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校园周边环境综合治理研究

2014-04-06王恒

关键词:校园教育

王恒

(湖北经济学院 法学院,湖北 武汉 430205)

高校校园周边环境综合治理研究

王恒

(湖北经济学院 法学院,湖北 武汉 430205)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转轨,一股高等院校周边环境综合治理的热潮正在涌动。高校周边环境治理乃整个社会治安和平安创建的晴雨表,针对当前高校周边环境综合治理工作中普遍存在的“认识不够到位、协调不够到位、责任不够到位、管理不够到位、信息不够畅通”等不足,应大力开展高校周边环境的综合治理,充分借鉴欧美国家高校周边环境综合治理的经验和教训,并结合国情、省情,做到“打防结合、预防为主、标本兼治”。

高校校园周边环境;综合治理;建议与对策

一、当前高校校园周边环境治理亟待加强

(一)我国高校校园周边环境治理研究现状

我国高等院校周边环境治理的方向、侧重点与欧美等发达国家存在较大差异。随着我国高校合并、招生规模扩大之势的愈演愈烈,高等教育正处于由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的转轨期,在我国整个教育事业中处于龙头地位,一股高等院校周边环境综合治理的热潮正在涌动。2005年1月28日,中央综治委学校及周边治安综合治理工作领导小组2005年第一次全体会议在北京召开,会议认定我国自2002年连续开展高校及周边治安综合治理工作以来,基本实现了高校及周边治安环境的明显改观,育人环境得到进一步优化,基本形成了高校治安综合治理工作群防群治的良好局面。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学生住宿管理的通知》、教育部副部长陈小娅在电视电话会议上关于《“保护生命平安出行”交通安全宣传教育工程》的讲话,均引起了各界的热烈反响。2002年以来,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吉林摄影出版社、中国标准出版社、远方出版社、金版电子出版公司、安徽文化音像出版社相继结集出版了《学校国际通用ISO9001-2000质量管理标准》、《大学生犯罪防范及犯罪处理实务》、《大学生青春期性健康与心理健康教育指导》、《高校安全综合管理》、《高校师生权益保护及纠纷处理》等全书,对于高校周边环境治理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取得了较为丰硕的研究成果。各省成立的高校周边综合治理领导小组办公室,也相继组织开展了专题研究立项,研究经验宝贵、成果显著。

(二)当前高校校园周边环境综合治理亟待加强

高校校园周边环境治理研究对于高校乃至整个学校良好育人环境的创造,对于广大高校师生良好学习、生活环境的创造具有全新的、深远的意义,对于高校周边环境长效整治机制的构建有着重要的理论参考意义和现实运用意义,同时对于我国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促进社会安定、构建和谐社会,确保二十一世纪高等教育发展战略的实施和教育产业化进程的推动也将产生积极影响。高校周边环境治理作为整个社会治安和平安创建的晴雨表,涉及千家万户,既是高校教育管理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全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更是高校树立良好形象的一个重要窗口。伴随着我国高校扩招、扩建、搬迁以及多元化经济模式的不断涌现,校园周边的网吧、书店、音像制品店等商铺如雨后春笋般林立,以大学生为主要的消费人群,形成了所谓的“校园经济圈”。我国已开始迈入高等教育大众化的门槛,高等教育办学理念、高等教育质量观和价值观、高等教育与社会经济的联动关系也随之发生了一系列的深刻变化,多发的安全事故、复杂的法律纠纷,使高校周边治理问题已成为理论界及实务界普遍关注的热点。我国高校周边恶性事件的引发因素多而复杂,主要表现为:治安隐患、交通安全隐患、消防安全隐患、食品卫生安全隐患、“钟点房”和“出租屋”等旅店住宿混乱、无证占道经营及村民占用高校土地、文化娱乐场所庞杂(书刊店、音像店和电子游戏厅、网吧、歌舞厅、录像放映厅)等,高校周边的暴力、色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亟待抵御、整治。当前我国经济、政治、文化诸领域已经发生了许多翻天覆地的重大变化,针对当前高校周边环境综合治理工作中普遍存在的“认识不够到位、协调不够到位、责任不够到位、管理不够到位、信息不够畅通”等不足,应重点探究如何采取具体的、可操作的举措解决实际问题,包括教育、管理、打击、防范问题,从而归纳高校周边环境综合治理问题背后的某些规律性因素,并以此来综合分析、预测高等院校周边环境综合治理工作的发展走势。

