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语法研究的三个平面看“今日说法”标题的主谓式结构

2014-03-29张军香

长春师范大学学报 2014年5期
关键词:句法结构谓语主语

张军香

(忻州师范学院,山西 忻州034000)

从语法研究的三个平面看“今日说法”标题的主谓式结构

张军香

(忻州师范学院,山西 忻州034000)

“今日说法”标题用主谓式结构形式可以简明扼要概括节目的主要内容,从语法研究的三个平面分析此类标题的特征有一定意义。在句法结构上,“今日说法”主谓式标题的主语类型多种多样,谓语形式单一;结构严谨、凝练;标题形式整齐划一,呈单线性的特点。在语义上,“今日说法”主谓式标题的呈现出主语充当多种语义角色,动词制约语义角色,标题的语义角色隐现和语义意合性等特点。在语用上,“今日说法”主谓式标题通过主语话题化来凸显。

今日说法;主谓式标题;句法结构;语义;语用

“今日说法”作为大众喜闻乐见的电视节目,点滴记录着中国法治进程,是中央电视台收视率颇高的一个节目。该栏目坚持以受众为中心的传播理念,注重法理性,坚持鲜明、完整的叙事风格。栏目标题的制作精心到位,对节目的高效传播起到了重要作用,其语言直白、平实、质朴,显示了与众不同的风格,而主谓式标题是其常用的一种形式。这种标题由主谓结构充当,若在其末尾加上标点符号就是一个完整的主谓句。使用主谓结构作标题,具有较强的说明性和描写性,用来反映什么地方发生了什么事或者什么地方、什么人在做什么。本文拟从2003年到2013年“今日说法”的主谓式标题入手,着重从语法研究的三个平面分析此类标题的特征。

一、 从句法结构看“今日说法”的主谓式标题

句法结构是用一定形式表现出来的各种语法关系。主谓结构作为最基本的结构类型之一,主要反映主体与动体的动作、状态、性质的关系;在词序上,主语在前、谓语在后;主语以名性成分为典型,谓语是动性的,也可以是名性的。“今日说法”主谓式标题采用了这种排列形式,并呈现出如下特点:

(一)主语类型多种多样,谓语形式单一

“今日说法”主谓式标题中,既有单个名词、代词及名词性短语充当主语,还有动词、形容词等谓词性短语充当主语,其中以名词性词语和谓词性词语为主,名词性词语居多,是案件行为的发出者、经历者、承受者。例如:

(1)我是一只小小鸟 (2003.02.26)

(2)她是凶手吗?(2003.03.20 )

(3)女儿告继母(2003.01.16 )

(4)我和公司啥关系(2006.11.23)

(5)我家的房子谁做主(2012.10.14)

例(1)、(2)中的主语分别是代词“我”和“她”;例(3)中的主语是名词“女儿”,作为被陈述对象,是与案情相关的当事人;例(4)中的主语“我和公司”是联合性短语,处在句首,强调了案件中主体间的关系;例(5)中“我家的房子”为偏正性短语作主语,主体特征明显。名词性词语作主语涉及每个案件的法律要素,它们对案件的判定起到了关键作用。

由谓词性词语作主语的标题在“今日说法”占少数,这类标题中的主语由动词、动词性短语、形容词性短语充当。例如:

(6)装修惹出人命案 (2002.12.31)

(7)落泪无声(2007.06.01)

(8)爱恨悠悠(2005.08.23)

例(6)中的“装修”是动词,例(7)中的“落泪”为述宾短语,例(8)中的“爱恨”是谓词性联合短语。动词性词语作主语,以案件当事人的动作行为、生活状态或心理活动作被陈述的对象,使得主体具有动态感、形象感,增加了观众的兴趣。

标题的谓语大多为单个动词或者动词短语充当,是对主语的叙述、描写或判断,能回答主语“怎么样”或“是什么”等问题。例如:

(9)财运来了(2013.02.25)

(10)“失踪人”归来(2010.04.20)

