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二级综合医院护理健康教育现状分析与对策探讨

2014-04-05李爱萍蔡丽华戴雨梅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14年24期
关键词:病区手册知晓率

李爱萍, 于 敏, 蔡丽华, 戴雨梅, 陈 震, 丁 萌

(江苏省泰兴市人民医院 护理部, 江苏 泰兴, 225400)

目前,各地医院都在广泛开展健康教育工作,但由于地区差异以及人们对健康教育的认识深度不同,使得健康教育在临床实践中出现参差不齐的现象[1]。本文对泰兴市4所二级综合医院的护理健康教育实施现状进行了调研与分析,以提高健康宣教覆盖率和病员知晓率,为健康教育更好地开展提供依据,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泰兴市4所二级综合医院中26个护理单元,包括呼吸科、心血管内科、神经内科、内分泌科、骨科、普外科、五官科、胸外科、小儿科等病区。对2013年7月各医院同期住院患者进行了健康宣教专项问卷调查。每单元随机选取10例,抽查住院患者总数260例。其中,男性138例,女性122例,年龄最小1岁,最大79岁,所有患者均神志清醒,能自己完成或由家长完成调查。随机调查在岗护士51人。

1.2 方法

参考大量文献资料设计并发放《护士健康宣教调查表》,统计护士对健康宣教的意见和建议;使用《健康教育督查表》对当班护士随机考核,分析护士健康宣教的能力及质量;对住院患者使用《健康宣教与康复指导专项调查表》统计护士对健康宣教的落实情况与病员知晓程度,将26个护理单元健康宣教与康复指导情况进行统计。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TATA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整理和输入,等级资料通过计分的形式转化为计量资料,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频数资料采用卡方检查,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宣教执行情况

二级综合医院对入院宣教率和住院宣教率达98%~100%,对患者康复训练宣教率、手术前后宣教率及检查前后宣教率较低。不同病区比较,外科病区检查前后宣教率明显比内科高,儿科宣教率最低。

2.2 护士实施宣教情况

在病员知晓程度中,知晓率只占74.9%。宣教覆盖率高、患者知晓程度高的病区与宣教不足的病区相比,护士对宣教工作较为重视,花费宣教时间较多;教育手册较为完善,能满足宣教需要;能严格按照教育手册进行;护士感觉宣教效果较好。

2.3 影响健康教育因素

通过问卷调查,护理人员反映影响健康教育的因素分别有:缺乏教育时间,缺乏专业知识和技能,教育资料不完善,采用的方式不适宜,患者或家属不理解或不重视,另外患者沟通困难或接受困难。

2.4 患者宣教知晓程度差异

病种单一病区如呼吸科、骨科、神经内科病员知晓率相对较高。患者自主活动能力正常、护理工作相对较少的病区如五官科、血液科知晓率相对较高。此外,文化程度高的患者宣教知晓率高。

3 讨 论

3.1 存在问题与原因

3.1.1 医院管理者认识不足:相关部门管理者在人员安排方面未能给予足够的支持,在分配工作时亦未安排充分的健康教育时间。同时部分病区人力和物力投入不足,未能完善教育手册。

3.1.2 护士缺乏主动意识:中小型医院护士受床护比例不足、专业知识水平偏低的影响,有相当数量护士健康教育意识不强,不能主动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主要原因: ① 护理工作量大没时间做; ② 对护理健康教育相关知识掌握不足[2]; ③ 不愿主动接近患者承担教育责任。这是开展健康教育急需解决的问题[3]。

3.1.3 护理健康教育手册不完善或执行不严格:部分病区宣教手册欠缺,直接导致了宣教效果不理想。不同疾病之间健康宣教知晓率存在差异的原因,是由于常见病的宣教手册在实践中得到了多次改进,而少见病宣教手册欠缺或内容不够完善。

3.1.4 宣教时间不能保证:部分病区虽然意识到健康宣教的重要性,但由于工作人员的不足,或者加床较多,护理工作量大,护理人员忙于完成日常护理而不能进行有效的健康教育。

3.1.5 宣教奖惩机制不健全:部分护理人员虽然认识到健康宣教的重要性,但其教育效果难以体现,同时由于缺乏督查,导致健康教育工作成为护理工作中可有可无的内容,易使人产生“做好做坏一个样”的思想,故健康宣教流于形式。

3.1.6 宣教形式单一:多数病区做到按照宣教手册进行宣教,但由于形式单一,以读书或发放健康教育处方的形式简单实施,不具体讲解,针对性不强,患者接受信息的兴趣下降,影响健康教育质量。

