征服东南、西南统一全国,却历时二十余年,并且战争进行得极端残酷,对江南地区造成极大破坏。其实在顺治朝时,朝中的部分官吏已清楚地意识到,剃发易服是影响清朝统治秩序稳定的主要原因,大学士陈名夏就曾有:“留发复衣冠,天下即太平”[1]之语,却因此被处死。现代许多学者也认为满清“留发不留头,留头不留发”[2]粗暴的民族压迫政策激起广大汉人的激烈反抗,是延缓其统一全国步伐的重要原因。但对当时的清王朝来讲,虽付出极大代价却仍旧强制汉人剃发,是有其深刻的文化原因和现实意义的。

一、辫发——满族文化的传承

满族人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三千多年前商周时代的肃慎,后经两汉时的挹娄,魏晋时代的勿吉,唐代靺鞨,宋元时代的女真,直到后金时代的皇太极于天聪九年(1635)将族名正式改为满洲族(简称满族)。这是一个有着几千年历史的古老民族,其建立在共同心理基础之上的风俗习惯、文化传统有多么深厚是不言而喻的。就其发式而言,满族男子流行的是辫发,就是将脑袋前半部分的头发剃光,脑后束发编成辫子。程溯洛先生在《女真辫发考》一文中指出:“从后汉到清代,肃慎氏在松花江流域所经过的挹娄(后汉魏晋),黑水靺鞨(隋唐五代),女真(宋元明)以至满清,一脉相承,都行辫发,这无异于是一条绵延数千年种族的历史。”可见,满族的发式同汉族人的发式一样,都是来自于民族历史文化的传承,是本民族的显著标志之一。

满族世代生活在白山黑水之间,终年以渔猎、游牧为生,这种逐水草而居的粗犷生活造就了他们独具特色的发式,可以说满族人又剃又辫的发式与其生产、生活方式息息相关。前部不留发可以使得视野开阔,以免骑马驰骋时散发遮住视线或在林中骑射时勾住树枝;而颅后留条粗大的辫子,露宿时可充作枕头,借以安眠,有一定的实用价值。此外,满族及其先民所信奉的萨满教认为,发辫生于人身顶部,与天穹最为接近,乃人的灵魂所在,故而发辫受其族人珍视。为国捐躯的将士,若其骨殖无法运回故土,则必须将其发辫带回,亦可算是魂归故里,俗称“捎小辫”。由此看来,满人对其发式的重视程度不亚于汉人,只是形式不同而已。

在征服中原的过程中,清朝统治者更是赋予了其发式以“削平四夷,定鼎中原”的政治意义。入主中原以后,统治者为实现其“定鼎中原”的政治抱负,便将剃发垂辫的习俗强加到汉人头上,强化了满汉发式的外在感观和深层文化的对立和冲突。多尔衮在谈及剃发令时曾说:“因归顺之民,无所分别,故令其剃发,以别顺逆。”[3]“以别顺逆”道出了清初统治者实行剃发令的直接目的,但纵观整个清朝的统治,剃发令的强制实施还有其更为深远的考虑。

二、剃发——寻求民族文化心理上的平衡

满族入关前是一个较为落后的民族,为了战胜强大的敌人一统天下,努尔哈赤统治时期就开始有选择地学习汉文化。努尔哈赤作为后金国的奠基人,在政权建设的问题上注意吸收汉族文化,开创了“清因明制”的先河。但他对汉文化的认识尚属肤浅,其文化政策重在保存满族习俗,加上多数族人对汉人及汉文化抱有很大偏见和排斥,因而他对汉文化的吸收极其有限。而且,他对汉民族一直猜忌重重,以致在晚年时对其辖区的汉民采取“逐杀”政策。皇太极执政后,纠正了其父晚年苛待汉民的政策偏颇,把吸收借鉴汉文化的做法进一步扩大,初步形成政治上推行“武功”与“文治”并举,文化上提倡儒学的治国思路,促进了满族的不断强大,将其势力范围从白山黑水之地不断向南推进。

