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留学生在基辅:硝烟痕迹难以消逝

2014-04-10甄自聪

留学生 2014年3期
关键词:动乱市中心基辅

位于基辅市中心的乌克兰柴可夫斯基国立音乐学院是第一所被动乱影响的学校,动乱开始时,大多数学生都还在上课,忽然接到校方暂停上课的通知,但此时整个基辅市的交通已瘫痪,交通拥堵、地铁停运、出租车不敢进入市中心,导致大部分学生心惊胆战地步行了3个小时才回到宿舍。

警察为了防止反对党的支援,将进入基辅市中心的道路封锁,导致一些加油站及市场供不应求,附近居民出于恐慌纷纷开始购置物品,把留学生们弄得诚惶诚恐。

在这里,我每天收到最多的国内消息就是询问这边怎么样?能出门吗?有东西吃吗?地铁还工作吗?身边的同学、朋友每天回消息回得应接不暇,偶尔出一次门也是喊上好几个人一起去超市采购,还有个当地警察朋友专门打电话通知我出去买上一周的食物然后就不要再出门。

我们学校一个多月的寒假假期即将结束,那几天正是同学们返校的日子,但得知乌克兰的动乱消息,大多数同学不敢贸然返程。国内的朋友有的改签了机票,而来不及改签的,只能直接作废机票,等着这边的消息。

我居住的地方离基辅市中心有一段距离,但还是可以很轻易地从空气中闻到这场战争中硝烟弥漫的味道。当地群众自主发起“夜巡”活动,每天晚上会聚集5-20人,有男有女,在自家居住的小区附近巡逻,以防止有非法分子的入侵;附近的大型商城整幢停止运营,离居住地方很近的一个大型市场(类似中国的菜市场)已被军队占领,禁止摊主摆摊销售;而地铁不定时的停运也导致汽车站经常排着10米长龙,交通瘫痪大大阻碍了居民的出行。

一个多年往返于上海-基辅的朋友以为战乱只发生在基辅市中心,于是选择从莫斯科转机到基辅,到机场后大包小包行李取完后准备打车,谁想平时在机场特别容易打到的taxi却寥寥无几,好不容易谈妥一个却比以往贵三倍的价钱,而刚开车没几分钟,却又遇到机场路上的“拦路虎”(在机场外建起的防线,以阻断援兵),朋友只能重返机场,在机场睡了一宿,第二天才得以回家。

现在,动乱平息,一切看起来和以前没什么变化,学校照常开课,商店公司正常运营,但硝烟留下的痕迹终归难以快速消逝。

上个周末我和几个朋友一起去了基辅市中心,一条笔直穿过市中心的大路上堆满了轮胎,俨然已垒成了一座3米高的小山丘,旁边是一个连一个的帐篷,士兵们来回穿梭着,眼神严肃。地上扔着防暴盾,上面一个个是枪打出的凹痕,比较年老一些的老太太在架着木材燃烧的汽油桶上用大铁锅为士兵们炖肉,士兵们围成一圈围坐在一起取暖啃面包。

原本贴满海报的公告墙上是一张张黑白的逝者的遗像,遗像周围摆满了鲜花和蜡烛灯。

虽说战乱情况有所平缓,但街上还是没有看到留学生的身影,趁着天还没有黑,我们也尽快离开了市中心广场。

3月初,在乌克兰读书的大部分留学生陆续返乌,当然,也有部分由于家人担心、居住地点处于危险区域的学生尚在国内等消息。一个在广州的同班同学,年前已订好的往返机票面临着一再改签的命运,一方面是担心在乌的安全问题,另一方面则是因为顾虑到仅剩的半年学业不知是否可以顺利完成,半年后是否可以拿到本科毕业证,所以一直在犹豫要不要返乌继续学业。

政局动荡也导致了汇率的不稳定和物价的全幅上涨。我在寒假报了一个驾校班,所以平时出去都会特意关注下油价,亲眼见证了油价在3天之内从10.7格里涨到11.7格里。

作为在乌生活近5年的留学生,我已经融入了当地的生活,在乌克兰动乱时,每天看到的新闻都是死了多少警察、误伤多少民众以及哪儿的雕像、建筑又被损毁,我们不仅仅是担心害怕,更多的是对这个国家、这个民族深深的悲痛之情,而我们能做的只能是保证自身安全。

最近几次去机场接回朋友,一路上都很平安,在乌克兰的同胞们都希望生活渐渐朝着好的方向发展,希望国内的家人、朋友勿忘心安。

(甄自聪,在乌克兰留学生活近5年,目前就读于基辅国立语言大学)

猜你喜欢

动乱市中心基辅
联合国秘书长访问基辅
基辅:一座文学之城
“乱七八糟”源于两场动乱
浅谈民主与科学
基辅60
甲午随吟
送礼
乌反对派结束占领基辅市政厅
达赖搞分裂又出新花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