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秋冬季猪应激性综合征防治

2014-04-05张小萍

兽医导刊 2014年12期
关键词:本场猪群猪舍

张小萍

(靖江市靖城畜牧兽医站,江苏靖江 214500)

秋冬季猪应激性综合征防治

张小萍

(靖江市靖城畜牧兽医站,江苏靖江 214500)

现代规模化猪场秋冬季疫病防控受到温差波动这一典型应激因素的制约,以病毒性疾病为首的“多病原、多重感染、混合感染”型疾病严重威胁生猪养殖业,对这种季节性、应激性综合征若没有完善的综合防治方案,一旦爆发疫病损失严重。综述秋冬季猪应激性综合征的发病及流行特点,结合养殖实践的成功经验总结,制定了秋冬季猪应激性综合征较为完善的防治方案,在实践中取得明显经济效益。

猪应激性综合征;应激因子;混合感染;预防控制措施;治疗要点

1 猪应激性综合征定义阐述

之所以称“猪应激性综合征”,是因为当前猪发病不能以单纯的“病毒性、细菌性、寄生虫性或营养性”疾病来定论,其中任何一种原发病皆可能并发或继发其它感染,比如,若“营养性疾病”为原发病,就可能因为缺乏某种动物机体必须的营养物质,机体免疫力下降,其它致病原(病毒、病菌、病原虫、支原体等)就会乘虚而入,形成2种以上的混合感染,这是当前动物发病的普遍现象。因此,当前动物发病较全面概括的定义应该是:某些不利应激因素(致病因子)综合作用下,导致动物机体生理活动紊乱,从而出现一些特征性的病理反应。

2 预防控制措施

2.1 科学制定免疫程序

规模化猪场的免疫程序制定反应了本场的综合养殖水平,秋冬季高危害病毒性疾病必须仰仗做好基础免疫,比如猪瘟、猪蓝耳病、猪口蹄疫、猪流感、猪传胃、猪轮状病毒病等,这些重大疫病虽不一定要面面俱到,但猪场必须结合地方流行病学调查和本场实际情况,针对性选做其中最可能构成流行、发病的病种疫苗进行接种,尤其是妊娠母猪产前获得有效的被动免疫效价,可为后代提供良好的母源抗体保护;断奶仔猪、育肥猪、种猪也要结合本场实际,参照国家或地方畜牧行业标准的免疫程序,科学制定免疫计划,确保本场常年免疫抗体合格率达75%以上,由此可以保障本场秋冬季无重大动物疫病发生,猪群发病及死亡率可得到有效控制。

2.2 构建适宜养殖环境

2.2.1 猪舍保暖与排湿换气 猪舍“温度、湿度、通风”三大要素的科学调控,基本上构建了猪群适宜的生长小环境,但猪场秋冬季“保暖”与“通风”之间似乎存在一些矛盾,因为要保持猪舍内温度,往往需要长时间关闭门窗,这很不利于舍内超标的湿气、有害气体排出。“低温”最适合病毒繁衍滋生,空气湿度超标会助长致病菌和寄生虫,有害气体超标可诱发猪呼吸道疾病,因此,秋冬季如何协调这三者关系是一个难题。解决办法:定期打开门窗促进排潮通风、空气对流,每天视本场养殖规模,至少打开门窗3~4次,养殖密度大的,可多打开1~2次,每次打开时间为10~20min,以管理员置身猪舍无明显刺鼻异味、潮湿感、呼吸不畅的感觉为宜;推荐不同猪群要区别对待,仔猪舍温度25~30℃、相对湿度60~65%,母猪舍温度18~20℃、相对湿度65~70%,育肥猪舍20~25℃、相对湿度60~65%,种公猪舍15~20℃、相对湿度60~65%。构建以上适宜环境可以确保不同猪群发挥最佳生长于繁殖性能,猪群整体抗病力得以提高。

2.2.2 猪舍保洁消毒 猪舍内垫料长时间不清除、粪尿蓄积,除了会产生有害气体,还会滋生病原菌、寄生虫等。因此,秋冬季猪舍内仍要坚持及时清除粪尿、被污染垫料,开展制度还消毒,保持清洁、干燥、无菌。秋冬季消毒次数相对于夏季可适当减少,但不能省略;彻底清除粪污、垫料等有机物可提高本次消毒实效,杀灭多量病原微生物;秋冬季受低温影响,可能抑制消毒剂效果,建议配制浓度适当放大;猪群中若有个别发病,特别是症见“咳嗽、喷嚏、流涕”,类似于感冒症状的,要引起高度警觉,立即隔离患猪专舍饲养、治疗,因舍内空气气溶胶可能被污染,建议密闭猪舍以食醋或高锰酸钾液熏蒸20~30min,或“艾叶、大蒜秸秆、青蒿”任取其中1~2种,点燃烟熏舍内20~30min,可以去到一定的消毒灭源、防治呼吸性疾病的作用。

