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食品安全第三方监管专业建设创新研究

2014-03-30

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 2014年11期
关键词:大学城校企协同

易 东

(湖南外贸职业学院,湖南 长沙410201)

1 专业开设背景

1.1 食品安全现状

近年来,国内外各种食品安全事件频发,从国外的疯牛病、口蹄疫、假牛肉干,到国内的瘦肉精、苏丹红、吊白块、三聚氰胺、染色馒头、地沟油、病死猪等,不一而足。频发的食品安全事件,给消费者的生命与健康带来了极大的危害,也一次又一次地重创了人们对食品消费的信心。产生这种情况的原因除了个别商人不法牟利之主观因素外,生产方面也是一个重要原因,另外一个重要环节就是监管体系的不完备。体制机制不健全,监管职责不明确,造成监管的时候一方面有空档,另一方面却又存在交叉,所以人为造成一些问题食品流入市场,严重损害人们身心健康。

1.2 食品安全对策

针对食品安全这个世界存在的问题,美、日、欧盟等发达国家与地区采取了一系列解决的措施。一是制订了相关法律及文件[1]。如美国的《食品安全现代化法案》、欧盟的《欧盟食品安全白皮书》、日本的《食品安全基本法》。二是建立了一整套的食品安全管理体系与管理办法:强化食品安全监督管理、食品安全风险评估、食品安全监测预警机制、食品可追溯体系等[2]。我们应该借鉴这些国家食品安全管理的成功经验,建立政府、产业界、消费者、媒体、教育和科研机构等多方参与的联动机制,实现“从农田到餐桌”的全程控制,推进食品安全监管,确保食品安全。

1.3 食品安全专业人才需求现状

食品行业是一个快速发展的行业。据统计,我国目前农业总产值与食品工业总产值的比例为1∶0.75,而发达国家已达到1∶4,中等发达国家也大于1∶2,因此我们的食品工业有着广阔的发展空间,预计到2015 年全国食品工业总产值将超过10 万亿元。食品行业也是一个亟需进行安全监管的行业。2003 年我国开始实施“食品安全行动计划”,2009 年6 月1 日起开始实施《食品安全法》,并实施六大食品安全保障体系,其中包括“食品安全师”体系建设,由此全面启动了食品行业的企业整改与建设,对食品质量与安全监管专业人才有了迫切的需求。通过对业内有关人士的调查表明,目前我国食品安全监管人才缺口达80 万。

1.4 高职院校食品安全第三方监管专业人才培养现状

第三方监管是指不包括政府和企业在内的个人和组织,对食品生产从原料到成品各个环节进行公证检验,以确保产品质量的一种监管制度。目前我国主要有行业协会、新闻媒体和消费者等[3]。这些第三方监管主体在维护食品安全方面各自发挥着自己的作用,也存在着不足。如食品行业协会在规范行业行为、开展行业服务、加强行业自律、引导企业依法经营、推动企业诚信建设等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是政府和企业之间的纽带和桥梁[3]。食品安全第三方监管作为监管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需要有具备监管资质的企业来作为监管主体,需要有懂监管知识、具有专业技能的高素质人才。据湖南食品行业协会统计,湖南省目前农产品加工企业和食品加工企业有35 000 多家,食品工业企业超过5 000 家,食品人才每年需要量近3 万,但省内食品质量与安全监管、食品检测等专业的毕业生目前每年不超过3 000 名。而就目前整个湖南高职院校专业开设情况来看,尚只有湖南外贸职业学院开设有食品安全第三方监管专业,因此,人才培养与专业建设的创新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2 食品安全第三方监管协同创新平台

2.1 基本情况

“世界大学城”是2010 年湖南省教育厅引进基于云计算的网络服务系统、以互助互学为核心理念而搭建的教育信息化应用平台。运用了基于空间云技术的远程软件服务、远程平台服务等功能,融合了互联网领域最先进的SNS、KNS、WNS 架构的优点,聚合了视频分享、视频直播、电子交互教室、网络学习、在线考试、博客、播客、微博、电子商务等强大的功能模块,成为国内目前最大的云计算公共服务平台。

2.2 食品安全第三方监管协同创新平台

湖南外贸职业学院与深圳民声科技有限公司于2009年合作开办食品安全第三方监管专业,实施订单培养,定向就业。深圳民声科技有限公司是我国首家由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认可的提供食品安全第三方监管服务的高新技术企业。

鉴于一直以来一些问题食品频频流入食堂等集体餐饮场所引发群体性食物中毒,湖南省教育厅体卫处为防患于未然,以加强食堂食品安全为切入点,利用“世界大学城”这个平台构建由湖南省教育厅体卫处、高校、食品安全第三方监管企业三方联动的食品安全第三方监管协同创新应用平台,既进一步挖掘出空间在教学和管理的独特功能和应用价值,又为各高校构筑一道食品安全防线。经过不断探索,深入实践,在食堂食品安全监控、专业建设、人才培养、科研项目等方面进行了全面深入的合作,初步形成了“以建立高校食堂食品安全第三方监管服务示范窗口为重点,以大学城空间为平台,实现资源共享,人才共育、产研合作,协同发展”的合作模式。

