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儿科血培养两种采集方法标本污染比较分析

2014-04-01徐钟秋沈雪萍

护士进修杂志 2014年11期
关键词:降钙素儿科标本

徐钟秋 沈雪萍

(浙江省嘉兴市第二医院,浙江 嘉兴314000)

血培养是医学临床检验的重要项目之一,准确及时的血培养结果对临床治疗具有极其重要的指导意义。败血症在儿科是一种比较凶险的疾病,早期合理应用抗生素,可以提高治愈率,减少死亡率。由于儿科患者本身的特殊性,在血标本采集上具有一定的困难。笔者对我院儿科病房2012 年4 月~2013年9月用新置入外周静脉留置针穿刺采血和直接静脉穿刺采血所导致的标本污染率进行了比较,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标本来源我院儿科病房2012年4月~2013年9月送检的所有血培养标本3 016份,其中,外周静脉留置针穿刺采血594 例,直接静脉穿刺采血2 422例。

1.2 材料血培养仪,型号BACTEC-FX;培养瓶为儿童树脂血培养瓶;全自动微生物鉴定仪是Phoenix 100;留置针是由美国BD 公司提供的24#直式穿刺针。

1.3 采集规范严格按照《临床微生物学血培养操作规范》的标准,结合儿科病区实际制订“血培养标本采集、送检规范”,运用PPT 对科室所有护士进行培训,课后闭卷理论考核。实际采血过程中不定时抽查,使标本采集过程的规范性达到100%。重点强调穿刺前操作人员必须清洁洗手或快速手消毒剂搓手;严格执行皮肤消毒程序:由内到外环形顺时针消毒皮肤,直径>5cm[1];75%酒精消毒血培养瓶胶盖,待干1 min;采血量≥1 ml;若同时采集多个标本,先采集血培养标本。加强血培养标本采集操作培训,使采血操作规范化,可从源头上减少血培养标本污染[2]。

1.4 方法

1.4.1 直接穿刺 选择合适的外周静脉,规范消毒后,用密闭式一次性采血针将标本直接注入血培养瓶,轻轻摇匀,瓶口胶塞贴含碘瓶贴,常温保存送检。

1.4.2 留置针采血 选择合适的外周静脉规范消毒,按留置针操作规范进行穿刺、固定,肝素帽横断面用75%酒精消毒,待干后用密闭式一次性采血针将血培养标本直接注入血培养瓶,轻轻摇匀,瓶口胶塞贴含碘瓶贴,常温保存送检。

1.5 污染菌判断 污染菌的判断标准参照文献进行[3],同一患儿两次以上或同时在不同部位采血培养,只有一次或一个部位培养出细菌,结合患儿的临床症状,血清降钙素原、白细胞、CRP 综合判断。其中,血清降钙素原因其敏感性、特异性、准确度均较高,因此可以作为血流感染检测的一个重要指标[4]。1.6 统计学方法采用卡方检验,P<0.05为差异有显著意义。

2 结果

送检的3 016份样本中,培养结果阳性并判断为污染菌的有67份,污染率为2.2%;直接穿刺采血的样本有2 422份,判断为污染菌的有54份,污染率为2.2%;留置针采血样本594份,判断为污染菌的有13 份,污染率为2.0%。χ2=0.48,P>0.05。提示两种采血方法标本污染率差异无显著意义。

3 讨论

儿科住院患儿由于静脉穿刺采血困难,患儿不合作等特殊性,外周静脉留置针置管在我院儿科病房的覆盖率已经达到98%以上,留置针穿刺成功后先采血再输液的流程已经为家长和患儿普遍接受。在送检的3 016份样本中,每份样本的患儿在采集血培养标本时都同时进行了外周静脉留置针置管。血培养采血在留置针穿刺后另外部位重新穿刺,既增加患儿的痛苦,也不为家长和患儿接受。结果显示,新置入外周静脉留置针穿刺采血和直接静脉穿刺采血所导致的标本污染率差异无显著意义。提示临床上只要严格执行血培养标本采血操作规程,完全可以在新置入的留置针中采集血培养标本,既易于采血,又减少穿刺给患儿带来的痛苦,使家长和患儿容易接受。而且新插入的导管不会增加导管采集标本的污染率[2]。

[1] 覃凌,王慕云.血培养阳性标本的目标性监测与假阳性的控制[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2,22(19):4374-4375.

[2] 曾蓉,王薇,王治国.常规血培养污染监测的质量保证措施[J].现代检验医学杂志,2012,27(6):160-162.

[3] 蔡云.血培养污染及判定[J].医学信息,2009,1(10):221.

[4] 颜平,邱刚.血清降钙素原与血培养联合检测对小儿血流感染的诊断价值[J].中国实用医药,2012,7(28):72-73.

猜你喜欢

降钙素儿科标本
3D打印技术在动物标本中的应用
巩义丁香花园唐墓出土器物介绍
COVID-19大便标本采集器的设计及应用
儿科常见病,贴敷更有效
教你制作昆虫标本
圆梦儿科大联合
血清降钙素原对ICU脓毒症患者的临床意义
BD BACTEC 9120血培养仪联合血清降钙素原在血流感染诊断中的应用
儿科医联体的共赢思路
降钙素原检测在抗生素应用中的临床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