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海南省白沙县土鸡产业发展情况的专题报告

2014-04-05海南省农垦白沙垦区畜牧兽医技术服务中心高旺伟

饲料博览 2014年4期
关键词:养鸡户白沙鸡粪

海南省农垦白沙垦区畜牧兽医技术服务中心 高旺伟,

海南省白沙黎族自治县动物卫生监督所 罗 锐

白沙县作为海南省的生态核心区,拥有丰富的森林资源,总面积为2 117平方千米,林地覆盖率达83%,为充分发挥白沙县林下资源优势,结合当地农民良好养鸡的习惯,通过引进龙头企业、成立专业合作社、扶持专业户等形式,以技术创新为手段,促进农民增收为目的,大力推进土鸡产业的发展。2013年上半年,全县土鸡存栏87.4万只,同比增长14.7%,土鸡出栏52万只,增长17.8%。

一、土鸡产业发展现状

当前,白沙土鸡产业在县政府引导下,逐步形成“产供销媒”一体化产业格局,发展势头良好。现已在牙叉镇、邦溪镇、海口市开通三家农产品直销实体店;在海口大同路由企业出资建造了“永基咖啡厅”酒店,酒店采用活鸡、鸡票销售形式,日销售5千只鸡、2千枚鸡蛋,年可销售活鸡180万只,73万枚鸡蛋。2013年10月底开通海南省第一家农产品直销网络平台——白沙农产品网,同步淘宝网上线销售。以“邦溪镇-打安镇-牙叉镇”为主的白沙土鸡产业格局已经形成,销售途径由实体店逐步走上网络销售。

1.加 快优化产业结构,制定产业发展规划

白沙土鸡产业经过2012—2013年两年发展,逐步带动一大批养鸡户,在工商局已注册养鸡公司2家、家禽专业合作社156家。全县建成规模化养鸡场15个,发展规模养鸡大户60多户,累计全县鸡年出栏1 000只以上养鸡户104户,千只以上的养鸡户已成为养鸡产业的生力军。

白沙县秉承生态环保的理念,大力发展龙头企业和养殖小区,组织实施产业延伸以及产品深加工,逐步形成以养殖促加工、以加工带养殖的产业格局。主要以养鸡为主业,精心打造以种鸡饲养、鸡苗孵化、活鸡、鸡蛋销售为主的产业链;以搞好鸡粪加工利用产业和鸡的副产品(内脏、羽毛等)深加工产业为辅助。用鸡粪生产有机肥,用有机肥种植优质稻,用有机稻加工优质米,打出“有机稻米”品牌和以鸡粪为原料的蛋白质饲料的深加工产业链。

2.加 大财政资金投入,大力扶持家禽企业

白沙县以特色资源为依托,以项目为载体,以农民增收创收为目标,因地制宜,调整优化养鸡产业结构,加强良种体系和示范基地建设,大力培育养殖龙头企业、专业村、专业户,扩大养殖规模,转变养殖方式,提升现代化生态养殖水平。

通过“海南省中部地区农业发展资金”带动产业发展。白沙土鸡产业2012年项目投入资金1 240万元,2013年项目资金700万元,两年共计投资1 940万元。项目建设后,即白沙土鸡产业化建设项目计划总投资1.92亿元,主要建设“五个一”工程,即建设一个种鸡场,一个电子交易平台、一个加工厂,一个乡镇建和一个示范基地,发展1 000万只鸡的养殖规模,同时实施“239”计划,即成立200家养鸡专业合作社,发展3 000户专业养殖户,带动9 000户农民养鸡。项目投产后,年出栏白沙土鸡1 000万只,实现产值8亿元人民币。产业预计发展目标:2014年底实现土鸡出栏227万只,同比增长18%,产值达8 720万元。2015年底实现土鸡出栏272万只,同比增长20%,产值达10 470万元。2016年底实现土鸡出栏327万只,同比增长20%,产值达12 570万元。

