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形势下高职院校提高党员发展质量的思考

2014-04-06卢小松

关键词:学生党员党员院校

卢小松

(福建信息职业技术学院,福建 福州 350003)

新形势下高职院校提高党员发展质量的思考

卢小松

(福建信息职业技术学院,福建 福州 350003)

新形势下,党的十八大指出了提高党员发展质量的重要性。从福建高职院校出发,分析了高职院校党员发展工作的困扰,结合实际工作,从健全机制、激励队伍、完善考核三方面探讨如何保障学生党员发展质量。

高职院校;学生党员;发展质量

2012年11月8日,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提出了“全面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的目标,其中在“创新基础党建工作,夯实党执政的组织基础”强调要“提高发展党员质量,重视从青年工人、农民、知识分子中发展党员”。2013年1月28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研究部署加强新形势下党员发展和管理工作,强调要“按照控制总量、优化结构、提高质量、发挥作用的总要求,明确目标、突出重点,健全机制、务求实效,不断提高党员发展和管理工作科学化水平”,指出“要严格坚持标准,始终把政治标准放在首位,加强入党积极分子培养教育,扩大发展党员工作中的民主,严格工作程序和纪律,提高发展党员质量”。在这新形势下,作为培养技术技能专门人才的高职院校,不仅在学生党员发展上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同时在学生党员发展质量上提出新的要求和目标。基于这种情况,结合笔者从事多年从事高职院校基层党务工作实践,对提高党员发展质量进行了思考。

一、高职院校提高学生党员发展质量的意义

高职院校是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大熔炉。随着近年来高职院校的蓬勃发展,高职学生已经成为当代大学生的重要群体。以福建高校为例,根据福建省《2013~2014学年度教育统计信息快报》,截止2013年12月,福建省普通高等学校有87所,其中本科高校32所,占36.78%;高职高专院校55所,占63.22%;福建省普通高等教育毕业生187230人,其中本科生94450人,占50.45%;高职学生92780人,占49.55%。福建省普通高等教育招生数226085人,其中本科生130506人,占57.72%;高职学生95579人,占42.28%。因此,如何做好高职院校学生党员发展工作,特别是如何提高学生党员发展质量,具有极其特殊的战略和现实意义。

(一)高职院校凸显育人标榜作用,必须提高学生党员发展质量

胡锦涛同志指出:“一个有远见的民族,总是把关注的目光投向青年;一个有远见的政党,总是把青年看做是推动历史发展和社会前进的重要力量。我们的民族就是这样的民族。我们的党就是这样的党。”高职院校是传播先进文化的基地,是培养高等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的重要摇篮。高职院校的党建工作是一项推动高职院校育人目标、培养高素质的建设者和合格的接班人的伟大工程,其任重而道远。所以在高端技能型青年人才中发展优秀分子为共产党员,对社会、对民族起着不可估量的引领和标榜作用,因此,保障高职院校发展学生党员质量就显得极其重要。

(二)高职院校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必须提高学生党员发展质量

高职院校学生党组织是高职院校党组织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学生基层党组织是否有先进性、吸引性,关键是看组织中的学生党员是否树先进、起模范。党员发展作为学生基层党组织的一项重要工作,极其重要,如果学生基层党组织未能高度重视党员发展质量,降低党员发展要求,或只求数量不求质量,将会极大地削弱学生党员队伍的先锋模范带头作用,甚至可能会将党外一些怀有不法目的分子吸收入党,党员队伍将丧失先进性和纯洁性,无法承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重任,无法实践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将极大地损害学生党员在社会、在企业、在人民心中的光辉形象,削弱党的执政基础。

