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4月起实施的环保标准

2014-04-03吴世清

化工生产与技术 2014年5期
关键词:工业废水污染源色谱法

1)HJ25.1—2014《场地环境调查技术导则》。规定了场地土壤和地下水环境调查的原则、内容、程序和技术要求。适用于场地环境调查,为污染场地环境管理提供基础数据和信息。不适用于含有放射性污染的场地调查。

2)HJ25.2—2014《场地环境监测技术导则》。规定了场地环境监测的原则、程序、工作内容和技术要求。适用于场地环境调查、风险评估,以及污染场地土壤修复工程环境监理、工程验收、回顾性评估等过程的环境监测。不适用于场地的放射性及致病性生物污染监测。

3)HJ25.3—2014《污染场地风险评估技术导则》。规定了开展污染场地人体健康风险评估的原则、内容、程序、方法和技术要求。适用于污染场地人体健康风险评估和污染场地土壤和地下水风险控制值的确定。不适用于铅、放射性物质、致病性生物污染以及农用地土壤污染的风险评估。

4)HJ25.4—2014《污染场地土壤修复技术导则》。规定了场地土壤修复技术方案编制的基本原则、程序、内容和技术要求。适用于污染场地土壤修复技术方案的制定。地下水修复技术导则另行公布。不适用于放射性污染和致病性生物污染场地的土壤修复。

5)HJ682—2014《污染场地术语》。规定了与场地环境相关的名词术语与定义,包括场地基本概念、场地污染与环境过程、场地调查与环境监测、场地环境风险评估、场地修复和管理等5个方面的术语。

6)HJ683—2014《环境空气 醛、酮类化合物的测定 高效液相色谱法》。规定了测定环境空气中醛酮类化合物的高效液相色谱法。适用于环境空气中13种醛酮类化合物的测定,包括:甲醛、乙醛、丙烯醛、丙酮、丙醛、丁烯醛、甲基丙烯醛、2-丁酮、正丁醛、苯甲醛、戊醛、间甲基苯甲醛和己醛。其他醛酮类化合物经适用性验证也可采用本标准进行分析。当采样体积为0.05m3时,该方法的检出限为0.28~1.69μg/m3,测定下限为1.12~6.76μg/m3。

7)HJ684—2014《固定污染源废气 铍的测定 石墨炉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规定了测定固定污染源废气中铍的石墨炉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适用于固定污染源废气中铍的测定。当采样体积为0.5m3、定容体积为50mL时,铍的方法检出限为0.03μg/m3,测定下限为0.12μg/m3。

8)HJ685—2014《固定污染源废气 铅的测定 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规定了测定固定污染源废气颗粒物中铅的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适用于固定污染源废气颗粒物中铅的测定。当采样体积为0.5m3,定容体积为50.0mL时,该标准方法的检出限为1.0×10-2mg/m3,测定下限为4.0×10-2mg/m3。

9)HJ686—2014《水质 挥发性有机物的测定 吹扫捕集/气相色谱法》。规定了测定水中21种挥发性有机物的吹扫捕集/气相色谱法。适用于地表水、地下水、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中挥发性有机物的测定。当取样量为5mL时,目标化合物的方法检出限为0.1~0.5μg/L,测定下限为0.4~2.0μg/L。其他挥发性有机物经适用性验证后,也可采用该方法分析。

10)HJ690—2014《固定污染源废气 苯可溶物的测定 索氏提取--重量法》。规定了固定污染源废气中苯可溶物测定的索氏提取--重量法。适用于焦炉炉顶无组织排放的颗粒物中苯可溶物的测定。其他固定污染源苯可溶物的测定可参照该标准。当采样体积为24m3时,方法检出限为0.02mg/m3。

11)HJ691—2014《环境空气 半挥发性有机物采样技术导则》。规定了环境空气中半挥发性有机物的主动采样技术要求。适用于规范环境空气中半挥发性有机物采样方法的制定和样品的采集。

12)HJ692—2014《固定污染源废气 氮氧化物的测定 非分散红外吸收法》。规定了测定固定污染源废气中氮氧化物的非分散红外吸收法。适用于固定污染源废气中氮氧化物的测定。该方法一氧化氮(以NO2计)的检出限为3mg/m3,测定下限为12mg/m3。

13)HJ693—2014《固定污染源废气 氮氧化物的测定 定电位电解法》。规定了测定固定污染源废气中氮氧化物的定电位电解法。适用于固定污染源废气中氮氧化物的测定。该标准的方法检出限为一氧化氮3mg/m3(以NO2计),二氧化氮3mg/m3;测定下限为一氧化氮12mg/m3(以NO2计),二氧化氮12mg/m3。

14)HJ694—2014《水质 汞、砷、硒、铋和锑的测定 原子荧光法》。规定了测定水中汞、砷、硒、铋和锑的原子荧光法。适用于地表水、地下水、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中汞、砷、硒、铋和锑的溶解态和总量的测定。该标准方法汞的检出限为0.04 μg/L,测定下限为0.16μg/L;砷的检出限为0.3μg/L,测定下限为1.2μg/L;硒的检出限为0.4μg/L,测定下限1.6μg/L;铋和锑的检出限为0.2μg/L,测定下限为0.8μg/L。

