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李清照与小野小町作品之比较
——以花为中心

2014-04-06樊天

关键词:和歌小野李清照

樊天

(福州外语外贸学院 外国语学院,福建 福州 350007)

李清照与小野小町作品之比较
——以花为中心

樊天

(福州外语外贸学院 外国语学院,福建 福州 350007)

李清照和小野小町分别是中日两国历史上著名的女文学家。在李清照和小野小町的作品中,涉及花的作品都占有很高的比例,并且均有以花喻人、借花抒情的特点。但在花的修辞手法、表现手法和作品风格上有所不同。因此,可以通过对以“花”为题材的作品比较分析,并结合作者的经历及创作背景,加深对二人作品的理解。

花;李清照;小野小町;风格

一、引言

目前为止,诗与和歌的对比研究所占的比例较高。实际上,无论是形式、本质、还是抒情方法,比起诗来,宋词更接近和歌,因此,宋词与和歌的对比研究是可行的。宋词与和歌都与女性有着较深的关系,还曾出现了几位著名的女性作家。李清照作为中国宋代的女词人,小野小町作为日本平安时期的女诗人,两位的作品都得到了广泛的流传。在两位的作品中,描写花的作品都很有名气,且均有以花喻人、借花抒情的特点,但是在手法和风格上有不同之处。

在了解了两位作者的创作背景和人生经历,并全面地阅读其作品的基础上,选取对比的方式,分析两位作者写作的目的、风格、手法的差异,加深对作品的了解。

二、作者命运之比较

在两人的作品比较之前,我们有必要先对她们的出身命运进行了解,这样对两人的作品才能有更深刻的理解。

李清照是中国北宋时期婉约派的代表词人,号易安居士,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称。李清照出生于书香门第,父亲李格非是进士出身,官至礼部员外郎;母亲出身状元之家,知书善文,很有文学修养。受到家庭的熏陶,李清照秉承家学,少年时代就开始在词坛上崭露头角。18岁时,与当时丞相的儿子赵明诚结婚。婚后,与丈夫情投意合,如胶似漆,然而好景不长,金人大举南侵,北宋朝廷覆灭,李清照夫妇先后流落江南,不久丈夫也死于途中。目睹着国破家亡的李清照可谓是身心俱疲,开始了颠沛流离的晚年生活。

小野小町是日本平安初期的女诗人,也是“六歌仙”中唯一的女性。几乎所有日本人都知道她的名字,因为她不仅是一位著名的诗人,还是日本家喻户晓的古代第一美女。在日本,她与中国杨贵妃、埃及艳后克利奥帕特拉七世齐名并称世界三大美女。小野家族在当时也是名门望族,小野小町13岁进入宫中侍奉,担任更衣一职,以其才华美貌在宫中显赫一时,备受恩宠。后来天皇驾崩,她就离开深宫,回乡筑庵居住。小野小町美艳绝伦,一生求爱者无数,却始终没有她所倾心的对象,终身未嫁。晚年不济,落魄流浪而死。

两人都是出身名门,才华横溢。李清照的命运以南渡为界,划分为生活美满的前期与国破家亡之后流离凄苦的后期,人生可谓大起大落。而小野小町在离宫后的生活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两人的人生经历影响了两人的作品风格,从下文花相关的作品就可以看出。

三、作品中出现的花之比较

通读两人的作品不难发现,两个人都喜欢咏花。梅花对李清照来说是人生重要的素材。小野小町是以樱花为主进行和歌创作的,这点也可以说是日本诗人的共同点。

在李清照现存的四十余首作品中,竟有三十五首词写到花。以梅花出现的频率最高,也有描绘菊花,莲,桂花、银杏、梨花、海棠等的作品。与其他相比,李清照对梅花的偏爱和依恋显而易见。下面是描绘梅的词:

笛里三弄,梅心惊破,多少春情意。(李清照《孤雁儿》)

雪里已知春信至,寒梅点缀琼枝腻,香脸半开娇旖旎,当庭际,玉人浴出新妆洗。(李清照《渔家傲》)

小野小町的作品不及李清照数量多,但她作为王朝女性文学先驱,所起的作用意义是十分重要的。她更多的还是描绘樱花。樱花是日本的国花,日本人都有樱花情怀,“花”一词已经为樱花所独享。自古以来日本的歌人留下了大量吟咏樱花的和歌,小野小町也不例外:

花の色は/移りにけりな/いたづらに/我が身世にふる/ながめせしまに(小野小町《小仓百人一首》)

歌里描绘的花就是樱花,这首和歌被收入《小仓百人一首》,在日本家喻户晓,可以说是名句中的名句。

由此可见,李清照的作品中登场的花的种类很多,但是特别偏爱梅花。因为李清照不仅像前人那样看到了梅花高贵的品格,更是把梅花看作与其自我生命有共鸣的知己。小野小町描绘的花的作品则主要是樱花为主。樱花之所以自古被日本人所钟爱,是因为它那虽然短暂但却绚丽的生命和生命结束时的宁静与素洁,这些特点也正是日本传统文化所推崇的。

