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双语教学”的探讨

2014-03-29马文萍

大庆社会科学 2014年3期
关键词:双语教学双语理论课

马文萍,韩 冬

(大连交通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科研部,辽宁 大连 116028)

“双语”(Bilingual)的直接意思是“两种语言”——Two languages,指在某个国家或某个地区有两个(或两个以上)民族同时存在,并存在两种或两种以上文化历史背景的条件下,可能或必须运用两种语言进行交流的情景。在我国,最初的“双语”研究主要集中在少数民族如蒙古族、藏族、维吾尔语、朝鲜族等学习汉语的问题上。“双语教学”是广大民族教育工作者经过长期实践探索出的一条发展民族教育的有效途径。“双语教学”在我国英语教育界则是由一些境外来华办学的合资或独资学校和民办学校首先提出的,而且成为一些学校,特别是幼儿园、中小学吸引生源、提高办学效益的招牌之一。为了适应我国加入WTO的需要,教育部高教司早在《关于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1〕4号)中要求高校“本科教育创造条件使用英语等外语进行公共课和专业课教学”,从而使“双语教学”成为高校课程改革的一个热门话题。目前一些重点高校的经济、管理、材料等专业课、大学物理、数学等已采用了双语教学。但是我们发现,不论是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中,很少有教学工作者谈及或试行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推行“双语教学”。

一、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地位

在科技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下,高等教育作为科技第一生产力和人才第一资源的重要结合点,在国家发展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和作用。高等教育为经济的发展提供人才和智力的支持,为科技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已经从社会的边缘走向社会的中心地带。[1]高等学校能否培养出大批合格人才,将直接关系到我国现代化建设的进程,关系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大学生是十分宝贵的人才资源,是民族的希望,是祖国的未来。大学的使命是不仅要向学生提供科学技术应用的知识,而且应该向他们提供精神动力和道德导向。促进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始终是高等教育义不容辞的责任。2005年胡锦涛在全国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会议上强调指出,培养什么人、如何培养人,是我国社会主义教育事业发展中必须解决好的根本问题。要使大学生成长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不仅要大力提高他们的科学文化素质,更要大力提高他们的思想政治素质。只有真正把这项工作做好了,才能确保党和人民的事业代代相传、长治久安。[2]

当前大学生面临着大量西方文化思潮和价值观念的冲击,某些腐朽没落的生活方式严重侵袭着大学生,一些大学生不同程度地存在政治信仰迷茫、理想信念模糊、价值取向扭曲、诚信意识淡薄、社会责任感缺乏、艰苦奋斗精神淡化、团结协作观念较差、心理素质欠佳等问题。[3]因此,我们必须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高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是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途径,是高校贯彻德育首位思想的基础性载体。要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教学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主导作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必须进一步加大力度,全面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学科建设、课程建设、教材建设和教师队伍建设,改革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改善教学手段等,通过各种渠道和方法,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和主动性。面对高校在专业课程推行双语教学的良好效果,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推行双语教学也是提高教学效果的一条有效途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通过展现自己的英语能力和综合素质,有利于提高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认可度和接受度,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效果,从而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素养。

二、高等教育国际化带来了新的课题

我国《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了扩大教育开放,坚持以开放促改革、发展的理念,同时提出“要开展多层次、宽领域的教育交流与合作,提高我国教育国际化水平”。国际化将是今后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

青年大学生正处在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和发展的重要阶段,他们的思想、政治、道德和心理方面有了一定的发展,但总的来说,社会经验还不够丰富,思想还不够成熟,并且大学生的特点是易于接受新的事物。不同的价值观、道德观和意识形态的涌入,必然使原有的中华民族传统和国民道德信仰受到冲动。如何面对正在走向国际化的中国高等教育?如何面对不断涌入和涌出的留学生?如何提高高等教育所培养人才的国际竞争力?如何保护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和伦理道德不倒退或湮灭?如何在发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和伦理道德基础上,不断吸收其他民族的优秀文化和道德、科学先进的价值理念?这已成为高校“两课”教师面临的严峻课题之一。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必须不断扩充和更新自己的知识,掌握科学的教育理论和正确的教育方法,注重自身各方面的素质修养,不断提高教育教学水平,以适应时代的发展和要求。“双语教学”走进思想政治理论课,有利于学生用英语传达中国的政治思想文化制度,避免与外国人交流时出现的中国文化“失语现象”[4],真正发挥英语的的双向文化交流功能,让“中国文化”“中国英语”走向世界。

