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双线情节中的意蕴交映
——析《再见,哥伦布》中的反叛与回归主题

2014-04-06王成峰

关键词:尼尔布兰特犹太

王成峰

(宿州学院 外国语学院,安徽 宿州 234000)

双线情节中的意蕴交映
——析《再见,哥伦布》中的反叛与回归主题

王成峰

(宿州学院 外国语学院,安徽 宿州 234000)

菲利普·罗斯(1933-)是美国当代最著名的犹太裔作家之一,其作品《再见,哥伦布》以主副线的形式描述了尼尔跟布兰特之间的爱情历程以及尼尔与黑人小男孩之间的几次相遇故事。本文探讨小说中主副情节的意蕴交映,分析罗斯在小说中蕴含的反叛主题和回归主题,传达出罗斯对犹太传统的认同。

菲利普·罗斯;反叛;回归;犹太性

一、序言

菲利普·罗斯(1933-)是美国当代著名犹太裔作家,出生于新泽西州纽瓦克一个中产阶级犹太家庭,他是一位多产的作家,至今已经发表30余部作品。几十年来,罗斯笔耕不辍,思想和艺术的成熟使其与贝娄和马拉默德齐名,被评论界统称为“犹太作家三巨擘”,罗斯作品广受赞誉,屡获大奖,近年来更是诺贝尔文学奖的有力争夺者。

《再见,哥伦布》是罗斯的第一部著作,由中篇小说《再见,哥伦布》和5部短篇小说构成,这部发表于1959年的著作使罗斯一夜成名,引起评论界的批评热潮。在同名中篇小说《再见,哥伦布》中,罗斯设定了两条情节线索,主线是男女主人公尼尔和布兰特的情感发展轨迹,主要体现出了尼尔对传统犹太文化的反叛;副线是尼尔与黑人小男孩在图书馆的几次相遇经历,主要蕴含了尼尔对犹太传统的认同。这两个看似相互排斥的主题却在小说中交映存在,本质上又相互融合,体现出了罗斯对犹太性匠心独运的探索。本文探讨中篇小说《再见,哥伦布》主副线的意蕴交映,分析罗斯在作品中蕴含的反叛和回归主题。

二、反叛犹太传统

长久以来,犹太人以圣经为生活中心,认为本民族是与上帝订立契约的选民。他们一贯恪守传统,严格遵守正统犹太教法典,以“十诫”为行为准则。十诫主要反映的是人与神以及人与人的双重关系,代表正统的犹太传统。在神-人观上,犹太人认为自己是上帝的选民,应当笃信上帝,敬畏上帝,除了耶和华神以外,不可有别的神。在人-人观上,犹太人奉行圣经所教导的律例典章,首先要求要孝敬父母,其次要与人为善等等。这些古老的宗教准则内化于犹太民族几千年文化中,成为犹太人世世代代遵循的律例。而在当代美国社会,犹太移民所恪守的传统观点不断受到冲击,对年轻犹太人的影响尤为明显。如果说“在流亡生活中保持本民族的生存”在“穷乡僻壤是容易做到的”,那么,要在当代多元美国社会做到这一点,就“很难设想了”。[1](P44-45)

《再见,哥伦布》的主线情节是尼尔与布兰特的情感发展轨迹,主要反映了当代美国犹太移民对犹太传统的反叛,小说塑造的主人公尼尔——一位23岁的图书管理员——是第二代美国犹太移民。“第一代中保持犹太传统的约占百分之六十到七十,第二代就只有百分之十几,到第三代就只剩百分之几了”。[1](P48)尼尔这一角色表现出了极大的反叛意识:他试图突破犹太传统道德律的束缚,向往自由的美国上层社会生活。尼尔生活在纽瓦克,美国最大的犹太人聚集区,这一区域可被视作是犹太人的现代“格托”。“格托”是Ghetto一词的音译,最初是指16世纪初意大利某钢铁铸造厂旁的犹太人居住区,后来便被用作“犹太人居住区的代名词”。[2](P42)对于犹太人来说,他们“必须生活在一起才能增加相应的力量感,从而最大可能地抵消他们初来新居住地时所必然会有的那种陌生感和弱小感”,同时,格托作为犹太文化在“异质文化居住地的重要载体”,使其也成为“犹太人保持其文化传统的一种有效工具”。[2](P43)但在小说中,尼尔等年轻一代犹太移民的反叛打破了格托的封闭性,他们不仅于内部瓦解了犹太传统,并且走出格托,追求外界世界的自由享受。

