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理科大学生的思想政治课教学困境与对策思考
——以河南高校为例

2014-04-08杜玉珍

红河学院学报 2014年6期
关键词:理科生理科政治课

杜玉珍

(河南科技大学,河南洛阳 471023)

理科大学生的思想政治课教学困境与对策思考
——以河南高校为例

杜玉珍

(河南科技大学,河南洛阳 471023)

高校思想政治课教育的主要对象就是理科学生,但施教难、教育效果不理想却成了普遍存在的困境;学生方面的轻视与学习方法不当、老师方面的教态与方法上的问题、以及教材、学校体制等,都是促成这一困境的原因;改进课程设置、教学体制,转变教学策略与方法是解决问题的出路。

理科;大学生;思想政治;教学

无论是出于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与意识形态教化功能的需要,还是基于“理工科大学生占现有大学生总数的68%”[1]以及现代化进程中的“学而优则仕”事实,理科大学生都应该是思想政治课教学中不能忽略的主要群体。但现实中的大学生思想政治课施教难却成了普遍事实,理科大学生思想政治课施教更是难上加难。因此,研究理科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学非常必要。这里所谓的理科大学生,是沿用我国高中阶段实施文理分科后所生成的“理科生”概念,在大学阶段就是除文科专业生员外的所有生员。

一 理科大学生思想政治课教学困境

总体上,理科大学生的思想政治课教学普遍存在施教难、教育效果非常不理想突出情况。

首先,理科大学生的思想政治课到课率低。到课率低可谓是当今大学教育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个别内容深奥的专业课排在前三甲,其中思想政治课尤为严重。河南高校中的理科大学生思想政治课到课率情况调查显示,除低年级时开课《思想品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简称《品德》)能达到近90%的到课率外,《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简称《原理》)、《近现代史纲要》(简称《纲要》)、《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简称《概论》)的到课率均在70%以下,尤其大三的思想政治课到课率几乎难以确保50%。如,一高校2012—2013学年第二学期的《概论》课出勤率抽样调查显示,约40%的学生保持了全勤,出于拿奖学金(该课程学时多、学分高)与考研考虑的占23%,出于有兴趣者占17%;60%的未全勤学生,多抱着“混及格分”心态,随意到课。总之,年级越高、年纪越大,理科大学生学习思想政治课的自觉性越弱,到课与否的功利性考虑也越多。

其次,理科生的课堂施教困难。学生方面反映出的问题有:课堂迟到现象较严重,晚到时间从几分钟到一节课不等,集体迟到情况突出,理由多是“做实验”或“院里有事”;早退比迟到更普遍,多为课间休息时段“开溜”,亦有课间走了再不回来者,“不敢下课”几乎成了任课老师的普遍感言;听课敷衍,近半数的学生没买教材、几乎全部学生上课不记笔记,更严重的是“到课不听课”——做其他课作业、背英语备考四六级、玩手机、睡觉、甚至听耳机,老师点名下的高到课率课堂则成了“说话课”;对课下作业多有怨言、多应付完成。教师课堂教学难表现为:人文基础知识欠缺严重,造成“一问三不知”下的老师讲授难、学生接受难;课堂气氛难调动,呈现“听课不抬头、老师提问无应答、课堂讨论没有声”怪象;要求老师联系现实授课、讲“热点”,而自己没有问题意识,对现实不屑、对“热点”冷淡;对思想政治课内容的同质化认同存在明显分化,70%的学生认同社会主义制度的公正合理性,坚信只有坚持社会主义才是解决现实问题的根本,而约30%的学生受家庭、生活经历以及个人认知影响,或认识不到坚持社会主义的必要性或对社会主义悲观丧气,教学难加剧。师生关系看,与理科生交流困难,理科生合班课情况下不替老师擦黑板等情况,也影响教学。

