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等学校教育质量管理模式探究

2014-03-29曾婵娟

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4年24期
关键词:目标环境质量

曾婵娟

(华南农业大学 珠江学院,广东 广州 510000)

高等学校教育质量管理模式探究

曾婵娟

(华南农业大学 珠江学院,广东 广州 510000)

本文首先对高等学校教育质量管理进行了概述,然后介绍了高校教育质量管理模式的现状,最后详细阐述了高校教育质量管理模式如何建立和运行.

高等学校;教育质量管理;模式;运行

1 概述

近年来,我国高等院校教育质量的管理意识逐渐同高等教育的大众化、高等教育的质量问题紧密联系在了一起.高等院校能否做到立足于自身,紧紧抓住发展的良好机遇,把国家高等教育有关的文件作为基本导向,凭借质量谋求生存,凭借质量谋求更好的发展,进行不断的改革,有效建立起具有自身特点的质量管理基本模式就成为了决定其在今后能否得到快速发展的一个决定性的条件.

2 高校教育质量管理模式现状

2.1 专业化教师队伍的建设

从当下的基本形式而言,我国形势与政策教育的师资队伍大体上是由如下几种基本类型所组成:第一种类型是由我们专职的教师来承担;第二种是由专兼职的教师来一起承担;第三种是由兼职的教师来承担.这当中专兼职教师一起承担的类型最为常见,这非常容易导致师资力量的薄弱,变化性比较大,学历水平普遍偏低,难以满足形势和政策性教育课的教学现实要求.由于高校兼职的教师一般情况下都是从事于学校学生管理具体工作的辅导员或者是从事于党务和行政工作的一些领导,这在客观上就导致时间与精力投入的不足.有些教师还缺乏必要的教学基本知识的训练,导致教学的感染力并不强;部分教师在讲课的时候缺乏针对性,讲授的内容始终跟不上当前形势的现实发展需要;我们部分老师所讲授的内容在层次上表现得很不鲜明,不仅缺少必要的逻辑性,而且在感情上也缺乏一种理性的投入,始终无法和高校学生形成共识.伴随着如今网络技术的应用和广泛普及,有关形势和政策的各种信息渠道也越来越多,来源变得越来越广泛,传播的速度也越来越快.过去那种比较传统的教育教学模式和教学手段早就已经无法适应目前的实际发展需求,传统的教学模式很容易导致学生产生厌倦的不良心态,由于其理论教学的方式太过于简单枯燥,从而导致缺乏应有的说服效力.部分学校即使采用了诸如录像教学、多媒体教学等各种辅助性手段,然而其教学效果依旧不够理想.

2.2 教育目标的审核

许多高校目标审核的方法手段现在已经不合时宜,缺乏一种有效的监管机制,导致审核过程当中存在很多难以及时得到有效解决的各种问题.在目标的实现过程当中,部分高校为了能够降低用于审核的成本,目标在下达之后并没有进行有效的监督控制,不注重数据资料的广泛积累与信息的及时反馈,最终影响了审核的及时性、准确性、严密性和公正性.

2.3 教学环境综合分析

高校的教学环境是大学生得以成长和发展的一种重要的环境类型.部分高校的历史文化氛围比较深厚,部分高校的现代气息比较浓郁,教学环境当中所蕴含的比较深层的意蕴在高校学生的身心发展过程当中将会产生深远的作用.即便如此,在高等教育发展的过程当中依旧存在着人为地把环境和人强行分离的现象,并且已经深植于人们的思想当中,逐渐影响着高校学生的健康发展.

3 高校教育质量管理模式的建立和运行

3.1 加强师资力量建设,制定规范化的教师专业标准

在师资力量的选拔上,一定要严格地执行专业的标准,建立健全“准入制”,始终能够严把“入口关”,大力坚持贯彻“德才兼备、择优选拔”的基本原则,借助于综合的考核,将政治素质比较好、道德水准比较高、理论知识结构体系非常合理,有着强烈奉献精神并且非常热爱高校德育工作的优秀人才尽快补充到高校形势与政策的师资队伍中来.与此同时还要不断地提高形势和政策教师队伍的学历层次,努力打造一支学术型的专业化师资队伍. 3.2评价反馈管理——完善目标评价考核机制

在实际管理目标当中要将制定目标作为起点,将评价考核完成目标的实际情况作为终点.进行目标考核是目标管理周期当中最后的一个基本环节,与此同时也将会是下一次实施目标管理的一种循环动态性过程.由此可以看出,建立健全科学的评价考核具体制度,将是高校对于目标进行管理的行之有效的保障措施.实现基本的公正与公平是能够不断拓展目标管理的一块坚强的基石,为了可以有效地确保评价性机制的科学性和有效性,在实际设定目标和指标体系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到以下三个方面:①所有指标的制定一定要遵循教育管理的科学理论和教育统计学当中基本的理论原理;②所有的目标必须要保证切合高校的实际状况,在难易程度上一定要讲究适度的原则,另外还要具有必要的可测性和可操作性;③使所有类型的评价性指标不仅能够保持一种相对独立的状况而且可以实现互为一体的局面.

3.3 创建自由、本真的教学环境

时刻关注学生的发展和完善是高等院校教学环境管理工作的基本出发点与最终归宿,然而它所具有的教育作用在更多情况下都是一种间接性的作用,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不断启迪和激发学生的巨大潜能与自觉的意识,这就要求高校的教学环境在创建的过程中首先就要能够体现自由.体现一种自由的原则,实质上就是要取消各种束缚与压抑,鼓励学生开展定期的反思与行动.考虑到这个原因,高校的教学环境必须是一种非常自由、相对开放的良好环境,学生置身于这样的一种环境当中就会感到轻松和愉悦,每一个身体细胞都会被激活.再者,高校在创建教学环境的时候必须要讲究本真的基本原则,要和学生达成广泛的共识.学生是一个个具体的、活灵活现的人,具有着各种不同的价值观念和思想意识,他们认识事物和看待问题的基本角度都会有所不同,所要接受的教育程度也会各不相同.

4 结束语

现在,国内大部分高校教学质量管理的模式显得比较滞后,大体上是处于比较传统的质量管理阶段,为了能制定出适合于本学校的教学质量管理模式,我们要在进行充分的调查和详细了解的基础上,再逐步确定比较合理的具有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教学质量管理制度,从而为高校质量管理模式的升级和更新打下比较坚实的基础,进而不断改善学校的教学质量.

〔1〕葛静.我国高校教学全面质量管理的可行性研究[D].苏州:苏州大学,2006.5.

〔2〕张忠华.论高等教育质量评估的多元化趋向[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1(2).

〔3〕周光礼.高等教育质量评估体系的有效性:中国的问题与对策[J].复旦教育论坛,2012(2).

G640

A

1673-260X(2014)12-0206-02

猜你喜欢

目标环境质量
“质量”知识巩固
长期锻炼创造体内抑癌环境
一种用于自主学习的虚拟仿真环境
质量守恒定律考什么
孕期远离容易致畸的环境
做梦导致睡眠质量差吗
环境
质量投诉超六成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3练习(一)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4练习(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