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刍议黑龙江省防洪减灾体系

2014-04-05宋长虹王影桃

黑龙江水利科技 2014年3期
关键词:嫩江松花江干流

宋长虹,王影桃,付 航

(黑龙江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院,哈尔滨 150080)

1 防洪工程体系现状

黑龙江省防洪工程基础设施薄弱,抗御洪水能力较低,与经济社会发展要求不相适应。现有堤防达标率仅为30%。

松花江、嫩江、黑龙江、乌苏里江4条大江的干流堤防大部分不到设计防洪标准,主要支流及中小河流的防洪工程尚未全面治理,哈尔滨、大庆等重点城市的防洪工程还没有达到规划标准。

防洪基础设施薄弱,防洪标准低,缺乏洪水调控工程,“蓄、滞、泄、分”完善配套的防洪工程体系尚未形成,洪水监测、预警和管理等非工程措施尚不健全,仅靠低标准的堤防被动地抗洪,防御大洪水和特大洪水的能力较弱,利用洪水资源的能力很低[1]。

2 防洪要求

2.1 暴雨特点

黑龙江省地处中温带季风气候区,大陆性气候特点十分明显,地域广阔,江河众多,春季干燥多风,夏秋降雨集中,6—9月降水量占全年降水量的70%~80%。

降水年际变化较大,最大与最小年降水量之比在3倍左右,连续丰水年或连续枯水年的情况时有出现,成为洪灾、涝灾、旱灾多发地区。

暴雨是形成洪水的主要因素。

嫩江汛期多受北来系统影响,多为连续降雨,雨强不大,但持续时间长、覆盖范围广,洪水的特性是峰高量大。

小兴安岭的东南坡和松花江干流北岸的一些河流,如呼兰河、汤旺河等,主要受南来和北来的天气系统以及本地区地形条件影响产生降雨,暴雨笼罩范围小、强度不大。

松花江流域的东南部如牡丹江等松花江干流以南一些支流流域,大部分为山区,主要受华北气旋、江淮气旋及台风影响,暴雨次数较多,笼罩范围广,雨量大而集中。

松花江由一次暴雨产生大洪水的年份很少,大部份是由地区性的洪水汇合而成。以松花江干流哈尔滨站为例,其洪水由嫩江、二松和拉林河洪水组成。

哈尔滨站洪量主要来自嫩江,嫩江大赉站60 d洪量占哈尔滨站60 d洪量的42% ~84%。嫩江、松花江干流洪水一般为单峰型洪水,洪水过程比较平缓。

松花江干流下游佳木斯水文站由于受牡丹江、汤旺河影响,往往出现双峰型洪水,前锋为支流洪水,后峰为松花江干流洪水[2]。

2.2 防洪要求

洪水灾害对黑龙江省经济社会发展影响最大的区域包括松嫩、三江两大平原及哈尔滨、大庆、齐齐哈尔等中心城市,这些地区经济密集,人口集中,是我国重要的工业基地和粮食产业基地。两大平原不仅受松花江、嫩江、乌苏里江和黑龙江洪水的威胁,同时受区域内的双阳河、乌裕尔河、梧桐河、挠力河、倭肯河和穆棱河等主要支流洪涝的威胁,内外水同时遭遇,极易发生涝灾。

嫩江主要防洪保护区位于尼尔基水库以下,包括齐齐哈尔、大庆、大庆油田和松嫩平原的农田。嫩江干流防洪任务由尼尔基水库加堤防承担,同时考虑内蒙古自治区的文得根、毕拉河口水库对嫩江干流洪水的错峰作用。

齐齐哈尔以上、齐齐哈尔以下、齐齐哈尔市的防洪标准分别为50 a、50 a、100 a一遇,嫩江干流堤防分别承担20 a、35 a、50 a一遇的防洪任务,超出部分由尼尔基水库承担[3]。