最后,教学效果不理想。一方面,考试成绩不理想。河南高校调查显示,除了开卷考查课,如《品德》、《形势与政策》等的学生成绩会高一些、不及格率低一些外,闭卷考试的《原理》、《概论》课不仅平均分低、不及格率也高。如河南一高校2012-2013学年第二学期的《概论》课考试成绩显示,4264名学生(文科生为911人)的卷面平均分为66.31,0.19%的优秀率中理科生为零,而不及格率中理科生则占15.5%;卷面成绩与平时成绩综合后的207名总评成绩不及格者中,理科生占193人,不及格率是文科生不及格率的3.64倍;补考后仍不及格而重修的21名学生均为理科生。另一方面,从国家要求的思想政治课“三进”实现程度看,至关重要的“进学生头脑”具体效果虽难以考查,但目前全国大学生普存的人文精神缺失实际还是反映出了教学效用的有限性。如“重个人,轻社会”、“重索取,轻奉献”、“重物质,轻精神”[2],在理科大学生身上更突出,如“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者少了,持“家事国事天下事关我何事”者多了;智商高、情商低的状况仍在蔓延;远离集体、无视道德、不近人情、信仰迷茫更是普遍。可见,我们一年年对一届届大学生的培育收效甚微。

二 理科大学生思想政治课教学难的原因

理科大学生思想政治课教学难的原因无外学生、教师、体制等三方面因素。

首先,探究理科生眼中的思想政治课问题致因是根本。调查显示,90%以上的理科大学生理性地承认思想政治课“很重要”,但感性上则难落实在到课为基础的学习行动与个人修养上——不情愿进课堂,这是教学难的前提。原因在于:第一,对思想政治课根深蒂固的轻视。理科大学生对人文社会科学的轻视从中学时代就开始了,“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说法给他们选择理科作为未来“安身立命”之本以引导,而建国至今未变的国家工业化进程中的“理工优则仕”做法、以及企业重专业技能轻综合素质的选才用人标准,更给他们提供了傲视一切的支撑与前景。此景况下,高校思想政治课自身的课程特色、地位则使自己处在更不利的地位上。思想政治课既比不了同为基础课的外语课的外在约束力——过四级与拿学位挂钩,也缺少文学、艺术、美学、法律等等选修课的趣味性,最根本的还在于它的教化特色让处在人生追求自由、浪漫、自主、个性年龄段上的大学生们认为是对他们的约束而不是引导与帮助。如多数理科大学生认为自己遵纪守法、有自我理想、意志坚定,政治思想已经过硬,无需再接受思想教育;至于政治理论课教育,是培养干部的,与立志搞科学研究、技术攻关的自己无关,不用学;更有个别学生把政治课理解为“洗脑”课,少到课、不到课。可见,理科大学生对思想政治课的错误认知不仅阻碍大学思想政治课教学,也恰恰反映出大学教育前的思想政治课教学失效以及抓紧大学生思想政治课教育的必要性与紧迫性。

第二,不当学习方法下的学习低效导致畏学、厌学。调查发现,大一理科生的思想政治课高到课率并没有换得高优良率结果,这让他们对思想政治课与他们的基础差、受理科思维定式影响、不适应老师的授课、自学方法不当不无关系。如老师精心设计的信息量大、案例生动、专业术语表述的优质课,在自身缺乏基础、习惯老师精细讲解以及惯于按逻辑关系接收信息的理科生感来,则成了内容多、逻辑乱、重点要点不突出,干扰听课效果、影响课下复习;80%的理科生认定“死记硬背”是闭卷考试得高分的唯一方法,不分主次下的全背没有收获高分回报,反倒引致畏学下的厌学乃至弃学。究其实,“缺少认知结构中原有观念”以及“缺少观念间联系的能力”[3],是理科大学生思想政治课学习难的主要原因,即中学阶段的文理分科、大学阶段政治课程学习的“走过场”——靠“死背”与高出勤率过关。如教学发现,70%的理科生在学习《概论》课时,知识系统几乎难找到已学过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知识储存,致使本该易学的《概论》课闭卷考试恰恰成了几门思想政治课中不及格率最高的课程;而对应届理科生考研成功者的政治课考试过关原因的调查中,80%的学生认为功劳归于考前政治辅导班。总之,方法不当严重影响大学思想政治课学习效用。

