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气道支架置入术前64排CT三维气道成像的应用价值

2014-04-09赵庆金艳秦春堂

中国实用医药 2014年5期
关键词:X线计算机体层摄影术

赵庆 金艳 秦春堂

【摘要】 目的 探讨气道支架置入术前CT三维气道成像的应用价值。 方法 25例气道狭窄患者气道支架置入术前应用GE LightSpeed 64排VCT进行容积扫描, 将所得的容积数据经0.625 mm重建后传至工作站, 运用CT仿真内窥镜、多平面重建、容积再现对图像进行后处理重建, 对成像结果进行分析、评估。 结果 CT三维气道成像能够很好的显示气道狭窄的部位、程度及瘘口位置, 并准确测量相关数据, 指导DSA监视下气管支架置入准确性100%, 无严重并发症发生。 结论 CT三维气道成像为气管狭窄患者气管支架置入术前制定实施方案提供可靠依据, 对支架准确置入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气道支架;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

气道支架置入术近年来广泛应用于临床治疗良、恶性气道狭窄和气道瘘。随着多排探测器CT扫描仪的开发和广泛应用, 并结合先进的影像处理技术, 如多平面重建、三维容积重建和仿真内镜技术, CT已经成为评价气道疾病的一种非创伤性成像方法[1]。本文收集2009~2013年25例气道狭窄患者支架置入术前64排CT气道成像资料, 探讨CT三维气道成像术前应用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本组男18例, 女7例, 年龄38~69岁, 恶性肿瘤(肺癌、食管癌)侵犯气道17例;甲状腺肿瘤致气管狭窄6例;气管插管后狭窄2例。合并气管支气管食管(胸胃)瘘2例。所有患者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呼吸困难。

1. 2 检查方法及图像后处理 所有患者在气道支架置入术前均采用GE LightSpeed 64排VCT进行容积扫描, 仰卧位, 尽量在闭气状态下扫描, 扫描参数:120 kV, 100~400 mAs, 螺距1.375, 层厚5 mm, 以层厚1.25 mm、层距0.625 mm进行图像重建, 将重建后数据传至Adw 4.3后处理工作站, 后处理方式包括:CT仿真内窥镜(CTVE)、多平面重建(MPR)、容积再现+透明化处理(VR+Raysum)。观察狭窄部位、病变支气管壁有无钙化及肿瘤浸润、与周围血管及气管粘连情况、病变部位有无瘘口;测量数据包括:狭窄部位上端和下端管腔的直径;狭窄管腔的长度及最窄处直径;对侧相应部位支气管管腔直径。

2 结果

2. 1 CT表现

2. 1. 1 病变(狭窄)部位 单纯气管狭窄8例;单纯右主支气管狭窄7例;单纯左主支气管狭窄5例;气管合并隆突、左或右主支气管复合狭窄5例。

2. 1. 2 病变(狭窄)长度 单纯气管支气管狭窄长度:13.5 ~42.8 mm;复合狭窄气管、支气管分别为:4.2 ~35.6 mm、7.8 ~36.2 mm。

2. 1. 3 病变狭窄段形态 管壁环形增厚、管腔向心性狭窄9例;管壁不规则增厚、管腔偏心性狭窄12例, 远端支气管管腔闭塞4例。CTVE示管腔黏膜光滑9例, 管腔黏膜不规则16例。腔外VR重建、CTVE示瘘口2例。

2. 1. 4 狭窄段局部周围情况 狭窄支气管壁合并钙化2例。甲状腺肿瘤6例;肺癌纵隔转移12例;食管癌5例;狭窄段周围未见占位病变2例。合并单侧肺不张4例。

2. 1. 5 其它测量数据 狭窄段最窄处直径约0.8 ~8.0 mm;狭窄部位上端、下端管腔的直径约12.1 ~19.1 mm;对侧相应部位支气管管腔直径:12.2 ~16.8 mm。

2. 2 支架置入术结果 25例患者均准确置入气道镍钛记忆合金支架, 无严重并发症发生。单管状支架16枚;分支型支架6枚;Y型支架3枚。2例合并瘘口患者置入覆膜支架。

3 讨论

气道狭窄是由于各种原因引起的气管支气管局部或多处狭窄, 导致气管狭窄的原因很多, 主要有肿瘤、炎性肉芽肿、瘢痕等。近年来, 气道支架置入术在治疗气道狭窄和气管瘘中显示出独特的优越性[2]。气道支架置入术前狭窄病变部位的评估对手术的成功与否起着至关重要的指导作用。