3.1.7 患者自身宣教效果影响:外科患者起病急、症状重,需要手术,往往对疾病的发生、治疗及恢复事项较为关注;内科患者由于病程长,接受相关信息的机会多,对常识性宣教态度不够积极。儿科患者由于起病急、恢复快,且呼吸系统感染多见,患者家长一心只想早日把病治好,而对疾病的防治重视程度反而不够。患者文化程度对宣教的效果也有很大影响。有些疾病如骨折患者的宣教知识相对简单,而有些疾病,如慢支、冠心病、心律失常,其预防、治疗、保健知识量大,患者不易掌握,也影响了宣教效果[4]。

3.2 对策探讨

3.2.1 从领导层增加健康宣教的认识:制定“健康教育月”活动方案,通过多种渠道加大宣传教育力度,提高全社会对健康教育的重视和接受程度。

3.2.2 完善宣教手册:首先根据各病区的疾病特点,征求一线护理人员及患者的意见,并与医生合作,共同制定教育手册。进一步完善常见疾病的宣教手册,并逐步增加少见疾病的宣教手册。

3.2.3 增加护理宣教时间:尽可能增加护理人力、弹性排班。推广医疗办公系统,完善护理病历系统,减少护理文件的文字书写工作;合理安排工作人员,使健康教育在人员、时间上得到保证。

3.2.4 与病房工休座谈会融合:患者住院期间进行,可选择内、外各两个病区作为试点:请各专科医疗专家现场解答、专科护士现场宣教、相关护士长参与、患者及家属现身说法、现场提问等,有明显效果后逐渐扩大至每家医院的每个护理单元,每月开展一次,从而提高住院患者的宣教率与知晓率。

3.2.5 发挥健康俱乐部的作用:自愿参加健康俱乐部的人员往往对自身健康较为关注,对健康宣教活动较为积极。他们能主动学习老年病、慢性病健康知识。但由于多数人年龄偏大,学习能力较弱。对这些患者定期选派专家进行健康讲座,将知识点不断循环强化,能够有较提高知晓率。

3.2.6 满足不同患者需求进行针对性健康教育:患者的知识水平和学习能力,直接影响着健康教育信息提供的方式、途径和效果[5]。护士在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时,要认真收集患者的主观、客观资料,研究不同个体的特点,以对不同的性别、年龄、文化程度的患者,利用不同的时机、不同的教育方式进行针对性的教育,以满足不同患者的需求,有的放矢进行教育。

3.2.7 增强对健康宣教能力的培训:加强对护士尤其是护师以上人员的健康教育知识培训、行为技能培训以及沟通能力的培训。单位组织的健康教育培训及讲座是护理人员获取健康教育知识的最为有效的途径[6],各护理单元培养一支能承担医院健康教育功能的护理骨干队伍。举办各种讲座,培训护士掌握行为训练技巧,如自理能力训练、床上排便训练、咳嗽咳痰训练、手术后下床活动训练等。使他们掌握疾病相关知识、行为训练技能、沟能技能,成为病区开展健康教育的主要力量。

[1] 陈培培, 杨瑞贞, 王仲娟, 等.潍坊市5所二级医院健康教育实施现状调查[J].护理学报, 2012, 19(5B): 27.

[2] 吴艳芳, 安新莉, 刘萍, 等.我国开展临床护理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和对策[J].护理实践与研究, 2008, 5(9): 94.

[3] 杨勇, 程星,张惠.浅谈临床护理健康现状与对策[J].中国实用医药, 2013, 6(8): 249.

[4] 安力彬, 郑昊.中国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发展现状与对策[J].现代防御医学, 2008, 35(21): 4203.

[5] 赖尾兰.浅议有关健康教育的几个问题[J].福建医药杂志, 2006, 28(5): 116.

[6] 郝宗山,王贞,王永杰,等.护理人员健康教育认识水平及态度调查[J].护理研究, 2009, 23(9B): 2380.

猜你喜欢

病区手册知晓率
依托皮肤科独立病区开展皮肤科住院医师规范化教学查房探讨
社区老年人群早期胃癌防治相关知识知晓率的调查
基于循证的层级管理模式在手外科病区质量改进中的应用研究
闭环管理在儿科病区医院感染防控中作用研究
提高糖尿病患者饮食健康教育知晓率
提高住院患者健康教育知晓率
无陪护护理在普外科病区的应用体会
社区全科医师糖尿病三级预防知识知晓率调查
School Admission择校
兔兔自杀手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