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瘢痕子宫早期妊娠的超声表现

2014-04-09朱毅新

中国实用医药 2014年5期
关键词:剖宫产术妊娠超声

朱毅新

【摘要】 目的 探讨瘢痕子宫早期妊娠的超声表现。方法 选取本院2010年1月~2013年6月21例瘢痕子宫早期妊娠患者, 应用超声声像图予以观察, 分析其超声临床表现特点。结果 首次检查诊断符合率为81.0%, 误诊4例, 17例确诊患者宫腔中无妊娠囊, 子宫下段前壁剖宫产切口瘢痕位置存在不规则性不均质回声团, 有的压迫到宫颈管, 包块及膀胱间肌层显著变薄, 经彩色多普勒检查表明团块内及周边存在丰富血流信号。结论 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剖宫产术后瘢痕妊娠具有较明显效果, 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关键词】 超声;剖宫产术;瘢痕;妊娠

近年来我国剖宫产率越来越高, 剖宫产可以明显解决大量妊娠合并症及其并发症, 而且有效减少母婴病死率, 但是由于剖宫产并非生理性分娩方式, 手术后往往产生一系列并发症, 产妇生活治疗手术一定影响, 而且再次妊娠孕早期极易出现远期严重并发症, 例如手术瘢痕妊娠(CSP)、宫颈妊娠(CP)等[1]。本文选取21例瘢痕子宫早期妊娠患者, 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 分析其临床特点,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0年1月~2013年6月21例瘢痕子宫早期妊娠患者, 年龄22~37岁, 平均年龄(28.3±1.6)岁, 均存在子宫下段剖宫产史。此次妊娠与上次剖宫产手术时间相隔1~11年, 平均间隔时间(7.2±1.4)年, 停经时间(49~74)d, 停经后有阴道出血患者9例, 停经后有阴道出血且腹痛患者6例, 人流术后出现阴道淋漓出血患者6例。

1. 2 方法 所有患者均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进行检查, 腹部探头频率保持3.5~5.5 MHz, 阴道探头频率则为4~10 MHz.经腹经阴道对患者子宫、宫腔、双侧附件及盆腔均进行检查, 关注子宫峡部剖宫产切口位置回声情况, 测量切口瘢痕处异常回声团实际大小、形态、边界、内部回声, 注意局部血流分布及其与膀胱间肌层存在与否, 若存在, 则检测其厚度。

2 结果

在本文选取的21例患者中, 经首次检查确诊者17例, 诊断符合率81.0%, 误诊4例(19.0%), 其中2例患者超声诊断宫颈妊娠, 人工流产手术过程中出血量过多, 床旁超声复查子宫前壁近宫颈内口位置, 观察到团状彩球状彩色血流团予以诊断, 2例患者经超声检查显示宫内妊娠, 经清宫术处理后5d阴道存在淋漓出血现象, 经超声复查显示子宫前壁下段无规则性回声区域, 血流非常丰富, 与血 β-HCG检测相结合值予以诊断。17例诊断明确患者经超声检查避免子宫中无妊娠囊现象, 子宫下段前壁剖宫产切口瘢痕位置存在不规则性囊性区或有不均匀质回声团, 其内部存在不规则性大小不均无回声区域, 有的压迫至宫颈管, 包块与膀胱间存在显著肌层变薄现象, 有的完全消除, 肌层厚度低于6 mm, 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发现团块内及其周边存在大量血流信号, 经脉冲多普勒检查则呈现高速低阻频谱。本文所出现的4例误诊患者, 首次超声检查时分别误诊为宫内妊娠与宫颈妊娠, 经确认其为部分位于宫腔型, 此种类型妊娠囊早期处于瘢痕位置, 因孕囊逐渐增大, 其中一部分往宫腔中及其宫颈位置进行延伸, 所以只有一部分胎盘处在瘢痕位置, 下段妊娠囊拉长且为锐角伸至切口瘢痕位置。

