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聚合物驱转后续水驱时机和方法

2014-04-03

大庆师范学院学报 2014年3期
关键词:井距水驱界限

吴 帅

(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第一采油厂,黑龙江 大庆 163000)

0 引言

某采油厂自2000年以来,一类油层区块停注聚11个,二类油层4个,各个区块停注聚时含水不同,停注聚方法也不相同,也没有对停注聚区块的停注聚效果对比评价,没有成型的转后续水驱技术政策规范。鉴于此,本文将对以往转后续水驱区块停注聚前后产量、含水、吨聚增油等数据进行对比分析,得出编制注聚区块转后续水驱方案时机、井组停注聚原则以及区块停注聚时注入孔隙体积和停注聚方法,这将对以后转后续水驱区块具有借鉴和参考意义。

1 编制转后续水驱方案时机

以往注聚区块转后续水驱时机各不同,目前一类油层、二类油层区块井距较小,含水回升快,当含水达到多少时开始编制转后续水驱方案是必须规范的,时机不当,含水回升快以至于方案还未编制完善,部分井停注聚过晚,聚合物成本低,经济效益低。从不同区块含水回升到92%时,可以看出部分井组含水大于94%,并成区域分布(图1、图2),含水从92%升至94%基本需要4~6个月的短暂时间,个别区块6~12个月,这就要求区块综合含水至92%时开始编制后续水驱方案。

图1 某块单井含水分布图

图2 某块单井含水分布图

2 井组停注聚原则

2.1 停注聚前后产量、含水对比

不同含水停注聚后含水和产量变化是不同的,所以对比以往停注聚的9个区块停注聚前后产液、产油、含水,在一个短期时间内,从停注聚前后6个月数据对比来看:90% ~92%停注聚后含水上升更快,停注聚后产量递减幅度大;92%~94%停注聚前月含水回升值较大,停注聚后减缓,停注聚前后对比产量递减变化不大;94% ~95%停注聚前月含水回升值较小(表1、图3、图4、图5),一个合理的停注聚时机才能使含水上升不会过快,产量递减幅度不会过大,综合得出:井组3个及以上含水大于94%时停注聚较合理。

表1 不同含水停注聚区块停注聚前后6个月生产对比表

图3 不同含水停注聚前后综合含水对比曲线

图4 不同含水停注聚前后日产液对比曲线

图5 不同含水停注聚前后日产油对比曲线

在一个较长时间内,停注聚前后12个月含水、产量对比:90% ~92%停注聚后含水上升仍然较快;92% ~94%停注聚前月含水回升值较大,停注聚后减缓;94% ~95%停注聚前月含水回升值较小(表2)。

表2 不同含水停注聚区块停注聚前后12个月生产对比表

2.2 经济界限

聚合物驱区别于注水时的成本主要是增加了聚合物,当聚合物及操作投入费用大于增油所产生的经济效益时,就不再适合注聚合物,所以用吨聚增油这一指标来确定停注聚的经济界限,研究得出:井组含水94%~95%时吨聚增油达到经济界限临界点。从某区块不同停注聚井组含水的吨聚增油和吨聚产油来看,井组含水大于94%时吨聚增油处于经济界限临界点(图6、图7)。

图6 不同井组吨聚增油对比曲线

图7 不同井组吨聚产油对比曲线

由于不同区块可能注入的聚合物分子量不同,以及每桶原油价格也是在不断地随市场波动而变化,吨聚增油界限值不是一成不变的,所以研究在不同分子量和不同原油价格下吨聚增油界限是变化的;当井组或区块吨聚增油低于某一值时从经济效益上已不再盈利,所以确定不同分子不同原油价格下的吨聚增油界限是有必要的,于是形成不同分子量在不同油价下井组停注聚吨聚增油下限可参考图版,可供区块停注聚时进行参考(图8)。

图8 不同分子量聚合物不同美元换算价格下经济界限下限图版

2.3 水驱自然递减含水变化

水驱自然递减条件下,含水上升变化规律在一定程度上也能体现出转后续水驱后含水上升变化情况[1],从水驱井不考虑增产因素自然递减情况下含水上升变化来看:含水大于93%时上升速度趋缓,含水小于93%时含水回升较快(图9、10)。

图9 水驱数值模拟综合含水变化曲线

图10 水驱井自然递减时含水变化曲线

3 停注聚注入PV数界限

通过对以往一类油层和二类油层注聚区块综合含水至94%时的注入孔隙体积进行统计,得出不同油层区块不同井距下停注聚的注入孔隙体积,对于一类油层:250m注采井距停注聚最佳孔隙体积为0.7~0.8PV,125m注采井距停注聚最佳孔隙体积为0.7PV;对于二类油层:175m注采井距停注聚最佳孔隙体积为0.9 ~1.0PV,150m 注采井距停注聚最佳孔隙体积为0.8 ~0.9PV(表3)。

表3 不同含水停注聚区块停注聚时注入PV数对比表

4 停注聚方法

总结以往不同注聚区块停注聚经验的基础上,形成了“停层不停井、全井停注聚、停井不停站”的原则和方法[2]。

4.1 停层不停井条件

(1)剖面动用不均匀,单层突进严重的分层井;

(2)层间、层内油层发育及动用状况差异大,封堵发育好、动用好的层段;

(3)部分沉积单元剩余油较富集的分层井;

(4)停层不停井后,依据注入参数与油层性质匹配模板来调整注入浓度。

4.2 全井停注聚条件

(1)层间、层内差异小,剖面动用较均匀;

(2)连通油井含水均大于95%的分层井、连通油井含水均大于94%笼统井,数值模拟单元间剩余油分布差异小;

(3)油层连通较差、长期注入困难。

4.3 停井不停站条件

(1)夏季不冻管线,只要满足母液管线运行下停井不停站;

(2)冬季在保证母液管线不冻的情况下停井不停站。

4.4 停注聚区域成片分布

对满足高含水井成片分布、平面上含水差异大、聚合物在平面上推进不均匀、油水前缘沿高渗透带局部突进,平面矛盾突出等条件;高、低含水过渡区达到停注聚条件,对高渗透层进行停注。

5 结语

(1)编制停注聚方案时机为区块综合含水达到92%时;

(2)从停注聚前后含水变化、经济界限、水驱含水变化来看,井组停注聚原则定为:井组3口及以上含水达94%;

(3)一类油层区块转后续水驱注入孔隙体积为0.7~0.8PV,二类油层区块转后续水驱注入孔隙体积为 0.9 ~1.0PV;

(4)转后续水驱可采用“停层不停井、全井停注聚、停井不停站”的停注聚方法。

[1]吕爱民,姚军,薛兆杰.注聚后水驱油藏含水变化规律研究[J].河南石油,2006,20(4):31-33.

[2]徐文波,穆平.注聚末期及后续水驱综合调整方法及效果[J].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2006,25(8):102-103.

猜你喜欢

井距水驱界限
界限
间隙
特高含水后期油藏水驱效果评价方法
胜利油田低渗透油藏CO2混相驱合理注采井距研究
双水平井蒸汽辅助重力泄油合理井距优选
破次元
强底水礁灰岩油藏水驱采收率表征模型
看看德国人的家庭界限感
低矿化度水驱技术增产机理与适用条件
低渗透油田加密调整注采井距适配新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