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文学文体视角看《傲慢与偏见》风格的对等翻译

2014-03-29

长春师范大学学报 2014年5期
关键词:达西傲慢与偏见淮北

陆 阳

(淮北师范大学,安徽 淮北 235000)

基于文学文体视角看《傲慢与偏见》风格的对等翻译

陆 阳

(淮北师范大学,安徽 淮北 235000)

本文以简·奥斯汀的代表作《傲慢与偏见》为例,从文学文体学的角度对文学作品风格的对等翻译进行探讨。

文学文体;《傲慢与偏见》;对等翻译

《傲慢与偏见》作为一部在世界文学史上具有重要地位的文坛巨著,凭借巧妙的构思和精炼、独特的语言使用备受读者追捧。在其被介绍入我国后,更是出现了多个版本的翻译。不同译者在翻译过程中不同的侧重点导致了译本对于《傲慢》与偏见的小说风格有着不同的展示。本文通过对三种译文的分析,探究翻译过程中最大限度地完成文学作品风格对等翻译的有效途径。

一、文法修辞

《傲慢与偏见》一书中有这样一句话:

Pretend modesty often is nonsense, sometimes just is the beat around the bush boast.

译文一:假装谦虚往往就是信口开河,有时候简直是拐弯抹角地自夸。

译文二:虚伪的谦卑不仅仅是真正的盛气凌人,更多的时候往往表现为欲盖弥彰的洋洋自得。

译文三:那些表面上十分谦虚而内心却骄傲自满的人,在生活中自以为是地处处宣扬,这些人在向别人表现自己待人接物有礼貌的同时利用一切可能的手段向别人旁敲侧击地展现着自己的与众不同。

在本句话中,奥斯汀使用“nonsense”、“beat around the boast”这些意味深刻的形容词汇,一针见血地指出了那些道貌岸然的绅士表现出来的谦虚背后的真实意图,揭露出这种做法完全是在向别人进行炫耀与自我标榜。在对本段的翻译中,三段译文全部对作者所要传递出的真正意蕴进行了详细而具体的阐述,尤其是译文三,以现实中的例子对客观事实进行彰显,使本句话有了真正的主语,更方便读者理解与想象这种洋洋自得却又表面上十分谦虚的伪君子形象。这三种不同的翻译手法尽管最大限度上还原了作者想要表达的真实内容,却没有在语言诙谐、讽刺风格上作出有益的尝试,从而影响了原著的表达效果。

二、衔接手段

在不同段落之间,利用相应的语法以及词汇连接手段,将意思相距甚远、情节之间关系并不密切的部分有效地融合在一体,从而实现整部作品之间自然的过渡以及不同篇章之间的有机统一,是一部小说得以顺利完成的重要手法之一。在具体的小说构思过程中,作者通常使用前后照应、词汇代替、省略、连词等方法完成章节之间的衔接。在《傲慢与偏见》中,奥斯汀最擅长使用的段落衔接手法便是照应。该种修辞手段的有效运用,使不同语句段落间的关系实现了顺利过渡,更省略了大量不必要的语句运用。如:

原文:It will be buried in too deep feelings sometimes is a bad thing. If a woman to cover up his own love of the man's feelings, she may have lost his chance.

译文一:将感情埋藏得太深有时是件坏事。如果一个女人掩饰了对自己所爱的男子的感情,她也许就失去了得到他的机会。

译文二:一个女孩子倘若因为矜持而将对异性的爱慕深藏心底,这也许会让她这辈子都无法拥有与心爱之人共度一生的机会,因此深埋内心的感情不一定总是好事。

译文三:女孩儿们,喜欢一个人就告诉他吧,深埋在心中只是默默地喜欢,也许你失去的将是与这个人一生携手的机会。

在本句话中,“she”、“he”分别指的是女孩儿和男孩儿。作者在该句话的前一部分便将二者之间的关系进行了一语中的的分析,直接使用最简单的人称代语“she ”、“he”便能最大限度地进行情节叙述。三个不同的译文尽管翻译的方法差异相对较大,然而在对句子意思的翻译以及指代、照应关系的运用上,全部使用了精准、简单的翻译手法,对原著的整体语言风格上进行了一定限度的再现。