第三,“厌学风”下的思想政治课更难逃厄运。在逃课日益普遍化的高校学习中,能自学的思想政治课往往是首选。调查显示,课下通过复习、借助便捷的网络资源与电子期刊完善政治课学习的理科生大学生不足1%;而苟同于网络错误思想观点、甚至在网络上散布流言者却不乏其人。足见起监管与引导作用的正规课堂教学对兼具知识传递与价值观培养双重要求的思想政治课目的实现的必然性。

其次,教学过程主导方的教师是教学难问题的主要承担方。第一,教师教学认识上存在局限。受思想政治课不被重视影响,个别老师对所从事的工作丧失信心,课堂上既不敢理直气壮地宣讲马列主义、社会主义,也不敢严格要求学生,教学无热情、内容不充实、教法有局限,致使教学效果差、课堂乱,误了学生也毁了职业操守;大部分老师缺乏“学生主导”认识,只在备课与讲解上下功夫,不了解学生已有知识与掌握程度、不知倾听学生听课愿望与要求,致使课堂呈现“老师自说自话、学生各行其事”局面。第二,授课方法陈旧。“填鸭式”的满堂灌仍是大学思想政治课的普遍情况,课堂没有吸引力;教师缺乏与学生交流的愿望与艺术,大理论压人、家长口气训人,让学生望而生畏、生厌;教学手段落后,普通高校的有限多媒体教学资源多供专业课使用,思想政治课仍未突破“黑板+粉笔”传统口授方式,课程吸引力更弱。第三,社会发展挑战思想政治课教师的胜任力。社会越是开放,思想政治课教化难度越是增加,因而越要求思想政治课教师具有高素养。在一般教师需具备的知识、能力、创新、心理、身体等等素质外,思想政治课教师更应发挥政治表率、道德楷模、守法卫士作用。但部分青年政治课教师,受非师范院校毕业、第一学历不是思政专业局限以及缺乏“职业当事业”追求的磨砺,易出现“讲马列不信马列”、“课堂讲道德、课下无道德”问题;而有德行的老教师,则普遍存在从教学到个人仪表上的创新性、时代性不足问题,均制约教师人格魅力向课程影响力的转化,影响教学效果。如“影响教学的主要因素包括教师的仪表、举止”[4]问题在思想政治课教师中的认同率仅有9.5%,而在学生中的认同率则高达90%,学生普遍认为思想政治课教师“土”、“迂腐”。

最后,课堂“教”与“学”之外的其他因素是造成思想政治课教学难的客观因素。第一,高校思想政治课教材中存在的问题影响授课效果。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几门思想政治课教程间的内容重复问题突出,不仅难以发挥出相互间的帮衬与印证作用,反倒造成后开课程的讲课难,更造成学生学习中的轻视与厌烦。同时,作为理论课的《原理》、《概论》内容多、理论性强特色,在理科大学生的教学实际中反倒成了影响教学效果的不利因素,一方面使基础差的理科大学生难以在短期内固化多内容学习;另一方面是地方高校的教学安排中普遍存在擅自压缩该类课程的国家额定学时数做法,冲击老师教学,影响教学效果。此外,教材理论上的科学性、理想性不能完全与社会现实呼应,是造成理论课教学失效的关键,甚至引发学生对理论课的科学性的怀疑。