入主中原之后,清朝统治者愈加清楚地认识到,可以马上得天下,但不可以马上治天下,仅靠满洲贵族无法在广大的中原地区实行稳定有效的统治。如何吸收汉文化,如何争取广大汉族中的士绅官僚阶层将他们吸收到清王朝的统治阶层,是当时面临的最迫切的任务。为此,清军甫一进京,就下达安民告示:“为崇祯帝服丧三日”,令礼部、太常寺“备帝礼具葬”,又令“在京内阁,六部都察院等衙门官员,俱以原官同满官一体办事。”[4]又用开科取士,提倡尊孔读经,祭孔形成定制,大力表彰明末殉难诸臣及忠孝节烈等各种手段收罗知识分子。因此,清初统治者为稳定在中原的统治,在入关前后都实行了一系列拉拢汉人的政策,对汉文化做出了一定的让步,聚集了大量汉族官吏和知识分子,为其征服全国奠定了基础。

但是,没有任何一个民族会甘愿放弃本民族的文化而去接受其他民族文化的统治。对满族人来说,他们以武力征服中原以后,其主体也随之迁移到历史文化悠久的广大中原地区,处于汉文化的包围之中,为了实现其政治目的,清初统治者不得不采取以上措施来收买人心。不可否认,与被征服的汉人相比,满族的文化、经济、政治等都远远落后,这使得清朝统治者或多或少地存在一种民族自卑心理。在对汉文化心有抵触却又难以摆脱的情况下,清王朝的统治者极力渴望在满汉文化之间构建一种平衡的态势,“剃发易服”就是清初统治者试图通过改变汉族风俗习惯、文化传统来提升满族文化在汉人中的影响,以达到两个民族文化上的一种平衡,从而最终实现政治稳定、人心所向的目的。

民族文化的构成除了语言文字之外,还包括衣冠发式等风俗习惯。如果语言是文化的内在,那么衣冠发式就是文化的外观。作为征服者的满族人,在人口上与汉族人口相比处于绝对的劣势,加上当时满族语言文字的落后,不可能要求全部的汉族民众学习满文满语,并且语言文字的学习也并非一朝一夕就可以完成的,但却可以要汉人在短时间内丢弃原本的发式习俗而从满俗。要知道,很多时候外观重于内在,外观一眼便可给人以直接的感观冲击,而内在的文化特质往往要经过长时间的了解才可知。更何况,“衣冠制度不难立变,而发一去,虽欲朝秦暮楚而不得”[5],一旦所有的汉人都剃发垂辫,那么在外观上已无法将满人与汉人区分,原有的华夷之辨也似乎失去了重要依据,从而避免了汉人因“华夷之辨”而产生的“亡国之痛”“故国之思”,对清朝的统治也就不会存有异心了。

剃发令的推行是一种文化愚昧和政治野蛮的表现,它企图通过外形的改变将满族的文化强加给汉人,改变汉族人传统的文化心理,扩大满族文化在中原的影响,借以扭转汉文化一家独大的局面,使满族在双方文化平衡的基础上达到政治上的稳定统治。

三、剃发——反同化的斗争

同以往入主中原的少数民族相比,清王朝的文化政策有其独特之处,它一方面主动接收汉族文化,另一方面也强调自我的民族意识、民族个性,竭力防止自己的文化传统消融于汪洋大海般的汉文化之中。“剃发令”的推行正是清初统治者基于历史经验教训而进行的反同化的斗争。

满族四百多年前的先民—女真族,建立金王朝统治中原部分地区之后,金太宗曾于天会七年(1129)六月,颁布“行下禁民汉服及削发,不如式者死”[6]的命令,强令境内汉民削发留辫。这一强行民族同化的政策,直到完颜亮统治时期才被废止,共推行了23年之久。完颜亮之所以废除这一政策,其中除广大汉民的抵制因素外,主要是他本人十分钦慕汉文化,汉化程度很深。而他这种反对汉人女真化却使汉文化逐渐渗透到女真人生活中的做法,遭到继任者金世宗完颜雍的强烈反对。金世宗对女真人习汉人风俗、弃本国语言的行为严加惩戒,禁止女真人“改称汉姓,学南人衣装,犯者抵罪”[7]。金朝统治者之间在衣冠发式上的矛盾,反映了民族同化与反同化的斗争。清初统治者们总结了金朝之所以由盛转衰的原因之一就是一些汉化皇帝废除剃发易服的同化汉民政策,以至于本民族固有的剽悍尚武之风逐渐被汉人的峨冠长袖所取代,导致最终亡国。历史上因承袭汉俗而逐渐失掉自我,被汉民族同化的少数民族有许多。回溯一千三百年前的五胡,以何等强悍之势乱中华,最终也消融在汉文化之中,鲜卑拓跋部是五胡中的最强者,它以雄厚的武力统一了中国北方建立北魏,而由于孝文帝坚持汉化政策:穿汉服、更汉姓、说汉语、与汉通婚,区区百十年间,鲜卑一族已绝于河洛,完全与汉人无异。

