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工科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校园文化环境设计——从建构主义角度

2014-03-31郑舒琳

关键词:建构主义工科校园文化

郑舒琳

(莆田学院信息工程学院,福建 莆田 351100)

“实现工业化”是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不可逾越的历史阶段。中国如今已跃升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但是工业制造的创新技术含量并不高,高消耗、低收益不利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现阶段,要实现“新型工业化国家”、“创新型国家”战略目标,摆脱粗放式增长,实现可持续发展,关键还在于拥有一大批掌握知识、拥有科学精神、竞争意识和创新素质的工程技术人才,并最终通过工业技术创新促进我国产业结构升级,提高企业竞争力,从而走向新型工业化发展道路。

高等教育中工科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在实现工业化中肩负着重要使命,与国家的前途命运紧密相关。这是因为,一方面,随着知识产权创新和核心技术的掌握对工业化的贡献日益增大,工科大学生作为科学技术的传承者与新兴技术的研发者,其创新能力对工业化进程推进的影响也愈发显著,教育模式的产生、存在及发展既要适应社会的经济形态也受制于这种经济形态,随着工业化的发展,知识经济社会也需要更多高素质的创新型人才,只有做好工科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才能满足这种人才的供需平衡。我国工程技术人员的创新能力还远不及许多发达国家,在工科人才培养的具体实施层面还存在许多问题,针对这些不足,要通过建构主义理论研究工科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校园文化环境设计问题,让良好的校园文化成为工科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保障基础。

一、建构主义与培养环境设计

建构主义是创新能力培养的理论基础。建构主义理论源于瑞士学者让·皮亚杰的儿童认知发展理论,经过前苏联教育心理学家的推动和美国教育家发展而形成了一种新型学习理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是一种构建过程,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的,而是学习者与外部环境交互作用的结果,学习者在一定的学习环境下,在教师的指导下,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自主地、发现式、探索式地学习,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知识。建构主义注重环境对学习的建构作用,这里的环境包含“情境”、“协作”、“会话”和“意义建构”四大要素,其中,学习环境设计是建构主义的重要研究课题。

建构主义中的学习环境可以被定义为,“学习者在追求学习目标和问题解决的活动中可以使用多样的工具和信息资源,并相互合作和支持的场所”。本文的学习环境特指创新能力的培养环境,主要分析当前国内高校的创新能力培养环境状态,并研究如何构建最适合创新能力培养的理想校园文化环境。

二、工科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环境的现状与存在问题

所谓创新是指人们为了发展的需要,运用已知的信息,不断突破常规,发现或产生某种新颖、独特的有社会价值或个人价值的新事物、新思想的活动;创新能力,指的是创造出具有社会价值的新理论或新事物的能力,即独立地发现新事物、提出新见解、解决新问题的能力,也就是思维能动作用在从事科学研究和其他实践活动中取得突破的能力[1]。目前,众多研究者已对创新及创新能力的定义日趋成熟,在此基础上笔者认为,工科大学生创新能力是指工科大学生在学习理论知识和掌握实践能力的基础上,通过对自身能力的培养和提高,逐渐拥有的对新事物的见解和研究解决新问题的能力。

根据建构主义理论,从培养环境入手可以分析当前工科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状况。

(一)国外工科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环境

长期以来发达国家一直把创新人才培养作为教育培养的重点,近年的重视程度尤甚,其对创新能力培养的环境氛围营造与设计更是值得我国高等教育借鉴。

1.美国:独立思想是美国学界的最高价值

哈佛大学以“追求卓越,崇尚真理”为校训,引导一届届学生塑造独立思考的态度与人格,设置合理的学科结构,营造宽松自由的学术氛围。寄宿制和导师制增强了对学术问题的兴趣,补充并强化了正式教育。麻省理工学院(MIT)在人才培养上拥有开放式的、跨文化的环境支持,麻省理工学院的培养目标是科技领袖,鼓励学生在提出问题、寻找答案的自由探索过程中发挥个人的独创性,设置本科生科研计划、独立的学术活动、本科生讨论课、跨学科研究与学习、实习等项目,形成完整的工科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教育体系[2]。

2.日本:依靠“产学研”机制培养大学生科研创新能力

日本高等教育认为教育要成为打开能够发挥每个人的创造力大门的钥匙,科研实践活动中需要有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能力,而这些能力的养成需要在不断地科研实践中才能实现[3]。日本在工科大学教学上有意识地强化实践教学,重视和鼓励“产学研”合作模式。日本的相关政府部门还通过与大学、企业等合作设立实习生制度以改善大学研究与社会需求的供需矛盾,使学生在大学期间积累专业知识经验,在实践中培养其适应能力和创新能力。

