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扩张型心肌病患者肠道病毒感染及其对预后的影响

2014-04-05陈安勇

山东医药 2014年14期
关键词:肠道病毒病毒感染心肌病

陈安勇,李 健,陈 猛

(1青岛大学附属医院,山东青岛266003;2济宁医学院附属医院)

扩张型心肌病(DCM)病因不明,青中年多见,以心脏扩大、心功能障碍、心律失常及栓塞为主要特征,是导致心力衰竭的主要原因之一。近年来随着免疫学、病毒学和分子生物学理论与技术发展,DCM免疫学和临床治疗的研究逐步深入,发现病毒持续感染、免疫异常应答与 DCM的发病密切相关[1]。2010年 2月 ~2013年 2月,我们观察了DCM患者血清肠道病毒RNA表达水平,现分析结果,进一步探讨肠道病毒感染对DCM感患者预后的影响。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随机选取我院同期收治的的DCM患者109例,其中男67例,女42例,年龄18~75(51.7 ±15.7)岁;病程10 d~15 a。均符合1999 年中华心血管病学会制定的DCM诊断标准[3]。排除特异性(继发性)心肌病和地方性心肌病(克山病),排除冠心病、心肌炎、心肌病、甲亢等疾病。

1.2 观察项目

1.2.1 血清肠道病毒RNA表达 采用 RT-PCR法检测血清肠道病毒RNA表达,阳性者判为病毒感染;采用ELISA法检测肠道病毒RNA水平。

1.2.2 肠道病毒感染与预后的关系 通过门诊、电话或住院方式对109例患者随访60 d,比较两组急性心衰再发生率、再入院率及病死率,分析肠道病毒RNA水平与上述指标的关系。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0.0统计学软件。计量资料以±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肠道病毒RNA表达 109例DCM患者中肠道病毒RNA阳性49例(阳性组),阴性60例(阴性组),阳性率为44.95%。阳性组与阴性组患者病毒RNA水平分别为(0.805 ±0.330)、(0.058 ±0.025)pg/mL,P <0.05。

2.2 肠道病毒感染与预后的关系 阳性组再入院率、急性心衰再发率、病死率分别为61.2%(30/49)、40.8%(20/49)、8.16%(4/49),阴性组分别为13.3%(8/60)、10.2%(5/60)、1.67%(1/60),两组再入院率、急性心衰再发率、病死率比较 P均 <0.05。

3 讨论

DCM多隐匿发病,5~10年生存率较低(30%~40%)[4],目前尚无有效防治方法。随着分子生物学检测技术的发展,对于DCM的病因、发病机制的认识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现有血清学研究及临床流行病学调查发现,肠道病毒感染与DCM发病有关,但从患者心肌中难以分离到病毒或检测到病毒抗原,阻碍了有关DCM病因及其防治方法的相关研究。但核酸杂交发现DCM患者心肌中存在肠道病毒复制[5],在心肌中检出负链RNA的患者预后较差,活检后的平均生存时间明显缩短。许弘飞等[6]对25例病毒性心肌炎(VCM)和28例DCM患者的心肌组织进行改良肌聚糖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并对其阳性反应率进行分析得出VCM和DCM病变与肌聚糖被破坏有关,发现病毒感染扮演着重要角色。

有研究证实VCM和DCM的发病与病毒感染及自身免疫反应有关,二者可能是同一病理过程的不同阶段[7]。其机制可能主要涉及两个方面:①病毒通过自身的蛋白酶对心肌细胞的直接作用。②病毒通过机体的免疫系统对心肌组织产生间接的损伤。因此,推测病毒感染启动的自身免疫机制可能是DCM的根本病因之一。在易患个体,心肌细胞损伤导致免疫特许部位的抗原释放,或直接通过分子模拟激活T细胞分化为Th2细胞,后者辅助B淋巴细胞活化为浆细胞产生抗原特异性抗体,从而持续产生自身免疫性心肌损伤。在这个过程中病毒感染作为一个始动因素参与疾病发生发展的整个过程。本研究阳性组患者外周血清中检出肠道病毒RNA定量明显升高,且随访中检测指标持续增高,患者病死率、再入院率、急性心衰再发率均明显高于阴性组,说明病毒能以非细胞毒性方式在心肌中长期潜伏。因此,研究肠道病毒感染引发DCM的机制,揭示肠道病毒在该过程中的作用,并将其应用于临床治疗,从而更好、有效的治疗DCM患者,改善DCM患者的病情和预后。

[1]Liao YH.Functional analysis of autoantibodies against ADP/ATP carrier from dilated cardiomyopathy[J].Int J Cardiol,1996,54(4):165-169.

[2]D'Ambrosio A,Patti G,Manzoli A,et al.The fate of acute myocardit is between spontaneous improvement and evolution to dilated cardiomyopathy:a review[J].Heart,2001,85(5):499-504.

[3]Limas CJ.Cardiac autoant ibodies in dilated cardiomyopathy:a pathogeneticrole[J].Circulation,1997,95(4):1979.

[4]王玉亭,王庭槐.扩张型心肌病发病机理及治疗进展[J].中国心血管杂志,2005,10(3):230-231.

[5]Archard LC,Bowles NE,Cunningham L,et al.Molecular probes for detection of persisting enterovirus infectionof human heart and their prognostic value[J].Eur Heart J,1991,12(Suppl D):56.

[6]许弘飞,瑜洁,李永宏,等.病毒性心肌炎和扩张型心肌病心肌中-sarcoglycom的免疫组化染色观察[J].中国法医学杂志,2006,21(6):15.

[7]程翔,廖玉华,苑海涛,等.抗心肌抗体与病毒性心脏病转化关系探讨[J].临床心血管病杂志,2002,18(2):492-494.

猜你喜欢

肠道病毒病毒感染心肌病
预防诺如病毒感染
伴有心肌MRI延迟强化的应激性心肌病1例
猪细小病毒感染的防治
猪瘟病毒感染的诊治
肠道病毒71型感染所致危重症手足口病的诊治分析
多种肠道病毒引起手足口病细胞免疫功能比较
扩张型心肌病中医辨治体会
TAKO-TSUBO心肌病研究进展
EV71-CA16肠道病毒荧光定量RT-PCR诊断试剂盒的研制
鼻病毒感染的实验室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