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资源调查与环境》投稿须知

2014-04-02

华东地质 2014年1期

为了全面扩大《资源调查与环境》的学术影响力,进一步提高《资源调查与环境》编辑的标准化与规范化,适应期刊国际化和国际交流的需要,结合本刊的具体情况,对来稿提出如下要求,希望得到广大作者的配合与协助。

1.中文题名:要精炼、准确,概括文章的要旨,符合编制题录、索引和检索的有关原则,并有助于选择关键词,一般在25个汉字以内。应有相应的英文题名。

2.作者及工作单位:文章均应有作者署名。多位作者的署名之间用逗号“,”分隔,不同工作单位的作者应在姓名右上角加注阿拉伯数字序号。作者的工作单位,应包括单位全称、所在省市名及邮政编码,单位名称与省市之间应以逗号“,”分隔,整个数据项用圆括号“()”括起。多位作者的工作单位名称之前加与作者姓名序号相同的数字序号。作者工作单位的英译文还应在邮编之后加“,China”。

3.第一作者及通信作者简介:文章作者可按下列顺序刊出其简介:姓名,XXXX年生,性别,职称,学位,研究方向,并请提供Email,方便读者与作者直接联系。另请提供手机或/和家庭电话给编辑部(不刊出),以便编审过程中“急时”联系,也可刊登通信作者的联系电话和电子信箱(Email)。本刊只刊登第一作者和通讯作者简介。

4.基金项目:指文章产出的资助背景,项目名称应按国家有关部门规定的正式名称填写;多项资助项目应依次列出,其间用分号“;”分隔。项目后给出编号,编号用圆括号“()”括起。

5.摘要:报道论文研究的目的、方法、具有独创性的具体结果和结论。

6.引言:应概述前人在该领域所做的相关工作,指出论文研究工作与前人的异同、研究特点、涉及范围和创新之处等,并给出相关参考文献,按引用的顺序,在引言内标注参考文献序号,按相应的顺序将参考文献列于文后。

7.图表:只附必要的图表,应按图表出现的先后顺序进行编号,并给出图名和表名(英汉对照)。

8.结论:应指出本论文的独创性结果及存在的局限,并指出本文所研究问题的进一步研究方向。

9.参考文献:著录项目一定要齐全(参考本刊征稿简则),所有参考文献必须注明被引用的起止页码。正文中引用的参考文献要与所附参考文献完全一致。

10.作者投稿1个月后,可致电或致函本刊编辑部查询稿件录用情况。3个月内作者如未收到本刊退稿通知,可自行处理;在此期间作者如收到修改意见或录用通知,不得另投他刊。

11.本刊除具有印刷版外,还具有光盘版和网络版等电子版本。凡不愿将自己的文章以光盘版和网络版形式发表者,请在来稿时声明,本刊将作适当处理。本刊支付给作者的稿费已包括作者的著作权使用费。

联系地址:江苏省南京市中山东路534号《资源调查与环境》编辑部

邮政编码:210016 电话:025-84602261 Email:zydcyhj@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