3.德国:创新的教育环境

德国是工程师的摇篮,也是创新国家的典范,其教育理念以严谨、务实著称。德国积极推进大学创新教育的改革,以跨学科的教学和科研培养大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创新能力,并颁布了“学生研究补助金制度”,鼓励大学生参与科研活动。

(二)我国工科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分析

随着工业化进程不断推进,我国越来越重视工科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但是分析工科大学生创新能力定义中的几个要素,联系我国实际情况,可以看到我国工科大学生创新能力一直存在着重知识目标、轻智能目标,重知识传授、轻能力培养尤其是轻视创新能力培养的弊端,在创新能力培养研究上也一直存在重理论、轻实践的问题,对创新能力培养的具体问题缺乏有效的实施手段。因此,我国工科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还有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如诟病已久的教育模式、学生自身原因等。学生自身原因是校园文化影响的结果,主要体现在:创新意识不强,缺乏自信,不善于充分利用和积极创造条件;创新知识基础薄弱,知识陈旧,往往不能把握本学科最新发展的学科动态;创新技能不强,特别是动手能力欠缺;思维缺乏创新,缺乏挑战权威的勇气[4]。

从外部环境分析,影响工科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因素也不可忽视。

1.政策环境

在封建社会,固步自封的国家政策环境制约整个时代的科技发展,科举制度下的社会视工业技术创新为“奇淫巧技”,将与众不同的创新视为“异类”,可见国家层面的政策如果没有对创新进行引导,学界就会丧失创新的氛围。进入21世纪,我国政府部门相继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包括经济上的支持,鼓励科技创新,对高等教育创新教育的推进也十分重视。国家政策属于宏观范畴,在具体实施中未必能上行下效,政策落实到高校还需要高校针对自身特点自行调整,而许多高校最终也没有制定出适合本校的具体方法来提高本校学生的创新能力,致使创新教育流于形式。

2.经济环境

宏观上,国家的经济发展环境能促进创新,国家工业转型道路能够带动和激发工科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过程,促使高等院校在提高大学生创新能力上下工夫。目前省市共建本科高校发展迅速,从区域经济角度来看,此类高校学生创新能力的提升能带动当地经济和工业、企业技术创新,促进本土经济结构调整。但是,由于各地市经济收入不平衡,技术创新投入也不平衡,当地高校的工科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将局限于有限的财政支持;另外,一些地方政府缺乏对地区发展的远见性,为了加强政绩建设,往往只重视短期利益,而不是需要长线投入的自主创新行为。

3.文化环境

文化是指一定的群体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形成的相对稳定的生活方式、理想信念等,它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创新文化是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创新文化和创新能力培养有其辩证关系。一方面,创新文化能够作用于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反过来成功的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又能塑造和推动创新文化发展,二者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目前我国的创新文化环境对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既有正面的影响,也有其不利因素。特别是在应试教育文化仍占主流教育形式的背景下,传统教育方式弊端仍限制着创新培养,填鸭式教育和死记硬背扼杀着学生的创新思维。

三、设计适宜创新素质提升的校园文化环境

建构主义认为学习行为始于学习环境的建构。政治、经济文化环境对工科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但归根结底,这些作用最终都需要通过高校的教育职能来实现。高校的创新教育融合于校园文化中,内化于大学的办学理念、价值追求和学术品位中,同时外显于大学的制度规范、行为方式和物质条件。校园文化作为文化环境的一种,在大学精神的沉淀中发展,每时每刻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师生的思想、认识、信念、行为以及大学发展方向[5]。学校的校园创新文化环境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大学生的创新能力。

大学校园文化有其独特性,它不必理会经不起推敲的应试教育,可以大胆摒弃过度功利的教育观念,把真正的素质教育作为大学教育的终极目标。培养工科学生的创新能力需要思想政治工作者不断构建适合创新思维生存的校园文化环境,解放工科学生长期被压抑的思维,减少对学生的过度批判,培养学生在创新能力上的自信心,鼓励工科学生勇于创新、勇于探索。在实践中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构建。

(一)丰富的校园文化活动

创新能力不仅体现在科研能力上,也应体现在组织能力、协作能力和人文素养等方面,所以工科大学生创新能力的体现是综合素质的体现,需要通过丰富多样的校园文化活动培养与熏陶。校园文化活动可以分为学术类和文体类。学术活动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对学科的认识,培养实践能力,以某学院信息工程学院承办的科技节为例,该科技节涵盖软件应用与设计、网络知识、图形设计等工科知识,鼓励跨年级、跨专业自行组队,能在无形中促使学生拓宽交叉学科知识,在现有的理论基础上提高动手能力,深入研究专业,并在比赛中培养团队精神。文体类活动可以促进学生的综合素质,目前大部分工科学院都会举办各类文体活动,如辩论赛、篮球赛、职业规划大赛等,工科学生从教室、实验室中走出来参加文体活动,学生思维方式、身体素质、组织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得到锻炼,创新能力就能在无形中得到提升。

