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汉语流行词语的翻译

2014-03-31乞聪妮

关键词:新词汇源语型式

乞聪妮

(荆楚理工学院外国语学院,湖北荆门 448000)

一 引言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新事物、新概念层出不穷,多种时尚新词语如雨后春笋般涌现,而且新生词汇还正在繁衍生息。流行新词语词源颇为丰富,如新生事物的不断涌现产生了大量的新词语,如剩女、拍客、蚁族等;汉语旧词通过引申、比喻产生新义而变成的新词语,如裸婚、蚁族等等;大量吸收外来词汇而产生的新词语,如追星族、B超、黑客等;还有一些因为词缀派生而产生的新词语,如酒吧、氧吧等等。何为新词语,虽无定论,[1]却大都集中于“新词和旧词新意”这个核心概念。[1-3]正如李行健在《新词语词典》中所说“新词语是一个最新创造的,代表新概念的词、短语,或一个旧词的新含义。”[4]流行新词语产生的原因也颇多,一是全球经济发展产生的影响,各国经济突飞猛进,特别是中国经济逐渐强大,新的词汇应运而生,例如“她经济”“房奴”“润滑经济”等。二是传播媒体以及互联网的影响,随着社会的进步,人类也进入了网络与媒体时代,使产生流行新词汇的数量相当惊人。其次是社会心里的影响,年轻人思维敏捷,接受新事物快,联想丰富,喜欢追求新奇、的心里,使其追求新奇生活及鲜活的词汇。在新词语的实际运用中,“求变心里”是指当原有词语的信息、功能、色彩等不能适应新的变化时,必须通过新的词语来适应变化的心里。[5]例如“拼客、拼房、拼饭、拼卡、拼购”等。另外,现在人们生活节奏加快,希望追求简洁、高效的生活方式,所以在这样心里的驱使下,很多新词语不断涌现,如E时代、3D等。虽说目前讨论新词语的文章不少,但却以个案讨论居多,如讨论炫富、山寨、屌丝,秒杀、白富美,剩女、房奴、达人、拼爹、天然氧吧等词语的翻译,没有系统性和综合性,更无法从根本上解决层出不穷的汉语新词语的翻译,因此讨论汉语新词语翻译方法和翻译型式显得尤为必要。

二 汉语流行新词汇的翻译型式

汉语新词语数量之繁多、花样之迭出、信息之密集、色彩之浓郁,令人咋舌,[6]所以一必须吃透它们的确切含义。汉语流行词汇的翻译应遵循这样的原则:弄清流行词汇语的来源(origin),区别对待。对于汉语本身创造的流行词汇以及旧词新用应该灵活处理,尽可能使英语译文在指称意义、联想意义、感情色彩三方面都能与汉语流行词汇语对等(equivalence),从而表达出汉语流行词汇的内涵。对于外来词汇,应还原其原貌。通过对最新汉英特色词汇及权威大众报刊新词的英译的考察研究,通过分析诸多新词汇的汉英例证,发现他们基本上采用了刘宓庆在以句子翻译为例提出的四种翻译语际转换型式相同:即:对应式转换、平行式转换、替代式转换、冲突式转换。这个考察发现对于汉语新词语英译具有一定的理论和实践指导意义。

1.对应式转换型式(correspondence)。

翻译就是两种语言间的转换。对应式转换就是译者在转换过程中努力在目的语中寻求源语的对应体。[7]这种语际交换强调的是两种语言词汇的对等性、同一性。具体来讲是词汇句法关系和思维方式的完全对应或基本对应。从理论上,人类在认识问题,思想情感上具有共通之处,在语言表现形式上也有共同之处,因此,对应式转换在汉语新词汇的英译过程中是可行的。如下列新词汇均可采取对应式转换:春运—spring transport、夕阳产业—sunset industry、年终奖—year-end bonus、炫富—show off one’s wealth、封口费—hush money、秒杀—second killing、闪婚—flash marriage、人肉搜索—human flesh search、经济特区—special economic zone、蚁族—ant-like graduates等等。

对应式转换使得所译目的语保留或几乎保留了源语的指称意义,词语的内容结构、语言形式,使得目的语与源语基本对应或完全对应,这样的转换形象生动,同样引发联想。其中,英译的指称意义(referential meaning)、联想意义(associative meaning)、感情色彩(emotive coloring)三方面都能与汉语流行词汇语对等(equivalence),表达出汉语流行词汇的内涵与实质。在这里,要谨防一些词语表面上采用了对应式转换,如:月光族—moonlighter,事实上,moonlighter指的是晚上兼职者;而“月光族”的指的是“将每月所赚的钱都花光的人(the moonlight clan:people who always use up all their salaries before the end of the month)。对于借自外来语的流行词汇,应还其“庐山真面目”,如“黑客”的翻译一定是hacker,粉丝的翻译一定是fans,还有其它例子如“假唱”(lip-sync),“珍珠奶茶”(tapioca milk tea/bubble tea),“抽脂术”(liposuction)等等。