3 讨论

剖宫产术后患者愈合不良则形成切口瘢痕,会具有一些较细微裂隙, 受精卵即有可能会经此类微小通道进至子宫肌层,且于裂隙或在其附近着床然后逐渐发育成长,可能因为瘢痕愈合不佳使得部位出现内陷, 局部内膜成长发育不良或缺损情况, 受精卵在此位置着床后,胚胎发育时,绒毛会直接性侵至肌层, 有的还会将其肌层穿透。 有资料显示, 应用阴道超声及磁共振成像(MRI)诊断标准为宫腔中未出现妊娠囊症状;宫颈管中位有妊娠囊现象;妊娠囊生长于子宫峡部前壁;妊娠囊与膀胱间子宫肌层成长缺陷性。

CSP、CP均属于异位妊娠中较特殊类型, 其发病几率与剖宫产几率成长正相关性, Kung等人在研究中发现, 62例宫颈妊娠患者中, 21%成长剖宫产史;剖宫产后子宫峡部瘢痕妊娠出现几率达到0.45%, 两者均会导致较为严重后果, 首先需对两者与IACP进行有效鉴别, 三者经超声检查图像具有高度相似性, 因此对其血流特点鉴别显得尤其重要[2]。

CSP、CP临床表现成长较小不典型性孕囊, 出现位置则极易进行判断, 是否成长孕囊则需继续进行随访, 避免出现各类假孕囊声像图;孕囊持续发展至较易辨别位置且易进行判断时, 则可较易予以诊断;尤其在CSP孕囊大部分均植入到切口肌层时极易出现漏诊现象。孕囊内在未探及到胎血管搏动时, 其周边探及到异位种植的滋养动脉情况则属于进行鉴别重点项目, 特别是CSP一般会探及到血供源自邻近子宫肌层, 伴随妊娠时间延续, 血流情况呈现丰富性, 越表明典型性滋养层血流特征, 主要为持续性存在, 频谱加宽, 在舒张期具有较为丰富血流, 属于低阻血流, 但是先兆流产脱落到宫颈位置孕囊周边并未出现异位种植血流, 子宫下段前壁切口及其旁肌层往往具有较高清晰度。

对于瘢痕子宫妊娠须予以有效预防, 及早明确诊断。严格把握剖宫产指征, 可以及时剖宫产率, 其能够降低CS发生率。剖宫产术中对手术切口选择尤为关键, 一些已临产孕妇在对子宫下段予以手术切口必须进行良好掌握, 未临产孕妇由于子宫下段未临床形成, 切口处于宫体与峡部间, 两切缘厚薄无均匀性, 缝合较难确保切口内膜具有连续性, 极易促使切口瘢痕出现部位缺陷现象。临床医师、B超医师相互沟通能够提高早期诊断率, 及早诊断可以防止CSP治疗出现失误。剖宫产术后需及时予以避孕措施, 有效预防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妊娠[3]。

总之, 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剖宫产术后瘢痕妊娠者进行诊断, 效果显著, 具有明显临床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 胡良勇.剖宫产后早期妊娠并发症的彩色多普勒超声探查价值.实用医技杂志, 2013,20(3):240.

[2] 廖永綦.瘢痕子宫妊娠临床分析.健康大视野, 2013,21(9):28-29.

[3] 张蒂荣.宫外孕与妊娠黄体的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及频谱形态分析.中国超声医学杂志, 2009,25(1):62-64.endprint

猜你喜欢

剖宫产术妊娠超声
治疗性早产267例临床分析
炔雌醇环丙孕酮治疗剖宫产术后子宫切口憩室的临床分析
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的营养健康指导
甲状腺结节与甲状腺癌的临床评估和处理
高龄孕妇的妊娠结局及其分娩相关危险因素的临床分析
超声评价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与胆囊改变的关系
超声引导下股神经阻滞的临床观察
宫腔水囊压迫止血治疗产后大出血的临床效果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