四、修辞手法之比较

(一)相同点

两人的作品都以花喻己,这应该是中日两国女性文学者的共同的特色吧。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李清照《声声慢》)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李清照《醉花阴》)

词中的“黄花”指的是菊花。李清照把自己比喻成菊花,描绘出因思念丈夫而日渐消瘦憔悴的样子。这个比喻用得十分奇妙。李清照从叹息花败落联想到自己的命运,感慨衰老落魄的身姿。但是,不仅仅是表达悲伤的心情,作者也用菊花一样高洁的品格来形容自己。

花の色は/移りにけりな/いたづらに/我が身世にふる/ながめせしまに(小野小町《小仓百人一首》)

好花转瞬即飘零,此生虚度空余恨。泪眼终日何所以?连绵细雨不能晴。在小野小町最出名的这首和歌里,小野以樱花自喻借景抒怀,叹息人生就如樱花一般花期短暂红颜易老,表达女人在容颜盛开的时候不能在人前充分地展现就已经渐渐衰老的惋惜心情。

两位女作者都以花喻己,在修辞手法上有异曲同工之妙。在她们看来,花如女人,女人如花。上了年纪的女人就像是枯萎的花朵,借以感慨青春美貌如花逝去。女性文学的细腻婉约高雅之处也充分体现在二人的作品之中。

(二)不同点

虽然两人相似之处是将自己寄喻于花,但是描绘的花的类型不同。

共赏金尊沉绿蚁,莫辞醉,此花不与群花比。(李清照《渔家傲》)

待得群花过后,一番风露晓妆新。(李清照《庆清朝慢》)

这里描绘的花正是李清照最喜爱的梅花。李清照认为,世上的女人们是群花,但自己与那些女人们不同,出类拔萃且孤傲高洁。李清照的作品表现出她自信且孤高的心境。小野小町的作品则大不相同。

色も香も/なつかしきかな/蛙鳴く/井手のわたりの/山吹の花(小野小町《小町集》)

青蛙鸣叫,紫藤花在井手附近开花,它只是平凡的花。这种杏黄色的花只是默默地在某个地方开放,不羡慕其他花的颜色和香味。在小野小町看来,紫藤花不惹人注目,不争芳斗艳,虽平凡但可爱,有一种独特的魅力。

李清照描绘的花,比如梅花,多是艳丽奇特,气质高洁的花。就如李清照,虽女流之辈,但以其才华和情操,在当世又有几人能与之为伍?这正体现了中国历来文人墨客常有的傲气。与此相比,小野小町的和歌里所描绘的花,不论是樱花还是紫藤花,多是花期短,色彩淡,身姿可爱的花。以这种平凡的花来表现自己,这也体现了日本人不爱凸显自己的特点。

五、表现手法之比较

(一)相同点

两人的作品都由景入情、情景交融。所谓的“由景入情”是指词人从描写景物着手,先交待了所见的事物之後,才切入所要抒发的主题。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李清照《一剪梅》)

这句词以景起兴,花瓣,自动飘落,水,自然流动,世间万物的变化也必须遵循其自身的规律。李清照这首词作于清照和丈夫赵明诚远离之后,李清照既为自己的红颜易老而感慨,更为不能和丈夫共享青春而伤怀,抒写她的思夫之情。

春雨の/さはへふるごと/音もなく/人に知られで/濡るる袖かな(小野小町《古今集》)

这首和歌由淅淅沥沥的春雨下得无声,想到自己独自伤心泪流无人知。由景入情、情景交融,写出了心里的孤独和心酸。

李清照和小野小町同为女性文学家,情感细腻丰富,既有女性的柔弱,又有无限的情意。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的手法经常出现在两人的作品中。

(二)不同点

虽然两人都是由景入情,但是对于场景的表现手法有所不同。

李清照的词,随着时间的变化,通过若干连续的动作或场景,映照眼帘的风景和心情也逐步地变化。

暖日晴风初破冻,柳眼梅腮,已觉春心动。酒意诗情谁与共?泪融残粉花钿重。乍试夹衫金缕缝,山枕斜欹,枕损钗头凤。独抱浓愁无好梦,夜阑犹剪灯花弄。(李清照《蝶恋花》)

这首词通过“暖日”到“夜阑”的时间变化,不但展现了“晴风”、“梅”,“酒”、“灯”等场景,也透露出浓浓的哀愁。

由于和歌限制只能有三十一个音节,所以更多的和歌作品抓住瞬间性的场面来描写。

色見えで/移ろふものは/世の中の/人の心の/花にぞありける(小野小町《古今集》)

花色随时间移迁而发生改变,何物无色仍易改,此谓天下世人心。小野小町一面看着眼前的花,一面感慨青春易逝、容颜易老,人心可谓变化无常,这也体现了日本人“物哀”的无常观。

如果把词比喻成可随时间的流逝的电影,那么,和歌就是定格一瞬间画面的照片。李清照的词描绘的是由一个一个画面拼凑而成的动态的场景,小野小町的和歌由于字数限制多描绘静态的景色。但是不论是电影还是照片,都表现得十分生动。