第二,高校教学体制中存在着诸多冲击思想政治课教学的因素,普通理科高校尤其明显。学校层面往往“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不仅私自压缩国家额定的思想政治课学时数、执行低标准的生均经费额拨付,而且搞教学、科研、职称评定等等方面同工不同酬,造成思想政治课老师边缘化下的职业倦怠;学校理科教师多认为思想政治课无用,主张减少思想政治课程学时、变为选修课;教学安排上,思想政治课常常独享合班(五六个自然班合在一起)上、晚上甚至双休日上等“特殊待遇”,方便了学生请假或逃课;校、院系各部门搞的培训课、座谈会、文艺活动等等,随意挤占思想政治课教学时间;各院系辅导员更是立足学生利益乱批(补)请假条、袒护考试舞弊学生、甚至为“关系户”学生要分数,干扰思想政治课教学。此外,教学管理体制不科学影响教学。如教务处只监管教师而忽略学生的考勤体制,与学生期末通过率审查上的把责任归于任课教师一贯做法,双向助推学生厌学风气。如河南一高校教规规定,教师上课(或监考)迟到或早退超出5分钟即为教学事故,学生旷课达课程总时数的1/3才有可能被取消考试资格。考评体制上,考查课、考试课设定多年固化不变,考查课的人人过关做法,不仅造成学生轻视后开的思想政治课程学习,而且闭卷考试课程的任课老师往往成了不及格学生的怨恨对象、评教低分对象。此外,体制疏漏下的高校思想政治课还呈现“低到课率、高过关率”怪象,影响一届届大学生发展。

三 化解理科大学生思想政治课教学难的对策

理科大学生思想政治课教学难的根子出在教师因材施教的能力不足上,因此,走出教学困境的关键还是要从改变教学上做起。

首先,国家层面要科学设定针对非思想政治专业大学生的思想政治课教学目标追求与评定标准。第一,理性设定理科大学生思想政治课的教学目标。思想政治课对人生成长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其公共基础课的定位决定其教学目标的根本在于寻求思想政治基础知识的普及。因此,针对非思想政治专业的理科大学生的思想政治课教育,应注重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树立,以及用“三观”为指导正确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而不在拔高理论素养。第二,完善思想政治课内容与体系设置。一方面,科学选定整体上的思想政治课教学内容,分门别类合理地放置在不同课程中,既要避免各科间的内容重复,又要有效衔接;另一方面,理论课设置上,应按“学马列要精,要管用”[5](382)原则,降低难度、侧重原理知识传递。第三,压缩理论学时,增加社会实践学时。实践是最有效的教育,把思想政治课教育任务落实在学生的社会调查、思想政治学习兴趣小组创建、学生社团创办上,效果会比较真实;此外,注重用课程外的针对重大改变、突发事件的专题教育、成长论坛,匹配、补充学生实践活动。

其次,思想政治课教师要练就过硬的教学本领。教学是一门艺术,教师就是讲台上的表演者,必须有扎实的基本功。第一,提升综合素质。提升理论素养是首要,但切忌局限于所授课程的狭窄范围内练理论功,而是要立足于马克思主义理论大学科,多关注所授课程外其他政治课程的内容调整、理论进展,只有基于几门政治课不分家认识下练就的专博双合能力,才能给学生以宏大的视野、系统化的知识,有助于学生“碎片化”的思想政治知识成功串联,达学能致用目的。加强文化修养是必须,包括文采、说话艺术修炼,美学、心理学以及社会学知识的掌握与运用等等,既是教师修养必不可缺,又是实现“言传与身教”结合的课堂教学必备。改变已有的教学态度是关键,工作态度上,要把工作当事业——“讲马列”与“信马列”不分家,“讲道德”与“有道德”不分身;对学生的态度上,改轻视、训斥、惩罚等不当做法为思想上关心、交流上平等、指正上心平气和,成为真正的良师益友。第二,把高素养转化为教学技能,实现传递科学知识、培养学生人格“二合一”教学目标。成功的课堂教学包括:课前要充分了解授课对象的情况,采用让学生回顾已经学过的思想政治课内容、交流学习经验、谈对将要学习课程的已知情况、乃至介绍他们专业或班级的情况(包括对专业的认同程度、专业课学习感受、专业课老师常用的讲课方法)等等做法,全面、多角度了解学生,为本课程授课打基础;课堂教学要立足于“合时势、合场域、合意趣”[5]三维度,侧重课程内容的科学性,把理论讲全讲透,尤其要敢于讲真话,敢于用所讲理论去分析校园、社会热点问题,扭转学生对思想政治课的不信任感;侧重方法论教育,尤其对高年级理科更要如此,高年级理科生不仅擅长以思辨方法来接受知识,而且不再满足于传递知识的“予鱼”而寻求掌握思辨方法的“予渔”;要善于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网络化语言,“实现教科书的‘意义’世界与青年人群体‘日常生活’的融合”[6],使所授所讲有人听、愿意听。课后,多留现实问题、社会热点问题让学生自己解答,对应侧重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考查。总之,思想政治课老师有效教学的关键就是,把“备”的重点放在了解学生上,把“教”的重点放在学习方法指导、学生心理疏导上,把“考”的重点放在学生自学能力和创新能力上。

