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生职业自我概念及其规训探究

2014-04-06齐永芹邓凡茂

关键词:规训高职生辅导

齐永芹,邓凡茂

(1.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安徽 蚌埠 233000;2.安徽师范大学,安徽 芜湖 241000)

高职生职业自我概念及其规训探究

齐永芹1,邓凡茂2

(1.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安徽 蚌埠 233000;2.安徽师范大学,安徽 芜湖 241000)

职业自我概念是个体职业生涯发展持续的动力系统。当前高职生的职业自我概念总体水平及相关维度的水平相对偏低,存在规训的必要性和可行性,需要对其规训进行深入探讨。

高职生;职业生涯;职业自我概念;规训;探究

一、职业自我概念及意义

职业自我概念是职业心理学关于自我概念的一个直接应用,它是由美国职业指导专家萨帕(Super,1951)最先把自我概念运用于职业领域,并进一步提出职业自我概念的。

(一)职业自我概念内涵

职业自我概念是指个体对自己与职业关系的认知与定型,它是影响个体职业抉择的自我品质的群集。Super(1957)指出,自我概念实际上就是个体如何认知自己。他认为个体职业的发展就是个体发展和运用自我概念的过程。Super(1963)认为,自我概念是一个群集,是有确定意义的自我认知,并且各种自我概念之间相互联系。自我概念是个体对自我的描述和有自然增长意义的被认知的自我。职业自我概念与职业认同同义,是转变成生涯术语的自我认知的翻译和总和。

(二)职业自我概念形成与发展

职业自我概念是一个多层次、多维度的系统,它并非与生俱来,也非纯粹的个体生物成熟结果,而是在社会化过程中个体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职业自我品质。Super(1957)等人提出的职业发展理论认为,在儿童时期就开始形成自我概念,到青年期正逐步变得明晰,并发展出与若干职业相匹配的自我概念。它强调职业关键期在于青年期,在这一时期个体通过选择使其快乐、成功及有益于社会的若干职业来检验其自我概念。并指出职业选择及发展是个动态过程,个体在探索或担任某个职业角色的期间,同时也发展了其相匹配的职业自我概念。自我概念理论认为职业选择可视为个体在生命的不同阶段表达自我概念的形式(starishevsky,Martin,1963)。个体自我概念不同,在职业活动中其表达自我概念的方式也不相同。因此,个体在选择职业上存在差异。

因此,职业自我概念的形成是渐进式、分阶段逐步实现的,它受个体社会经验的影响,是在社会化过程中个体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三)职业自我概念意义

职业自我概念是高职生全面进行职业生涯规划的前提,也是高职生进行有效职业决策的关键所在。了解和分析高职生职业自我概念的现状,无论对高职生职业生涯规划、高职院校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的设计,还是改善就业现状乃至促进社会生产力都有非常重要的意义。通过对高职生职业自我概念的规训探究,使得他们不仅可以清晰地认知自己,还可以认清自己在目标职业上的优势和劣,从而使得他们能够做出有效的职业决策,促进他们个人职业生涯规划的合理设计。

二、高职生职业自我概念现状

我们采用自编的《高职生职业自我概念调查问卷》,以安徽地区高职院校三年制高职生为被试,对收回的528份有效问卷采用SPSS 17.0软件进行初步统计分析,得到关于高职生职业自我概念如下的相关重要讯息:

(一)总体特征

从总体上初步考察高职生职业自我概念各个维度的基本特征。调查发现,高职生职业自我概念总体均分处于中等偏低水平,这表明高职生对职业自我概念有一些基本认知,但他们对职业自我概念的认知尚不清晰。在高职生职业自我概念各个分维度中,生理自我、职德自我的得分相对偏高,心理自我、社会自我和职能自我得分则相对偏低。

(二)性别

对男女大学生职业自我概念各因素进行两独立样本的t检验,结果发现:除在心理自我和职德自我维度女生得分比男生高外,但未达到显著性水平;在生理自我、社会自我及职能自我3个维度女生得分均比男生低,且达到显著性水平。

(三)年级

以年级为自变量,职业自我概念各维度为因变量,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社会自我、心理自我和职能自我3个维度在年级上均存在显著差异,生理自我和职德自我在年级上则不存在显著差异。进一步的LSD两两检验发现,在心理自我、职能自我维度,大三学生显著性高于大一、大二学生。在生理自我、社会自我维度,大一学生均分高于大二、大三学生;在社会自我维度,大一学生显著高于大二学生。

(四)专业

以专业为自变量,职业自我概念各维度为因变量,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职能自我和职德自我维度不存在显著的专业差异。专业因素(工科、文科、艺术)在生理自我、社会自我及心理自我3个维度上的差异均达到及其显著性水平。除职能自我和职德自我维度,工科学生在其余3个维度得分均显著性高于其他专业学生。而文科和艺术专业在生理自我、社会自我及心理自我3个维度上的差异水平不显著。

(五)生涯辅导

以是否接受过生涯辅导为自变量,职业自我概念各维度为因变量,进行两独立样本的t检验。高职生职业自我概念5个维度在是否接受过生涯辅导上存在显著性差异。进一步的LSD两两检验发现,接受过生涯辅导的高职生在生理自我、社会自我及职德自我3个维度上显著高于没有接受过生涯辅导的高职生。但在心理自我和职能自我维度上,接受过生涯辅导的高职生均分显著低于没有接受过生涯辅导的高职生。