二、高职院校提高学生党员发展质量的困扰

从中央到福建省委,都非常重视高校党建工作,特别是学生党员发展工作。2010年8月,中共中央印发了《中国共产党普通高等学校基层组织工作条例》(修订版);2011年7月中共福建省委根据新修订《条例》颁布了《〈中国共产党党普通高等学校基层组织工作条例〉实施细则》,在第二十二条规定,做好发展党员工作要“构建科学的指导和督促检查机制”,要“强化发展党员工作目标责任制”,要“加强发展党员工作制度建设,规范发展党员工作程序,强化发展党员工作业务培训”,提出“建立一支数量充足、质量较高、作用明显的入党积极分子队伍”和“引导预备党员不断提高素质、增强党性、发挥作用”。福建省委规定的以上措施,根据目的在于确保学生党员发展质量。但是在实际工作中,学生党员发展工作仍然还存在一些困扰。

(一)制度不健全,执行不到位

《条例》实施细则第二十三条规定,“高校应在学校编制总额内,为党校配备必要工作人员”,“专科学校的党校配备1~2名”。第三十五条规定“‘双肩挑’书记或副书记用于党务工作的时间不少于总工作时间的二分之一”,“教师党支部书记从事党务工作与教研室(研究室)主任从事行政工作同样计算工作量,其党务工作实绩作为年终考核的重要内容,并与专业技术职务评聘、奖惩制度挂钩。”第三十七条规定要“认真落实辅导员双重身份、双重待遇、双线晋升政策,保障队伍的可持续发展”。由于各种因素,许多高职院校均未能将上述精神和要求从制度的角度上贯彻落实,只是作为一项精神学习传达,在实际工作中成为一张“空投支票”,导致党员发展工作出现一些“怪”现象:学生党建队伍配置不全、不到位;系党总支或副书记抓学生管理工作投入较多,抓党员发展工作投入相对少;对党员发展工作的责任追究强调得多、落实得少,相应的奖惩机制比较缺乏,没有从学校制度上来核定工作量、保障相应待遇。

(二)队伍不齐全,发展受制约

《条例》实施细则第三十四条规定,要“建立一支以专职人员为骨干、专兼职干部相结合的党务工作和思想政治工作队伍”,“专职党务工作人员和思想政治工作人员的配备一般占全校师生员工总数的1%左右”。第三十六条规定“高等学校党的委员会应配备一定数量的组织员。院(系)党总支(党委)应当配备专职党务秘书”。第七条规定“高等学校党的委员会根据工作需要,本着精干高效和有利于加强党的建设的原则,设立办公室、组织部、宣传部、统战部和学生工作部等工作机构,配备必要的工作人员”。现实工作中,高职院校由于行政人员编制的限制,致使无法设立精细的工作机构,而是将办公室、组织部、宣传部、统战部职能合署为一个部门,即党委工作部。同时,对党务工作认识不够全面,还不能在党务工作部门及时配备足够的组织员,总觉得部门人员相互兼管一下就可以把组织工作做好,没有充分认识到党的组织工作是一项具有较强专业技术的工作。至于做具体发展党员工作的教学系部,更是无法配备专职的党务秘书或兼职的组织员,大部分党务工作都是由辅导员来承担,这无形中又加重了他们的工作任务,从而在时间、精力、情绪上影响到辅导员精细化思想教育和培养过程,自然也就影响到学生党员发展的质量。所以,在实际学生党员发展过程中,就只能生搬硬套按“程序要求”做,不免就会出现走过场的现象。同时不论是组织员、党务秘书或辅导员,他们在党员发展工作上付出多少心血,都没有成正比地促进他们事业发展和提升,这也间接带来不良的情绪状态。

(三)载体不务实,效果不突出

工学结合、学制短是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要特点。在实际教学中,明确规定实践教学比例要占一半,同时在校期间顶岗实习要达到一年,致使高职院校逐步形成“2+1”培养模式或“2.5+0.5”培养模式。这种培养模式突出学生的技能培养,但在实际发展党员工作中,由于没有有效结合到高职院校学生特点,在培养考察中太依赖于学生在校的常规活动,如参与学生会、团委、社团活动的积极性和学业成绩来考察培养,而没有建立更加适合高职特点的载体来培养考察,结果出现唯“成绩”论、“老师面前一套、学生面前另一套”现象,从而出现使发展的学生党员只是“外化”的优秀人员,没有铸成“内化”的骨干,缺少有“中国梦”的学生党员。