松花江干流主要防洪保护区为哈尔滨、佳木斯和松嫩、三江两大平原的广大农田。松花江干流没有修建水库的条件,支流水库对松花江干流防洪保护区的防洪作用十分有限。因此,在哈尔滨以上地区开辟建设蓄滞洪区,配合堤防、水库等工程,承担哈尔滨等重点城市和重点地区的防洪任务,提高松花江干流的防洪能力。

松花江干流防洪任务由堤防,丰满、白山、尼尔基等水库和胖头泡、月亮泡蓄滞洪区承担。

哈尔滨是松花江干流最重要的防洪保护区,防洪标准为200 a一遇,松花江(哈尔滨断面)发生200 a一遇洪水时,天然洪峰流量为22 000 m3/s,30 d洪量约420亿 m3。

哈尔滨断面安全泄量控制在17 900 m3/s,30 d下泄洪量控制在370亿m3左右,需要上游水库和蓄滞洪区进行拦蓄,尼尔基、丰满、白山水库约拦蓄30~40亿m3,月亮泡、胖头泡蓄滞洪区约滞洪30~50亿m3。

3 防洪体系建设目标

加大防洪工程建设力度,通过大江大河堤防建设、控制性骨干水库建设、中小河流治理工程以及农田除涝工程建设,形成完善的防洪减灾体系,有效应对洪涝灾害威胁,实现江河安澜,人民安居乐业。

抗旱能力显著增强,加强抗旱应急水源工程建设,优化配置水源,加强水情旱情监测,形成抗旱减灾体系,集中力量加强防洪抗旱薄弱环节建设,全面增强防洪抗洪减灾能力,最大程度减轻洪涝干旱灾害损失。

3.1 2020年发展目标

整体综合防洪除涝能力提高,全省大部分地区一般洪涝基本不受损失,能够防御建国以来的流域最大洪涝,对经济社会秩序不造成严重影响,遇超标准洪水有应急对策。具体如下:

1)以重要城市和粮食生产基地为重要保护对象,完成大江大河、主要支流及重要中小河流治理,完成大中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基本完成防洪主要控制性工程的建设,建成较为完善的“嫩、松、黑、乌大江大河为主干线,中小河流为网”的防洪减灾工程体系。

2)大江大河干流堤防达到20~50 a一遇防洪标准,哈尔滨达到200 a一遇防洪标准,大庆、齐齐哈尔、牡丹江、伊春、佳木斯等五座城市达到100 a一遇防洪标准。

3)中等城市及城镇达到30~50 a一遇防洪标准,主要支流及重要中小河流达到10~30 a一遇防洪标准。

4)界河界湖的河岸冲刷得到有效控制。两大平原重点涝区排涝标准达到5~10 a一遇。

5)完善防汛抗旱指挥系统,健全洪水管理、抗旱调度、应急管理等制度,提高应对气候变化和突发公共事件能力。

3.2 2030年发展目标

建成完善的洪水预警预报和指挥调度系统,形成健全的洪水管理、应急管理等制度,应对气候变化和突发公共事件能力得到很大提高。大中小河流防洪能力全面提升,建立起完善的防洪防灾减灾体系。发生标准以内的洪涝灾害时,防洪保护区内生产生活秩序基本不受影响;发生超标准洪涝灾害时,有预案和切实可行的应对措施。能够防御一般性旱灾,遇特大旱灾能将损失减到最低水平。

[1]水利部松辽水利委员会、中水东北勘测设计有限公司.松花江流域防洪规划报告[R].长春:水利部松辽水利委员会、中水东北勘测设计有限公司,2005.

[2]黑龙江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院.黑龙江省现代水利发展规划纲要[R].哈尔滨:黑龙江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院,2009.

[3]黑龙江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院.黑龙江省现代水利发展战略规划[R].哈尔滨:黑龙江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院,2008.

猜你喜欢

嫩江松花江干流
松花江
推进嫩江市霍龙门镇社会全面振兴 做到“六个坚持”实施“六大战略”
百年嫩江
我家住在嫩江边
松花江干流哈尔滨江段封冻
嫩江玛瑙红
松花江干流最大冰厚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的相关分析
松花江緑石硯
江西省信江中下游干流河道采砂规划
松花江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