海南省家禽生产补贴保障产业持续发展。2013年上半年家禽生产业受禽流感影响,活鸡价格持续走低,严重打击养殖户积极性。省政府积极出台家禽生产补贴政策,补贴白沙县61万元,受惠生产企业8家,其中养鸡企业6家,确保了白沙县养鸡产业持续发展,同时县财政局正在制定财政贴息贷款政策,通过政策性贴息贷款,将惠及更多养殖户解决资金周转问题。

3.科 技含量大幅提高,生产水平快速提升

随着养鸡规模的扩大,带动一批新技术、新设备广泛应用。千羽以上的养鸡户基本都安装了饮水系统、定时补光等自动化设备。七坊镇富涵和打安镇乐华养鸡小区在鸡舍内安装了自动饮水、补光、通风、上料等设施。采用网上饲养模式,大大降低了鸡感染寄生虫病的风险,成活率显明提高,高达95%以上。饲养方式的改进,管理方式方法的科学化,使生产水平明显提升。

4.生 产模式趋于规范,品牌意识不断增强

白沙县通过“政府+公司+合作社+农户”的一体化生产经营模式,生产趋于规范化,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统一进行供苗、供料、技术服务、疫病防治、产品销售,有效降低了养鸡户的养殖风险。

在品牌意识上,现代消费者的品牌观念不断增强,品牌打造成为生产经营的发展趋势和目标。富涵牌白沙土鸡,由富涵家禽养殖合作社于2011年注册“富涵土鸡”商标,现有产蛋种鸡2 500羽、后备种鸡3 000羽,年出苗100万羽;合作社带动养鸡户200多户,年出栏商品鸡25.3万羽;专业合作社员5户,年出栏商品鸡14.7万羽。富涵鸡蛋品质优、营养价值高、绿色无污染,掀起白沙“富涵土鸡”牌土鸡蛋销售热潮,实现了品牌、效益双丰收。在2012年海南省冬交会上,一对“白沙土鸡夫妇”拍卖出4万元的高价,引起社会广泛关注,中央7套致富经栏目组来到白沙县实地考察,并在黄金时间在电视热播,打响了“白沙土鸡”这一品牌。

5.发 展林下立体经济,带动“一盘五带”经济

为解决鸡粪污染问题,县政府积极引导规模养鸡场和养鸡大户,建设沼气池、集粪池、废渣贮存池等基础性防污设施,鼓励规模养殖户实行“沼+林+果”的环保养殖模式,结合白沙县“一盘五带”计划,“一盘”即橡胶产业全县一盘棋,“五带”即生姜、竹子、南药、土鸡、瓜菜五个优势产业带。把鸡粪堆积发酵或晾晒,加工成有机肥料用于橡胶、生姜、竹子、南药大棚蔬菜种植。目前,干鸡粪最高售价每袋15元,经济效益可观,从而增加了养殖经济效益,减少环境污染压力。

6.生 产性能更加优化,品种改良成效明显

全县良种鸡的比例逐年攀升,品种改良成效显著。全县已建两家规模化种鸡场。“永基牌”白沙土鸡邦溪种鸡孵化场,现存栏种鸡4万只,后续工程建成后可存栏10万只种鸡,年出栏鸡苗1 600万只。“富涵牌”白沙土鸡孵化场,现存栏种鸡总计6千只,后备6千只,年孵化鸡苗可达155万只,合作社到2018年预计可以存栏种鸡5万套,届时全县鸡良种化可达90%以上。白沙县肉鸡具有生长快、耗料少、耐粗饲、抗病力强、抗逆性强、肉质好、蛋品质优等特点。2013年6月底全县良种鸡覆盖率达85%以上。

二、制约产业发展因素

1.发 展思路难于统一,龙头带头动力不足

白沙县养鸡企业起步较晚,经济实力薄弱,带动群众的能力不强。龙头企业老板存在“小富即安”的心理,少数干部则产生了“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想法,养鸡户饲养管理水平参差不齐,现代化饲养管理水平不高,使鸡群的生产潜力得不到充分发挥,从而导致成本增高,经济效益低。资金短缺融资困难,项目建设用地难征的现象。

