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瑞银报告称“占中”有四害

2014-04-03

环球时报 2014-04-03
关键词:中环旅客报告

本报驻香港特约记者 杨伟民香港反对派一直威吓称“无真普选就中环见”,又声称所有批评“占中”会损害香港国际声誉及经济民生的说法是“抹黑”。瑞银证券亚洲有限公司近日公布首个“占中分析报告”,明确指出“占中”将有“四大潜在影响”,其中仅各大写字楼及商场拥有者的经济损失就高达400亿港元,“占中或损害香港作为高效亚洲金融商业中心的形象”。 香港特区政府正为2017年行政长官选举及2016年立法会选举办法进行公众咨询,香港大学法律系副教授戴耀廷发起“占领中环”活动,预料于今年9月至10月举行,并估算至少有1万人参与。香港《文汇报》2日报道称,瑞银报告认为,“占中”或许会推迟到明年初进行,尽管其发展仍有很多不确定性 ,但预计短期内不可能有积极突破性进展,而且越接近“占中”,可能越会激发投资者关注。报告明确列出“占中”的“四大潜在影响”: 一是政治运动为当地企业及经济带来不稳定因素,“综观过去几个月,有组织或无组织政党于亚洲不同地方举办的政治活动,包括曼谷及台北的政治举动,均影响当地企业营商或经济环境”。 二是直接负面冲击中环核心写字楼及零售区。报告称,“占中”或为香港商业活动构成不稳定性,特别是以海外旅客为主的中环核心写字楼及零售商场设施;“占中”很可能增加投资者的忧虑,挫伤香港业主的市场情绪。 三是直接影响香港地产股票等。以香港置地市值约151.52亿港元计算,资产净值影响高达约78亿港元,盈利影响约81亿港元。 四是香港正面临内地游客在港消费的竞争,“占中”很可能吓怕海外投资者和旅客来港,影响香港旅游业零售业等相关收入。瑞银报告称,自2014年1月起,46个国家放宽对内地游客的旅游签证限制,其中约11个国家将是内地游客的热门旅游地点。同时,不能排除有更多国家采取这类措施,这将吸引更多旅客转移他们的旅游地点,而不选择香港。同时,内地游客在港消费有明显下跌趋势,与2009年17%的高峰期增长相比,2013年仅有7%增长。而内地旅客到访其他重点亚洲地区,包括新加坡、台湾及韩国等,平均每年有31%的显著增长。报告直言,尽管组织者强调以非暴力形式,并以“爱与和平”为口号,但实际行动有可能演变成无法控制的事件,“或损害香港作为高效亚洲金融商业中心的形象”。 不少香港舆论认为,瑞银的报告说出了他们的忧虑。全国工商联副主席卢文端撰文称,商界担心香港沦为“失序之都”、“动乱之都”;而长和主席李嘉诚“占中每一小时都对香港有损害”的话正“充分代表本港商界对占中的忧心忡忡”。立法会旅游界议员姚思荣坦言,一般旅客外游心态都是希望到安全地方吃喝购物,如果知道香港会发生示威,自然会考虑其他地点,正如泰国出现红衫军示威,不少港人放弃到泰国旅游一样。他以现在香港一年约3500亿港元旅游经济效益进行粗略估算,如果“占中”不爆发激烈示威场面,会令香港旅游收益下跌两成,即1个月约损失60亿港元;假如不幸爆发冲突,香港及国际传媒又广泛报道的话,不排除每月损失百亿港元。医学会会董史泰祖说,社会各界一直对“占中”深表忧虑,如今金融界权威评估也分析“占中”的负面影响,相信会进一步令更多市民明白其严重性。香港医学会早前的调查显示,超过7成受访医生同意根据基本法及全国人大常委会有关规定普选特首,近55%的医学界人士反对违法“占中”。中西区区议会主席叶永成也同意瑞银报告的分析,强调中西区是各国领事馆、大型商户及银行总行的集中地,如果“占中”参与者瘫痪区内运作,不单影响市民日常生活,更令人担心会削弱国际对香港的投资信心。 “占中”发起人戴耀廷年初曾撰文称一定要在上班时间瘫痪中环,并策动示威者与香港2.8万警力“一对一”或“二对一”令所有警察处理“占中”。对此,保安局局长黎栋国表示对警队有信心。《东方日报》称,警队计划购置三辆特别用途装甲车,但否认与“占中”有关。香港《大公报》2日的一篇评论称,谁也不敢保证,当街头政治的“潘多拉魔盒”一旦被打开,香港会不会出现动乱,“香港人真的愿意以每天十几亿的损失来换取一个口头上的普世价值?或者如2011年伦敦骚乱,出现大批未成年人被捕的现象?”文章说,香港部分政治人物逐渐变得和台湾一样,以讨好民众的短期政策支票,或动辄“中环见”一类的激情来获得选票支持,挟民意自重,做出违法乱纪的行为或借以谋取更多权力。另一方面,本土主义、“港独”意识之类的族群动员口号纷纷冒头,让内地扮演起“他者”或“敌人”角色,使社会矛盾和分裂进一步加深。基本法委员会委员刘乃强认为,近期台湾学生发动的“占领立法院”、“冲击行政院”等活动,实际上为香港打了预防针,令港人提前看到“占中”后果,“港人并不希望成为第二个台湾”。▲

猜你喜欢

中环旅客报告
前世
中环股份:脆弱的利润微增长
候车大厅的旅客
我是人
中环劫案
报告
报告
报告
定格
金旅客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