最后,改进影响思想政治课教学的机制。第一,要消除高校内部教学上重理轻文的体制机制,尤其在教学资源的配置、教师待遇方面,要体现出并重下的各专业特色差异,为思想政治课教师提供好的教学氛围、高涨的工作激情,也有利于扭转学生对思想政治课的轻视之风。第二,要确立“课堂至上”的理念,严格校纪校规。一方面要坚决杜绝任何个人或部门以任何理由、行为干扰思想政治课正常课堂教学;另一方面要加强教辅对学生的学习督导,如对学生的考勤工作应该纳入教务系统的日常工作,分解到各个院系执行,以免学生逃课去逛街、上网、谈恋爱;同时,尝试双向评教机制,学生评老师常规下,赋予老师评价班级与学生个人甚至计入学生平时成绩的权力,以督促学生学习、重兴尊师重教之风。第三,提升学校其他部门与思想政治课教学的配合。学生处、团委、各院系教辅部门,应通过多搞时政方面的知识竞赛与德育评比,与思想政治课形成教书育人合力而不是离心力;教务处要给思想政治课教学改革提供便利,允许其采用灵活多样的授课方式、考核方式,而不是套用理工科的授课、作业以及评卷标准为标杆扼杀思想政治课的专业特色性。

[1]杨亚非.理科院校思想政治课教学现状及对策研究[J].福建论坛(社科教育版),2010,(10):82.

[2]李雨燕,郭华.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教学与理科大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1,(5):87.

[3]刘岩.思想政治课教学中理论接受的影响因素研究[J].教育评论,2010,(6):86.

[4]吴智育.高校思想政治课教师的素质调查与分析[EB/OL].http://www.studa.net/gaodeng/101202/13233439.html.2010-12-02.

[5]邓小平文选(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6]杜超.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的话语维度[J].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1,(2):6.

[责任编辑鲁海菊]

Teaching Trouble and Countermeasure on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urse of Science College Students

DU Yu-zhen
(Henan University of Scienle and technology,Luoyang 471023,China)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for science College students presents any problem,for example,teaching difficult problem and the teaching effect not ideal.Factors of teacher and students all cause these troubles.Improvement of the curriculum building and teaching system,the transformation of teaching methods and strategies,teaching students in accordance with their aptitude,are all way to solve the problem.

science ;college students;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teaching

G41

:A

:1008-9128(2014)06-0092-04

2014-03-17

河南科技大学校级项目:史论结合教学法与《概论》课教学体系的构建和实践研究

杜玉珍(1969-),女,河南扶沟人,副教授,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理论。

猜你喜欢

理科生理科政治课
和理科男谈恋爱也太“有趣”啦
服了
文科不懂理科的伤悲
理科生的避暑方式
法制教育融入初中政治课的“四维一体”法初探
2017年天津卷理科第19题的多种解法
浅谈高考政治课改革的几点思考
为啥理科生和艺术生无法在一起
思想政治课与素质教育
不服输的理科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