(二)搭建工科学生创新发展资源平台

学生创新活动需要很多客观条件的支撑,工科类学科竞赛对实验室、竞赛设备等有一定的要求,如某大学ACM竞赛团队有针对竞赛专门设计的测试软件,还有曾在国际ACM竞赛中获奖的指导教师。但许多院校难以达到此等级的保障,缺少学生活动经费和场地条件等限制了校园文化活动的进一步开展。合理的资源平台设计需要学校在指导机构、指导教师、实验平台、资金资助等方面,根据现有的资源平台、结合学生特色,为学生提供尽可能的支持。建构主义认为学习环境应该是多样化的,有不同的发展层次,每个学校和教育机构都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灵活有效地设计建构主义的学习环境,盲目跟随会使得学生失去个性,浪费学校资源,尤其是二级本科院校情况。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也是工科大学生的一项重要赛事,能综合考察学生的专业知识、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和ACM竞赛不同,这一赛事对大部分二级本科院校都具可行性,根据现有的资源,各院校能够形成良性的指导体系,使参加电子设计竞赛成为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学生校园生活的一部分。另外,校企科研合作平台可以将企业科研资源引进校园,也是工科学生创新发展资源平台的重要组成部分。许多校企合作项目吸收学生参与,学生利用企业提供的项目、设备、经费进行科研工作,企业专家对学生进行专业性指导,有助学生将课本知识和实践结合。2012年,某移动公司将价值2000万的专业设备捐赠给某学院信息工程学院,并对学院教师进行专门培训,这一举措既节约社会资源,提高科研设备重复利用率,又缓解了高校经费紧张的局面。

(三)建立创新激励机制

浓厚的创新氛围需要合理的创新激励机制,创新激励机制是对创新能力的肯定。2012年中南大学2008级本科生刘路因破解“西塔潘的猜想”,被中南大学破格聘任为中南大学教授级研究员,并给予100万元重奖。这一事例对众多高校的创新激励机制起到了示范作用。对做出创新成果的学生应该给予相应的奖励,这一观点已成为高校的共识。高校可以为学科竞赛获奖、发表论文、发明专利的学生设立专项特别奖学金,或在评定奖学金中予以侧重。由于受经费限制,激励机制在具体实施阶段还存在许多困难,高校还可以考虑在其他方面给予鼓励,例如学分认定等。

(四)营造创新校园公共环境

公共环境中的宣传媒体无处不在,如著名科学家人物雕塑,校园的标语、公告栏、广播等。这些媒体可以利用自身优势和阵地,通过作品展览、表彰等方式传播创新知识,对创新成果进行宣传。这些宣传方法不仅是对创造者的一种鼓励,也是对广大学生的一种良好示范。

四、结语

工科大学生创新能力的提高在一定程度上预示着国家综合实力的提高,因此从建构主义角度来看,良好的创新能力培养环境就显得十分必要。虽然创新教育困难重重,和国外相比,许多培养条件还不具备,但校园文化作为培养环境中的重要一环,需要教育者根据高校实际情况进行构建,尽其所能,营造出利于创新能力培养的校园文化,为实现“新型工业化国家”、“创新型国家”战略目标添砖加瓦。

[1]宁洁萍.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实践环境分析[D].天津:天津大学,2012.

[2]王庆.基于创新人才培养的大学文化建设研究[D].重庆:重庆大学,2007.

[3]李孝红,崔文国,翁杰,等.工科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现状与改革[J].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4).

[4]曹颖颐.大学生创新能力指标体系的构建研究[D].武汉:武汉理工大学,2008.

[5]阎国华.工科大学生创新素质的提升研究[D].徐州:中国矿业大学,2012.

猜你喜欢

建构主义工科校园文化
基于建构主义理论的计算机教育
新工科下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探索
新工科背景下项目推动式教学模式的探索
党建工作与校园文化创新探究
旁批:建构主义视域下的语文助读抓手——以统编初中教材为例
借鉴建构主义思想培养财会专业人才
校园文化建设浅谈
工科概率统计教材中引入Matlab工具的探讨
以老区精神打造校园文化
建构主义学习设计六要素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