15)HJ695—2014《土壤 有机碳的测定 燃烧氧化——非分散红外法》。规定了测定土壤中有机碳的燃烧氧化-非分散红外法。适用于土壤中有机碳的测定,不适用于油泥污染土壤中有机碳的测定。当样品量为0.050g时,该标准的方法检出限为0.008%,测定下限为0.032%。

16)HJ696—2014《水质 松节油的测定 气相色谱法》。规定了测定水中松节油的气相色谱法。适用于地表水、地下水、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中松节油的测定。当样品量为100mL时,该标准的方法检出限为0.03mg/L,测定下限为0.12mg/L。

17)HJ697—2014《水质 丙烯酰胺的测定 气相色谱法》。规定了测定水中丙烯酰胺的气相色谱法。适用于地表水、地下水、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中丙烯酰胺的测定。当样品量为100mL时,该标准的方法检出限为0.07μg/L,测定下限为0.28μg/L。

18)HJ698—2014《水质 百菌清和溴氰菊酯的测定 气相色谱法》。规定了测定水中百菌清和溴氰菊酯的气相色谱测定方法。适用于地表水、地下水、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中百菌清和溴氰菊酯的测定。当样品量为100mL时,该标准的方法检出限:百菌清为0.07μg/L,溴氰菊酯为0.40μg/L;测定下限:百菌清为0.28μg/L,溴氰菊酯为1.60μg/L。

19)HJ699—2014《水质 有机氯农药和氯苯类化合物的测定 气相色谱-质谱法》。规定了测定水中65种元素的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适用于地表水、地下水、生活污水、低浓度工业废水中银、铝、砷、金、硼、钡、铍、铋、钙、镉、铈、钴、铬、铯、铜、镝、铒、铕、铁、镓、钆、锗、铪、钬、铟、铱、钾、镧、锂、镥、镁、锰、钼、钠、铌、钕、镍、磷、铅、钯、镨、铂、铷、铼、铑、钌、锑、钪、硒、钐、锡、锶、铽、碲、钍、钛、铊、铥、铀、钒、钨、钇、镱、锌、锆的测定。该方法各元素的方法检出限为0.02~19.6μg/L,测定下限为0.08~78.4μg/L。

20)HJ700—2014《水质65种元素的测定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规定了测定水中65种元素的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适用于地表水、地下水、生活污水、低浓度工业废水中银、铝、砷、金、硼、钡、铍、铋、钙、镉、铈、钴、铬、铯、铜、镝、铒、铕、铁、镓、钆、锗、铪、钬、铟、铱、钾、镧、锂、镥、镁、锰、钼、钠、铌、钕、镍、磷、铅、钯、镨、铂、铷、铼、铑、钌、锑、钪、硒、钐、锡、锶、铽、碲、钍、钛、铊、铥、铀、钒、钨、钇、镱、锌、锆的测定。该方法各元素的方法检出限为0.02~19.6μg/L,测定下限为0.08~78.4μg/L。

21)HJ703—2014《土壤和沉积物 酚类化合物的测定 气相色谱法》。规定了测定土壤和沉积物中酚类化合物的气相色谱法。适用于土壤和沉积物中21种酚类化合物的测定,其他酚类化合物如果通过验证也可适用于该标准。当取样量为10.0g时,21种酚类化合物的方法检出限为0.02~0.08mg/kg,测定下限为0.08~0.32mg/kg。即将于2014-12-01实施。

22)HJ704—2014《土壤 有效磷的测定 碳酸氢钠浸提-钼锑抗分光光度法》。规定了测定土壤中有效磷的碳酸氢钠浸提-钼锑抗分光光度法。适用于石灰性和中性土壤中有效磷的测定。当取样量为2.50g,使用50mL碳酸氢钠溶液浸提,采用10mm比色皿时,该方法检出限为0.5mg/kg,测定下限为2.0mg/kg。

23)HJ2536—2014《环境标志产品技术要求 微型计算机、显示器》。规定了微型计算机、显示器类环境标志产品的术语和定义、基本要求、技术内容和检验方法。适用于台式微型计算机(含一体式台式微型计算机)、便携式计算机、平板式微型计算机、网络计算机、计算机工作站及显示器。

24)HJ2537—2014《环境标志产品技术要求 水性涂料》。规定了水性涂料环境标志产品的术语和定义、基本要求、技术内容和检验方法。适用于水性涂料和配用腻子。不适用于水性防水涂料、水性船舶漆。

25)HJ2538—2014《环境保护产品技术要求 旋流除砂装置》。规定了旋流除砂装置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及贮存。适用于城镇污水处理工程、工业废水处理工程中的旋流除砂装置。

26)HJ2539—2014《环境标志产品技术要求 印刷 第3部分:凹版印刷》。规定了环境标志产品凹版印刷的术语和定义、基本要求、技术内容和检验方法。适用于以纸质、塑料及其复合材料为承印物的凹版印刷过程及其产品。

猜你喜欢

工业废水污染源色谱法
硝酸银沉淀法去除高盐工业废水中卤化物对COD测定的干扰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水中阿特拉津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食品中的甜蜜素
持续推进固定污染源排污许可管理全覆盖
水处理工艺技术在工业废水处理中的应用研究
基于污染源解析的空气污染治理对策研究
十二五”期间佳木斯市污染源排放状况分析
看不见的污染源——臭氧
工业废水中重金属的去除技术研究进展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快速分析紫脲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