“犹太传统中的行为戒律与美国文化对自由的信奉是五六十年代美国犹太青年成长的两股逆动力量”。[3](P154)尼尔的反叛一方面是他打破了犹太传统的内在行为戒律,另一方面是他主动融入开放、自由的外界美国社会。罗斯曾指出,“厄普代克和贝娄是用光去照亮外面的世界,而我是向内挖洞,然后用光往里面照”,[4](P154)而这个洞就是“犹太民族被历史、传统和道德戒律所压抑和僵化了的东西”。[3](P157)因此,罗斯毫不顾忌地描绘出各种生活于格托中的迂腐、虚伪、压抑的犹太人,同时描绘了各种打破清规戒律的犹太年轻一代,更加真实地塑造了反叛的人物。以尼尔为例,罗斯笔下的尼尔并不安分守己,从小就无视犹太戒律,展现出了叛逆的性格。他曾经谎报年龄,以获得观看成人裸体游泳的机会。以尼尔为代表的犹太年轻一代对犹太行为戒律的蔑视是格托内部体系的瓦解的具化。其次,尼尔走出格托进而与外界世界建立联系。多元文化的美国社会充满了各种机遇、自由、挑战,同时也包含更多的肮脏污秽,对于尼尔来说就像是新大陆一般,给他带来完全不一样的体验。在这里,他可以摆脱舅妈家那“沉闷、枯燥、压抑的格托生活”,转而投入到“更加精彩、丰富、广阔的美国社会中去”。[5](P20)在他开车去找布兰特的途中,尼尔感到“郊区的地面虽比纽瓦克只高了八十码,却使人感到好像更接近天堂,太阳似乎更大、更低、更圆”,[6](P105)这都体现出了尼尔对外界世界的向往和追求。正如刘洪一先生所说,“远离父辈世界的旅程”的起点往往是“个人的感情生活”,[2](P45)尼尔对犹太传统的反叛正是由其与布兰特的感情纠葛引起。尼尔在游泳池边遇到了假期回家的犹太少女布兰特,对其一见钟情。而布兰特是富足犹太人的代表,更是在一定程度上已经被美国白人文化所同化了的犹太移民的代表,因此二人的相处必然出现一定危机。在交往中,尼尔不顾犹太洁身自律的道德观念,而是沉溺于性爱之中无法自拔,并且不愿负上任何责任,一再要求布兰特避孕。直到最后避孕物品被布兰特父母发现,二人关系才告以结束。分手后,尼尔才开始思索自身身份问题,尽管想要摆脱犹太人陈规,但又与基督教新准则格格不入,于是最终作出回归犹太传统的选择。

三、回归犹太传统

罗斯对犹太传统的回归主要通过他对副线情节的描写表现出来。可以说,最终尼尔选择返回纽瓦克,与罗斯在副线情节中的铺垫是分不开的。通过与小男孩的几次接触,尼尔的心理经历了一系列变化,这些变化最终指向了对犹太传统的回归。

在副线情节中,罗斯塑造了一个黑人小男孩的形象,实际上,这个黑人小男孩其实就是尼尔的化身。他时常来到尼尔工作的图书馆翻阅高更的画册书籍。尼尔十分关爱这个黑人小男孩,为他解答疑惑,为他指引书籍方向,甚至不惜打破图书馆制度为他保留书籍。他们之间的对话往往围绕画册展开,这是二人最开始的相遇:

“这些照片是拍的什么地方?人们看上去很凉快。你看,他们不叫也不嚷。”

“这是大溪地,是太平洋的一个岛屿。”

“那不是你可去的地方,是不是?像个休养圣地。”

“你也可以去那里的,我想,但那里很远,那里有人住……”

“喂,看这一个,”他翻到一张照片,上面有一个年轻的、皮肤棕色的妇女,头靠在膝上坐着,像在晒她的头发。“老兄,”小孩说,“这就是他妈的生活。 ”[6]P(131-132)

黑人小男孩对高更画作中美景的向往正如尼尔对布兰特所在富人区的向往。黑人小男孩向往大溪地舒适悠闲的生活,而尼尔则极为追求布兰特为代表的富足生活。这样的生活对于二人来说都如新大陆一般,可望而不可及。但尼尔比黑人小男孩走得更远了一步,他获得了去近距离参观那种生活的机会。在尼尔出发去布兰特所在的肖特山之前,他就在脑海中浮现出那里的模样,“暮色苍茫,一片玫瑰色,宛如高更画中的溪流”。[6](P132)赴帕丁金家宴的时候,尼尔感受到了富人生活的不一样:事业有成的帕丁金家族已经搬出穷困的纽瓦克区域,挤入上流社会。他们的食物、衣着、口音都与尼尔不同。在他心中,帕丁金先生是巨人,而布兰达则是国王的女儿。他为之着迷,迫切地想要更多了解这个家族,甚至想要看看“巨人就寝的床”的样子,想看看那是不是同“游泳池一样宽、一样深”。[6](P135)但是,尼尔与他们的相处并不自在,“与这些‘巨人’们在一起用餐,一会我就感到肩膀仿佛削掉了四吋,身高也矮了三吋,更有甚者,我的肋骨好像已被切除,以至胸脯紧贴背部”。[6](P118)而布兰特的诸多言语行为也为尼尔所不屑,例如,她为自己的鼻子整过形,并且表示哥哥罗纳德也即将去整形,这一事件也成为尼尔后来屡次嘲讽布兰特的焦点。最终,尼克对布兰特的反感也难以隐藏,他指出,“这反感被爱情遮盖着,但它不会永远埋藏在下面——我越来越忍不住了”。[6](P122)他对纽瓦克却不再像起初那么排斥,而是想到纽瓦克的美好一面,“我对它的依恋如此之深,以致这种感情不能不发展成为热爱”。[6](P126)最终他感到“回纽瓦克去的欲望一直折磨着我,在那儿我可以坐在弄堂里,自在地嚼着糖果”。[6](P134)

