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例鸡传染性鼻炎的诊断与防治体会

2014-04-05

兽医导刊 2014年12期
关键词:产蛋量病鸡鼻炎

姜 梅

(河南省罗山县动物卫生监督所,河南罗山 464200)

一例鸡传染性鼻炎的诊断与防治体会

姜 梅

(河南省罗山县动物卫生监督所,河南罗山 464200)

鸡传染性鼻炎是由鸡副嗜血杆菌引起的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以患鸡鼻孔流涕,面部水肿和结膜炎为特征性症状。此病发病率高,死亡率低,造成育成鸡生长不良,鸡群淘汰率增加,产蛋鸡产蛋率明显下降,持续时间长,较难根治,经济损失很大。近年来,随着集约化养鸡业的蓬勃发展,本病已成为鸡的主要传染病之一,并越来越受到养殖户的关注。

1 发生情况

2013 年 11 月 15 日,某一养殖户饲养的 2500只蛋鸡,按正常免疫程序免疫,进行了新城疫、马立克氏病、传染性法氏囊病和传染性支气管炎等疫苗的免疫,常规饲养到 226 日龄时,鸡群突然发病,以打喷嚏、咳嗽和头部肿胀为主要特征。开始时个别鸡零星发病,即时投服水溶性红霉素0.4%饮水,病情略有缓解,但疗效不明显,喂服 3 天停药后发病率升高,死亡较少。鸡群采食量下降两成多,饮水量降低,产蛋量下降 25%左右。遂带 4 只有明显症状的病鸡到我动物医院诊治。通过剖检、实验室诊断,最后诊断为鸡传染性鼻炎,立即采取综合性的防治措施,使疫情很快得到控制,产蛋量迅速恢复。

2 临床症状

本病潜伏期短,为 1~3d,病鸡精神沉郁,采食量下降。病初有部分鸡只出现流泪,眼眶积聚泪泡,打喷嚏,鼻腔流出稀薄水样液体,发病 3d左右鼻液浓稠并有臭味,堵留鼻腔而出现甩头甩鼻,颜面、鼻窦肿胀,呼吸困难,病鸡常摇头欲将呼吸道内的黏液排出,并伴有啰音,咽喉亦可积有分泌物的凝块,个别严重的会窒息而死。本病发病率虽高,但死亡率较低,尤其是在流行的早、中期鸡群很少有死鸡出现。但在鸡群恢复阶段,死鸡、淘汰鸡增加,发病鸡群的产蛋量下降 20%左右。

3 病理变化

病死鸡多瘦弱,病鸡尸体消瘦,胸骨突出,多数消化道空无食物,不产蛋。将 4 只病鸡放血处死后,主要病变为鼻腔和窦黏膜充血肿胀,呈急性卡他性炎,表面覆有大量黏液。其中有 1 只病鸡的鼻窦内有干酪样坏死物,有 2 只病鸡的脸部及肉髯皮下水肿。共同特征是鸡输卵管内有稀薄的呈灰黄色或蛋黄色分泌物,管壁变薄,卵泡充血、出血,甚至有部分卵泡液化,卵黄性腹膜炎。

4 实验诊断

4.1 病料取材

病鸡致死后,通过无菌手术剪开窦腔和鼻腔,将无菌棉拭子深探插入腔内,蘸取分泌物。

4.2 细菌学检查

(1)细菌分离培养:将蘸取分泌物的棉拭子直接划线接种于巧克力琼脂平板上,37℃烛缸法培养 48h后,在巧克力琼脂平板上形成光滑、凸起、灰白色、半透明、直径0.5~1.0mm的菌落,有的菌落周围带有彩虹。(2)生化试验:能发酵葡萄糖、麦芽糖、蔗糖,产酸;而不能发酵乳糖。吲哚试验阴性,接触酶试验阳性。