2.平行式转换(parallel)。

“平行式转换”即在目的语中寻求与源语属于同一意义实体的习惯表现方式。[6]与对应式转换相比,平行式转换从思维方式和语言表现形式上更加接近目的语的表达习惯,从而提高译文的可读性。部分汉语新词语体现了汉语特有的思维方式,但在英语中能找到表达相近意义的词语,不妨进行平行式转换采用目的语中现有的词语作为译文。[7]如下列新词语可采用平行式转换:屌丝—underdog、养眼—eye candy、传销—pyramid selling、插入式广告—product placement等等。由于汉英两个民族在认识事物、观察事物角度和方式不同,所以出现了表达方式的不同。这些例子中源语词汇指称意义和隐含意义不一致,所以在汉译英时要舍弃源语的指称意义,用英文思维,实用英语中的习惯表达方式把汉语词语所隐含的意义表达出来,从而使译文和原文在交际功能上实现等效。

不可忽视,另一类是在英汉两种语言的交流碰撞中,汉语吸收了部分本族英语词汇,从而成为汉语中的新词语。这些汉语新词语是根据英语的音和汉语的构词规律重新造词,如think tank(智囊团)等。译者英译这些汉语新词时常常必须将源语中借自目的语的词语译到源语中去,或是恢复其本来形式。[8]

3.替代式转换(substitution)。

“替代式转换”具有比“平行式转换”更广泛的调整和变换的空间,是用目的语的词语或句式结构代替源语的措词或语句结构样式。[9]这些调整和转换可以易词而译,即用平实易懂的目的语来传达源语的意思,在英语当中也不难找到对应词。如“房奴”可译为mortgate slave,事实上这个译文已被牛津和大英词典所收录。“周末夫妻”可翻译为weekend couple.如何翻译“山寨”呢?英语中表达此意的词汇比汉语丰富的多,如 counterfeit,rip-off,fake,knockoff,pirated,cloned,copycat,lookalike,spoof等。也可以以释代译,即直接向目的语读者解释源语在语境中的隐含意义。如“钟摆族”可翻译为long-distance commuter.“富二代”可以根据be born with silver spoon in one’s mouth和old money来诠释,可译为silver-spoon generation或children of old money.月光族可译为 the moonlight clan:the moniker for people who always use up all their salaries or earnings before the end of the month或者paycheck-to-paycheck consumer,令人一目了然。以释代译是一种描述性的翻译方法,有助于译者表述清楚源语的本质意义,有利于目的语受众理解汉语词语。在以目的语受众为服务对象的跨语言跨文化交际翻译实践中是一种常用的翻译方法。

4.冲突式转换(confliction)。

冲突式转换即英语和汉语在句子层面的表现法、联想意义和思维方式的冲突使得双语无法通过以上三种型式的转换,只求得语义实质的对应,舍弃对语言形式结构上考虑。[9]一般情况下,冲突式转换可分为两类。一类是用“字字翻译”法将汉语词语字面意义直译成英语,然后把它变成英语中的专有名词首字母大写,表示是中国特色的词语,有其特定的意义。如下列翻译:菜篮子工程(Vegetable Basket Program)、中国达人秀(China’s Got Talent)、中国好声音(Chinese Idol)等。第二类是直接拼音法,这种翻译方法原汁原味,可彰显中国特色。人名、地名以及一些表示新概念而本族语中又找不到对应词来表述时,就可以音译法介绍到英语语言中,例如在《时代》中国报道中,曾出现过“fengshui(风水)”“wushu(武术)”“yin(阴)”“yang(阳)”等词。英语读者看到就知道是英语语言和文化空缺的汉语词语,必须当作全新的词语来理解,如汉办(Hanban)、福娃(Fuwa)、神州十号(Shenzhou 10)等。对于西方人来讲,他们更愿意接受“洋味十足、异国风情”的汉语拼音译词,因为这更能满足英美读者求新求异的心理。在全球化的时代,汉语拼音词可以填补语际间文化的空白,有着可接受的广泛的社会基础。

三 结语

网络时代进一步加剧了汉语新词语的繁衍,所以探讨它们的翻译是非常有价值的。汉语新词语的英译基本上实用了四种语际转换型式,即分别是对应式转换(correspondence)、平行式转换(parallel)、替代式转换(substitution)和冲突式转换(confliction)。汉语新词语英译时,译者要考虑以上四种转换形式,要综合把握几种译文的特点,根据具体情况、语境选择最佳的翻译转换型式,为读者提供更为理想的译文。

[1]李昌标.英语新词的汉译与语用关联[J].中国科技翻译,2007(4):4 -8.

[2]陆谷孙.英汉大词典[Z].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3:1209.

[3]廖志勤,文军.汉语新词语的文化透视及其英译原则研究[J].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8(5):99-102.

[4]李行健.汉语新词语词典[M],上海: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4:3.

[5]王岩.汉语新词语英译的动态研究[J].三峡大学学报,2009(31):178.

[6]任开兴.从“授人以鱼”到“授人以渔”——关于时尚新词语英译的思考[J].中国翻译,2012,33(5):113-117.

[7]顾飞荣,嵇胜美,施桂珍.汉语新词语英译基本转换型式研究——以《最新汉英特色词汇》为例[J].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4):125.

[8]金惠康.跨文化交际翻译[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2:359.

[9]刘宓庆.新编当代翻译理论[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5:82-89.

猜你喜欢

新词汇源语型式
幕墙型式对高层建筑室内自然通风影响的模拟
QFKN-412-2型全空冷汽轮发电机开发和型式试验
现代中小河流常用有坝壅水建筑物型式探讨
释义理论指导下的口译教学新模式探究
新词汇研究及其在中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关于卡特福德翻译理论的思考
军持的型式分析与年代分期
英语翻译中悖论的发现与理解
源语概念对英语专业学生隐喻词汇习得的影响研究
电视节目主持人网络新词语应用法则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