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论以职业为导向的高职思想政治教学改革措施

2014-03-29卢书欣

长春师范大学学报 2014年5期
关键词:导向考核政治

卢书欣

(广州工程技术职业学院,广东 广州510075)

试论以职业为导向的高职思想政治教学改革措施

卢书欣

(广州工程技术职业学院,广东 广州510075)

随着就业形势的日趋严峻,以职业为导向的高职思想政治教学改革势在必行。本文探讨了我国高职思想政治教育的现状,并提出了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思想政治教学的改革措施。

高职;职业导向;思想政治教学改革

一、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学的现状

我国各高职院校都开设有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但大多实效性不高,往往是应付了事。高职院校的思想政治教学存在着不少问题。

首先,高职院校的思想政治教学方式单一、陈旧。受就业压力和高职院校职业教育性质的影响,高职学生的主要学习内容是职业技能,这往往导致思想政治教育被忽视。在高职思想政治课堂中,以教师为主体的教学模式依然存在,这使得高职学生对此项课程学习兴趣不高、学习效果不佳。在素质教育日趋被重视的今天,这种单一、陈旧的教学方式显然是不适合学生学习特点的。

其次,高职院校的思想政治教学内容有待丰富。一方面,教师对高职思想政治课程的就业导向意识不足。如今,以就业为导向进行高职思想政治教育已经和马列主义、政治经济学、哲学史等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同等重要。在新的就业形势下,很多高职教师往往忽视这一点,致使课堂内容明显缺乏就业信息,学生得不到就业导向教育。另一方面,高职学生就业意识模糊。他们对自己的角色定位不准,对“高职”学校的教育内容、就业方向没有正确的理解,知识体系未与角色挂钩。

此外,高职学生价值观多样,给思想政治教学工作提出了难题。绝大多数高职学生有着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怀和集体主义观念,但对国际和国内的一些社会问题缺乏理性认识。随着社会多元化的发展,高职学生对社会价值与自我价值的认同趋向多元化和多样化。他们追求理想的同时更加注重实际,忽视了自身素质的提升。

二、以职业为导向与高职思想政治教学的联系

1.基本一致的教育目标

以职业为导向与高职思想政治教学在教育目标上是基本一致的。一方面,思想政治教学的目标是对大学生进行系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培养大学生能成为全面发展的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的人才。另一方面,高职教学的性质即是以培养技能人才为导向,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归根结底要服务于这个基本性质。要充分发挥思想政治教学的教学实效,必须在准确把握社会需求的基础上,按照市场对人才的需求办教学,围绕市场需求搞就业,培养适合市场需要的学生。

2.相互依存的教学内容

首先,以职业为导向是高职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职责。思想政治教学的意义在于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素质,进而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创业观。其次,思想政治教学有助于以就业为导向的引导。学生在择业过程中,往往存在忽视专业、脱离现实、盲目自大、急功近利等弊端,在遭受挫败后丧失择业的主动性。思想政治教学有助于培养学生对社会、对自己的认识能力以及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和从业态度。

3.基本相融的培养模式

以就业为导向与思想政治教学在培养学生的模式上是相互渗透、相互贯通的。随着社会的发展,现代企业不仅注重职工的专业技能,还注重职工的综合素质。这需要高职教育提高要求,培养具有综合素质的学生。高职教育以就业为导向和思想政治教学为核心来规划课程,是顺应社会发展的需求和兼顾学生发展的需要。将素质教育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实践途径,是增强高职学生综合素质和就业竞争力的基本途径。

三、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思想政治教学改革策略

1.活化教学内容,改革教学途径

一方面,通过专题式教学方式组织教学内容。根据高职学生的理解方式和心理特征,将思想政治教学内容组织成若干个专题进行讲授,有助于学生系统地掌握理论知识。在专题内,结合课程难点与重点,穿插大量资料、时事、实例,对晦涩的理论知识进行讲解及分析。

另一方面,通过丰富多彩的教学途径改革教学方法。思想政治教学中常用的案例式、问题式、聊天式、讨论式、研究式、任务式等教学方法,既能吸引学生到课堂中来,还能实现教师和学生的互动。教师要注重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通过教师的引导,学生在广泛参与、共同探讨、深入思考后,更容易自觉地确立、选择和认同主流意识形态和主流价值观。同时,这种教学方法促使大学生收集资料、进行分析,从而锻炼了自身获取知识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2.改进课程考核方式

思想政治教学的考核不仅要考察学生对课程知识的掌握情况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还要考察学生在学习中所体现出来的学习态度、思想动态和品的修养。对学生的考核一般可以从课程形成性考核和终结性考核两方面着手。在课程形成性考核中,一方面要考虑学生是否迟到、回答问题、学习态度等平时学习表现,以及参加社会实践的表现;另一方面要注重考核类型的不断创新。可以设计材料分析题与案例分析题等题型,或是以项目论文、报告形式考核,引导学生自觉地将理论运用于实践,以创新的意识和态度思考和研究各种现实问题。以职业为导向,结合当代大学生的需求调整和改进教学考核方式。注重学生能力的考察,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充分了解自身所处的地位、未来的发展方向、社会就业大背景等内容。

3.创新学生的就业观念

想要实现以职业为导向的高职思想政治教学改革,就要实施以就业观念为中心的制度创新。一方面,教师在教学中要树立创新的观念,本着以就业为最终教学目的的观念对教学制度进行改革。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促使学生摒弃陈旧、腐化的思想,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通过分析社会就业的变化趋势,对高职学生未来的就业进行预测,根据预测趋势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使学生在心理上做好就业的准备。另一方面,对高职学生进行课外就业机制的扶持。高职学校要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进行技术或心理辅导,及时为学生排忧解难,达到缓解学生的就业压力、避免不良情绪和行为发生的目的。

4.构建学生的职业规划体系

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思想政治教学中,建立职业规划体系对学生就业来说益处良多。从高职学生入学开始,引导学生对自己的未来做好职业规划,结合实际学习特点分阶段确定职业规划的目标和努力的方向。例如,一年级时的主要任务是学习,要根据自己所设定的规划目标确定努力的方向;二年级时,注重动手实践,并通过思想政治教学培养创新能力;三年级时,要根据就业市场情况做好自身的职业策划和定位。

[1]俞亚芹,武艳.论思想政治教育在苜职大学生就业竞争力提升中的作用[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2(1).

[2]许曙青.加强以就业为导向的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J].江苏高教,2007(2).

[3]刘绍斌,刘卫华.基于就业导向的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体系研究[J].江苏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10(5).

[4]刘绍斌.基于就业导向的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J].青岛酒店管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4).

2014-01-09

广州市哲学社会科学发展“十二五”规划课题(2012GJ46)。

卢书欣(1961- ),女,广东广州人,广州工程技术职业学院副教授,从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G642.0

A

2095-7602(2014)03-0137-02

猜你喜欢

导向考核政治
以生活实践为导向的初中写作教学初探
“讲政治”绝不能只是“讲讲”
“偏向”不是好导向
内部考核
“政治攀附”
创新完善机制 做实做优考核
“政治不纯”
政治不过硬,必定不可靠——政治体检不能含糊
需求导向下的供给创新
犬只导向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