4.3 平板凝集试验

随机采取病鸡血分离血清,按常规操作方法进行鸡传染性鼻炎标准平板凝集抗原试验。试验结果为传染性鼻炎阳性。

4.4 药敏试验

将分离的菌株转种到巧克力琼脂板上,用恩诺沙星、氨苄青霉素、强力霉素、左旋氧氟沙星、复方新诺明、土霉素、阿米卡星和红霉素等共 10 种药物试纸片作药敏试验。结果表明:阿米卡星、复方新诺明的抑菌圈直径最大,为高敏;左旋氧氟沙星、恩诺沙星为中敏,泰乐菌素、林可霉素和红霉素低敏;其他药物不敏感。根据以上流行病学、临床症状、剖检变化和细菌学试验结果,诊断为鸡传染性鼻炎。

5 治疗与措施

针对此群蛋鸡的情况,为尽量降低经济损失,笔者没有使用磺胺类药物。通过采取以下的措施,5d后病情得到控制,停止发病,7d后采食恢复正常,约 20d后鸡群的产蛋率恢复到发病前的水平。

5.1 药物治疗

鸡群用 5%左旋氧氟沙星每 100g兑水 150kg饮水,供鸡群自由饮用,连用 5d,可有效控制本病病情的发展,对治疗本病取得很好效果。

5.2 病鸡隔离

每天观察鸡群,发现病鸡及时隔离,除个别淘汰外,其他的肌肉注射阿米卡星按体重 3 万单位/kg,每天 1 次连用 3d。

5.3 提高饲料营养水平

在饲料中添加 2%的大豆磷脂、维生素 C、维生素 E 和电解多维等,以利于提高鸡只的抗病能力,增强治疗效果,对恢复产蛋量有很大的帮助。

5.4 环境净化

在保证鸡舍正常温度的情况下,保持通风,及时排气,降低氨气浓度,减轻对呼吸道黏膜的刺激。彻底清除鸡舍内粪便,每天清洗消毒水槽 1~2 次。加强舍内外环境的消毒,每天用 0.3%过氧乙酸进行带鸡消毒 1 次,但消毒时应注意喷出的雾滴要小,以免因刺激过大加重病鸡呼吸道症状。

6 综合防治措施

6.1 加强饲养管理

康复的带菌鸡是本病的主要传染源,引种时要注意种鸡场有无传染性鼻炎病史,不购买鸡传染性鼻炎康复种鸡的后代和疫区内的育成鸡。鸡场在平时应加强饲养管理,改善鸡舍通风条件,降低鸡舍内氨气浓度,避免刺激鸡的上呼吸道黏膜。鸡场内应做到全进全出,禁止不同日龄的鸡混养,康复后的鸡群仍可带菌,对其他新鸡群是一个威胁。因此,要彻底清除鸡舍内粪便和其他污物,清扫后的鸡舍用高压自来水彻底冲洗,再用 2~3%的烧碱水溶液消毒和 0.2%的过氧乙酸溶液或 2%次氯酸钠喷洒消毒,干燥后高锰酸钾 21g/m3,福尔马林 42ml/m3,对鸡舍进行熏蒸消毒,空置半个月以上才进鸡苗。

6.2 疫苗免疫

在本病流行地区,小鸡长到 40 日龄时,每只肌肉注射传染性鼻炎油乳剂灭活疫苗 0.3ml,产蛋前每只再肌肉注射 0.5ml,可使鸡在整个产蛋期不发或少发病。值得一提的是市场上疫苗产品种类繁多、品牌各异,不同的厂家,生产出来的疫苗质量有很大的区别,在生产中必须选择农业部批准的定点企业生产的合法疫苗。

6.3 做好防应激工作

鸡传染性鼻炎是秋冬季节产蛋鸡常发的疾病,天气变化大,外界温度忽高忽低,天气潮湿等变化时,应做好防应激工作,要给鸡群供应充足的营养物质,使鸡群的饲料营养合理,多喂些富含有维生素 A 的饲料,以提高鸡群的抵抗力。

猜你喜欢

产蛋量病鸡鼻炎
鸡不“歇伏”提升产蛋量
鸡维生素B1缺乏症的诊治分析
远离『鼻炎闹』 静享黄菊之秋
南瓜喂蛋鸡可使产蛋量增加
猪萎缩性鼻炎的防治
中医赶走恼人鼻炎
葱汁治鼻炎
病鸡治疗期饲料调整与控制
蛋鸡得了疲劳症咋办
病鸡治疗期饲料调整与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