64排螺旋CT具有扫描速度快、扫描层面多、精确度高且无创伤性等优点, 并结合先进的后处理影像技术快速顺利的完成气道的三维模拟成像, 通过气道成像能够明确气道病变部位、狭窄程度、狭窄长度、有无瘘口、病变周围情况, 并且准确测量相关数据, 为选用支架的型号和判断支架能否撑开狭窄管腔提供重要依据[3]。

常规CT的横断面图像不能显示气管主支气管的整体结构, 对病变的显示缺乏整体观。64排CT气道成像包括多种后处理成像, 如CTVE、MPR、VR+Raysum等。仿真内窥镜(CTVE), 能够连续观察气管支气管腔内影像, 了解狭窄部位腔内肿瘤形态、气道黏膜受侵情况及有无气管瘘口, 还可以从狭窄部位两端任意角度和方向观察[4], 但是其不能显示腔外肿瘤内部情况及周围器官受累程度。本组16例气管狭窄病例直观显示腔内肿瘤所致气道不规则形黏膜形态。多平面重建(MPR)操作简单, 可以获得横断位、冠状位、矢状位及任意斜面重建图像, 减少部分容积效应, 能够准确测量狭窄长度、宽度、狭窄部位上、下端管腔的直径, 并且可以沿气管支气管走行显示狭窄部位, 区别外压性狭窄、腔内病变性狭窄或原发性狭窄[5]。VR+Raysum图像可以三维的观察气道病变位置及肿瘤所致的管腔变形及狭窄, 通过透明化处理直接观察管腔病变的充盈缺损, 并可进行多方位、多角度、局部放大、旋转等方式观察, 能够比较准确的测量狭窄长度、宽度及对侧相应支气管管腔直径。腔外VR重建结合CTVE能更好的显示气管瘘口形态并测量大小, CTVE瘘口表现为类圆形或不规则形破口, 腔外VR重建瘘口或窦道表现柱状、不规则形。本组其中1例气管插管后气管食管瘘并气管狭窄患者, 因为气管腔外无窦道、食管腔无扩张、气管腔狭窄等原因, 腔外VR重建显示瘘口较CTVE更清晰, 更能准确准确测量气管瘘口形态及大小;所有25例气道狭窄病例均通过MPR、VR准确测量狭窄长度、狭窄段最窄处直径、狭窄上、下端管腔的直径及对侧相应支气管直径。

CT气道成像不同后处理方法单独使用显示气道狭窄、瘘口病变各有优缺点, VR+Raysum准确直观显示气道狭窄或瘘口位置;MPR测量相关数据较VR、CTVE等方法更为精确;腔外VR重建及CTVE能够很好显示瘘口病变, 通过不同方法联合应用可以准确显示狭窄病变位置、形态、狭窄长度、有无瘘口及腔外肿瘤、邻近器官受侵情况, 为气管狭窄患者气管支架置入术前制定实施方案提供可靠依据, 对支架准确置入有重要意义。本组25例气道狭窄患者支架置入术前均行64排CT气道成像, 在DSA监视下根据CT气道成像所提供的相应数据, 全部准确置入相应型号气道支架, 无严重并发症发生。

参考文献

[1] 王振光,梁宇霆,张传玉,等.气道影像学:功能成像与影像评价.人民军医出版社, 2009:1.

[2] 高宏健,董戬,胡默.气管支架置入的临床应用.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2009,13(19):3324-3327.

[3] 王征宇,梁熙虹,陈光利,等.64层螺旋CT在良性气管狭窄支架治疗中的应用.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2010,26(6):1158-1161.

[4] 魏宁,徐浩,祖茂衡,等.螺旋CT及气管三维重建技术观察气管支架置入术的疗效和并发症的临床应用.介入放射学杂志, 2012,21(1):50-53.

[5] Lee KS,Lunn W, Feller-Kopman D, et a1. Multislice CT evaluation of airway stents. Thorac Imaging, 2005,20(2):81-88.endprint

猜你喜欢

X线计算机体层摄影术
原发性肠系膜上动脉夹层的多层螺旋CT征象分析
多序列联合应用MRI检查在早期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病变的诊断价值
弥漫性轴索损伤CT、MR动态观察
X线平片及CT诊断外伤性肩关节脱位的价值
杓状软骨脱位的128层CT诊断
儿童川崎病冠状动脉损害的CTA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