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学财务文化建设现状与思考

2014-03-29中山大学

财会通讯 2014年4期
关键词:财务人员财务大学

中山大学 黄 亮

大学文化建设是大学发展建设的重要部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对此也提出了“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的要求。大学文化一般以“大学精神”为载体传承数久。如北京大学自蔡元培当校长时,开学术研究、思想自由之风气,创立“北大精神”传承至今。“大学精神”反映大学的办学主旨和方针,体现了大学发展的目的。如中山大学一直倡导的“教授即是大学”、“善待学生”、“大学是学术共同体”等思想作为了该校的办学理念,体现在教学科研和管理活动之中。财务文化建设作为文化建设活动的子项目,也是管理活动中最关键的财务管理活动的体现,具有其关键意义。

一、大学财务文化建设的意义

大学财务文化建设是大学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推进大学财务文化建设对于加强大学文化建设,塑造“大学精神”,不断加强高校财务科学化和精细化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有利于加强大学财务行为模式的整合与规范 大学财务人员由于自身性格爱好、所处成长环境和具体工作岗位的差异,使得在工作处理流程和习惯存在差异,也会认为造成一些所谓的“圈子”,造成“亚文化”的存在,影响整体的文化建设和财务管理工作的发展。如对于多校区办学的高校,每个校区由于其自身特点,在文化建设上难免会存在一些差异,进一步也会影响所处校区财务人员的行为习惯。对于每名财务人员,由于自身教育和工作生活文化背景的原因,对于具体事务的处理上也会存在差异。因此,加强大学财务文化建设有利于对大学财务行为模式进行整合和规范,推动大学财务工作规范化和标准化发展。

(二)有利于打造高素质大学财务管理队伍 大学财务文化建设注重的是“人”的培养,主要通过一系列行为模式和理念的打造,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注重自我学习和自我提升模式的培养,并有意的建设员工后续培训机制,不断提升整个财务管理团队的业务素质和水平。

(三)有助于提升大学财务管理工作水平 大学财务文化建设能将组织愿景和个人愿景进行有机联系和结合,使每名财务人员明确组织的财务管理发展目标,清晰组织发展目标,从而能形成一股合力,有利于大学财务管理工作整体水平的提高。

二、大学财务文化建设的内容

大学财务文化作为大学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一般是指在一定的社会经济、政治和文化等环境影响下,大学长期倡导和培育并共同塑造的道德精神、财务行为规范和实体性财务管理条件的总和。大学财务文化分为广义与狭义的财务文化两种。广义的大学财务文化是指影响大学财务发展变化及其模式选择的财务行为,由包括知识、信仰、政治、经济及法律制度在内的有关各类人群的活动方式、行为模式以及精神与物质设施构成的综合体。大学财务环境文化、财务制度行为文化和财务精神文化形成了大学财务文化的有机统一体。而狭义的大学财务文化仅指大学财务人员的意识形态,即大学财务人员在长期的实践活动中形成的一种文化观念。其外延只包括财务人员的思想意识、价值观念、精神风貌、心理素质、伦理道德及人际交往等内容,一般应从广义的角度去把握大学财务文化的内涵。大学财务文化主要包括大学财务环境文化、财务制度文化和财务精神文化三个方面。

(一)大学财务环境文化 大学财务环境文化主要指大学财务活动中所应用的方法、工具以及有关必要的设施和外部环境的综合体。大学财务环境文化更关注的是财务新技术和新工具的推广和应用,是大学财务文化建设物质基础和大学财务文化系统的表层。

(二)大学财务制度文化 大学财务制度文化是大学财务人员在开展大学财务管理活动中所应遵循的各种规章制度、纪律条例等行为准则的综合体,包括各种财务制度、法规、职业道德规范、财务工作和生活行为模式、群体行为准则、交际娱乐方式、风俗习惯以及财务机构的组织方式等,是财务文化结构的中间层次。大学财务制度文化既是适应财务环境文化的固定形式,又是塑造财务精神文化的主要机制和载体。此外,财务制度文化还体现了财务人员在生产经营、教育宣传、人际关系活动以及文娱体育活动中产生的活动文化,是长期财务工作中逐渐形成的习俗,是财务人员工作作风、精神面貌、人际关系的动态体现。

(三)大学财务精神文化 大学财务精神文化是财务人员的群体意识、心理素质、价值观念、理想道德、行为规范、财务艺术观念及信仰等的总和。财务精神文化是财务文化中起着主导性作用并相对稳定的核心,是整个财务文化的源泉与动力,是财务环境文化和制度文化的升华。

三、大学财务文化建设现状

目前,很多高校已经注意到财务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并已着手结合自身实践,开始财务文化建设的探索。如中山大学、四川大学等教育部直属高校在财务文化建设工作方面已经积累了自身的一些心得和经验。但由于大学财务文化建设对于大家还是新生事物,没有现成的模式可以套用,也没有统一的原则和标准,因此各高校在具体开展财务文化建设时难免会遇到一些问题,影响了财务文化建设的效果。

