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又逢甲午 国殇之痛

2014-04-09李鸿江

体育教学 2014年2期
关键词:兴邦意志品质精神

李鸿江

今年,是21世纪第一个甲午年。每每道出“甲午”二字,我们必然会联想起120年前的那场荡气回肠、令人震颤的海战。

最终,一个泱泱大国竟然败给了只有弹丸之地的倭国日本。清政府被迫签订《马关条约》,割让台湾、澎湖列岛、辽东半岛,并赔偿2.3亿两白银。据史料记载,日本长期以来,觊觎我幅员广阔之国土,一直在寻找机会,并进行了长时间的战争准备。巨额赔款也为当时的日本经济带来了飞跃发展的转机。其中大部分用来为兴办教育、培养人才。而后又用了几十年的时间完成了20世纪那场全面侵华的准备。在抗日战争初期,日本曾扬言三个月之内全面占领中国,日本军队竟然长驱直入,势如破竹,烧杀抢掠,生灵涂炭,犹入无人之境。今天,我们应对那场战争做哪些反思,使历史列车不会倒退,历史之痛不再重演。

历史学家们已经给出了很多答案:政府的腐败无能,国家的积贫积弱,国人的一盘散沙等等。但其中还有一条最致命的因素,就是当时我们的教育制度落后。教育的落后是一切落后的根源。日本1868年明治维新之后,开始走上所谓“富国强兵”的道路,重视教育一直是他秉承的一个传统和强国兴邦的一种战略。早在1870年日本就制定了第一个《大中小学规则》。1871年成立了文部省(相当于教育部)。1872年文部省颁布了《学制》,全面推动教育改革,以小学为基础,普及国民教育。1875年日本全国各地就建立了25000所小学。1902年90%以上的儿童成为中学在读生。1907年,日本义务教育从过去的4年延长为6年,而当时那个年代,中国的教育还处于启蒙阶段。1903年洋务派代表人物张之洞与京师大学堂官学大臣张百熙厘定的我国第一个学堂章程,竟取法于日本。到20世纪初中国教育制度的改革才提上日程。

这里特别值得指出的是,做为教育重要组成部分的学校体育在日本也受到了格外的重视,体操、武道等课程就是当时学校体育中最主要的内容之一。以此来强健学生体魄,强化意志品质等精神方面的培养,也是用来训练士兵的最好手段。日本人曾在总结1894年甲午战争和1905年日俄战争胜利经验时,其中之一他们认为得益于日本的教育,得益于日本的学校体育。他们认为那个年代学校体育培养出了一批又一批体格健壮、训练有素、并具有顽强意志品质的合格兵源。

而我国青少年体质连续20多年下降已成为不争的事实,而一些体操项目以所谓危险为由在学校体育中几乎不再开展。体育的价值与功能在不断弱化。今年,正逢甲午,我们当勿忘国殇,痛定思痛。一个国家的教育不强,何能强国兴邦;青少年的身体不强,民族何强;民族不强,国家何强。这种强不仅体现在体魄上,更体现在一个民族的精神上。这种精神就是:卧薪尝胆、藏峰守拙的精神,百折不挠、积极进取的精神,不畏强者、以挑战者的精神。一个体质羸弱的民族是难以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是难以汇成巨大的精神力量的,是难以受人尊敬的。

又逢甲午,耻辱我们不应忘记;国殇之痛,教训更要汲取!

(首都体育学院党委书记,《体育教学》主编)

猜你喜欢

兴邦意志品质精神
虎虎生威见精神
论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
初中体育教学中学生意志品质的培养
致庚子高考
中华旗更红
拿出精神
高职大学生磨砺优良意志品质之我见
高中体育教学中铸就学生优秀的意志品质
兄弟
安徽兴邦特大非法集资案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