目前,资金、土地资源是制约养鸡产业发展的瓶颈。规模养鸡启动资金和周转资金数额较大,单靠养殖户个人投资金额有限。银行对农村个体户的贷款额度小、期限短、门槛高,受银行信贷权限限制和部分养殖户诚信度较低影响,养鸡户很难得到较大金额的贷款支持,资金周转困难已成为制约养鸡业扩大生产的重要因素。养殖用地难调整。随着农业税的免除加上受国家用地政策限制,县里储备用地紧张,直接调配的土地少,调整农户手中的土地涉及户数多、开支大、难度高。

2.技 术服务难以保障,环境污染难于治理

从目前的部门职能看,县畜牧兽医局负责畜牧业生产、负责疫病防控和动物监督,各乡镇畜牧兽医站合并到了农业服务中心,畜牧业生产发展、疫病防控、动物监督的三大职能分属两个单位,削弱了畜牧服务体系技术推广、疫病防控、动物卫生监督及指导生产的职能。使大部分养鸡户得不到应有的技术指导,造成养鸡成本增加,制约了养鸡产业的发展。同时,养殖中不可避免地存在着粪便污染和臭味,对环境造成一定污染。要是建设有机肥厂或鸡粪发电厂,鸡粪来源又不足;鸡粪直接用于肥田,又出现“过剩”情况。

3.特 色品牌培育不足,产品标准难以规范

虽然白沙县白沙土鸡品牌在2012年冬交会上打响了品牌,但是后续品牌树立、绿色认证工作缺失,品牌建立跟不上,品牌效益难以体现,相应的土鸡产品标准建立工作未开展。这让养鸡户看不到品牌效益,对饲养“永基牌”、“富涵牌”白沙土鸡信心不足。同时,土鸡产业链缺失,鸡苗供应、技术指导、饲料配送、兽药供应、成品鸡回收等一条龙服务尚未形成,龙头企业后续保障工作不到位,调动养殖户积极性差。

三、白沙土鸡产业化发展建议

1.建 立保种繁育基地,制定特色产品标准

县政府积极与龙头企业合作,做好保种繁育基地选址工作,按照“自繁自养”的思路,做好白沙土鸡保种扩繁基地建设。同时,将土鸡良种繁育补贴经费列入县级财政预算,解决保种资金困难。由财政局会同物价局、统计局、畜牧局一同制定详细的土鸡种鸡及鸡苗补助标准,解决白沙土鸡保种、提纯复壮、扩繁问题,为白沙县白动土鸡专业化生产奠定坚实基础。

选定2~3个乡镇作为保种核心区,保护核心区,要求存栏纯种优质白沙土鸡不少于1 000只。公母比例为1:10,养殖方式实行小群放养亦可采用人工受精模式,采用避免近亲交配的随机交配制度,每代选择优秀个体留种,实行等数留种,种群规模世代间保持一致,世代可以交叉,以充分保留白沙土鸡的基因库。

同时,会同县畜牧兽医局、技术监督局、卫生局、工商局等部门联合制定和印发《规模养鸡场(小区)建设标准》、《规模养鸡场(小区)技术操作规程》、《白沙土鸡饲养标准》、《白沙土鸡质量标准》(试行)等相关质量标准。通过制定相关标准,来规范规模场的场址选择、场房规格与布局、疫病防治、污染治理以及饲养管理、投入品记录、无公害生产、技术档案等做出明确的规定,并负责监督实施。同时对白沙土鸡的品种选择、饲料配方、生长指标、生产指标和上市销售标准要求方面做出严格的规范,并负责相关部门指导和监督,实行标准化生产。同时,加快禽产品的原产地认定、产品认证、商标注册,树立品牌效应,增强市场竞争力,将白沙县的养鸡环境优势变成产品优势和品牌优势。

2.畜 牧业反哺于农业,综合治理粪污问题

畜牧兽医、国土局等部门积极引导养殖户绿色养殖,增强环保意识,按照有关标准建设鸡舍、粪污处理设施,指导养鸡户搞好鸡粪加工及无害化处理,引导养殖业走农牧结合、循环发展之路。