2.3 科学饲管

为增强猪群体质、提高整体抗病力,秋冬季要保证科学饲喂猪群,饲料营养要全价均衡。高营养水平对维持猪群机体正常的免疫功能十分重要,满足猪当前生长阶段的营养需要,即是保证猪有一个健康的体况,能有效提高其抗病力。养殖实践中,科学的饲喂方式应按猪不同的生长阶段,科学地投饲不同营养标准的全价日粮,并根据猪体重、采食情况的变化等适时调整日粮配方;要注意饲料的保存条件,禁止饲喂霉变饲料,以免霉菌毒素造成猪的免疫功能和抗病力下降;饲养者每天都应检查饲槽中残留的饲料并及时清除,防止猪群才是变质饲料;多渠道培训饲养管理人员,提高养殖水平,尽量减少断奶、换料、转栏、用药、疫苗接种等造成的不良应激;尽量坚持自繁自养,避免外购隐性感染个体,造成本场疫病风险;必须引进种猪时,新进猪不能与本场原有猪群立即并群,因为不同猪场的微生物环境不一样,都有其特异性,引种要通过畜牧部门审批,从正规渠道引进,之前必须对供应场法定资质、防疫及流行病史等情况充分调查,并加强检疫检验,确保安全引种;新进猪群需隔离饲养6~8周,隔离舍距本场猪舍至少200m以上,有条件的越远越好,应指定专人饲养,使新进猪群适应本场原有猪群微生物群落(病原体),并经专业人员做好疫病风险评估,确认安全后再行并群。

2.4 善用保健预防方案

针对秋冬季病毒性疾病、呼吸性疾病居多的特点,笔者推荐自场实践经验组方:高纯度“黄芪多糖”+“氟苯尼考”或“替米考星”,具有抗病毒、抗菌双效作用,防治效果显著。其中,显症为呼吸困难者以“黄芪多糖”+“替米考星”效果尤佳;“小柴胡散+麻黄鱼腥草散”配制成“复方散剂”,按0.5~1%拌料添加,对防治秋冬季猪病毒性、细菌性呼吸道疾病效果极好。猪场保健方案应与时俱进,因为当前猪传染性疾病种类不断增多、新病频发,多病原、多重感染或混合感染加重,故应在养殖实践中不断摸索,探讨出切合本场实际的保健方案。总之,猪场保健用药要有针对性,确保达到真实有效的预防作用,具体组方原则为:尽量选用无毒副作用或是毒副作用小、无耐药性、无药残的药物;按照中兽医食药同源、标本兼治理论,选用能调节动物机体免疫功能、增强免疫力的食药材,既能调理动物机体内各器官机能活动、保持平衡、解除免疫抑制,又能有效激活细胞再生系统;最好选用广谱、安全、高效药剂,可兼顾抗病毒、抗细菌,能有效抑杀衣原体、支原体、螺旋体、真菌,并能增强抗应激力;要选用质量有保障、科技含量高的药物,一些具有独特配方的中草药制剂值得业内推广应用。

2.5 加强日常监测

秋冬季猪场处于发病高峰期,饲养者每天密切监测猪群动态,及时发现异常个体,早发现、早处置,可最大化降低疫病风险,减少损失。现代规模化猪场应具备完善的养殖档案,其中的动物免疫情况、发病情况、饲料与药物使用情况、病死畜处置情况等是规定填写的重点内容,这对于本场今后制定更完善、更实用、更科学的免疫计划(免疫程序)和保健方案等有积极意义,规模化猪场应当指定专业技术人员将本场动物疫情监测形成常态化工作开展。

3 治疗要点

针对秋冬季猪的发病特点,笔者推荐自场经验实用组方为:(1)黄芪多糖(注射液)+柴胡(注射液)+头孢噻呋钠或氨苄西林钠、复方青霉素,混合均匀后肌肉注射,有较好的抗病毒、抗菌作用,秋冬季诸般疫病皆有一定适应性;(2)对于喘咳、喷嚏、呼吸困难的病例,建议黄芪多糖(注射液)+柴胡(注射液)+替米考星或氟苯尼考,混合肌注,据临床观察,效果颇佳,因为本方较广谱,所以秋冬季猪病较常用;(3)若诊断为寄生虫性原发病,则应对症施用抗寄生虫制剂,配合上述2则优势组方,效果更加明显。(4)重症病例建议适当静滴或静注氨基酸、糖盐水等营养补给药,并实具体显症,对症施用抗惊厥、抗心衰、控酸中毒等辅治药剂,有药物协同增效作用,可有效提高治愈率、降低死亡率。

[1] 欧广志.猪应激产生的原因分析及应对措施[J].中国动物检疫,2012,29(3):55-56.

[2] 夏鸿杰.引起猪应激综合症的原因及预防措施[J].中国畜禽种业,2014,(6):83.

[3] 杜敬党.断奶仔猪应激综合症的防治[J].畜牧兽医科技信息,2014,(1):57.

猜你喜欢

本场猪群猪舍
猪群咳嗽多发季 养猪人如何应对
母猪怀孕后如何控制猪舍环境
冬季猪舍有啥讲究
得分王
阳光猪舍与普通猪舍育肥对比试验分析
积分榜
猪群发生传染病时的控制措施
新型帐篷式猪舍的使用
猪群亚健康
对大蜂螨传播途径的几点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