3 通过大学城协同创新平台创新专业建设模式

3.1 真正实现政、校、企三方联动的合作机制

湖南外贸职业学院利用世界大学城食品安全第三方监管协同创新平台,建立一个政、企、校多方协同创新的食品安全第三方监控平台,在管理方(湖南省教育厅体卫处)、校方和服务方(深圳民声科技有限公司)的空间之上,建立一个“食品安全第三方监管协同创新平台”机构空间,对管理方(湖南省教育厅体卫处)、校方和服务方(深圳民声科技有限公司)空间资源进行有机整合,通过空间呈现实现三方资源共享、人才共育、产研合作和协同发展。

建立、健全学校食品安全防范机制,通过平台现有的食品安全第三方监管体系,借助大学城空间建设的交流互动平台,进一步完善学校食堂安全防范体系,并探索学校食品安全防范的体制机制,为湖南省教育厅体卫处实现高校食堂安全监控进行有效探索,适时为在全国高校实行食品安全第三方监管提供借鉴。为政、校、企协同创新探索一种全新的模式,也为大学城空间在学校后勤服务方面的应用做出示范和引领。

3.2 基于校企合作创新平台,完善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学校空间将充分利用校园高速局域网络,高清呈现学校食堂监控视频,实现学校师生和管理人员的交互。同时,通过建立专业建设主题空间,充分利用本校7 000个大学城空间、96 个智慧型多媒体教室,借鉴已有的200多门空间资源共享课程资源,实现食品安全第三方监管专业的流程再造,实现专业建设各个环节的网络呈现,引领其他专业建设与改革;服务方空间针对学校食堂六个方面的服务进行网络呈现,实现服务流程再造,主要在空间实现对学校食堂的远程监控、信息发布和实时交互。

实现专业学习与工作岗位的无缝对接。根据校企合作协议,深圳民声科技有限公司为学校食堂提供了包括有毒有害物质现场速测及分析、人员培训与交流、食品安全风险预警、食品安全风险隐患评估及解决方案、远程视频监控、技术支持等内容的全面的食品安全第三方监管服务,也为食品安全监管专业学生提供真实的实践教学与实习实训。现在学生在远程监控室的操作就是以后在企业就业的真实场景,而在快速检测实训室中所作的食品安全快速检测就是以后在岗位上应该具备的基本技能。在三年的培养时间里,学生在专业课程学习和顶岗实习期间到企业接触实际工作的观摩、培训、演练和实际操作。真正实现把课堂设到企业、把企业(学校食堂食品安全监管)办到学校的校企深度整合。

3.3 利用专业主题空间,形成特色鲜明的课程体系

食品安全第三方监管专业主题空间,在平台体系的搭建中定义项目角色,定义项目管理流程,定义需要管理和上传的数据,借助校企合作创新平台开展订单培养,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订、课程开发、专业教学、顶岗实习、学生评价、实训基地建设等方面进行校企深度融合。根据校企合作协议,双方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制定具体的教学计划和实训实习计划的实施方案,完成了《HACCP体系构建理念与实践》《SPS 理论与实践》《SSOP 文件构成与实践》《速测技术理论与实践》《确认分析检测技术理论与实践》等13 门专业核心课程教材的编写与教学,形成了一个完整的、专业行色鲜明的教学课程体系。打造一个食品安全第三方监管专业校企深度融合的专业特色,为学校其他专业乃至全省其他专业起到引领示范作用。

3.4 建设食品安全第三方监管专业人才培养基地

校企双方面向企业和社会,先后启动了民声科技订单班培养、湖南高校食品安全远程监控中心、湖南食品安全现场督导员培训、民声科技湖南食品安全第三方分析测试中心等项目,联合开办了职业培训班,对食品行业从业人员进行了岗前技能培训和再教育培训。校企双方在人才培养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了技术研发、应用试验、专利申请、政府资助项目申报、实习基地建设等领域的科研产业项目合作,加强了对口部门的合作与交流。努力打造食品安全第三方监管人才培养基地。

[1]罗云波,陈 思,吴广枫. 国外食品安全监管和启示[EB/OL].http://views. ce. cn/main/qy/xzgl/201107/27/t20110727_22566402_1.shtml.

[2]赵景阳. 国外食品安全监管方式及对我国的借鉴[J].中国乳业,2009(12):72 -74.

[3]郑小伟,王艳林.食品安全监管中第三方力量[J].河南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1(21):148 -151.

猜你喜欢

大学城校企协同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蜀道难:车与路的协同进化
“首届中国钢琴音乐周”在我校大学城校区举行
深化校企合作促进应用型人才培养实现校企生三方共赢
“四化”协同才有出路
校企联合对人才培养的作用
校企合作运行机制初探
三医联动 协同创新
大学城经济对城镇化影响初探——以呈贡大学城为例
校企合作五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