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缅边境体育文化发展方式与途径研究

2014-04-05张娜

湖北体育科技 2014年1期
关键词:边民边境地区边境

张娜

ZHANG Na

中缅边境体育文化发展方式与途径研究

张娜

ZHANG Na

中缅边境长期以来有着体育交往活动的传统,这种活动强化和加深了中缅边境地区的文化经济交往。通过对边境体育文化的研究,进一步拓宽和加强体育在促进中缅边境地区和平稳定发展中的特殊作用。

中缅边境;体育文化;发展方式与途径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让人民享有健康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边疆的稳定与繁荣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同样边疆体育建设也是新农村建设的一个重要内容,通过边疆体育的蓬勃开展推进全民健身运动,提高边境地区少数民族的身体健康水平,丰富边境地区边民的文化生活,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加强对国家的认同感,抵御边境地区“黄、赌、毒”的侵袭,抵制境外敌对势力和邪教组织的渗透,从而促进边境地区经济文化的稳定发展,边境体育文化都具有特殊的作用和意义。

云南省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位于祖国西南边境,云南省西部,与缅甸接壤,国境线长503.8km,是古代“南方丝绸之路”的出口,有瑞丽、畹町两个国家级口岸和盈江、章凤两个省级口岸。2011年5月,国务院印发的《关于支持云南省加快建设面向西南开放重要桥头堡的意见》,确定了云南桥头堡建设的5大发展定位,其中一项是要将云南建设成为我国民族团结进步,边疆繁荣稳定的示范区。

由于其位置居于泛亚国际经济圈的前沿,中缅边境是境外毒源入境的大通道。长期以来一直存在“黄、赌、毒”违法活动,而且境外敌对势力和邪教组织在这一地区时有渗透,常常困扰和侵扰着当地边民的日常生活秩序,边境居民深受多重社会危害的侵袭,跨境边民缺乏国家认同感等,都是影响国家和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如何摆脱上述侵扰,维护边境地区的安全,是一项长期而艰苦的任务。随着国际形势和地缘政治的不断变化,需要通过多元手段加强和维护边境安全,而在中缅边境长期以来有着体育文化交往活动的传统,这些活动强化和加深了中缅边境地区的文化和经济交往,同时又有效促进了边境地区的安全与稳定。

1 中缅边境体育文化活动开展的种类、分布与特点

中缅边境地区世居的少数民族有傣族、景颇族、阿昌族、傈僳族、德昂族等,这些民族性格开朗,能歌善舞、热情好动,爱好体育。各民族都有本民族特色的传统体育项目。

傣族全民信仰小乘佛教,傣族文化处处显示出自己独特的民族风格。傣族被称为“水”的民族,其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受其影响,多以嬉戏和娱乐的方式出现。傣族的传统体育项目有:赛龙舟、象角鼓、对踢、丢包、跳竹竿、武术、陀螺、赛马、篾弹弓、打火枪、放高升、踢毽、藤球、游泳等。每年傣历六月二十四日至二十六日为傣族的年节——泼水节。

景颇族民间体育活动不仅很丰富,而且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同时一些体育项目是景颇族自己特有的,主要有刀术、胜碟碟、扭杆、顶杆、摔跤、目脑纵歌、打弩、弹弓、秋千、爬滑竿、篾弹弓、赛跑等等。其中“目瑙纵歌节”是景颇族的盛大节日,它是民族精神的具体表现,是景颇文化的集中反映。

阿昌族在历史、生产、劳动、生活、宗教、习俗、节庆、婚俗、丧葬、民间传说等方面都向我们展示了阿昌族源远流长的民族体育文化。传统的体育项目有:舞刀、武术、射弩、赛马、耍白象、耍清龙、秋千、蹬窝罗等。每年的农历正月初四为阿昌族一年一度的“阿露窝罗节”。

傈僳族是一个历史悠久、勤劳勇敢的民族。傈僳族与彝族有密切的族源关系,其传统体育活动与彝族有很多相似之处,但又各具特色。傈僳族传统体育项目有:射弩、上刀山、下火海、泥弹弓、顶杆、顶杠、秋千(磨秋、荡秋、车秋)等。傈僳族是一个有着众多传统节日的民族,诸如“阔时节”、“刀杆节”、“新米节”、“澡塘赛歌节”等,每个节日的形成都有其特定的时代背景和历史意义。

德昂族信奉原始宗教,同时也是虔诚的信佛者,长期与景颇族、佤、傈僳、傣、汉等民族杂居,许多风俗习惯与周边民族相互交融,较为相似。德昂族传统体育项目有:射弩、武术、弹弓等。“泼水节”同是德昂族的盛大节庆。

