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刃针配合正骨手法治疗颈源性头痛30例观察

2014-04-05尹群党李光成周云明荆红存

实用中医药杂志 2014年12期
关键词:颈源正骨头痛

尹群党,李光成,周云明,荆红存,马 勇

(1.南京中医药大学,江苏 南京 210046;2.江苏省新沂市人民医院,江苏 新沂 221400)

刃针配合正骨手法治疗颈源性头痛30例观察

尹群党1,李光成2,周云明2,荆红存2,马 勇1

(1.南京中医药大学,江苏 南京 210046;2.江苏省新沂市人民医院,江苏 新沂 221400)

目的:观察刃针配合正骨手法治疗颈源性头痛的疗效。方法:59例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29例,治疗组用刃针配合正骨手法治疗,对照原单用正骨手法治疗。结果:两组症状均比治疗前有明显改善(P<0.01),但治疗组疗效更好(P<0.01);随访1个月,治疗组与治疗1个疗程时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与治疗1个疗程后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刃针配合正骨手法治疗颈源性头痛具有治愈率高、疗效显著,疗效稳定,复发率低等特点。

刃针;正骨手法;颈源性头痛

我们用刃针配合正骨手法治疗颈源性头痛取得满意临床疗效,现报道如下。

1 一般资料

共59例均为门诊患者,采用单盲随机分组原则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29例。治疗组男13例、女17例,年龄20~68岁,病程最短1个月、最长3年。对照组男11例、女18例,年龄21~70岁,病程最短1个月、最长2年7个月。两组性别、年龄、病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诊断标准:按国际头痛协会制定的颈源性头痛诊断标准[1]。

排除标准:不符合诊断标准。有颈、脑部血管肿瘤及或其他心脑血管神经系统器质性疾病史。正在服用抗精神分裂或抗抑郁药物。肝、肾和造血系统病变、全身感染或传染性疾病,不能接受治疗及检测。寰枢关节全脱位者,寰齿先天畸形者及椎动脉病变(先天畸形、狭窄、及斑块形成)。孕妇,妊娠期,吸毒者,有结核、骨折及重度骨质疏松等相关疾病。

2 治疗方法

治疗组:用一次性无菌刃针,于枕骨粗隆与乳突连线的中内1/3交点,乳突后旁压痛点,C2椎旁,C2、C6、C7棘突水平旁开1.5~2cm处压痛点,双侧肩胛骨内上角及项韧带钙化灶纵行切割疏通、横行剥离。术后正骨手法用放松手法、痛点按揉弹拨、拿五经法、正骨复位、结束手法。刃针3天治疗1次,正骨手法2天 治疗1次,15天为一疗程。

对照组:单用正骨手法,方法同治疗组。

3 评价标准

利用1972年Zung编制的焦虑自评量表(SAS)[2]评价,按统一标准评分,将20题得分相加得到粗分,粗分×1.25为标准分。焦虑评定的分界值为50分,SAS标准分大于等于50提示伴有焦虑症状,分值越高,焦虑倾向越明显。

4 疗效标准

疗效评定标准参照文献[3]。

5 治疗结果

两组间焦虑自评量表(SAS)比较:治疗组治疗前SAS(50.542土6.005),治疗1个疗程SAS(42.542土 5.858),治疗后1个月(43.417土5.862)。对照组治疗前SAS(50.216土6.268),治疗1个疗程SAS(46.164土5.549),治疗后1个月(47.629土5.819)。治疗1个疗程后治疗组和对照组焦虑SAS评分均有明显改善(P<0.05),治疗组焦虑SAS评分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 随访1个月两组焦虑SAS评分均有所回升,但治疗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两组疗效比较:治疗组临床痊愈17例,有效11例,无效2 例, 痊愈率56.7%,总有效率93.3%。对照组临床痊愈 6 例,有效 18例,无效5 例,痊愈率20.7%,总有效率82.8%。两组痊愈率及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1个月随访,治疗组痊愈 15 例,有效10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82.8%。1个疗程与随访1个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临床痊愈4例,有效 11例,无效14例,总有效率51.7%。1个疗程与随访1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6 讨 论

颈源性头痛国际研究组将颈源性头痛定义为由颈椎和(或)颈部软组织的器质性或功能性病变所引起的以慢性、单侧头部疼痛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综合征,疼痛性质为牵涉痛[4]。颈源性头痛属中医“头痛”、“项痹”范畴。病因病机为肝肾亏虚、气血衰少、风寒湿邪乘虚而人,痹阻经络,气血阻滞、经络不通,瘀结于头颈项筋骨。

赵学军等[5]调查,疼痛患者抑郁发生率为 38.62 %,焦虑发生率为 30.89 %。张文祥等[6]采用神经微创介入方法治疗慢性疼痛,治疗前后抑郁和焦虑的发病情况的比较发现疼痛是抑郁和焦虑的一个重要原因,一旦疼痛得到控制,抑郁和焦虑症状很快就会减轻。

刃针治疗可松解头颈肩的软组织,消除粘连、挛缩、疤痕、堵塞,解除软组织对神经、血管的刺激或压迫,恢复颈部正常力平衡状态。正骨手法可纠正颈椎错位、小关节紊乱,恢复其静态与动态平衡,疏通经络,改善微循环,消除相关软组织痉挛、粘连,解除对颈枕部神经的刺激及压迫,促进组织代谢,消除无菌性炎症等。刃针配合正骨手法改善头痛症状、颈椎的活动度及焦虑状态均有显著疗效,刃针配合正骨手法比单纯正骨手法疗效更好,效果更持久。

[1] 姜 磊,于生元.颈源性头痛[J].中国疼痛医学杂志,2006,12(3):175-178 .

[2] 张明园.精神科评定量表手册[M].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3:121.

[3]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36-37

[4] BiondiDM.Cervicogenicheadache:Mechanisms,evaluation, and treatment strategies[J] .JAm Osteo-pathAssoc, 2000,100:7-14.

[5] 赵学军,傅志俭,宋文阁,等.躯体疾病所致慢性疼痛患者焦虑和抑郁状况及其相关因素的研究[J].山东大学学报(医学版),43(4):350-51

[6] 张文祥,倪家骧.慢性疼痛患者发生抑郁和焦虑症状的研究[J].中国全科医学,200912(5A):775-777

R245.319.72

B

1004-2814(2014)12-1141-02

2014-09-24

马 勇

猜你喜欢

颈源正骨头痛
《天台山道家功夫正骨真传》读评
头痛应该灸哪里?
以“四天穴”为主针刺治疗颈源性耳鸣验案
通督调神针法结合推拿治疗颈源性失眠的临床观察
讲述正骨人的故事
头痛与口疾
远离头痛的困扰
平乐正骨手法源流浅述
岳阳张氏正骨气血理论之以气为先
弹拨颈外横突治疗点治疗颈源性肩周炎126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