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激励机制在企业中的运用

2014-04-01刘剑锋

关键词:激励机制

刘剑锋

摘要:员工加入企业的个人目标与企业的目标往往不尽一致,怎样才能将员工的目标与企业目标统一起来,使之成为利害相关的“共同体”,实现利益最大化,这就是激励机制所要解决的问题。然而,现代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中,并不存在绝对有效的、时时适宜的激励时机,激励机制的选择必须随机制宜。

关键词:激励机制 利益最大化 企业目录

1 “物质激励”至关重要

在现代企业中,改革企业内部的工资分配知足以及对企业发展关键的岗位、工作和项目进行专项奖励的时候一般遵循效率优先和兼顾公平的原则,为了保证激励措施的落实,一般采用制度的形式。但采取工资的形式,或合理的金钱刺激都是重要的因素之一,使员工的付出与得到的报酬基本相符,才能激发员工的创造力。

以闻名世界的微软公司为例,该公司实行的是低工资制,其中,微软的核心部门是开发部门,针对全体人员,开发经理每年都要对其进行一次考察以确定员工的级别。刚刚毕业的大学生,一般是10级,这样的新人通常需要6个月至18个月才能升一级。当一名新人显示出合格开发员的实力并且准确无误的编写代码,在某个项目上技能能够独立的应对一切事情的时候即符合了升迁的标准和要求,此时就会升至12级(12级人员,通常对项目有重大影响)。当新人开始从事具有跨商业单位性质的工作时,就可以升至13级。当其具有跨越部门的影响力时就可以升至15级。由于级别直接与报酬和待遇挂钩,从而使得微软能够对优秀员工进行及时合理的奖励,并且以此发现并留住有能力的新人。

目前,国内许多企业或公司采取类似的薪资分配制度,以员工的具体业绩来考量他们,使其才能得到展现和认可,从而激发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力。

2 企业文化不可或缺

物质的激励虽然行之有效,但单一的物质激励也有缺陷,比如会加剧员工内部的恶性竞争,甚至会影响员工内部的团结与合作。员工之间、部门之间老死不相往来,反而大大降低了企业的生产效率。这就需要运用精神激励的手段,或者说是拥有独特的企业文化,来增强员工的团队意识,使他们在竞争中有合作,使全体员工步调一致,更好地拧成一股绳,发挥企业或公司集体的力量。

企业常用的手段是,对业绩好的员工及团体,不但要给予物质奖励,还要公开表彰,让其上光荣榜、授予荣誉称号等,或者定期组织一些文化活动,以丰富员工的文化生活,增进他们之间的感情,使他们的身心更加健康,心情更加愉悦,心态更加放松,以提高工作效率。

因此,现代企业越来越重视企业文化。简单的说,企业文化就是一个企业的精神或一家公司的价值观,企业文化只有真正融入每个员工个人价值观时,才能更好的在团队中团结起来形成一种强大的合力。

3 提供职位“晋升通道”

根据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我们可以发现:第一,人是具有需求的动物,而他已经得到了什么,正缺少什么决定了其需求,只有尚未满足的需求才能影响其行为。第二,人的需求都是有层次的,只有满足第一层次的需求后,才会出现高一层次的需求。

麦克莱兰的成就需要理论认为,人在一生中大致有成就需要、依附需要和权力需要。渴望完成困难的事情获得某种高成功标准并掌握复杂的工作以及超越他人即成就需要。渴望竭诚紧密的个人关系,回避冲突以及建立亲密的友谊即依附需要。权利需要则是指渴望影响或控制他人,为他人负责以及拥有高于他人职权的权威。

因此,企业在满足了员工的物质需求后,还应重视员工的个体差异,为他们的职务晋升提供通道,让那些曾经给企业作出特殊贡献的员工,能够有机会走到更高层次的工作岗位上来,更好地发挥他们的才能。而且,这种晋升的通道是可以公平竞争的,这样更能激发他们的奋斗精神,更好地实现自我的价值,使其成为企业的中坚力量。于是,企业需要制定合理的晋升阶梯,让广大员工心中充满梦想,并为之不断努力和付出。

4 让员工争当“主人翁”

企业的物质激励、精神激励及晋升通道建立后,还需要满足员工的归属感,让他们真正地把自己的归属与企业的归属“绑”在一起,争当“主人翁”,把他们内化为企业真正的主人,而不是一名“打工仔”的心态。

现代企业的做法也不尽相同,有的实行股权激励、分红激励;有的制定带薪休假制度;有的为员工提供技能培训,将学历培训作为一种激励手段;有的注重员工的职业发展,以增加技术专业通道的吸引力;有的重视领导干部的选拔等等。

以国内知名企业娃哈哈为例,该集团董事长宗庆后,不仅给优秀的员工分股权,让员工愿意长期给企业服务,而且给员工分房子,让那些80后、90后员工,通过努力工作有机会分到企业自建的住房,以解决他们的住房需求。这些举措,都在很大程度上稳固了团队的成员,极大地增强了员工的忠诚度,使他们由员工变成了“主人翁”,与企业风雨同舟、勇往直前,这就在市场竞争中占据了“人和”优势。

总之,激励机制是一门大学问,需要领导者根据企业发展的实际情况,顺势而为,随机制宜,制定出适合自身发展的激励机制,企业需要的不是最好的激励机制,而是最适合企业自身发展实际的激励机制。

参考文献:

[1]张建.浅谈有效建立企业激励机制[J].价值工程,2012(35).

[2]田建红.现代中小企业激励机制新探[J].价值工程,2011(16).

[3]王玲玲.我国事业单位激励机制现状分析[J].价值工程,2011(21).endprint

猜你喜欢

激励机制
健全少先队激励机制 助推队员们幸福成长
湿地恢复激励机制的国际立法及启示
激励机制助推节能减排
完善党校党建工作激励机制研究
山西票号的激励机制及其现代启示
激励机制在推拿手法学教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