中缅胞波狂欢节是自2001年开始,中缅政府每年都要联合举办的活动。活动的主题是“和平、发展、吉祥、共欢”,“胞波”是缅语,意味同胞兄弟,胞波情意源远流长。“中缅胞波节”是中国昆明国际旅游节的主要活动内容之一。节日的活动内容有中缅大型文艺演出、泼水狂欢、中缅牛车选美、瑞丽小姐评选、民族服饰评选、牛车赛跑、民间体育竞技(抵棍、扭棒、民族拳术、棍术、刀术、斗鸡等)、竹筏竞赛、象队表演、民族焰火、水灯祝福以及缅甸传统的藤球以及足球比赛等能够体现中缅两国民间艺术和共同喜好的体育活动。中缅胞波狂欢节连续举办12年来,规模逐年扩大、内涵不断丰富、影响日益提升,已成为增进中缅友谊、推动经济文化发展、促进边疆和谐稳定的重要交流合作平台。另外在边境线上时逢民族节日活动期间,按惯例也举行一些体育比赛项目,如中缅友谊篮球赛、跨境边民的足球和藤球比赛、各种民族拳术、棍术、刀术展演比赛等等。

2 边境体育文化构建和谐边疆发挥的积极作用

2.1 边境体育文化对促进边境稳定发展的特殊作用

边疆的稳定发展离不开边境地区的和谐与安全环境,边疆的建设理应积极贯彻“以邻为善、以邻为伴”的和平外交政策,共同营造和平稳定、平等互信、合作共赢的地区环境。边境体育文化正成为边境地区边民进行的文化交流活动,加强相互信赖与和平相处的重要途径,随着西部大开发和“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中缅两国边民之间的体育文化交流,还能起到丰富边民文化生活,提高中缅边境地区旅游活动的吸引力,促进当地经济繁荣发展以及稳定边境的特殊作用。

2.2 边境体育文化抵制境外“黄、赌、毒”侵袭的特殊作用

云南德宏边境地区接近缅甸金三角,边境民族深受毒品的危害。“黄、赌、毒”的侵袭,常常侵害当地边民的日常生活秩序。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物质文化的丰富多彩,边民对精神文化的需求与渴望日益增长。广大边民深有体会,他们认为:多建一个篮球场,就如同捣毁一个赌窝;多进行一场球赛,就等于减少一伙赌徒;从而改变部分边民“死得穷不得”的观念,力争避免弱势群体为了经济利益进入贩毒队伍。可见,边境体育文化对于改善边境线上的社会风气,营造良好的社会文化氛围与环境,促进边境民族地区的精神文明建设具有特殊的作用和意义。

2.3 边境中缅胞波狂欢节活动体育文化促进当地旅游、经济的发展

在云南德宏中缅边境与体育密切相关的节庆,如傣族、德昂族的泼水节,以景颇族为主各族人民共同参与的目瑙纵歌节,阿昌族的阿露窝罗节等活动热情奔放,在节庆中的民族传统体育活动参与性强,是理想的体验式和参与式旅游活动,能够满足不同年龄和性别游客的参与需求。因此,边境民族地区有丰富的民族文化和人文地理资源,应通过发展边境体育文化丰富当地的人文旅游资源,吸引更多的内地游客到边境民族地区旅游,加深对边境体育文化的认识,加强爱国主义教育以及促进边境经济的迅速发展。

3 中缅边境体育文化存在的制约因素

3.1 边境体育文化的开展受经济因素的制约

边疆地区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都为少数民族地区和经济欠发达地区,随着中缅两国经贸往来的日益密切,特别是随着“桥头堡”建设进程的不断推进,中缅边境贸易已越来越红火,但同双边迅猛发展的经贸现状相比,边境体育文化受经济发展、体育设施、体育活动开展的规模等制约,在边境地区所应发挥的功能远没有发挥,边境少数民族对体育的需求远没有得到满足。

3.2 边境体育文化的开展仅限于节庆日才得以举行

边境线上时逢民族节日活动期间,按惯例每年都会举行一些体育比赛项目,如中缅友谊篮球赛、跨境边民的足球和藤球比赛、各种民族拳术、棍术、刀术展演比赛等。这些项目的比赛深受当地边民的喜爱,但开展的时间、规模远不能满足边民的需求,一旦节庆日结束,相应的比赛项目也落下帷幕。边民日常的精神文化生活得不到保障,边民虽有强烈的参与欲望,但终究以没有可提供的平台而告终。