六、作品风格之比较

(一)相同点

两人的作品风格既婉约又优雅。特别是前期多写其悠闲生活,且都以恋歌为主。

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李清照《如梦令》)

这首词是李清照少女时代所作的青春的乐谱。纯真无垢的少女们喝了酒,在船上玩。“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一句让少女的可爱和害羞自然流淌,这也是李清照少女时期单纯快乐的生活写照。

下一个中期的新婚的幸福的时期。

卖花担上,买得一枝春欲放。泪染轻匀,犹带彤霞晓露痕。

怕郎猜道,奴面不如花面好。云鬓斜簪,徒要教郎比并看。(李清照《减字木兰花》)

这是将自己与花相比,想问问郎君,花和我,到底哪一个更美丽。李清照陷入热恋中的甜蜜表露无遗。

花さきて/実ならぬものは/わたつ海の/かざしにさせる/沖つ白浪(小野小町《古今集》)

这首是小野小町在海边散步时即兴创作的和歌。意思是说,开花而不结果的是礁石上激起的、宛如海神发簪的浪花。小野小町认为浪花开花随即消失,反反复复。尽管美丽,却始终无法结果。这首和歌表现出她细腻的心性和独特的美意识。

女子以青春最为美好,李清照和小野小町在年轻时也尽情享受着青春和美丽。加上两位难得的才气,在当时远近闻名,备受宠爱。早年,李清照家底殷实,游山玩水,小野小町在宫中也是享尽富贵。可以说,两人前期的作品都是轻松活泼的节奏,美好生活的写照。

(二)不同点

两人的前期作品风格相似,但是后期由于命运发生变化,风格也有所改变。

李清照婚后朝廷纷争,家道中落,又遇上靖康之变,不得不孤身逃难于江南。途中丈夫去世,国破家亡,背井离乡,从此开始了流浪的凄凉晚年生活。由于她的境遇和心境发生了变化,作品风格也发生了巨变。

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李清照《武陵春》)

一句“物是人非事事休”不禁悲从中来,透露出对美好景物遭受摧残的惋惜之情。这是词人避乱金华时所作,此时她历尽乱离之苦,所以词情极为悲戚,表现了她的故国之思和人生无常之感。这时,李清照的作品与前期相比变化较大,表现出关心国家命运的爱国主义精神。

小野小町在后宫侍奉近二十年,后期思念家乡而离开宫中。不比宫中的荣华富贵,从此生活清贫无依。小野小町虽风华绝代,但却孤独终老。据说小野非常长寿,活到了九十几岁,晚年多怀念过往的富贵荣华,悲叹穷途落魄、人之衰老。

卯の花の/咲ける垣根に/時ならで/わが如ぞ鳴く/鶯の声(小野小町《小町集》)

这首和歌表达了晚年时小野小町的想法:现在的我就像那错过了花期的花一样,只能如黄莺一样悲情地啼叫。像小野小町这样的大美女,年轻时越是风光美丽,年老时就越显孤独凄凉。如此大的落差也不自觉地体现在她后期的作品里。

李清照的作品表现了年轻时候的娇羞,新婚后的幸福感,靖康之变和丈夫的去世所带来的哀愁及对故国之思,由明丽清新变为低徊惆怅,风格转变明显。小野小町的作品多以恋歌为主,前期为花的美丽而感动,后期多为青春而叹息,情感细腻婉约。

七、结语

由此可知,在同为女性诗人的李清照和小野小町的作品中,描绘花的作品占很高的比例,都擅于通过花来抒发自己细腻的感伤情怀,同时两位作家还有以花喻人的特点。通过对二者作品的对比分析,发现在花的修辞手法、表现手法和作品风格上亦有不同之处。虽皆以花喻人,但李清照笔下的花华丽超群,而小野小町所描写的花色彩平淡,姿态怜悯,平凡无奇;虽均以景入情,但李清照多用词描绘一连串动态的景致,小野小町则用和歌描绘静态的画面;虽作品风格都以婉约著称,但前后期风格明显变化:前期两人作品以青春欢乐为主旋律,后期李清照多抒发思念丈夫的寂寞和报国无门的哀愁;而小野小町后期的作品也多是感伤容颜易老、时光飞逝的无奈。由此看来,中日封建女性文学作品有许多相似之处,是具有可比性的。

[1]胡春玲,王妍.李清照咏花词情感探微[J].北方论丛,2003,(3):79-81.

[2]吴功正.李清照的审美素质和审美心态[J].苏州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2):62-67.

[3]周砚舒.对中日古典文学中几种审美观的比较[J].语文学刊,2006,(3):38-42.

[4]徐北文.李清照全集评注[M].济南出版社,1990,(12).

[5]纪貫之.古今和歌集[M].岩波书店,1981,(1).

[6]大塚英子.小野小町[M].笠間書院,2011,(2).

猜你喜欢

和歌小野李清照
心空无尘——小野竹乔的腔调
毛南和歌
玉楼春·红酥肯放琼苞碎
我给你讲 我男朋友是玩户外的
点绛唇
山县和歌
小野清一郎的“道义刑法”:历史、传承及反思
这里会长出一朵花
喝醉的李清照
『万葉集』における月の和歌につい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