大清帝国的奠基者皇太极,实际缔造者多尔衮都对汉文化多有了解,先人们的前车之鉴也时时在他们的脑际敲着警钟,如果确立在中原的统治地位要以本民族文化习俗的消亡为代价,那还有什么意义呢?况且一旦本民族在文化上融合于汉族,那统治地位也就岌岌可危了,再下一步就是统治权轻易转移到纯粹的汉人手中,其结果就是本民族的彻底消亡。故而皇太极对汉人习俗的侵蚀深怀戒心,常以大金王朝如何因废旧制、效汉俗而最终导致社稷倾覆的史实告诫满洲贵族,他要世世子孙恪守“言语衣服及骑射之事”不可轻变,为其子孙后代统治中原立下了不可动摇的根本原则,目的就是维护满族的民族文化、民族个性,防止被汉族同化。

同化与反同化,是关系到一个民族生死存亡,一个政权长治久安的大事。脱离了世世代代生活的白山黑水,满族以区区数百万之众汇入经济繁荣、政治发达、人口庞大的汉民族之中,若不主动同化对方,则不久之后定被对方所同化。因此,清初统治者在入关不久就以极其强硬的手段推行剃发令,企图通过政治暴力将本民族的特征刻画到汉民族身上,使两个民族的差异首先在表面上被淡化,然后进一步同化汉族的文化传统,降低汉文化的影响力,它要努力树立的是满汉一家且都是大清子民的观念。这是清初统治者对“言语衣服及骑射不可变”的祖宗之法的遵循,更是一个居于统治地位却较为落后的少数民族出于长远利益的考虑。

四、结语

正是出于对以上种种原因的考虑,清初统治者在未完成全国统一大业的情况下即以残暴血腥的手段推行剃发令,即使激起汉人大规模的反清浪潮,付出巨大代价也在所不惜。“剃发垂辫”这一满俗被不断政治化,满清政权借此将自己的权力意识和民族个性深深烙印于汉人的身体和心灵上,不仅要在政治上居于领导地位,在文化上也要占据优势,表明自己是权力的主宰,来缓解一个落后民族对先进的汉文化的恐惧心理。在清初统治者的意识中,强制剃发所要达到的效果不仅是“别顺逆”,更要在精神上、意志上征服汉人,强烈打击最具民族意识和反抗精神的汉人,彻底摧毁汉人的民族优越感。

最终的历史证明,在清初统治者的政治高压与暴力下,汉人的形象有了很大的变化,辫子被定型到汉族人身上,剃发垂辫成为清朝统治下男性公民的法定形象。这样,在发式上汉人已被满人同化,满人与汉人在外貌上再无明显区别,使得汉人不得不对满族统治的合法性予以默认,稳定了满族在中原的统治。尤其是当剃发令所带来的杀戮逐渐被历史的尘埃掩盖时,大多数汉人已不再把满人视为异类,不再会萌发将其驱逐的念头。

清初的剃发易服,使得满清王朝并不像其他少数民族政权一般,在统治中原后完全汇入汉文化的大流。有清一代,衣冠发式上始终保持了满族的文化特色与传统,这样看来,满汉文化至少在表面上达到了一种平衡,清初统治者对本民族文化的深谋远虑也并非是徒劳无功的。

[1]赵尔巽.清史稿(卷二四五)[M].北京:中华书局, 1976.

[2][5]计六奇.明季南略[M].北京:中华书局,1984.

[3][4]清世祖实录(卷五)[M].北京:中华书局,1985.

[6]宇文懋昭.大金国志校证(卷五)[M].北京:中华书局,1986.

[7]脱脱.金史(卷八)[M].北京:中华书局,1975.

李俊颖 山东师范大学历史与社会发展学院

(责编 高生记)

猜你喜欢

发式汉人统治者
启发式提问
从几枚官印看辽统治者如何以佛教来巩固他们的统治
诗情画意:唐代女子的发与饰
论蒙元统治者对“象文化”的继承与发展
浅析清代汉族女子发式造型对当代发式设计的影响
秦人称谓小议
古代女孩流行什么发式
辽代壁画墓汉人出行图浅议——以关山4号墓为例
民族整合与文化认同:努尔哈赤汉人“恩养”政策
追踪迈锡尼文明:拉科尼亚的统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