(一)欠缺方向性 有些学校开展财务文化建设时,经常会出现为了文化建设而建设的情况。财务文化建设的方向性不足或不全面,而导致文化建设不能充分发挥其自身功效。如未将财务管理的总体目标和财务文化建设目标有机的结合在来,推动文化建设工作缺乏明确清晰的目标,导致文化建设指引性不强,造成文化建设形成只是搞搞形式,做做样子,表面上热闹,但最后只能落入形式主义。

(二)缺乏持久性 有些学校缺乏财务文化建设的持久性,存在“重点抓就搞,不抓就不搞”的情况,即领导重视了就开展各种有关财务文化建设活动,并形成了一定的成效。但开展若干年后,领导重视程度减弱后,有关活动便停滞,这不利于对已有文化建设成果的维护。财务文化建设是一个长期和持续的过程,需要不断加强和完善,“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模式是不利于大学财务文化建设的,而造成的后果是花费了巨大的成本推动财务文化建设,但是并没有达到预想的效果。

(三)基础不牢 和大学文化建设相比,大学财务文化建设开展时间不长,缺乏必要的历史沉淀和基础。如提到清华大学、北京大学、武汉大学、浙江大学和中山大学等高校时,对其特点和办学精神在脑海中都有一个体会和印象,并物化在大学的校训和校徽上。而对于财务文化,则没有明确的特征,有待于长期的建设和维护,树立起财务文化特色。

四、大学财务文化建设加强建议

针对大学财务文化建设内容和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结合高校财务工作实际情况,为推动大学财务文化建设,提升大学财务管理水平,有关建议如下:

(一)有机整合大学财务管理与财务文化建设工作,树立明晰的财务文化建设目标 财务文化建设工作不是孤立的,必须和财务管理工作整体结合起来,一要结合财务管理工作的整体需求,二要分析财务文化建设中环境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三个层次的要求,树立大学财务文化建设的原则和目标,并指引大学财务文化建设的开展。如通过财务文化建设,规范财务人员行为,促进财务行为的规范化和标准化,并培育出一批高素质的财务管理人员队伍,塑造优良的财务管理环境,加强财务管理软硬件建设,不断提升大学财务管理水平。

(二)注重财务文化建设的长期性与持续性 大学财务文化建设是一个长期且需要历史积淀的过程,需要持续不断的去维护和建设。因此,必须将其视为一项常规工作,而不是一项专项工作。有关各种有关工作应常态化、制度化,通过制定大学财务文化建设有关规章制度对该项工作进行规范,使其不随领导关注重点转移而转移,而能够实实在在长期稳定保持下去,通过不断的维系和建设,打造出符合高校实际的财务文化建设体系。

(三)注重财务文化的融合与打造 财务人员由于自身性格特点、自身成长背景和工作岗位关系,对于工作和某件事物的看法会不同,甚至会形成由相近性格爱好组成的“圈子”,形成一种“亚文化”状态。笔者曾经对广东省高校财务人员抽样进行了网上问卷调查,共有60人次参与了调查,其中有81.67%的被调查者认为身边存在因爱好、地域组成的圈子,并有41.67%的被调查者认为这种圈子会影响大学财务文化建设。因此,大学财务文化建设的关键目的之一便是要消除“亚文化”状态,避免使那些所谓的圈子成为整体财务文化融合的障碍。在此次问卷调查中,有60%的被调查者认为多组织各项后续培训是将组织目标和个人愿景实行有机结合建立一致的价值观最有效的办法。对现在工作不满意的人群中有50%的被调查者主要是不满意现有的工作氛围。大家觉得最能有效评判大学财务文化建设效果的三个指标分别为员工满意度、组织沟通会议次数和发生工作差错次数。由此可见,加强大学财务文化建设效果的关键是要注重大学财务文化的融合,并要建立健全大学财务文化绩效评价机制,通过具体指标的设定,对财务文化建设的成效进行衡量。通过具体量化的指标体系,对财务文化建设效果进行评测,而能对大学文化建设情况进行监督,促使其能够更好的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综上所述,大学财务文化建设是大学文化建设和财务管理工作的重要手段,对于大学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和作用。财务管理部门应该充分认识到大学财务文化建设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根据自身工作实际,建立健全高校财务文化建设评价体系,充分发挥大学财务文化所应起的作用。

[1] 骆彤:《我国烟草企业财务文化建设研究》,云南大学2010年硕士论文。

[2] 王慧中:《企业文化地图——未来商战决胜之道》,机械工业出版社2011年版。

[3] 卫战士:《论现代企业财务文化的构建》,《中国总会计师》2009年第2期。

猜你喜欢

财务人员财务大学
“留白”是个大学问
党建与财务工作深融合双提升的思考
《大学》
48岁的她,跨越千里再读大学
大学求学的遗憾
论事业单位财务内部控制的实现
欲望不控制,财务不自由
基于民营企业中财务人员职业道德研究
守纪律讲规矩是财务人员立身守职之本
水利财务