(11)我家的房子谁做主(2012.10.14)

(12)状元落榜(2003.09.15)

上述例句中的谓语基本是单个动词,如例(9)中的“来了”,例(10)中的“归来”;还有谓词性短语,如例(11)中的“谁做主”为主谓短语,例(12)中的“落榜”为动宾短语。相对于主语来说,能作标题谓语的词语以动词为主,附加成分也少,这是因为动词是句法结构和语义解释的核心,对谓语动词的修饰越充分,信息含量越丰富,违背了重在让客观事实说话的“今日说法”节目的宗旨,所以动词前后尽量避免使用多余成分。

(二)句法结构严谨、凝练

朱德熙先生认为,“主语和谓语的关系从结构看,在正常情况下,主语一定在谓语之前,两者之间的结构关系相对比较松散,它们之间往往可以有停顿,而且主语后头可以加上‘啊、呢、吧’等语气词跟谓语隔开,只要不引起误解,主语往往可以略去不说。”[1]但标题的作用是提炼所述内容的主题和精华,帮助读者理解所述的内容。所以“作为标题的主谓结构,主谓关系较为紧密,极少省略,不能易位,其间少有停顿,没有表示停顿的语气词。”[2]比如:

(13)大学语文教育应超越选修必修之争(《光明日报》2013.11.20)

(14)标准化教学点建在村民身边(《中国教育报》2013.11.20)

这两则新闻标题的主谓语结合密切,句法结构中不能插入其他成分,也不能随意调整语序。如果在语义不变的情况下,使用增添、删除、省略、移位、变序等手段对句子内部进行局部转换,变换成另一种句法结构,所强调的内容夜也会发生变化。如例(13)变为述宾结构“应超越大学语文教育选修必修之争”,例(14)变为“建在村民身边的标准化教学点”(述宾结构)或“村民身边建起了标准化教学点”(主谓结构)后,句法结构都不能凸显原题所强调的中心。

(三)标题形式整齐划一,呈单线性结构

一般情况下,新闻标题既有交代背景、烘托气氛的引题,也有揭示新闻中心内容和主要任务的正题,还有进行补充说明、扩大信息效果的副题,这样不仅能增加标题的表现力,还可以把一篇新闻报道做得有声有色。而“今日说法”标题受到其节目性质的影响,通常只有正题,醒目、易记。例如:

(15)咱家的老人别上当(2011.12.28)

(16)我的女友失踪了(2012.07.24)

(17)警察来敲门(2013.11.19)

这几个题目完全采用单行标题,没有引题的引导、副题的补充,句法成分简单,但是抓住了案件要素,寥寥数语点明案件的主要内容,也吸引了读者的注意力。

二、 从语义看“今日说法”主谓式标题

句法结构通过一定的形式对词语进行组合。在组合的过程中不仅形成一定的语法关系,而且句法成分之间以动词为中心,建立起各种语义关系。“今日说法”的主谓式标题通过动词的使用可以让观众对事件做动态性把握,而动词与名词性成分之间构成的语义关系复杂、特征明显。

(一)主语充当多种语义角色,动词制约语义角色

主谓标题中的主语一般为名词性词语,它们的句法角色和语义角色并不完全对应。主语通常为语义关系的施事者、受事者和当事者,可以是动作、行为的发出者或动作、行为所涉及的对象及非施事、非受事的人或事物,这都是结合谓语动词的语义特点进行选择的结果。例如:

(18)流浪的孩子要回家(2013.11.10)

(19)这份保险该不该赔(2003.06.30)

(20)穿过你的黑幕我的眼(2003.05.30)

从语义关系看,例(18)中的主语“流浪的孩子”是施事者;例(19)中的主语“这份保险”是动作行为的直接承受者,谓语动词前一般用介词“被”作明显的形式标记;例(20)“穿过你的黑幕”为当事者。无论主语承担什么语义角色,它们都受谓语动词限制,而谓语部分往往是案件信息焦点,与事件的语义主体在标题中共现,形成完整的主谓结构,有助于读者的理解和选择。