(六)重要他人

以重要他人为自变量,职业自我概念各维度为因变量,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高职生职业自我概念的生理自我和心理自我2个维度在重要他人上存在显著性差异。进一步的LSD两两检验发现,在生理自我维度上,重要他人为父母和老师的高职生的职业自我概念显著高于重要他人为其他亲戚的高职生的职业自我概念;在心理自我维度上,重要他人为朋友的高职生的职业自我概念显著高于重要他人为父母的高职生的职业自我概念。

三、高职生职业自我概念规训探讨

通过对高职生职业自我概念现状的分析,不难发现高职生职业自我概念总体水平相对偏低,在性别、年级、专业等方面存在显著差异,这充分说明对高职生职业自我概念进行规训的必要性;而高职生职业自我概念在生涯辅导和重要他人方面存在显著差异,则又充分说明对高职生职业自我概念进行规训的可行性。我们认为,可以从以下方面对高职生职业自我概念进行规训。

(一)矫正职业自我价值

职业价值观是职业自我概念的动力系统,其核心是职业需要,它对个人思想和行为具有一定的调节和导向作用。因此,职业价值观直接影响高职生的择业观,进而影响他们的就业和未来职业发展。当下高职生的职业价值观过于凸显个体自我价值的追求,而忽视或弱化社会价值的实现。而对个体自我价值的追求过程中往往又是物质层面的追求过多地挤压或排斥精神层面的追求。这要求我们必须对当下高职生“主流”的职业价值观加以矫正,运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来统摄高职生职业价值观的重构和统整。

(二)匹配职业自我心向

当前高职生相关职业所应具备的职业兴趣、职业性格等职业心理素质以及对自我的职业兴趣、职业性格等职业心理素质还知之甚少、莫名其是。因此,需要给高职生开设专业性较强的职业心理学的课程,对他们加强职业心理素质的教育。主要可采用积极或消极两种策略,即:调适心理匹配职业或适应心理备择职业。前者就是积极地调适高职生的职业心理素质,以匹配其心目中的理想职业;后者就是在高职生既有的职业心理素质的前提下,为他们提供若干适合他们职业心理素质的职业,以备其选择。总之,使得高职生的职业自我心向与职业理想或理想职业相匹配。

(三)体验职业自我效能

职业自我效能是建立在个体对其职业能力认知评估的基础上,它影响个体职业目标的确立、职业行为的选择和职业追求的持久性。职业自我效能高的人职业自我认知积极,职业目标明确、客观,职业追求积极主动、乐观自信,能够实现自我职业理想和职业愿望。这要求我们必须为每一个高职学生设计具有较强针对性的、充分的、个性化的实习实训“际遇”,让他们在这些实习实训“际遇”中充分地体验职业自我效能,以提升他们的职业自我认知水平和内在的体验尺度,为他们职业生涯中的职业追求提供持久的动力支持。

(四)塑造职业自我形象

积极进取的职业自我形象的塑造,并非一日之功,而逐步成型于较为合理而完善的个体职业生涯设计与点滴实现的进程之中。这要求我们要科学指导高职生的职业生涯设计,并引导他们付诸实施,以帮助他们逐步塑造积极进取的职业自我形象。必要时还应开展积极的创业教育,通过分类型、分层次的创业活动,增强高职生创业的自信心和自我效能感,培育他们的创新人格,以进一步塑造高职生积极进取的职业自我形象。

四、结语

职业自我概念是自我概念的核心构件,它是个体职业生涯发展持续的动力系统。当前高职生的职业自我概念总体水平及相关维度的水平相对偏低,存在对其规训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这需要我们在理论和实践层面,不断探索、逐步完善,促进高职生积极的职业自我概念的建构,以丰富和升华他们的职业生涯。

(注:本文系2013年安徽省质量工程教学研究项目,项目编号:2013jyxm428;2013年安徽省教育科学规划项目,项目编号:JG13004;2013年安徽省人文社科项目,项目编号:sk2013b051;安徽省质量工程教学研究项目,项目编号:2013szxm147)

[1]Cristina M.Giannantonio,Amy E.Hurley-Hanson.Applying Image Norms Across Super’s CareerDevelopmentStages.TheCareer Development Quarterly.2006,6(54):318-371.

[2]Super D.E,Starishevsky R,Matlin N,et al.Career development: Self-concept theory[M].New York:College Entrance Examination Board,1963.1-26.

[3]Betz,N.E.Self-concept theory in career development and counseling.The Career Development Quarterly,1994,43(1):32-42

[4]李洁.大学生职业自我概念及其在职业指导中的应用[D].南京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5.

猜你喜欢

规训高职生辅导
规训与惩罚:雍正尊孔的帝王心术
研究生师生关系的形成及失衡探析
——从学科规训视角出发
关于实现规训的发展性价值的思考
后现代语境下科学话语在广告身体规训中的转向
三年制高职生与五年制高职生学习力比较研究
高职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创新
基于自律的当代高职生自我教育探析
浅谈高职生讲演能力的培养
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辅导
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辅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