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水土流失治理的成就及其效益分析

2014-04-05吴满军

黑龙江水利科技 2014年3期
关键词:水土生态效益经济效益

吴满军

(贵州省遵义市湄潭县水利局,贵州遵义564100)

1 我国水土流失治理取得的成就

我国在水土流失的治理方面一直十分的重视,尤其是在改革开放以后,国家和相关的部门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治理水土流失,这对生态环境的改善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最终在治理方面取得的效果也十分的显著。

在基础性研究方面,通过分析不同地区水土流失的状况,对水土流失的发展过程进行了全面的研究,并对生态环境的破坏程度进行了分析,最终得出了我国水土流失的主要方式以及问题发生的规律,对水土流失的治理起到了十分重要的帮助作用[1]。

在应用研究方面,试验推广了以改变小地形和高效利用水土资源为主的各种耕作措施。主要进展有:1991年6月29日颁布了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流失治理法》,把水土流失治理作为一项基本国策;国务院批准了第一个《全国水土流失治理规划纲要》,明确90年代要完成水土流失综合治理面积40万km2;建立了一个以大流域为重点以小流域为单元的全国水土流失治理工程建设体系;国务院批准水利部在机构改革中成立了一个水土流失治理防治工作的职能司,第一次提出了“小流域经济”,第一次提出了“城市水土流失治理”。

在技术方面,我国经过多年的水土治理,积累了很多经验,创新发展了很多水土流失治理的关键技术。这些技术在我国水土治理中发挥重要作用。

2 新时期水土流失治理科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治理水土流失已成为了全世界人民都十分关注的话题。水土流失的治理对于我国生态建设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建设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同时,治理水土流失对于我国新的科学技术的研究和推广能够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从这个角度上来说,这是一个难得的发展机遇。由于我国幅员辽阔,人均耕地面积有限,不同区域的生物气候与土地的类型都有着极大的差异,再加上一直以来土地利用不合理的问题,使得土壤侵蚀的问题越来越明显。如果这些问题不能够在短时间内得到解决,会严重影响我国城市化进程发展的速度,水土流失的问题还会不断的蔓延和深入,这极大的破坏了生态的稳定性。总的来说,在水土流失治理的过程中,不仅遇到了良好的机遇,也同样面临着十分巨大的挑战。

我国对水土流失的治理虽然已经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但是,由于一直以来,在水土流失的治理方面没有形成稳定的队伍,导致问题出现的时候,很难在第一时间组织大规模的研究,使得理论体系的研究存在着相当大的滞后性,这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人们对水土流失没有树立强大的治理意识造成的。研究人员的素质和能力参差不齐,给正常的治理工作的开展带来了多重的负面作用。新形势下,虽然我国一直在加大对水土流失治理的力度,不管是在研究的理论方面,还是需要用到的技术方面,投入的经费都存在不足的现象,这就阻碍了研究的正常进行。目前,为了更好地开展水土流失的治理工作,相关部门虽然已经成立了相应的监测部门,但是,由于在设备和仪器方面还存在着诸多不完善的地方,使得数据存在不完整性,这对水土治理的科学决策造成了不利的影响[2]。与此同时,对于实际情况的研究与理论体系方面还存在着脱节的问题,这就造成了理论和实践不相吻合的问题,使得水土流失治理的效率非常的低下,效果的取得也不是十分的明显,因而,从整体上使得我国的水土流失治理的理论体系还不够丰富和完善。

3 水土流失治理的关键技术

3.1 水土流失区林草植被快速恢复与生态修复关键技术

现阶段,经过分析发现,大部分的土壤侵蚀区域,其植被的生长状况都存在着诸多的问题,林草的成活率也不能够满足相关的要求,这就使得在经济效益的取得上,植被只是占据了非常少数的地位,因此,应该想方设法增加植被的成活率,在生态效益取得的同时,增加其经济效益。主要的方法是利用林草植被快速恢复生态修复关键技术,促进植物的不断生长,在其栽培和管理上注重方式,在兼顾生态效益的同时,提高经济效益。

3.2 水土流失区面源污染控制与环境整治技术

水土流失在很大程度上表现的就是对江河湖海的污染,土壤中带有很多的危害物质对人们的生活和健康构成了不同程度的威胁,为了改善和解决这一问题,需要在水土治理的过程中,考虑到其对于水资源和环境的影响。在治理的过程中,要有针对性地结合当前存在的问题,对当地农作物的生产条件进行改善,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必须时刻保证人们饮用水质量的达标,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对环境的污染和破坏。需要使用的主要技术有:对氮磷流失问题加强调控的力度,采取科学化的方法对其流失的养分进行处理,在主要的流失部分进行全面的改造和完善,控制其污染的面积,对于土壤被侵蚀的地方,做出相关的规划,将其与生态环境的改善,与可持续发展的理念相协调,做好绿化工作。

3.3 水土流失治理农业技术措施

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在农业生产的过程中,缓坡耕地现象将会一直存在。这主要是因为长期以来,由于我国的土壤受到了不同程度的侵蚀,再加上受到诸多外力因素的影响,想要对坡耕地的问题加以改善,还存在着很大的难度。这在一些特殊的山区表现的尤为明显。为了解决这个问题,需要采取一系列农业措施,主要就是通过对耕作进行保护,加强对农作物栽培的技术,并有针对性的提出管理的措施。包括:水土流失治理土地整治与带状种植模式技术,缓坡耕地水土流失治理保护性耕作机具研究,对于不同农作物受到不同程度水土流失的影响,采用相应的耕地措施,运用最为科学化的处理办法。

3.4 水土流失治理数字化技术

新形势下,数字化技术对于水土流失的质量起到了十分重要的帮助作用,但是,这对于相关人员的素质和能力提出了更高的挑战。“水土流失治理数字化”可以定义为按地理坐标对水土流失治理要素状况的数字化描述和处理,主要利用相关的定位系统,对影响水土流失治理的各个因素和问题进行分析和解决,在治理的过程中,主要利用数字信号的作用对问题进行传输和分析,最终解决水土治理的问题,这是近年来被科研人员十分高度关注的对水土流失治理的一种科学的处理办法。

4 水土流失治理的效益分析

由于水土流失的治理涉及范围广、任务量重,水土治理的效益也很复杂。水土治理带来的效益主要有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在北方水中泥沙较多的地方,水土治理还可以拦截泥沙。在不同的地方,水土治理的方法也不同,所带来的经济效益也是不一样的,有的地方经过综合治理带来的利益更是多重的。在有些地方,经过水土治理,改善了农业的发展条件和农业结构,促进了农业经济的发展,实现了3种效益。如果将3种效益进行融合,最终实现的就是总效益,有必要对其分类效益进行分析和研究。要首先认识到生态效益的重要性,任何目的的达到都不能够以破坏环境为代价。而且,要想获得一定的经济效益,离不开对生态效益的改善。

[1]赵其国.我国南方当前水土流失与生态安全中值得重视的问题[J].水土流失治理通报,2006,26(02):1-8.

[2]李周,包晓斌.我国水土流失治理机制研究[J].中国农村经济,2002(12):9-18.

猜你喜欢

水土生态效益经济效益
造价人员在提高企业经济效益中如何发挥积极作用
漫谈生态效益特性
合理控制工程造价提高经济效益的探讨
新形势下经济效益审计的新措施
城市园林绿化的生态效益
园林绿化工程的经济效益初探
On the Cultural Implications of the Dietary Customs of the Naxi People
中原“水土”论
支护结构上水土共同作用的微观机理研究
大兴安岭年创生态效益160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