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工业遗产的保护研究

2014-04-02许若翊

河南建材 2014年6期
关键词:鲁尔平顶山市工业区

许若翊

平顶山市豫建建筑设计事务所有限公司(467000)

工业遗产的保护研究

许若翊

平顶山市豫建建筑设计事务所有限公司(467000)

介绍了工业遗产保护的历史发展,讨论了工业遗产保护的意义,说明了工业遗产的概念和组成,明确了工业遗产的价值,总结了当代工业遗产保护的几种常见模式,结合平顶山市的现状对其工业遗产保护工作提出了建议。

工业遗产;概念;保护;再利用

1 工业遗产保护研究的意义

世世代代的历史文物建筑,饱含着从过去的年月传下来的信息,是人民千百年传统生活的见证。从这一角度来看,工业文明所产生的工业遗产与历史文化遗产具有相同的内涵。这些工业文明的遗存,包含建筑、机械、车间、工厂等,与金字塔、长城、故宫、古罗马斗兽场以及原始人的壁画一样,同为人类文明发展的足迹和记忆,是全人类共同的遗产。

然而工业革命以来,人类的生产力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社会发展的速度一日千里,建造变得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容易,推倒重建的成本甚至低于修缮保护的成本。于是大量的工业遗产——我们这个时代的足迹,由于非自然的原因——我们不经意的擦除,消失了。这种情况如果不进行有意识地遏制和改善,那么在历史长河中,工业时代必将成为一个幻影般的时代,毫无实物证据地游荡在历史书籍里。

2 工业遗产的价值

工业遗产具有历史的、科技的、社会的、建筑的和科学的价值。

工业遗产作为工业活动的见证,记录了相对完整的工业时代的历史信息,是工业考古学珍贵的实物资料,凝结了不可磨灭的历史价值,这些价值普遍存在于工业遗产当中,而不仅仅限于那些独特的遗址。

人类的许多社会习惯,皆来源于当时、当地的主要生产生活方式,如普遍的靠右行驶习惯即来源于汽车工业的不断发展和变迁。作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工业遗产承载了普通人们的生活记忆,提供了重要的可识别性感受,这是工业遗产所具有的社会价值。

许多工业遗产以建筑、区域规划的形式出现,这些建筑和工业区本身就包含了当时建筑设计和规划方面的技术与审美考虑,因而具有建筑与美学的价值。

工业遗产作为文化遗产的一种,天然具有文化内涵。利用这一优势开展旅游项目,或将其改造为城市游憩空间及商业区域,赋予工业遗产新的功能,在对工业遗产进行保护的同时,也兼顾了经济性的原则。

3 工业遗产的保护模式

世界范围内,工业遗产保护工作已日趋成熟,并且涌现了不少成功的范例。我国工业遗产保护虽然尚处于探索阶段,但是各地也有了一些成功的改造工程,如北京的798艺术区、上海的杨树浦老工业区改造项目等。研究和借鉴这些成功的案例,对工业遗产保护工作有巨大的意义。

成功的工业遗产保护案例说明,对遗产最好的保护就是再利用。保护与再利用并非矛盾,保护并不等于禁止使用,合理地再利用是对工业遗产的最好保护。再利用不仅可以发掘这些工业遗产新的价值,而且带来的收益用于保护遗产,产生了良性的循环,避免了浪费。从单个工业遗产保护的再利用方向看,当今世界上常见的工业遗产保护模式可大致分为四类。

3.1 博物馆模式

工业遗产建筑作为历史发展的见证,本身就具有博物馆的属性。建立主题博物馆,通过博物馆的形式展示工业设备和工艺生产过程,从中活化工业区的历史感和真实感,同时还能激发社会参与感和认同感。如2008年6月上海江南造船(集团)公司利用老厂区装焊车间建设的江南造船博览馆,是2010年世博会展馆之一,而厂区其他大部分建筑也被保留作为世博会企业馆。世博会后,老厂区被改建成中国近代工业博物馆群长久保留。

3.2 公共游憩空间模式

对于一些占地面积较大的工业遗产,运用景观设计的手法将其改造为公众休闲公园是一种常见的做法。如德国北杜伊斯堡景观公园就是很好的范例,该公园原为一座大型煤铁工业基地,1985年停产后被改造为一个以煤铁工业景观为背景的大型景观公园。另外,广东中山歧江公园堪称国内工业遗产保护和再利用的一个成功范例。公园是在始建于1953年的广东中山粤中造船厂基础上建设的,适度保留了原有厂房和机器,并创造出现代人的休闲娱乐空间,使之成为一个公共性游憩空间。