(二)标题的语义角色隐现和语义意合性

主语为受事的主谓式标题,事件、行为的施行者往往隐现,存在语义空缺现象,即“空语类”。在语句中的某些句法成分位置上没有出现的一些词和词组,换句话说就是这些句法成分的位置是‘空’的。”[3]这是因为标题要求形式的简短,而语义结构里必不可少的成分在句法结构里没有映现为具体的有形形式,所以出现成分空缺。“今日说法”主谓式的标题主语为受事者情况下,案件的施行者往往隐现,存在语义“空语类”现象,施事者往往在对案例的叙述过程中出现。例如:

(21)幸福从未走近过∧(2011.01.21)(“空语类”用∧表示,下同)

(22)少女被∧强奸之后(2013.07.24)

这些标题的施事者没有出现在句法结构中,但它们往往是案件行为的主动者,引发观众对节目的兴趣,提高收视率。

与一般的自然语言相比,“今日说法”标题的语义意合性更强。语义意合性指的是无论句法结构如何变化,都难以十分准确地表达出原题的韵致,需要靠人们对语义的理解来整合。试看如下例子:

(23)前妻住在我楼下(2013.02.04)

→前妻就住在我家的楼下

→前妻住在我家的楼下会发生什么

→我的楼下住着前妻

→前妻为什么会住在我的楼下

→住在我楼下的前妻

根据上述主谓标题的线性句法结构形式,我们难以准确判断其真实意义,但可以靠意合对其语义进行多元化理解,这是由标题的语义特点决定的。“(标题)语法形式的简化程度和语义关系的支撑力度成正比,语法简语义显形合,不足意合补,语法形式越简单,语义作用越突出,制约支撑力度越大。”[2]

三、“今日说法”主谓式标题的语用特征

标题的主要目的就是要和读者建立积极互动的言语行为,吸引读者的注意力。“今日说法”主谓式标题为了实现其言语效力,通过处在句首凸现位置的主语话题化,为读者提供信息,进行引导。

话题是话语谈论的对象,是一句话中信息的介入点,通常处于句子的开头。“今日说法”标题中位于句首的主语是节目所述案件的关键要素,能突显节目的重要内容或主要意图。一些有明显符号标志的主谓式标题,如带有逗号、空格的标题,呈现为典型的话题式标题。如:

(24)婚检,该听谁的?(2003.09.26)

(25)拿什么拯救你 我的孩子 (2004.09.12)

(26)孩子,是谁伤害了你(2013.04.02)

这几例标题的主语预告话语表述的起点,也是为了引起读者注意而表招呼的话题;谓语部分是与话题对应的说明语,是标题要传达的信息内容的重点。将话题和说明两部分分开,在形式上加以区别,有利于显示标题信息的层次性,有利于建立从次要信息到主要信息的较固定的信息框架,并突出位于说明部分的焦点信息。

总之,句法、语义和语用三个平面互相制约、互相影响。句法是基础,语义和语用都要通过句法结构才能表现,而要了解语义或语用,往往离不开句法结构。句法结构和语义关系是服务于语用的,“今日说法”标题采用不同的句法关系来体现一定的语义关系,最终落实到语用目的上。

[1]朱德熙.语法讲义[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3:95.

[2]尹世超.标题语法[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100.

[3]陆俭明.汉语和汉语研究十五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150.

2013-12-27

张军香(1969- ),女,山西宁武人,忻州师范学院副教授,硕士,从事语言学研究。

H08

A

2095-7602(2014)03-0075-03

猜你喜欢

句法结构谓语主语
非谓语动词
主语从句用法“大揭秘”
非谓语动词
消除隔阂,呈现新面孔
现代汉语句法结构解读
《基本句法结构:无特征句法》评介
非谓语动词
英语中的虚主语“it”和汉语中的虚主语“他”异同之比较
构词派生:语义关系与句法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