鸡粪可代替部分蛋白质饲料。经过乳酸菌发酵过的鸡粪是极好的蛋白质饲料,可以替代猪30%日粮,鸡粪喂猪能降低养猪成本,而且还能减少污染,形成生态产业链,是一项极具推广价值的技术措施,白沙县大力发展牛大力、生姜、裸花紫珠、益智、竹种植,把鸡粪作为肥料,就地取材、节约肥料问题,减轻农民负担。

发展现代养殖业,提升养鸡装备水平。实行雨污分离、粪尿分离,改鸡粪的刮粪机收集为皮带传输机收集。推广标准化密闭式鸡舍,实现水帘降温。探索鸡粪收集利用新技术,实行干清粪处理,改乳头式饮水器为水槽供水;推广鸡粪除臭技术,在饲料中添加酶制剂或用生物制剂处理粪便和养殖场地。

加强与大专院校“联姻”合作,逐步实现“产学研”一体化。县政府积极跟海南大学、海南省农业科学院等国内外研究院所合作,积极探索鸡粪循环利用的新途径。

3.加 快制定优惠政策,培植壮大龙头企业

狠抓招商引资。以培植产品加工和粪污处理企业为重点,加大招商引资和培植“龙头”的力度。建立一批禽产品精深加工企业,对禽产品进行收购、包装、冷藏、销售一体化服务,拉长产业链条,提高产品的附加值。

落实养殖用地。在土地整理和新农村建设中,充分考虑规模化畜禽养殖的需要,预留用地空间。鼓励和引导农户协商、调整养殖用地,利用林地养殖鸡,积极推行标准化规模养殖,合理确定用地标准,节约用地。

拓宽投资渠道。县级财政支农资金、农业综合开发多经项目、科技项目等资金,优先扶持发展鸡产业,鼓励和扶持发展鸡的规模养殖和产品加工。积极引导社会各界力量和有实力的企业投资建设鸡的养殖小区或产品加工企业。

4.加 快实施品牌战略,不断强化市场监管

品牌是市场的通行证。坚持“创品牌,争市场”认真实施精品名牌战略,跟龙头企业寻求长期合作,共同发展。加强行业自律,发挥养鸡专业合作社的模范带头作用,对社员实行统一管理与服务。严格执行质量和价格监管制度,合作社负责监督鸡质量标准和产品最低销售价格。为更好打响“白沙土鸡”这一特色品牌,要求社员统一使用“白沙农产品”商标,实行统一包装,来提高白沙土鸡的品牌整体形象。

5.完 善培训体系建设,增强农民养殖信心

目前,白沙县缺乏对养鸡户一套系统培训机制,往往是县政府、企业、合作社单独培训,造成养殖户技术参差不齐、组织化程度低,加上白沙县缺乏大量饲养管理技术人员,不能有效的抵御疫病。县政府应该牵头,整合社会资源,共同抵御养殖风险。并由畜牧部门分年度、按区域、有计划地对养鸡户从鸡舍建设、养殖设施、标准化饲养、环境污染控制、经营管理等方面进行系统培训,增强产业抗市场风险能力,从而达到增强农民养殖信心。号召广大养鸡户加入家禽专业合作社。一方面是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和抵御市场风险能力,壮大养鸡队伍,拓宽融资渠道。另外一方面家禽专业合作社具有可持续发展性,可以保障社员经济利益。

6.结 合精品旅游路线,扩宽土鸡销售途径

县政府应当结合白沙县旅游资源,根据当地旅游特色,积极寻求酒店、农家乐、网络销售等形式。在旅游景点、农家乐销售土鸡。即可活鸡销售,亦可购买鸡票、蛋票;或者网上交易实行电子购票,凭纸质票据或者电子票据在指定酒店、农产品直销店换取。打造网上平台,积极跟白沙网、阿里巴巴网合作,开通网络销售平台,利用物流网进行大宗交易销售,销往内地各大城市。

猜你喜欢

养鸡户白沙鸡粪
白沙水库
鸡粪喂猪注意事项
白沙涧
印尼养殖户免费送鸡
集约化鸡场鸡粪的资源化利用
白沙水库
因鸡粪争吵老汉突发脑溢血当事人被判部分担责
专业合作社规模出优势
肉鸡啄羽咋回事
养鸡场粪污处理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