3.3 边境体育文化的开展受境外敌对势力、邪教渗透活动制约

边境地区历来是我国反分裂、反渗透的前沿阵地。境外敌对势力、宗教渗透与破坏活动在中缅边境地区时有发生。严重地影响当地边民的生产、生活与边境地区的社会稳定。在边境线上有些境外传教士在边民中以藤球、足球、篮球、游戏等体育活动,来拉拢边境群众信教,开展传教渗透活动,对我国边境地区的社会稳定带来负面影响。

4 建议

4.1 政府机构主导边境体育文化的发展

针对当前国际形势的变幻多变,政府机构应当在边境地区积极地、主动地组织与开展边境体育文化活动,使体育形成当地的一种良好文化氛围,丰富跨境居住边民的文化生活,通过边境体育文化充分发挥政府的影响力,促使当地居民的民族认同感来强化国家的认同感,进而加强体育文化的影响力并使其辐射到境外,使中缅边境纵深区域的和谐稳定得到加强。

4.2 以学校体育为平台延续边境体育文化的传承

边境体育的开展有赖于当地民众有良好的体育意识和群众基础,要使边境体育长期有效地开展,必须以学校体育为平台。使青少年从小养成爱好体育,乐于参与体育,养成终身体育锻炼的意识,使他们走向社会后成为体育活动的积极参与者和推动者。再者加强中缅两国间边境地区学校体育之间的交流活动,加深两国青少年的情谊,通过体育活动培养友好使者。

4.3 加强大众体育活动的开展与普及

边境体育文化的开展与普及离不开当地边民大众体育活动的开展。理应通过政府和民间的共同努力结合当地实际开展符合不同年龄、不同族群喜好的边境体育文化活动。既要使青少年感受现代体育的时尚与刺激,又要让喜爱本民族传统体育的群众感受到本民族文化得到了尊重的自豪感,吸引当地边民积极参与。从而促进边民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丰富其业余生活,让健康、积极向上的意识占据人们的思想,最终形成自觉抵制不良刺激,拒绝不良嗜好的影响,为边境地区安全、稳定地发展创造良好的和谐社会环境。

4.4 将边境体育文化与旅游、商业活动协调发展

边境地区一般都为民族地区和经济欠发达地区,其体育文化的发展应与改善民生、发展经济等协调发展才有生命力。德宏中缅边境地区风景秀丽、民族风情浓厚,而且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众多,开展较为流行。因此,应将边境体育文化与旅游和商业活动紧密结合,在旅游项目中设置对民族传统体育的体验和参与内容,如具有异国情调的牛车选美和藤球表演、景颇族万人“目脑纵歌”、傣族“嘎央”表演等。此外还可出售民族传统体育的器械、服装和工艺品等等,让当地群众有机会参与到商业活动中,使他们在边境体育文化的发展中能够受益,使其乐于推动边境体育文化走向世界各地。

[1] 马大正.关于当代中国边疆问题研究的几个问题[J].当代中国史研究,2004(4).

[2] 饶 远.我国边疆体育建设的特点与任务[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9(3).

[3] 李若青.以和谐发展推动民族团结稳定示范区的建设[J].云南民族大学学报,2011(6).

[4] 饶 远.中国西南边疆体育发展特征与模式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1.

[5] 石正义.影响我国边疆民族地区安全稳定的美国因素研究[D].北京:中央民族大学,2012.

Study on Development Way and Method of Sino-Burmese Border Sports Culture

Sino-Burmese border has a tradition of sports communication.This activity strengthened and deepened the Sino-Burmese border region's cultural and economic communication.Based on the research of the border sports culture,to further widen and strengthen the special function of using sports to promoting peace and stability development in the China-Burma border regions.

the Sino-Burmese border;sports culture;development mode and the way

G80-05

A

1003-983X(2014)01-0016-02

2013-07-12

云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基金项目(2011Y139)

张 娜(1977-),女,云南德宏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体育社会学.

云南大学体育学院,云南 昆明650091

Institute of Physical Education,Yunnan University,Kunming Yunnan,650091

猜你喜欢

边民边境地区边境
西藏边境地区边民居留稳定性调查与分析*
边境扬威
边境小城马斯特里赫特
边境地区语言教师队伍建设困境及对策探讨——以云南为例
守卫边境的“帕米尔雄鹰”
滇西南边民通婚对社会秩序的影响——以普洱市为例
严阵以待
新墨西哥州的边境地区 探险蒙蒂塞洛峡谷
中越边境大扫雷的经验及其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