三、人物对话

在《傲慢与偏见》一书中,作者在对不同人物语言的选用上十分注意对戏剧张力的运用,这对人物性格、修养的体现以及角色之间的冲突展现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对话过程中人物对说话对象的有意误读

对交谈对象使用语言进行有意识的误读是现实生活中常见的一种交往误区。除却交谈双方文化背景、风俗习惯以及修养不同的客观因素影响外,在种种现实因素差异不大的情况下,也十分容易出现交谈双方中一方对另外一方语言的刻意误读,从而引起不必要的误会。《傲慢与偏见》中,奥斯汀很善于利用有意误读的方法增加作品的趣味性和可读性,从而使整部小说情节更加戏剧化地向前发展。如达西先生第一次向伊丽莎白小姐的告白中,伊丽莎白小姐并没有放开对达西先生的偏见心理,因此面对达西先生一不小心说出的“It pains me to say this, but it was the lack of propriety shown by your mother, your three younger sisters - even, on occasion, your father. Forgive me.”伊丽莎白小姐不依不饶。达西先生说自己喜欢她,为什么阻止她姐姐与宾利先生结合时,伊丽莎白小姐满怀怨意地对其进行一一反驳并不屑一顾地进行质疑。作者通过对该种语言方式的有效运用,传神地刻画出这一阶段达西先生与伊丽莎白小姐无法缓和的矛盾,并为两人故事的进一步开展提供了一个巨大的悬念支持。

(二)引语的有效使用

奥斯汀作为一名文学功底十分扎实的作家,在故事展开过程中善于采取各种各样的修辞手法,使得司空见惯的语言交流方式变得妙趣横生,冲突随处可见。在修辞手法的选用过程中,作者对引言这种能够反映说话对象心理特点的修辞技巧的具体应用达到了炉火纯青的运用状态,如:伊丽莎白与达西先生交谈过程中说道:“I’m sure that the feelings which, as you’ve told me‘ have hindered your regard’, will help you in overcoming it”.译文为:“那么我能否问你,为什么你说喜欢我是违背了你自己的判断力?要是我果真是无礼的,那么,这还不够作为我无礼的理由吗?”不仅仅对话双方的交谈内容、双方情绪被有效地调动起来,故事开展过程中并不在交谈现场的具体人物也参与了进来,使得一次简单的两人交谈同时出现三人以上人物同时出现的交谈效果,极大地丰富了情节的冲突性。

四、结语

《傲慢与偏见》多次使用了令人叹为观止的修辞手法,整部作品显得妙趣横生,这是本书得以被读者以及文学评论家一致认可的基本原因。本部小说无处不在的文学文体选择,使得奥斯汀对主人翁之间玩世不恭、勾心斗角以及步步试探的情节刻画得入木三分,为刻画故事整体风格作出了十分有益的尝试。

[1]张文瑜.文学文体学在小说反讽翻译中的应用[J].语言与翻译,2010(2).

[2]张芹芹.试析译者主体性在文学翻译中的体现——以《傲慢与偏见》的两个中译本为例[J]. 淮海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7).

[3]陈春媚.试析《傲慢与偏见》开头部分的中译[J].韶关学院学报,2010(1).

[4]魏李隼.小议文本的文体解读——兼议《傲慢与偏见》中几处翻译[J].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3).

2013-12-19

陆阳(1977- ),女,安徽淮北人,淮北师范大学讲师,硕士,从事翻译理论与实践研究。

H059

A

2095-7602(2014)03-0070-02

猜你喜欢

达西傲慢与偏见淮北
南朝宋齐的河济淮北诸戍
《淮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征稿简则
一分钱也没少
《淮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征稿简则
傲慢与偏见
可怜又可悲的女人
GC-MS法分析藏药坐珠达西中的化学成分
淮北 去产能的黑色面孔
堤坝Forchheimei型非达西渗流场特性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