在著名犹太作家辛格眼中,“犹太人就是犹太人,不管其在过程中如何倾心于异族文化,但最终还是要回归到犹太文化中来”。[7](P286)副线情节中,尼尔回到纽瓦克工作的图书馆,在一位老先生想要借走黑人小男孩喜欢的那本高更画册时,尼尔反复寻找借口保留这本书,[6](P142)体现了他心中对肖特山所存留的希冀,尽管他明知最终这一切都将会失去。与布兰特相处的最后时光里,尼尔做了一个梦,梦见他与黑人小男孩一起在太平洋的某个岛屿停泊,景色美好。但是最终,尽管二人都不愿意,他们还是驶离了那个岛屿。[6](P167)这个梦带有明显的隐喻意义:二人终归还是要回到属于自己的原来的世界。

最终,那个黑人小孩不得不放弃高更的书,在尼尔的猜测中,他极有可能回到大街上去像其他黑人小孩一样打棒球了。尼尔认为“他这样更好”,因为“如果你出不起路费,头脑中却做着大溪地的美梦,这又有何意义呢?”。[6](P212)通过这种思考,尼尔自己也找寻到方向,他不再去做不切实际的梦,而是选择回归犹太传统,做回一个正统的犹太人。副线情节中的这些铺垫使得尼尔在主线情节中也作出了抉择:小说结尾处,“就在犹太人新年的第一天,太阳冉冉升起之时,我搭上去纽瓦克的列车,提前回到了工作岗位”。[6](P228)在这新年的第一天,尼尔选择放弃布兰特,重新回到图书馆工作,重新回到犹太聚集地,回归到犹太传统中。

四、结语

多元文化的观念已经深入人心,为美国社会所接受,而犹太民族的种族意识在众多犹太作家作品中也多有体现。罗斯的后期创作就有回归犹太传统本位文化的倾向,但实际上,在他的早期作品《再见,哥伦布》中,这种基本思想已经有所体现。可见,犹太性始终是其作品的内核,又在不同的时代背景下具有不同的张力。在主人公尼尔所处的年代,旧的犹太价值系统慢慢解构,为年轻一代犹太人所鄙弃,而他们对外界新的价值标准又难以产生真正的认同,“文化移植是一个脱胎换骨的艰难历程”,[1](P45)在这种艰难中受挫后,回归犹太传统成为一种可行的尝试。在主线情节中,尼尔与布兰特的感情历程主要体现了尼尔对犹太传统的反叛;副线情节中,黑人小男孩的故事蕴含着尼尔对犹太传统回归的精神。此外,副线黑人小男孩的故事起初是先引导尼尔走向反叛道路,主线的结局又是尼尔决意回归犹太传统。这两条情节线索各自架构,意蕴交映,本质上又是彼此融合,可以说,罗斯通过副线情节的塑造,建构了尼尔对自身身份的认知,指导了他在主线情节中对尼尔未来的选择。由此体现出了小说的反叛与回归主题,深层次上使得尼尔保留了犹太性,传达了罗斯对犹太传统的认同。

[1]钱满素.美国当代小说家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7.

[2]刘洪一.走向文化诗学:美国犹太小说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3]薛春霞.反叛背后的真实——从《再见,哥伦布》和《波特诺伊的怨诉》看罗斯的叛逆[J].当代外国文学,2010,(1):152-160.

[4]Searles,George J.Conversations with Philip Roth[M].Mississippi:University Press of Mississippi,1992.

[5]黄铁池,苏鑫.美国犹太移民的新一代——菲利普·罗斯早期小说世界[J].外国文学研究,2013,(3):18-24.

[6]菲利普·罗斯再见,哥伦布.俞理明,等,译.[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7.

[7]乔国强.美国犹太文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8.

猜你喜欢

尼尔布兰特犹太
美国犹太作家的以色列书写
美国犹太文学“第三代”现象研究——犹太叙事中的民族身份建构
《浪子回头》和《犹太新娘》:两幅神作看懂晚年伦勃朗
19世纪的法国大歌剧:阿莱雅维的《犹太女》
纳撒尼尔·霍桑的《红字》
尼尔丝历险记
“闭着”眼睛照相
浮世绘
英背包客奇迹生还遭质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