二、国外高校周边环境综合治理经验可资借鉴

在欧美等法治环境较为完善的发达国家,高等教育基本普及,办学方式灵活,教育产业化、大众化程度较高,对于高等院校周边环境治理问题均极为重视。就世界范围看,国外高校周边环境的不安全因素首推“交通隐患”和“暴力抢劫”。根据美国暴力专家莫翰迪(Kris Mohandie)的一项调查结果显示:美国校园及周边的暴力事件每年至少有三百万件,最近数目虽有所下降,但致死人数个案日趋严重,死亡人数加利福尼亚州第一。突发性校园周边暴力,近年来在英国、日本、比利时、台湾等地也如同爆米花此起彼落,枪械攻击、强暴、酒品、毒品和性骚扰案件居高不下,令人怵目惊心。传播学者们更倾向于信奉:影视节目、现代网路与游戏软碟中的血腥暴力内容是“罪魁祸首”,故应对高校周边文化娱乐场所播放的影视暴力镜头做较严格的限制。总的说来,在教育管理体制方面,英国:机构少而精、法制化水平高;美国:层次少、社会监督力度大;法国:集权与分权相结合;德国:州政府享有充分的自治和自主权。由于法制化水平高、社会监督力度大,且各个州政府享有充分自治和自主权,故国外高校周边环境综合治理管理机构的设置少而精,极为注重就“预防、应对绑架等暴力犯罪”、“学生、教师、学校自身权益的法律保护及纠纷处理”、“青春期性健康、心理健康教育”、“校园周边安全综合管理”等问题予以规范,理论研究已达到相当深入的程度,相关立法也已较为成熟和完备,国际惯例和各国判例中均有将理论成功运用于实践方面的典型范例。国外高校周边环境综合治理的理念、途径及方法,各具独特性、合理性,经验宝贵,效果明显,值得我们深思、参考与借鉴。

三、高校校园周边环境综合治理的建议与对策

高校周边环境问题是一个“大环境”问题,高校周边环境治理是一项涉及政府各职能部门的永久性系统工程,“责任重于泰山,防范细至毫末”。“环境育人、环境造就人”,优质教育如果没有环境安全的保障,只是一句空话。而高校自身对校园周边环境的整治又是最无奈的,欲整治却无权,只能借助政府和社会的力量,从改善整个社会环境入手,积极协调校、地关系,因情施策。要实现我国高校周边环境的综合治理目标,需要充分借鉴欧美国家高校周边环境综合治理的经验和教训,并结合我国的国情、省情,一如既往地贯彻“打防结合、预防为主、标本兼治”综合整治方针。

(一)高校周边环境整治的“尚方宝剑”:成立高校校园周边综合治理办公室,探索切实有效的部门联动机制。各高校应协同当地工商物价、公安消防、公路交通、文化教育、新闻出版、食品卫生、市政城管、环境监察、土地规划等多个职能部门以及街道办事处、社区,出动“组合拳”,发出“督办通知书”,齐抓共管、通力合作、坚持不懈。

(二)着眼安全稳定的大局,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切实增强对高校周边治理工作的责任感、敏感性、严峻性和持续性,进一步加强组织领导,有关部门紧密配合,将校园周边环境治理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主要领导要亲自抓,分管领导要具体抓,有关部门要紧密配合。高校历来是社会的一块净土,可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社会上一些不良的思想行为和不正确的利益观念给宁静的校园和学生带来许多负面的影响,社会和学校都有责任和义务来净化学校周边环境,还校园一个安静的环境。