4 平顶山市工业遗产现状及保护建议

平顶山地区地下富含煤矿,1953年国家大规模开发平顶山煤田,1954年成立平顶山煤矿筹备处,1956年成立平顶山矿区委员会,1957年经国务院批准,设立平顶山市。可以说,平顶山市的建立和发展,是我国六十几年来工业化、现代化快速发展的一个重要侧面。

平顶山市的建立是以采矿等重工业为中心产业进行的,是一个不折不扣的重工业城市,城市中有大量的各类厂房、车间、矿区、工业设备等,大部分还在发挥作用,少量已经废弃。这些被废弃的厂区、车间、矿区等,或长期空置,或被推平,改变用地性质后建为商业区或住宅小区等。

作为以煤炭起家的重工业城市,平顶山市和德国老牌工业区鲁尔工业区有许多相似之处。首先,它们皆有丰富的煤铁矿藏资源:平顶山市原煤总储量103亿吨,占河南省总储量的51%;鲁尔工业区煤炭可采储量约220亿吨,占德国全国90%。其次,它们都以采煤工业为起点,随着煤炭的综合利用,发展了炼焦、电力、煤化学、机械制造等工业,形成内部联系密切、高度集中的地区工业综合体:平顶山市具有规模以上企业893家,职工人数47.85万人,占全市人口10%,其中以中国平煤神马集团、平高集团、舞钢公司、姚梦发电有限责任公司为龙头企业,涵盖采矿、炼焦、煤化学、机械制造、电力等重工业领域;德国鲁尔工业区以采煤工业起家,发展了炼焦、电力、煤化学等工业,进而促进了钢铁、化学工业的发展,并在大量钢铁、化学产品和充足电力供应的基础上,建立发展了机械制造业。最后,作为高度集中的工业基地,随着矿藏能源的枯竭和经济结构的转型,两者区域内皆出现或将出现大量的工业遗产。如何应对这一情况,妥善保护工业遗产,将是平顶山市面临的一个问题。

前人之事,后人之师。通过观察研究鲁尔工业区的工业遗产保护战略和措施,可以为平顶山市未来的发展转型提供宝贵的经验。

1)建立明确的政府管理主体。工业遗产保护是一项复杂细致、涵盖广泛的工作,其中难免出现行业交叉等情况,这时一个明确独立的机构进行统筹管理就变得尤为重要。根据鲁尔工业区的经验,在工业遗产保护工作确立之初,区域管理委员会即建立了专门的机构负责。

2)编制总体性、战略性、前瞻性的保护计划。对一座城市而言,工业遗产保护不只是多个时间、空间上孤立的遗产保护个案,还要形成长期整体的规划思路,各个单体之间配合协调、相互呼应、一脉相承。如此有助于形成整体、规范的保护机制,做到遗产景观在点线面上的和谐统一。针对工业遗产的保护和开发利用,鲁尔工业区的区域管理委员编制了区域综合整治计划,提出了从整体和局部两个层次多目标的区域综合整治和振兴计划。鲁尔工业区工业遗产保护的成果也表明,一个总体性、战略性、前瞻性的保护计划,使鲁尔工业区成为在商业、环境保护、旅游开发等领域具有强劲竞争力的工业遗产保护区域。

3)形成完备、长期有效的法律、规范。无规矩不成方圆。作为一种社会工作,工业遗产保护应有法可依、有章可循,通过法律手段得到有力保护。

[1]李蕾蕾.逆工业化与工业遗产旅游开发:德国鲁尔区的实践过程与开发模式[J].世界地理研究,2002(3):57~65.

[2]姜晔.工业遗产保护初探[J].大连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9.

[3]邢怀滨,冉鸿雁,张德军.工业遗产的价值与保护初探[J].东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9.

猜你喜欢

鲁尔平顶山市工业区
从“最多跑一次”到”一次不用跑”——平顶山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
平顶山市
文莱鲁谷工业区欢迎高科技工业入驻
平顶山市
关于老工业区污染场地管理的探讨
城区老工业区搬迁改造实施方案编制难点分析
平顶山市煤矿工人结核病防治知识知晓情况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