三、思想政治理论课“双语教学”的重要意义

有这样一个案例:“OPIUM”商标是法国圣罗兰香水公司的商标,自20世纪70年代起在世界100个国家和地区相继注册。该商标于1982年在中国注册。“OPIUM”牌的香水、化妆品在我国内地各大城市和香港、台湾地区均有出售。1997年某市工商局在市场检查中发现市场上销售“OPIUM”商标的香水。该局遂以违反社会主义道德风尚为由,向国家工商局商标局评审委员会提出该商标注册不当申请。国家工商局商标评审委员会经评议认定,“OPIUM”的含义是“鸦片”,以此为商标,有违社会主义道德风尚并造成不良社会影响。根据《商标法》第8条第一款第(9)项的规定,作出了终局裁定,撤销了“OPIUM”注册商标。[5]这则案例足以引起我们的反思:15年已经过去了,我们才发现了这个问题。为什么此商标没有在注册时就被取消资格?为什么我们的消费者没有发现这个问题?难道他们都不懂英语吗?这显然是不可能的。难道是他们不知道“鸦片战争”吗?这显然也是不可能的。可是我们不知道“鸦片”用英语怎么讲,不知道“OPIUM”就是“鸦片”。第一次“鸦片战争”结束后140年,又一种“鸦片”打入中国市场,时间竟然长达15年之久!这也许算不上我们民族的耻辱,可确是我们教育的失败,特别是政治理论教育和外语教育的失败。因此,以思想政治理论课为内容的英语学习,有利于减轻基础英语教师的负担,提高学生的英语水平,提高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为国家培养能够迎接经济全球化挑战的国际型人才。

四、思想政治理论课“双语教学”实施对策

“双语教学”走进思想政治理论课要比“专业课”或其他公共课困难更大。一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问题。不仅要求教师理论基础知识要扎实,而且英语要好,能在教学中有机地将思想政治理论和英语知识两者结合起来。二是教材问题。思想政治理论课基本上没有相应的外文版教材。三是如果运用不得当,会削弱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功能。双语教学走进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是一个全新领域,不可要求过高,在短时间内要求教师熟练地运用英语讲课,是不切实际的。

1.正确理解双语教学。双语教学并不是完全用英语教学,不讲一句汉语,否则不但教师不能胜任,学生也接受不了。根据英语在课堂中的比例,“双语教学”可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次,进行渗透式双语教学。即把英语作为教学语言逐步渗透其中,在课程教学中适当加入英语教学成分。如教师可用英文写板书,用英语表达一些常用名词、概念等,使学生多一些机会接触英语,增加词汇量。第二层次,是穿插式双语教学。即有意识地把英语语言穿插于课堂教学中,在已掌握的名词、概念的基础上,要求学生用英语回答课堂问题,用英语做课后作业,查阅英语资料等,逐步培养学生用英语思考问题的意识和能力。第三层次,完全式双语教学。即英语作为教学语言应占课时量的三分之一以上,能熟练运用,并逐渐扩大英语作为教育语言的比例,最后达到以英语为主要教学语言的目标。对大多数教师来说,经过准备,进行渗透式双语教学是完全可行的。

2.正确理解双语教学走进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这只是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效果的一个手段,其主要目的是教师通过“中国文化”“中国元素”的英文表达,提高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内容及教师的认可度和接受度,最终要落到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目的上去,更好地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服务,不能唯“双语”而双语,更不能变成纯粹的英语课。要充分体现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特色,不能变成英语教学的辅助品。[6]在一堂双语课上,并不是教师使用的英语越多越好,而是应以课程的教学目的为中心,提高课程的教学效果。

3.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英语水平。教师是双语教学成败的关键,一方面,教师要解放思想,要有全局观念,主动学习提高自己的英语水平,避免发生将 Mencius(孟子)翻译成“门修斯”、Chiang Kaishek(蒋介石)翻译为“常凯申”等笑话,[7]另一方面,高校要建立激励机制,重视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英语培训,特别是提供更多的出国培训学习的机会。

4.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双语教学”辅助教材的建设。对于思想政治理论课来讲,完全英语教材和完全英语教学绝对是不现实的。可以组织编写相关的辅助资料,如思想政治理论课名词术语词典、名言警句、经典文章等。还可选编英文原版哲学、经济学、伦理学等教材,作为学生的辅导读本。

只要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具有高度的责任感、使命感,认真学习、大胆探索、努力作为,思想政治理论课双语教学一定会再取得更好的成就。

[1]周远清.在2001年高等教育国际讨论会上的讲话[J].北京高教研究,2001,(12):3-4.

[2]评论员.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大力培养造就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N].人民日报,2005-01-19(1).

[3]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N].人民日报,2004-10-15(1).

[4]从丛.中国文化失语症:我国英语教学的缺陷[N].光明日报,2000-10-19.

[5]黄勤南.知识产权案件教程[M].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01.

[6]李信.对政治理论课双语教学的思考[J].江苏社会科学,2006,(S1):109-111.

[7]柳霞.从“常凯申”看学者的治学态度[N].光明日报,2009-06-17(6).

猜你喜欢

双语教学双语理论课
面向不同对象的双语教学探索
Seminar教学法在护理学基础双语教学中的实践
新增本科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创新
“721”人才培养模式与高校思政理论课改革
快乐双语
快乐双语
快乐双语
医学院校基础化学理论课教学改革初探
新课标下中职体育与健康理论课有效教学策略探讨
双语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