(三)加强高校及周边环境综合治理工作的基层队伍建设,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生特别是住校学生的日常管理工作,健全管理制度,强化管理措施,落实管理责任,特别要加强学校与家长、与社区的沟通与联系,建立“三位一体”的教育管理网络。充分利用校报、宣传栏、黑板报等宣传工具,加强高校师生安全意识、防范能力和法律知识、心理健康教育、生理卫生知识、远离“黄赌毒”的宣传教育,增强自我保护能力和参与学校治安综合治理工作的能力,构建高校安全防范体系。

(四)对校卫队员进行保安业务理论、保安常识、相关法律知识及保安技能等专项培训,成绩合格后才能正式上岗。各级消防机构应严格消防监督检查,加强对学校学生公寓楼、教学楼、图书馆等重点部位的消防安全检查,深入摸排学校及其周边地区录像厅、网吧等公共娱乐场所的消防安全状况,确保校园消防安全,有效改善高校及周边地区的消防安全环境,提高师生及周边群众的消防安全意识。

(五)加大高校及周边矛盾纠纷的排查调处力度,建立各类突发性、群体性事件处置预案;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建立健全责任追究制和检查反馈制,加大检查督办的力度和频度,对师生反映属实的问题发函督办,对在检查中发现的问题现场督办,对久拖不治的老、大、难问题挂牌督办,做到每项工作都有落实、有检查、有反馈。

(六)对高校周边的出租屋实行房屋租赁许可证和治安管理许可证管理。2004年7月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学生住宿管理的通知》不再禁止学生校外租房。眼下高校周边学生村“钟点房”的泛滥不仅给许多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带来了不良影响,增加了高校管理的难度,同时也增加了社会的不稳定因素。对钟点房和违规出租房屋,要坚决取缔,严禁吸毒、赌博、卖淫嫖娼。

(七)切实加强学校周边文化娱乐场所管理工作,对高校周边无证照经营及乱摆乱设饮食摊点、报刊点、音像制品等摊点,各类违法违规广告牌、布标等虚假违法广告行为,非法经营的黑网吧、电脑屋、游戏厅、歌舞厅等娱乐场所进行重点整治,坚决取缔各种反动、淫秽、色情、暴力的经营活动,坚决打击和收缴各类淫秽色情读物和非法出版物。对高校周边违规经营的网吧、影视厅、游戏厅要分别予以警告、停业整顿、治安罚款的处罚,直接吊销营业执照,予以取缔。

(八)媒体参与监督,时刻关注学校及周边环境状况,充分发挥社会监督的作用,督促各项工作落实;聘请义务监督员,动员利用社会各界力量,关心社会文化事业的繁荣发展,彻底整治好校园周边环境。积极探索和建立维护高校周边经营秩序的长效管理机制和监督约束机制,最终实现“优化高校周边环境,提升高校形象”的总体目标。

[1]周文宾.校园周边环境治理建立长效管理机制 [Z].湖南教育网,2006-10-13.

[2]张宗堂.校园周边综合治理实行限期治理承诺制度[Z].青岛新闻网,2005-02-02.

[3]刘茗.传统与现代有机结合的教育管理体制——英、美、法、德教育管理体制比较[N].中国教育报2004-01-29.

[4]赵飞.武汉高校周边学生村:学生情侣的世外桃源[N].楚天金报,2005-10-07.

[5]学校青春期性健康教育指导全书[M].吉林摄影出版社,2002-09.

[6]在校大学生犯罪预防、防范及犯罪处理实务全书[M].安徽文化音像出版社,2003-01.

猜你喜欢

校园教育
国外教育奇趣
题解教育『三问』
软件工程教育与教学改革
什么是“好的教育”?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Q爆校园
再见,我的校园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校园的早晨
春满校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