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西医结合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疗效观察

2014-04-05赵大鹏

实用中医药杂志 2014年12期
关键词:阻络供血基底

赵大鹏

(山东省泰安市中心医院神经内科,山东 泰安 271000)

中西医结合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疗效观察

赵大鹏

(山东省泰安市中心医院神经内科,山东 泰安 271000)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痰瘀阻络型眩晕的疗效。方法:55例随机分为治疗组28例和对照组27例,两组均予脑苷肌肽注射液静滴,治疗组另用定眩汤,对照组另用尼莫地平。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96.4%、对照组66.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痰瘀阻络型眩晕疗效较好。

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痰瘀阻络证;定眩汤;西药

笔者在西药规范化治疗方案基础上用定弦汤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28例疗效满意,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共55例,均为本院门诊及住院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28例,男16例,女12例;年龄51~72岁,平均64.45岁。对照组27例,男16例,女11例;年龄50~73岁,平均67.32岁。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西医诊断标准:参照1988年游国雄订立的“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的诊断标准”[1]和1989年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可能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VBI)”[2]的诊断标准。①眩晕为发作性视物或自身旋转感、晃动感、不稳感,多因头位或(和)体位变动而诱发。②眩晕同时伴有其他脑干一过性缺血的症状,如眼症(黑蒙、闪光、视物变形、复视等)、内耳疼痛、肢体麻木或无力、猝倒、昏厥等。③轻微脑干损害体征,如角膜和(或)咽部反射减退或消失,调节和(或)辐辏障碍,自发性或转颈压迫一侧椎动脉后诱发的眼震及阳性的病理反射等。④病因明确,如颈椎病、脑动脉硬化、高脂血症、高粘血症等。满足①②③④,或①②④或①③④,并排除其他可能导致眩晕的疾病则可确诊。若仅具备①和④,且排除其他可能导致眩晕的疾病则为“可能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

中医诊断标准:参照国家卫生部1993年制定发布的《中药新药治疗眩晕的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中有关眩晕的诊断标准。①有典型的眩晕症状,自身有旋转或晃动感,或目眩或视景物有旋转感;或自觉头晕、昏沉或晕胀不适;②可有反复发作史。

中医辨证标准:参考《中医诊断学》中血瘀证和痰饮证的辨证标准[3]。主症为反复发作性头晕目眩,自身或景物旋转、晃动感。次症为耳鸣,复视,肢体麻木,站立或行走不稳,呕吐或有晕厥发作。舌质暗红或有瘀点、苔白或黄腻,脉弦滑。主症不得少于1个,次症不得少于2个以上即可诊断为痰瘀阻络证。

纳入标准:符合诊断标准。

排除标准:①检查证实由颅内占位性病变、脑梗死、脑外伤、眼、耳疾患如梅尼埃病、迷路炎、前庭神经元炎、良性位置性眩晕、链霉素中毒等其他病变所致的眩晕。②合并有心血管、肝、肾和造血系统、内分泌系统(糖尿病等)严重原发性疾病,精神病。

2 治疗方法

两组均予脑苷肌肽注射液8mL加入0.9%生理盐水250mL静滴,每日1次。

治疗组另用痰瘀定眩汤(天麻10g,姜半夏10g,白术30g,茯苓30g,荷叶15g,白蒺藜10g,石菖蒲6g,丹参30g,赤芍30g,葛根30g),每次1剂,每日2次,早晚水煎服,每次约200mL。

对照组另用尼莫地平(拜耳医药保健有限公司)30mg,每日3次口服。

两组疗程均为14天。

3 疗效标准

参照国家卫生部1993年发布的《中药新药治疗眩晕的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临床控制:症状基本消失,证候积分减少大于等于95%。显效:症状明显改善,证候积分减少70%~94%。有效:症状有所好转,证候积分减少30%~69%。无效:症状基本无好转或加重,证候积分减少小于30%。

4 治疗结果

治疗组临床控制13例(46.4%),显效12例(42.9%),有效2例(7.1%),无效1例(3.6%),总有效率96.4%。对照组临床控制6例(22.2%),显效8例(29.6%),有效4例(14.9%),无效9例(33.3%),总有效率66.7%。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5 讨 论

定眩汤方中姜半夏燥湿化痰,石菖蒲开窍豁痰、醒神益智,赤芍凉血化瘀,丹参凉血化瘀、安神镇静,天麻平肝熄风,白蒺藜平肝解郁,白术益脾除湿,茯苓利水健脾,葛根舒筋和络、发表升阳,荷叶醒脾、提升阳气。

因此,西药联合定眩汤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疗效较好。

[1] 游国雄,贾启德,施有昆,等.轻微椎-基底动脉缺血性眩晕的脑干听觉诱发电位研究[J].中华神经精神科杂志,1988,21(1):14-16.

[2] Special report from the National Institute of Neurological Disorders and Stroke Classification of cerebrovascular diseases III[J].Stroke,1990,21(4):63.

[3] 邓铁涛.中医诊断学[M].上海:上海科技出版社,2007:101.

R255.3

B

1004-2814(2014)12-1114-01

2014-08-14

猜你喜欢

阻络供血基底
超早期脑梗死痰瘀阻络证患者经活血化瘀法联合静脉溶栓治疗的疗效与安全性
《我要我们在一起》主打现实基底 务必更接地气
针灸治疗面肌痉挛的疗效分析
辣语
通心络胶囊在气虚痰瘀阻络型中风早期应用研究
可溶岩隧道基底岩溶水处理方案探讨
回回药方失荅剌知丸胶囊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36例疗效观察
磁共振显像对老年椎基底动脉缺血的诊断价值
三芪汤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气虚血瘀型)45例
补阳还五汤联合尼莫地平治疗糖尿病合并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