三、高职院校提高发展学生党员质量的途径

(一)健全机制,确保党员发展工作制度化

以福建信息职业技术学院为例,运用了党建工作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标准,建章立制,规范操作,确保发展党员工作制度化。在严格遵循《中国共产党章程》《中国共产党普通高校基层组织工作条例》和《中国共产党发展党员工作细则(试行)》等规章的基础上,结合实际完善一系列具体的规章制度,建立“八制发展法”,即推优制、测评制、培养考察制、公示制、预审制、票决制、责任追究制和评优制。以达到过程管理、责任发展、赏罚合一的长效机制。

(二)激励队伍,建立党员发展力量多元化

高职院校领导要重视党建工作队伍建设,把队伍建设纳入学院人才队伍建设中。一方面高校领导可在职称评聘、专业进修、评优奖励等方面向学生党支部书记、支委和组织委员实施政策倾斜;要对兼职党务干部按一定学时计算工作量,并将其工作作为职称评聘、职务晋升、工作考核的依据和指标,这样更有利于促进党建工作的开展。另一方面,要鼓励建立多元化的发展力量,如党员发展工作的指挥员、督导员、助理员、党员班导师、兼职组织员,并在人力、资金、场所上给予必要的支持。根据工作职责要求,深入基层党组织,检查党建工作档案,参加党员发展会和转正会,参与入党积极分子的培养和教育工作,认真执行工作备案和信息反馈制度,能更好的协助把好党员发展质量关。

(三)完善考核,提高党员发展标准全面化

作为培养技术技能人才的高职院校,党员发展质量有其自身的要求,不仅要充实党员发展教育内容,而且还要拓宽党员发展实践载体。教育内容不仅包括专业学习,还要涉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国梦”教育、宗旨意识和群众观点教育;实践载体包括除了专业技能的锻炼,更要体现在学院社团活动的参与度、职业情操的展示、服务社会的作用力。这样才能保障新形势下党员发展质量,为实现“两个一百”奋斗目标提供保障。

提高学生党员发展质量,保持适当规模推进党建工作,这是新形势下摆在高职院校的一项重大任务,也是关系到我党我国前途命运的一件大事。只有我们坚持建设强有力的基层党组织和完善激励机制,重视思想上建党,充分发挥各群众组织的作用,严格按要求、按程序、按制度开展工作,才能实现学生党员发展的“又好又多”,才能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指导下的高职教育梦。

[1]中共福建省委.《中国共产党党普通高等学校基层组织工作条例》实施细则[Z].2011-07.

[2]刘伍梅.构建新形势下大学生党员发展质量的保障体系[J].学理论,2012,(18).

[3]江能兴,洪志杰.高职院校提高发展党员质量的实践和探索[J].广东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3).

[4]北京师范大学.建设组织员队伍助推基层党建 [N].中国教育报, 2011-01-08,(4)

[5]中共中央组织部,中共中央宣传部,中共教育部党组.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学生党员发展和教育管理服务工作的若干意见[EB/OL]. http://cpc.people.com.cn/n/2013/0715/c164113-22203098.html,2013-07-15.

猜你喜欢

学生党员党员院校
我是党员向我看
2020年部分在晋提前批招生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2020年在晋招生部分第二批本科C类院校录取统计表
“我是党员,就要冲在最前面!”
网络环境下如何发挥高校学生党员在意识形态工作中的作用
2019年成考院校招生简章审核对照表
新时代学生党员继续教育质量提升策略探索
转移党员组织关系的要求
对慰问贫困党员的反思
高校优秀学生党员评选体系的构建——基于AHP法的运用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