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获西方奖,中国罪犯嫌犯概率高

2014-04-03

环球时报 2014-04-03
关键词:笔会史密斯人士

单仁平 国际笔会美国中心日前宣布,将2014年芭芭拉·戈德史密斯自由写作奖授予目前处于关押中的中央民族大学教师、“维吾尔在线”网站创建人伊力哈木·土赫提。 伊力哈木今年1月被捕,警方随后宣布了他涉嫌“分裂国家”的罪名。国际笔会美国中心称,44岁的伊力哈木是个“真正的作家”,他们希望这次授奖能在全球范围内掀起致力于使他获释的运动。 伊力哈木究竟是“真正的作家”,还是“分裂国家”的罪犯,这件事除了由中国法律裁定,别人还有谁有这个权力吗?国际笔会的美国中心想表达他们的看法,中国是管不了的。但中国肯定不会接受那些美国人的指手画脚,事情就是这么简单。 我们的直觉是,那些美国人有影响不了中国司法判决的自知之明,他们这样做更多是想为难一下中国,排解一下他们对中国崛起的不满。此外他们这样做还可以顺便刷新一下自己的影响力。 这几年来自境外的奖项“像雨点一样”落到中国人头上,这些中国人绝大部分都是“异见人士”,处于服刑或羁押中的比例尤其高。涉“分裂国家”的边疆籍人士也容易进入这个圈子。但大概是西方各国机构这种奖项颁得太多了,中国社会见怪不怪,开始麻木了。 写这篇文章之前,我们有点犹豫。因为中国很少有人知道伊力哈木这个人,知道芭芭拉·戈德史密斯自由写作奖的人也不多。为这件事写篇评论多少有点“小题大做”。 但还是决定写了,因为这件事当中,美国一些人热衷与中国做对的劲头表现得特明显。在全球数不清的写手中,他们一竿子就搜到了并不出名、而且只能算是“业余写手”的伊力哈木。他们找中国的异见人士发奖,总是得来全不费功夫。 美国人发这个奖,我们当然不高兴,但也仅此而已。我们已经知道了西方这样做不可避免,同时也发现他们的这些小动作没什么了不起。因此中方回击两句,也就过去了。 看得出,美国人、包括一些欧洲人还是把自己的影响力看得很重的。价值观优越感驱使他们不自觉地、或者忍不住地像文化和政治贵族一样行事,非西方国家都是他们眼里的“农村”或“外地”,是需要他们帮助改造的行为古怪之所。 中国一时还在这方面斗不过他们,但我们逐渐发现,不搭理或者少搭理他们,可以让他们的影响力大大缩水。其实重视这些专门来捣中国乱的奖项,它们就是“炸弹”。我们不重视它们,它们就是一堆泡沫。 中国处在越来越轻视外部奖项骚扰的过渡状态中,但由于社会的价值观分裂,会有部分人为西方的行为叫好。这使得西方奖项影响力式微的过程看上去有些摇摆、反复。彻底解决“西方干涉”的问题,关键还在于凝聚国内团结。全球化时代,西方影响中国社会的途径可谓四通八达,“长城”是修不成了,人心是第一道也是最后一道防线。当西方给“异见人士”发奖完全得不到中国境内舆论的收益时,他们做这种亏本买卖的热情就会减少一半。▲(作者是环球时报评论员)

猜你喜欢

笔会史密斯人士
如果画笔会说话?
WHEELS IN MOTION
国际笔会与中国
我只是稍微帮帮她
我只是稍微帮帮她
千万别找人事部
千万别找人事部
作家的联合国
国际笔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